新疆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成效及展望
哈丽云杨引官
摘要“十二五”期间,新疆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民生项目惠及边境百姓,促进了边境的和谐稳定;经济效益较快增长,边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边境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巩固;生态效益良好,永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新疆要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强民族团结,实现边防稳固,依法保障和促进民族团结;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新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民生项目建设,为长治久安稳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大沿边开发开放,巩固睦邻友好关系。
关键词新疆“十二五”“十三五”兴边富民行动成就问题对策建议
文章编号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1671-4741(2015)05-0072-06
作者简介:( 哈丽云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实事求是》杂志社编审,女,维吾尔族
新疆边境地区是我国陆地边境地区的缩影,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的战略资源储备区,是国家安全屏障,是对外开放的桥头堡。1999年,国家民族宗教委员会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倡议发起了兴边富民行动。2008年,国家将新疆32个边境县(市)全部确定为兴边富民重点扶持对象。“十二五”期间,新疆按照《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扎实推进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实施,依托国家兴边富民补助资金84400万元,吸附和整合相关部门资金782.56亿元,实施了兴边富民建设项目2886个,改善了新疆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了边境县(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提升了沿边开放水平,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防巩固,为实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十二五”期间,新疆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民生项目惠及边境百姓,促进了边境的和谐稳定。
2011~2014年,新疆投入边境地区“富民安居”工程资金430.32亿元,建成安居房67.74万套,使257万多边境地区农牧民迁入新居。 2010年6月,新疆启动了“定居兴牧”工程,总投资29.7亿元,主要用于新疆边境牧区水库建设以及饲草料基地建设。截至2014年,共完成定居房215.2万平方米,圈舍建筑179.4万平方米,贮草棚23.3万平方米,27项“定居兴牧”骨干水源工程全部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可为3.01万户边境地区牧民定居提供水源,提高了新疆边境地区游牧民的生活质量。三是“防病改水”工程使边民饮水达到基本安全。2011~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投入资金20.03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得新疆边境地区200余万农村人口的饮水质量达到基本安全。四是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助推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期间,在新疆32个边境县(市)1298个贫困村中,有757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累计投入资金103.08亿元,解决了33.4万边境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二)经济效益较快增长,边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一是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368.84亿元,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780.84亿元增长75.32%,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691.35亿元,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637.79亿元增长1.65倍,边境地区的水利、交通、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2011~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新增基本农田60余万亩,新增和发育草场4余万公顷,新修防渗渠4000千米,使得边境地区农牧民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新疆实施了“畅通富民”工程,截至2014年累计投资142亿元,主要用于新建、改建农村道路,受益农牧民达到300余万人。实施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解决了41个边境贫困村通电、16.72万户、66.36万无电人口用电难题。二是“四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粮食总产量达686.66万吨,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471.22万吨增长45.72%,确保了粮食安全;棉花产量28.81万吨,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19.43万吨增长48.28%;果品总产量达108.07万吨,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48.48万吨增长1.23倍;肉类总产量62.87万吨,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55.19万吨增长13.92%。三是扶贫龙头企业成边境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生力军。“十二五”期间,236家扶贫龙头企业以边境贫困地区资源为依托,创建了涵盖林果种植、民族手工、牲畜养殖等多项优势特色的产品品牌,仅2013年和2014年,企业对新疆边境地区地方财政的贡献额度就达到10.5亿元,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边民收入大幅提高。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32个县(市)在职职工年均货币工资43383元,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27731元增长56.4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391元,比“十一五”末的5042元增长66.42%。
(三)边境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较快。
“十二五”期间,国家和新疆共投入201.4亿元教育专项资金,在新疆边境地区实施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重点教育民生工程,全面改善了边境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边境县(市)全部实现了“两免一补”政策,“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9.14%。为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南疆四地州边境地区普通高中实现全免费。内高班在校人数达到3.1万人;区内初中班人数达到2.23万人。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643个,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1392个增长89.87%;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633个,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15741人增长37.43%;病床19440张,比“十一五”末增长了34.5%。2014年,新疆32边境县(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到33.27万人,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25.35万人增长31.24%;职工参加养老保险51.3万人,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33.2万人增长54.52%;职工参加医疗保险63.03万人,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48.91万人增长28.87%。“十二五”期间,新疆边境地区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22.7万边境地区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十二五”期间,新疆32个边境县(市)广播人口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94.32%提高到“十二五”末的95.27%,电视人口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93.31%提高到“十二五”末的94.92%。“十二木卡姆”《玛纳斯》《江格尔》《阿依特斯》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巩固。
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贸易进出口总额172.06亿美元,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101.86亿美元增长68.92%;边境地区进出口贸易占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0年的59.47%,上升到2014年的62.63%;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外贸依存度23.74%,比全疆外贸依存度20.42%高3.32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已封关运营,为中哈双方贸易自由化打造新的商业平台;精伊霍铁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霍尔果斯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大通道和物流大通道;设立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成为新疆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示范区;设立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建立集运输仓储、内外贸易、加工制造、海关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园区;建立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使新疆边境经济合作区上升到5个;举办了中国—亚欧博览会,为加强与亚欧各国经贸、科技、交通、文化、旅游等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克图—巴克特口岸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启动。
(五)生态效益良好,永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有环保机构223个,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209个增长6.7%,有环保工作人员2306人,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2131人增长8.2%;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47.2亿元,比“十一五”末2010年的31.68亿元增长3.65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边境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十一五”末的1.2%上升到“十二五”末的3.28%;2014年新疆10个边境城市人均公园绿化面积10.06平方米,生活垃圾处理率92.64%,有无害化处理厂9座,无害化处理能力3150吨/日,新疆边境地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新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边境地区281.86万公顷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完成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5.24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平方千米;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植树造林面积12.49万公顷,实施退耕还林2.86万公顷,使边境地区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24%。
二、新疆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十二五”规划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小,财政自给率低。
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人口总数为529.55万人,占全疆人口总数的23.39%,但生产总值仅占全疆生产总值的16.37%。其中,农业生产总值314.58亿元,占全疆农业总产值的17.42%;工业总产值822.96亿元,占全疆工业总产值的9.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91.35亿元,占全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73%。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7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6.56亿元,财政自给率只有29.47%,比全疆财政自给率36.79%低7.32个百分点。财政资金的匮乏使得边境县(市)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二)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能力有限。
新疆32个边境县(市)都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加之自然灾害多发,2011~2014年,新疆边境地区共发生地质灾害173次,人员伤亡401人,受灾面积139.3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48.98亿元。
(三)贫困问题突出,兴边富民难度大。
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是新疆边境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2014年,新疆沿边有17个边境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占全疆3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市)的48.57%;有129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占全疆386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33.56%。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还有贫困人口72.9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3.38%,高于全疆贫困发生率1.88个百分点。同时,新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整村推进任务艰巨。2014年,在新疆32个边境县(市)的445个贫困村中,边境一线未通硬化路村98个,占贫困村总数的22.02%;未通自来水村206个,占46.29%;未通动力电村58个,占13.03%;无学校村218个,占48.99%;无卫生室村117个,占26.29%;集体经济无积累或负债村345个,占77.53%,村集体经济负债6532万元。
(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各类学校数量少。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仅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4所,只占全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93所的15.05%;有职业中学17所,只占全疆职业中学177所的9.6%;有普通中学378所,只占全疆普通中学1468所的25.75%;有普通小学892所,只占全疆普通小学3533所的25.25%。师资力量不足。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有各类教师69574人,只占全疆各类教师264167人的26.34%。受教育年限短。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城乡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年,低于新疆平均9年的水平。二是医疗卫生条件较差。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拥有的医疗卫生机构仅占全疆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14.16%,专业卫生技术人仅占全疆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4.83%,拥有病床数仅占全疆病床总数的14.16%。千人拥有病床数3.67张,低于全疆6.06张平均水平,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08人,低于全疆千人拥有6.44人的平均水平,特别是边境乡镇医疗机构中具有执业资格医师数量奇缺。三是边民社会保障水平低。2014年新疆32个边境县(市)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占全疆职工失业保险总人数的15.23%;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仅占全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的15.73%;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仅占全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的17.56%。
(五)社会不稳定因素突出,兴边富民行动环境复杂。
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实施“分化”中国的图谋,他们以“民主”“人权”的借口,扶持新疆“三股势力”,频频制造事端,挑起民族矛盾,对新疆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
三、“十三五”期间新疆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民族团结,实现边防稳固,依法保障和促进民族团结。
1.要坚持不懈地在新疆边境地区开展“五个认同”教育,增强广大边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使边境地区的各民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引导各民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好家园上来。建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机制,制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乡规民约,依法保障边境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依法保护各民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权利。利用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
2.加强边境管控,稳固边防。完善新疆边境地区军警兵民联防联控机制。驻疆边防部队要在新疆边防线上,认真履行戍边维稳使命,对边境一线实施执勤巡逻管控,构建边境防控体系;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固边外交方针,在敏感时期和重点地段开展与邻国边防部队联合执勤、联合封控、联合执法等行动,实现睦邻稳边。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实行边境管理,力推边境地区农村(社区)警务战略和边境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开展严打严防暴力恐怖犯罪、缉枪治爆、打击“三非”等专项行动;加强边防检查,创建“平安边境”活动。兵团民兵要加强边境农牧团场防卫带建设,筑起一道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要扩大护边员队伍,设置边境卡点、居民联防点,坚持边境一线群众守边护边。构建新疆边境地区军地联训联演体系。依据边境反恐维稳预案,依托反恐维稳体系,组织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与公安、武警等进行反恐维稳联合演练,努力提高边境地区反恐维稳实战能力。
(二)抓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新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加快推进新疆边境地区新型工业化。立足边境地区的资源禀赋,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依托边境地区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重要有色金属和特色非金属矿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加快边境地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扩大开采规模,确保油气产量稳步增长。以准北、吐哈、库拜、伊犁等边境地区煤田为重点,规划建设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全面提升煤炭加工转换能力和煤炭资源外送通道输送能力。进一步规范煤制油气产业,稳步推进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启动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形成煤层气、煤制气协调发展的格局。以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喀什、博乐等纺织工业园区为重点,布局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依托边境地区棉纺企业,重点发展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家纺、针织、手工地毯、刺绣等特色产业。到2020年,新疆边境地区基本建成国家重要棉纺产业基地和向西出口集散中心。依托边境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2.大力推进新疆边境地区农牧业现代化。认真落实小麦指导性计划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继续实施优质棉基地建设,巩固棉花生产地位。推进优质林木种苗基地建设,着力培育边境地区若干优势林果产业带。继续扶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建设,新增肉羊出栏生产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优质畜禽产品供应基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快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戈壁产业、休闲观光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依靠龙头企业,突出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3.扎实推进新疆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推进边境城镇组群发展。以兰新线交通走廊为纽带,推进伊宁—霍尔果斯、博乐—阿拉山口、阿勒泰—北屯等城镇组群;以南疆铁路、高速公路交通走廊为纽带,重点培育库车—拜城—阿克苏、喀什—阿图什、麦盖提—莎车—泽普—叶城、和田—墨玉—洛浦等城镇组群。努力把伊宁、塔城、哈密、喀什等建成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边境小城镇建设,“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口岸城市。
4.全面提升新疆边境地区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着力推进伊犁、博乐、昌吉、哈密、阿克苏、喀什等边境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
(三)加快民生项目建设,为长治久安稳固基础。
1.继续实施“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安居富民”要按照现代和民族特色相统一、新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要求,整体规划城镇、村落、房屋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基础设施,强化产业带动,帮助边民走向富裕。“定居兴牧”要以企业援建牧区水库工程为抓手,推进安居住房、牲畜棚圈、饲草料基地、电路气、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坚持既“兴牧”又“富民”。
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吸纳就业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快边境地区“短、平、快”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便利就业;加强就业培训,提高边民就业能力;推动新疆籍大学毕业生在内地就业,引导新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务工经商。
3.推进边境地区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普及学前教育,推进双语教育,有条件的中小学实行民汉合校,稳步推进各族学生混班教学、混合住宿,鼓励各族师生互学语言,确保2020年边境少数民族学生基本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快边境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边境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加快边境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突出抓好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边境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加强边境地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以及边境地县疾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结构合理覆盖边境地区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卫生计生援疆工作,支持新疆边境地区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服务中心。繁荣公共文化。大力实施文化建设“春雨工程”,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网络设施及基本运行保障机制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边境地区现代文化繁荣发展。切实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4.着力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边境地区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城乡统一、公平、规范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和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边境地区社会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
5.深入推进边境扶贫开发。坚持产业扶贫,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边境贫困县(市)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强化专项、行业、社会、援疆“四位一体”的边境大扶贫格局,整合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完善“一线守边、二线固边、三线服务”边境扶贫机制,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安边兴县。推进南疆三地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区域经济整体活力。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确保边境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建议将新疆32个边境县(市)全部纳入国家边境扶贫试点范围,加大国家扶贫资金投入,推动边境县域经济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快边境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全面完成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建设艾比湖调水、卡拉贝利、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等大型水库,规划建设吉音、齐古、哈拉吐鲁克、苏巴什、奴尔等中型水库,开工建设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项目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缓解边境地区工农业发展用水矛盾,保障防洪抗旱和饮水安全。落实中央对边境地区大型灌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的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新疆边境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2.加快边境地区电力建设。“十三五”期间,新疆边境地区要建成投运准东—成都、准东—华东两回±1100千伏和哈密北—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伊犁—巴基斯坦±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形成“五直流、三交流外送电通道”。建成投运天山东环网、天山西环网、喀什克州核心区环网和环塔里木环网750千伏环网,强固边境地区电网骨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开工建设喀什热电扩建、和田热电厂、巴楚热电厂、南疆四地州100万千瓦光伏电项目,有序建设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和田河、喀什噶尔河等一批水电站,满足边境缺电问题。继续推进边境农村无电区电网建设,逐步实现电力供应边境农村全覆盖。
3.加强边境地区交通运输建设。铁路,全面建成哈密至额济纳铁路、北屯至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加快建设将军庙至哈密至柳沟铁路;开工建设阿克苏至喀什至和田铁路复线、库尔勒至格尔木、哈密至若羌铁路;加快推进中吉乌铁路喀什至吐尔尕特段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建设中巴铁路,连通喀什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研究建设和田至狮泉河—日喀则线,形成新疆边境地区至甘肃、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民航,加快建成和田、富蕴、哈密、莎车等机场,构建以喀什、伊宁为枢纽,支线机场和通勤机场为补充的边境机场体系,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公路,加快推进墨玉至和田、喀什至疏勒高速公路,重点加强农村公路、口岸公路、边民互市贸易点公路、边防公路、旅游点公路建设,到2020年边境地区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公路。扩大中亚至新疆边境地区油气通道和疆内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建设。
4.加强边境地区生态环保建设。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十三五”总量减排任务,把边境地区建成最洁净的地方。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抓好重点工业园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保大检查。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推进大气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和田、喀什等边境城市污尘污染综合治理,推进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污染防治。加强煤矿“三废”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绿色矿山。开展边境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推进边境文明村镇创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森林抚育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大力推进边境地区森林植被保护与修复、防沙治沙、重点防护林、湿地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巩固扩大退耕还林、退地还水成果。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五)扩大沿边开发开放,巩固睦邻友好关系。
加快推进新疆边境地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能源、经贸、金融、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将新疆边境地区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成我国新兴的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和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进一步增强边境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推动新疆边境地区外贸转型升级。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抓好纺织、服装、农产品、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开通新疆至土耳其、伊朗、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货运班列和冷藏班列,促进边境地区钢材、PVC等工业产品和特色瓜果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原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木材等大宗商品进口,推进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检测线和海关监管场所验收,实现整车进口新突破。优化口岸服务,取消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整顿进出口环节服务收费,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促进边境地区外贸稳定增长。加强口岸建设,制定口岸查验设施建设标准,支持新型贸易业态和平台发展,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2.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鼓励外商在边境地区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支持内地企业依托新疆边境地区资源、地缘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境外投资、服务贸易,特别是就地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精深加工。支持新疆边境地区有实力的企业到周边国家投资办厂,从事能源资源开发、农林业合作、承包工程、发展境外加工工业合作基地等项目。
3.加快喀什、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阿拉山口、喀什综合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其成为推动新疆边境地区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示范区。建议协商开通中俄喀纳斯口岸,争取开通集输油管道、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口岸;建议设立塔克什肯口岸中蒙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通一条我国对蒙古、俄罗斯新的经贸合作通道;建议尽快将修建亚欧高铁提上议事日程,打通亚欧高速铁路运输大通道。加快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实现双方对经济一体化效益的共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
[2]习近平.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
[3]张春贤.突出民族地区实际,编制“十三五”规划[N].新疆日报,2015-05-16.
[4]王珍.兴边富民行动——打造边境的“民心”、“德政”工程[N].中国民族报,2014-09-29.
[5]郑长德,钟海燕.“十三五”时期推进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01).
[6]申忠岐,张永明,闫海龙.新疆“十三五”时期区域布局与发展新构想[J].新疆经济研究,2015,(01).
杨引官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教授,女)
〔责任编辑:石梦华〕
●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