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泉 武 军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灌域局
乌拉特灌域管理局,隶属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 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 灌溉面积111.2万亩, 多年平均引水量4.42 亿立方米, 辖乌拉特前旗、五原县、17 个乡镇、苏木及农场. 灌域由一条引水渠、三条干渠和九条分干渠组成,总长度301.383KM,灌域内共有国管桥梁153 座,节制闸(包括泄水闸、挡黄闸)45 座,国管渡槽2 座,有国管干渠(沟)、分干渠以下直口闸377 座,汇入口130 座,群管渡槽29 座。灌域内共有国管扬水站五座,总装机容量1820KW。
测水量水是灌区合理调度水资源, 实施计划用水,实行按方收费,大力推行亩次计费、轮次收费的重要环节。 随着水价成本的逐步到位,随着水费在农业生产成本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灌区的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简单的测水已难以被用户所接受。 用水户对扩大灌溉水源、合理计划调配水量、准确量水有了迫切的要求。
现在全局共有测流断面311 个,干(分干)渠断面18 处,支渠断面16 处,直口、斗、农、毛渠断面277处,全局从事测流量水人员102 名,占所段总人数的61%。
1.加大了资金投入。 2012~2014 年,全局累计投入量水经费约50 万元, 对大部分测流断面进行更新改造,并对大量的量水仪器进行了更新,从设施设备上保证了量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了对测流量水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 对从事的测流量水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 将责任心强、比较精干的人员放在了量水岗位上。
3.加强了对量水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提高了量水工作的透明度。
4.推行了直口渠量水资料当日传递到管理所、管理局制度。
5.大力推行亩次计费轮次收费的工作。
6.进一步完善测流量水办法和制度。
通过采取以上六项措施,全局测流量水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全局各单位的量水资料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灌区水管单位实质上就是一个服务单位,其工作的核心就是利用工程措施把水引进来,通过调、配、量等手段供给下级渠道的广大用户, 然后把水费收回来,收回来的资金用于灌区工程建设,保证灌排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发放人员工资等。
水价的改革已逐步实现成本到位,要求我们加强量水工作。 随着水价成本的逐步到位,量水工作将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各级政府的关注。量水不准,不仅会直接影响水费计收工作,而且还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 水资源的紧缺要求我们强化量水工作。 随着水资源日趋紧缺和国家对水资源统一调配力度不断加大,灌区内实行“以量定需、限量供水、供够关口”的制度势在必行。 灌区改革措施的实施,要求我们细化量水工作。 随着灌区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公管工程的管理上,将逐步推行“六定”承包责任制;在群管工程管理体制上逐步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在计费方式上将推行以直口渠为单元,按亩次计费,并分摊到户的方法。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 要求我们必须抓好量水工作,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灌区实施节水改造项目后, 用水量由现在的52 亿立方米减少到40 立方米,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42 提高到0.68。
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和探讨,足以说明量水工作的重要性,它确实是灌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1. 水管单位应把灌溉管理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直口量水上来,主要是合理调度,把公管渠道内的水调配好,并通过直口量水供给群管渠道。
2.切实加强直口渠口闸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协调乡村社水管人员管好各条直口渠。
3. 一线水文测工要尽职尽责, 做到一是认真负责,二是按规范要求施测,三是记载好基础数据,四是及时反馈传递直口渠水情。
4.水量、水费及时向村民张榜公布。
5.做好测流量水、水费公布的监督检查工作。
6.坚持水权高度集中,水调会政出一门的原则,为量水工作提供正常的用水秩序。
7.广大职工要确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树立“灌户第一、优质服务”的思想,既不允许出现利用水权坑农、卡农,少引多测等损害,侵占农民正当利益的行为发生。
8. 要求做好量水工作中典型事迹宣传、 报道工作。 用宣传的方式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灌域范围内形成人人关心、支持量水工作的氛围。
[1]《农田水力学》,武汉大学,郭元裕,2001.
[2]津灌区测流量水60 年,郭宗信,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