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平县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及措施

2015-02-24 06:57:57白立新
现代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机手机收保护性

白立新

建平县农机学校

建平县位于辽宁西部,农业人口48万,耕地面积276万亩,年种植玉米120万亩以上,属一年一熟制农业种植区。多年来,建平县借政府补贴东风,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机具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末,全县玉米收获机239台;玉米机收面积达到43.3万亩,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取得的成效

1.抗旱能力增强,产量明显提高

通过几年的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地块产量明显提高,比传统地块增产49千克,而且越干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14年增产63千克。

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

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减少了很多作业环节,农民作业成本明显降低,每亩比传统耕作减少50元左右。产量增加,成本降低,粮食生产效益显著提高,亩均纯收入比传统提高150元左右。

3.提高了土地有机质含量

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高,通过实验对比,保护性耕作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3%左右。

二、经验及做法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实施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工作。技术实施领导小组具体就是负责新机具演示、组织机械作业、技术交流、调试检修、跟踪服务、技术指导等工作,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

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保证,通过新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等方式开展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编印宣传手册,聘请技术人员开展技术讲座,召开机具作业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宣传和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推动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开展。

3.坚持两个典型示范带动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农业有较大差别,必须抓好典型培养才能提高农民的认知接受速度。一是在黑水、昌隆等乡镇创建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让农民通过示范基地了解和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点;二是通过培训农机大户、农机手带动村,村带动镇,以点带面用事实搞宣传。

三、存在问题

1.机具性能和适应性差,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

一是玉米收获机损失偏高,小地块作业不灵活,秸秆还田质量差,作业效率低,老百姓使用和购买的信心不足;二是免耕播种机功能不完善,易出现缠草现象,造成麦种着床不实,播深不一,影响播种质量。

2.一次性作业补贴少投入大,百姓积极性差

由于保护性耕作在机械作业环节投入较多、播种质量很难保证,加上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3.机手操作技术差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操作规范、技术性强的综合性新技术。由于大部分机手都是第一次接触,对机械调试检修、操作规程知识了解不够,对播深尺寸、下种量、施肥量掌握不准,造成作业质量差、效率低,影响了机手的积极性。

4.地块小,作物种植不统一

地块大小、作物品种及收获时间不同,造成机械作业效率低,直接影响机手收入,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推广。

5.推广经费不足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过程中宣传、培训、作业补偿都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配套的推广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新技术的全面、快速应用。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政推动力度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保护性耕作列入政府主要议事日程和工作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力度。建立保护性耕作建设基金,制定一些鼓励土地集约、规模种植、加大购机补贴比例、增加作业补贴数额等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2.认真抓好宣讲培训与机具演示的结合

以乡村干部和农民为重点,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下乡镇赶科技大集和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推进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进村、入户、上炕头”,让农民了解技术原理,掌握技术要领,学会机具操作,全面提高认知度和接受能力;广泛开展机具演示活动。机具演示要抓住秋季作业的有利时机,召开现场会,组织更多的农民就近参观,让农机大户和实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农户现身说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3.不断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借鉴一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符合当地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鼓励农户土地集约、规模种植,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规模、全面发展。

4.要加强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宣传

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既要用好政策手段,也要用好信息手段。加强对玉米机收的宣传,是实施政策调控和信息引导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推动玉米机收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推动玉米机械化的发展。

5.把适合农艺要求的收获机作为推广的重点

在玉米收获机械推广上,现阶段仍然要以背负式为主,兼顾自走式和其他机型。背负式机型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我们推广给农民的机型应该是相对成熟的。现在玉米机械化收获总体上已经到了从局部市场向更大市场推广的阶段,当前农民的积极性较高,各级政府的要求也很迫切,主要问题是缺乏合适的机型。

猜你喜欢
机手机收保护性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44
邵东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工作
时代农机(2017年6期)2017-04-02 22:50:16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新农业(2016年15期)2016-08-16 03:40:48
江华把手扶拖拉机驾驶培训班办到乡镇
时代农机(2015年9期)2015-04-03 22: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