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的应用价值

2015-02-24 06:57:57王军玲
现代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鸡冠花序色素

郭 丽 王军玲

1.河南农业职业学院;2.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又名头状鸡冠、红鸡冠、鸡公花,属于苋科 (Amaranthaceae)青葙属(Celosia),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叶互生,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2~6厘米。花序顶生,成扁平肉质鸡冠状、卷冠状或羽毛状的穗状花序,一个大花序下面有数个较小的分枝,圆锥状矩圆形,表面羽毛状,双性花生于花序基部;花被片红色、紫色、黄色、橙色或红色黄色相间。花期7~9月,果熟期在9~10月下旬。胞果卵形,盖裂,包于宿存的花被内[1]。

鸡冠花原产东亚及南亚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喜高温干燥气候,怕干旱,不耐涝;不耐寒、畏霜冻。适于作一年生花卉露地栽培,矮生种也可盆栽。一般采用播种法繁殖,于4~5月间播种,不必覆土。在适宜的温度下约十天左右出苗。3~4片真叶时经一次移栽,即可定植。栽植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栽培地点要充分见光,才能使花序色彩艳丽,富于光泽。栽植宜略深,以幼苗子叶接近地面为准。幼苗生长阶段喜温喜光,在低温高湿情况下,仔苗极易得病成片死亡,幼苗生长缓慢,育苗时温度不可太低,注意控制死苗。基质栽培,是一项应用到花卉生产上的高新技术。为了适应家庭栽培干净清洁的要求,吴淑杭等[2]进行了不同基质对鸡冠花生育影响的基质栽培试验,得出基质为泥炭+煤渣+珍珠岩和蛭石+珍珠岩+煤渣符合最佳基质条件。

鸡冠花为异花传粉植物,容易天然杂交而使品种特征混杂,留种植株需要注意隔离[3]。采种宜选中央大花头下部的种子。

一、鸡冠花栽培类型

古代把所有鸡冠花品种都称之为鸡冠花,而近代园艺学上根据花序性状不同而分为两类即鸡冠花组和凤尾球组。有四种常见的栽培类型:(1)普通鸡冠:高40~60厘米,很少有分枝,花扁平鸡冠状四环叠皱,花色有紫红、绯红、粉、淡黄、乳白,单或复色。常见高型种80~120厘米以上,矮型种15~30厘米多紫红或殷红色。(2)子母鸡冠:高30~50厘米,多分枝而紧密向上生长,株姿呈广圆锥形。花序呈倒圆锥形叠皱密集,在主花序基部生出若干小花序,侧枝顶部也能着花,多为鲜橘红色,有时略带黄色。叶绿色,略带暗红色晕。(3)圆绒鸡冠:高40~60厘米,具分枝,不开展,肉质花序卵圆形,表面流苏状或绒羽状,紫红或玫红色,具光泽。(4)凤尾鸡冠:又名芦花鸡冠或扫帚鸡冠,株高60~150厘米或以上,全株多分枝而开展,各枝端着生疏松的火焰状花序,表面似芦花状细穗,花色富变化有银白、乳黄、橙红、玫红至暗紫,单或复色,园林中常称火炬鸡冠。

嵌合体鸡冠花是一种特殊的鸡冠花类型,它是蔡得田、陈冬玲等自1983年以来研究发现的[4]。嵌合体鸡冠花与一般常见的鸡冠花不同的是,其花序既不是单一的紫红色,也不是单一的纯黄色,而是在同一植株上显示出红绿相嵌的叶片,红花、黄花均匀发育的花序。它具有典型嵌合特征,叶、茎、花序和花朵中都可以看到红黄镶嵌的嵌合特征,植株从幼小时期到成熟阶段都可以显现嵌合特征。因为是一年生,人工控制下70~80天就可完成一个生活周期,有利于持续快捷的研究。

二、鸡冠花应用价值

1.鸡冠花的园林应用价值

鸡冠花因其花序红色、扁平状,形似鸡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誉。

鸡冠花绿化装饰效果强,是园林中著名的露地草本花卉之一,花序顶生、显著,形状色彩多样,鲜艳明快,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重要的花坛花卉。高型品种用于花境、花坛,还是很好的切花材料,切花瓶插能保持10天以上。也可制干花,经久不凋。矮型品种盆栽或做边缘种植。

鸡冠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具良好的抗性,可起到绿化、美化和净化环境的多重作用,适宜作厂、矿绿化用,称得上是一种抗污染环境的大众观赏花卉。

2.鸡冠花药用价值的研究

鸡冠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其茎叶、花序、种子均可入药。花序可止血、止带、清热利湿和治疗吐血,还有治疗痢疾和痔疮出血之效,尤为妇科所常用。种子有消炎、收敛和强壮之功效,性味甘凉、无毒,具有多种功效[5,6]。

随着研究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对鸡冠花作了更深入的研究。陈静等[7]对试验组家兔以鸡冠花液灌胃,结果得出鸡冠花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和增加机体血中VC、钙离子质量浓度的作用。郭立玮等[8]用鸡冠花水煎剂对小鼠灌胃得出的结果说明:鸡冠花的止血作用可能与促凝血因子生成和纤溶系统活性抑制有关。诸多妇科失血证大多由凝血因子缺乏或纤溶系统亢进引起,故鸡冠花常用于崩漏等妇科失血症的治疗。李万里等[9]探讨了鸡冠花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血脂、脂质过氧化物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田玉慧等[10]研究了鸡冠花乙醇提取物对喂饲高脂大鼠锌、铜、铁、钙的影响,结果都发现鸡冠花乙醇提取物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李万里等[11,12]还在不同的实验中发现鸡冠花乙醇提取物能够促进骨骼形成,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陈静等[13]探讨了鸡冠花对小鼠免疫增强作用及环磷酸胺对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鸡冠花能增强正常细胞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这些作用和功能与鸡冠花中所含有的免疫活性蛋白多肽和氨基酸、免疫增强物质VC、VE和β-胡萝卜素有关,与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的锌、铜、硒等矿物质有关,与具有抗氧化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有关。姜秀梅等[14]研究了鸡冠花对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及其免疫器官的影响,得出鸡冠花具有抑瘤作用,同时还有增加S180荷瘤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质量的作用,不同浓度鸡冠花液的抑瘤作用及增强免疫系统活性的能力是不同的。国外有研究资料显示:鸡冠花叶片中含有抗滤过性病原体蛋白(AVPs),具有抗癌及抗其他病原疾病的作用[15,16]。

3.鸡冠花食用价值的研究

鸡冠花,又名热带菠菜,在印度、南美洲、非洲西部等地常作为蔬菜栽培。在我国民间也早已有食用的历史,明《救荒本草》载(鸡冠花):“救荒,采叶炸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由于人们对鸡冠花的认识只局限在药用和观赏方面,鸡冠花潜在的营养价值一直未被人们普遍认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研究者近年来对鸡冠花中营养素和食用素进行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揭示出鸡冠花中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食用安全,作为食品新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1)鸡冠花中的营养素。研究者通过不同方法对鸡冠花中的营养素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得出鸡冠花营养素含量极为丰富,具体结果如下[17~19]:

(2)蛋白质和氨基酸。每100克新鲜普通鸡冠花叶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2.7、3.7、2.3 克, 普遍高于其他绿叶蔬菜。鸡冠花叶蛋白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常见的蔬菜。鸡冠花种子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豆类、薯类和粮食作物。花序、茎叶和种子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须氨基酸,组成齐全,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13.0%~17.5%。而谷氨酸在人体内参与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能在大脑、肌肉和肝脏等组织中发挥解氨毒的作用。另外,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若与粮谷类混食,可以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

(3)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最经济的热能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以提供16.8千焦的热能;碳水化合物还参与细胞的多种代谢活动,并且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膳食纤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过程,有利于预防高脂蛋白血症,还可影响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预防胆结石形成,防止结肠癌变。运用常规方法分析表明:每100克新鲜普通鸡冠花花序、茎叶和种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3.2,8.2 和 31.2 克, 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 6.3,2.3 和20.7克,且普遍高于其他绿叶蔬菜。

(4)鸡冠花籽油中的脂肪酸。普通红鸡冠花、普通白鸡冠花、凤尾鸡冠花、园绒鸡冠花这四种鸡冠花籽油总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总量的 73.1%~76.98%,平均为75.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在53.26%~55.25%之间,平均 54.19%;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总量的 19.84%~22.77%,平均 21.2%。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的作用,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能够抑制血小板在血管壁上凝集,防止血栓形成。 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在 22.88%~26.88%之间,平均为24.45%。总饱和脂肪酸与总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为1:3。从营养学上说膳食脂肪中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的比例结构是科学合理的。而鸡冠花籽油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它是调和食用油的最佳油脂,可以保证膳食成份中脂肪酸的组成达到营养科学的标准。实验还检测出,鸡冠花籽油中含有单不饱和脂肪--油酸。油酸除了能够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以外,还可以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抗氧化能力。上述四种不同品种的鸡冠花籽油中油酸的平均含量是20.86%。

(5)无机元素。日常膳食中钾和钠的含量构成高钾低钠的要求,有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普通鸡冠花植株无机元素中其常量元素钾、钙、镁的含量高于同科植物苋菜。在100克茎叶和花序的鲜品中,钾含量分别为520、570毫克,钠含量分别为3.4、1.5毫克。普通鸡冠花每100克茎叶中钙含量>390毫克。经常食用鸡冠花茎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酶的组成,对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鸡冠花种子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是6.93毫克/100克,锌的含量为4.28毫克/100克,高于谷类、豆类、瓜果蔬菜类。微量元素铁、锰、铜的含量高于苋菜。

(6)维生素含量。通常每100克普通鸡冠花新鲜茎叶和花序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达到112毫克和97毫克;维生素B的含量是一般蔬菜的5~10倍;每100克新鲜茎叶中维生素A含量为400毫克,β-胡萝卜素含量高达2469微克。种子中除了含有多种水溶性维生素以外,脂溶性维生素E的含量为5.24毫克/100克。

(7)鸡冠花食用色素研究[20~23]。 应用卫生毒理学原理,对普通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色素的食用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鸡冠花花萼中提制的色素粗品、鸡冠花红色素及橙黄色素为实际无毒物质,以上各鸡冠花色素若以使用量2克/千克计,应用于饮料中所带入的有害微最元量砷、铜、汞、铅的含量均低于国家冷饮食品卫生标准,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染色体畸变试验也呈阴性,未显示出致突变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用鸡冠花作原料提取的色素产品是安全的。应用植物化学原理,对普通鸡冠花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进行的研究认为鸡冠花色素属花色苷类,为水溶性色素;其耐热性较差,色素溶液不宜在高温下使用和保存;耐氧性较差;耐日光性能和耐紫外光性能较好;pH值着色范围较宽,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pH值获得不同的色泽;蔗糖和防腐剂苯钾酸钠及锌、镁、钙、钾、钠等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无不良影响;还原剂亚硫酸纳对色素的影响不明显;二价和三价铁、铜、铅、铝、锡等金属离子的浓度对色素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针对鸡冠花红色素存在的某些不稳定因素,有研究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稳定剂进行了鸡冠花红色素稳定化的实验研究,结果认为,保证鸡冠花红色素稳定性的稳定性配方以0.06%柠檬+0.03%单宁酸+0.02%泛酸钙的组合为最佳,加入最佳配方的稳定剂后,鸡冠花红色素对温度、光照、氧化剂、低浓度的还原剂、二价和三价铁离子的耐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蔗糖、铜离子、防腐剂和pH值的耐受性未见明显变化。蒋新龙等研究了鸡冠花叶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为用料液比1:50(克/毫升)、10%乙醇作提取剂,在80℃恒温浸提60分钟,提取效率好。

三、小结

鸡冠花花序形状奇特,色彩丰富,花期长,植株又耐旱,绿化装饰效果强,为园林中著名的露地草本花卉之一,也可盆栽或作切花和干花的材料。鸡冠花的花序、种子都可入药,是一种传统的药用植物,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及色素,食用安全,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和规模化生产的前景。

[1]中国植物志[M].第二十五卷,第二分册.科学出版社,1979,200~201.

[2]吴淑,王秀峰,李宪利.园艺学各论(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58~459.

[3]姜震方,俞清英,许蔚文.鸡冠花栽培基质研究[J].上海农业学.2001,17(1):66~69.

[4]李天菲,蔡得田.植物嵌合体机理及研究进展[J].湖北大学学报,2002,24(1):81~86.

[5]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 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965~966.

[6]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1996:439~440.

[7]陈静,姜秀梅,李坦等.鸡冠花止血作用机制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2001,2(1):39~40.

[8]郭立玮,殷飞,王天山,等.鸡冠花止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3):24~26.

[9]李万里,张志生,周云芝等.牛磺酸和鸡冠花乙醇提取液对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6,13(4):338~341.

[10]田玉慧,李万里,薛迎春,等.鸡冠花乙醇提取物对饲高脂大鼠锌铜铁钙的影响[J].现代康复,1998,2(2):92~93.

[11]李万里,王 萍,王守英,等.钙与鸡冠花提取物对氟中毒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9,16(4):289~291.

[12]李万里,原志庆,刘晓丽等.鸡冠花提取物和钙对氟中毒大鼠骨密度及尿矿物质含量的影响[J].卫生研究.1999,28(4):230~231.

[13]陈静,吴凤兰,张明珠等.鸡冠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25.

[14]姜秀梅,郭虹,孙雏琦等.鸡冠花提高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及抑瘤作用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123~124.

[15]Ashraf G.,and Kapoor H.C.Modifications in the purification protocol of celosia critata antiviral proteins lead to protein that can be N-terminally sequenced.protein and peptide,2004,11(6):555~561.

[16]Baranwal V.K.and Verma H.N.Characterics of a virus inhibitor from the leaf extract of Celosia cristata.plant pathology.1997,46:523~529.

[17]翁德宝,管笪,徐颖洁等.鸡冠花营养成分分析.营养学报[J].1995,17(1):659~611.

[18]翁德宝,徐颖洁.鸡冠花叶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7):5.

[19]翁德宝,汪海峰,曹锡中等.不同品种鸡冠花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J].营养学报.1997,19(2):246.

[20]李进,彭宇,彭子模等.鸡冠花食用色素安全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4,14(3):43.

[21]李进,彭宇,彭子模.鸡冠花红色素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J].生物技术.2004,14(1):21.

[22]曾卫军,彭宇等.鸡冠花红色素的稳定化研究[J].生物技术.2004,14(3):40.

[23]蒋新龙,蒋益华.鸡冠花叶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58~62.

猜你喜欢
鸡冠花序色素
色素热舞
一些花序的新定义和一个新的花序分类系统
——植物学教材质疑(六)
鸡冠的由来
建平博物馆藏辽代鸡冠壶
“听话”的色素
科学大众(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0
双子塔下鸡冠红
岭南音乐(2019年5期)2019-10-29 11:37:28
傀儡师
南风(2017年34期)2018-01-16 07:29:09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科学种养(2017年6期)2017-06-13 08:42:04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
科学种养(2017年5期)2017-05-17 10:18:50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中国调味品(2017年2期)2017-03-20 16: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