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

2015-02-24 04:55傅莉辉石研
现代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傅莉辉 石研

内蒙古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浅论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

傅莉辉 石研

内蒙古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高农牧民就是造就新型职业农牧民。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石

2012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牧民是指以农牧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农牧业中等专业以上水平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牧业生产经营或服务的从业者,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

新型职业农牧民是家庭经营的基石、合作组织的骨干、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坚力量,是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是新型职业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只有通过系统培训、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牧民从事农牧业,吸引一批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现代农牧业,才能发展壮大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活力。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今后中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还得依靠农民,特别是要依靠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加快培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王军书记提出的“8331”发展战略中提出的把我区“建设成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输出基地”,最终也得依靠一批高素质的职业农牧民来保证。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基本支撑

伴随着农牧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我区农牧业发展已进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新轨道,由于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导致资源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说到底关键在人”。造就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职业农牧民,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年轻人务农(务牧),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从事农牧业,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牧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只有这样,现代农牧业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过程,就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者、激活农牧民自身活力和增强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活力的过程,就是培育“三农三牧”事业发展未来的过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我区特色农牧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

五、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教育要应实现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

开展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村牧区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行业管理、产业导向、需求牵引”的原则。培养与现代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系统的现代农牧业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先进的科学发展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农牧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服务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新型职业农牧民。所以,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必须要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实现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

六、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要找准目标,重点培养

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必须改变传统的“遍地开花式”的广谱性培训方式,选择骨干重点培养。首先是推进务农务牧农牧民的职业化进程,优先选择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种植养殖的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负责人、家庭农牧场主要成员,农牧业企业的负责人进行系统教育培训,由“身份”农牧民转为“职业”农牧民。其次,对农村牧区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进行专业培训,即新型职业农牧民的后继者培育。第三,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定向培养农村有志青年,吸引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

七、新型职业农牧民的培养要运用符合农牧民特点的方式

造就新型职业农牧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在全日制的课堂培养的,也不能代之以一般的普及性培训或简单的“一事一训”。需要在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线,在劳动过程中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安排上,一定要尊重农民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以方便农民、实惠农民为出发点,坚持教育和培训并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重或者实践技能培训为主,采取“半农半读”和“农学结合”的方式“就地就近、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形成紧贴实际的弹性教学计划。教育管理上,研究制定出真正符合农民教育的教学规范标准和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规范。要大力推进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建设,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导师团等制度,努力提高农民教育培养的能力、质量和水平。

八、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积极宣传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广泛宣传报道新型职业农民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全国蓬勃开展。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职业农牧民,树立以农为业,以农创业,务农光荣,务农富裕,务农也能现代化的社会风尚。要充分尊重农牧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大力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农牧业和关心农牧民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农民有尊严地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营造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农牧业牧区农牧民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