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爆炸事故的网络传播状况及其对网络环境新闻报道的启示

2015-02-23 06:29刘佳依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2期
关键词:舆论天津媒介

刘佳依

在网络环境中,公共事件尤其是灾难事故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的发展状况。在突发性事故面前,微博相比其他新媒体仍有其传播优势,下文主要分析了微博和各类新媒体有关“天津爆炸事故”的报道状况。

一、天津爆炸事故的网络传播状况

(一)微博直播“天津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这起特别重大事故一出,一位名为@小寳最爱旻旻的博主在当晚11时26分发布微博“重大火灾,爆炸声跟打雷一样”!(现微博已删除),此后多家主流媒体的官微、客户端连夜不间断推送信息进行滚动直播,来自不同渠道的声音相互交织,为此事件提供了大量详细而生动的信息和救援全景的展现,这的确是传统媒体在报道速度、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上所不能比拟的。

天津爆炸事故发生后的一小时内,仅仅通过微博获悉爆炸发生的网友达到数万,在爆炸发生后“头七”这一天,网友、明星、官方“大V”和主流媒体在微博上发声,源源不断的评论和转发充分体现出微博传播和聚合的速度和能力。在危机事件面前,微博相比微信和传统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网络媒体已成为重大事故报道的主流

在“智媒体”时代,官方微信、微博和具有代表性的新闻APP在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之际扮演了一种“传声器”的角色。下文选取了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相关媒体,制作了有关“天津爆炸事故”媒介发布信息的汇总表。(详见表1和图1)

表1:官方微信媒体发布信息汇总表

图1

由上表可以看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地方主流媒体“天津日报”在事故发生后的8天内,发布有关天津爆炸事故信息分别占信息总数的20%和86%。尤其是地方主流媒体,发布信息数覆盖整体的一半以上(详见图1)。官方微信公共平台有关“天津爆炸”信息的相关推送,使活跃在微信上多达5亿多的用户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此事故,进而引发人们关注和思考。

二、天津爆炸事故对网络环境新闻报道的启示

随着我国重大突发事故的频繁发生,舆论引导在传播中的意义更加突出。舆论一般通过制造信息环境来积极促成社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社会舆论应发挥其社会思考的重要功能,为建立起一个健康的传播环境而努力。

(一)环境事故归责的衍变

天津爆炸事故因其损失的巨大性和关注的持续性,使其传播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从传播过程来看,这起事故可以分为事故曝光、事故升温、事故高潮以及事故后续四个阶段,下文分析该事故的发展和传播衍变路径。事故一出便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事故的发展,由单纯的现状描述转变到谁该对此事故负责,更是引起人们对爆炸后追责问题的关注;而在事故高潮阶段,又由追责转变到关注环境污染:空气质量、环保风险、危险废物的处置等各方舆论凸显,使传播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综上所述,该事故的传播衍变路径基本上为:事故本身——追责——环境污染这三方面。

(二)对与事故有关的公众人物行为的追踪报道

公众人物因拥有高关注度和强传播性的特点,其话语权和影响力远大于普通用户,因此公众人物在微博上发言应当更加谨慎。微博时代里,一条博文可能被成千上万次转发和评论。如拥有庞大粉丝数量的@张嘉佳等微博“大V”们的陆续捐款,这种连锁反应在微博这个传播平台上迅速发酵,微博用户们纷纷为女孩捐款,仅一天时间骗得3700多名网友现金打赏。但其实这是一条骗人的微博。

15日9∶38骗子落网。@微博管理员发布封号信息并提醒网友防诈骗,@张嘉佳于当天23∶38转发原微博结束此事件。在这次微博骗捐事件传播中,不能说因为公众人物@张嘉佳的转发和打赏导致了3700多人的上当受骗,但也不能否认很多读者因为@张嘉佳的转发,直接进行打赏捐助。

基于微博传播的诸多特点,丧父骗钱事件经过“意见领袖”的转发后,得到了大部分用户的认可并捐款,在此传播过程中名人效应被无限放大,通过微博用户的社会人际网络,使“捐款”事件快速传播和扩散,“爆炸事故”引发的一系列“骗捐”事件受到很大程度的关注,在微博已形成病毒传播。

(三)对环境污染报道的引导

在这次天津爆炸事故中,新闻媒体大量报道氰化钠的泄露不仅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群恐慌。各种虚假信息不断滋生,错误言论也被不断转载扩散。在这种被误导的传播环境中,媒介的跟风报道更是突出了传播环境的重要性。危机事故来临,恐慌心理和各路海量信息给谣言带来滋生空间,面对突发性的事故灾害新闻,运用合理的方法收集、研判和疏导错误舆论,重视网民情绪、立场和意见表达至关重要。

1.减少新闻悲剧报道。实践证明大量同质化的环境污染报道不仅会引发恐慌心理,还会扰乱社会安定,影响正常的救援活动,因此减少同质化的环境污染报道对事故新闻的管理有着积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介要回避矛盾,回避社会热点,相反,在新闻报道中要重视这种矛盾和热点,根据舆论的发展状况,精心设置议题来影响人们的关注走向。除此之外,新闻的悲剧报道应适可而止,尽量避免煽情性的报道,在数量上减少悲剧性的报道,在内容上着重引导和把关,正确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

2.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不传谣不造谣”是对当代网民的一个基本要求,更是传媒行业的基本准则。面对真假难辨的信息时,应加强理性思考、多方求证的态度,这不仅是对受众的尊重,更是提升媒介公信力的重要表现。一方面,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高人们对事故性新闻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和自我把关能力,不被媒介所控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受众和用户的体验,避免在“传播”与“互动”中脱节,在对待类似网络舆情中的极端心理和行为时,更要重视网民的声音。

3.快速回应谣言流言。舆情发生后,面对流言和谣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辟谣,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说清事实真相。在调查核实事件真实情况的同时进行持续辟谣,不给流言和谣言生存空间,实时跟进,持续发布辟谣专栏进而正确引导舆论。

三、结语

网络环境助推民意发展,在一个事件发生后会通过网络的传播迅速形成强大的关注,微博直播使该事故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由此可见网络传播环境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把握事件的传播环境也至关重要。由于事故灾害的性质和信息源受限等问题,分析传播环境的趋势,更精确地引导网络环境,需要媒介和网民的共同努力。

[1]孟建,裴增雨.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M].北京:五洲出版社,2013.

[2]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张婷婷,旻文庆.指尖与舌尖:突发事件与网络口碑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6]王勇.大众传媒与社会越轨行为——社会控制视阈下的越轨新闻信息传播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7]周宇豪.舆论传播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舆论天津媒介
如果天津有“画”说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天津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天津之眼》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天津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