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秀,郭东梅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也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了解和梳理国内、外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水平。
我国研究生规模大幅增加始于1999年,扩招虽然使研究生数量增多了,但由于软、硬件配套不足等原因,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却没有同步提高。2005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相关院校、学者对如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了积极探索。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到相关文献1 194篇,发现2008年以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较少,1987—2007年仅有303篇相关论文;2008年以后逐步增多,共有891篇,占74.6%。可见,我国学者是在教育部颁布《意见》之后才开始重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其研究历史并不长。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学者们的关注角度多样,有的从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类别和区域进行研究,有的从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研究,还有的从培养环节进行研究。我们通过梳理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角度、思路和成果发现,学者们在提出解决方案时一般都会在人才选拔、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和实践平台建设、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等一个或多个方面提出措施。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研究生人才选拔制度存在较大问题。例如:扩招带来生源质量下滑,某些研究生入学仅是为了解决或逃避就业问题,对专业没有兴趣,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是创新能力不强的人为因素之一;现行招生制度偏向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招生存在偏见等;吴祖芳等学者认为选拔体制未能体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考生过于重视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忽视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专业基础差,复试流于形式[1];闵正威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招录政策,针对如何吸引优秀生源的措施不多,普遍没有额度不等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吸引优质生源,录取过于看重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学术背景与科研能力的考查[2]。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招生制度。如:放宽研究生入学标准,招收那些有实践经验,但不擅长应试的、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创新突破的人才;针对专业硕士,扩大宣传,调整招生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采用“导师推荐+面试考核”的选拔模式,充分发挥导师的“伯乐”作用[3]。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主要是导师式和专业式。大多数学者认为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是造成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客观因素之一。首先,不同学科未能区分培养,采用相似的培养模式;其次,学术型和专业型的研究生培养区别不大,或厚此薄彼。如廖和平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单一,学术性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过小,不少高校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4-5];最后,重视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忽视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如下措施:
王梦寒等学者提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论支撑—科研实践—生产强化”的培养模式[6];杨华提出了“两段式”实践创新培养模式,按照企业设置培养方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来自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7];李文华提出艺术类研究生可采用导师制的工作室培养模式[8];廖和平等学者提出实施分类培养模式,对学术型研究生按“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进行分类培养[4];曾红元提出了研究生创新基地培养模式和半工半读培养模式[9]。
学者们普遍认为现在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研究生课程设计陈旧,很多与本科阶段重复,或未能有效对接;某些课程未能体现学科的交叉性与前沿性,未能根据学生背景合理设计课程,未能体现学术型和专业型学位培养的差异;工科、医科、理科、艺术学科的实验、实践、实训课程设置不够,艺术类学科课程存在实施随意不严谨的问题[10-14]。如:栗嘉忆认为美术类等传统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重视实践,而轻视理论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研究类课程比例未能突出学科特点[15];周建民指出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教材、教学手段落后,课程教学延续本科阶段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教师占据主导,学生被动[16]。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如下措施:李跃英提出加强工科研究生科研实践训练工作,开设实验仪器设备课程,进行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教育[17];孙静等学者提出通过树立批判性思维理念、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营造批判性思维环境,培养文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8-19];郭萍、邱立友等学者提出进行“三创”教育,增加实验技能培训、助教、助研和阶段性成果论文写作等培养环节,各环节统筹交叉,提高理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0-21];李文华提出开展企业项目合作,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和团队意识,引进POE、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提高艺术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郑宏珍提出开设交叉学科、前沿学科课程[22];刘登群等学者提出学生定期进行文献阅读,提高文献阅读效率,补充专业知识[23];纪磊等学者提出采取答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以研究为主的教学方式[24]。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学者们认为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吴祖芳、纪磊、李孝红等学者认为,导师对学生在教育投入和情感投入等方面都明显不足,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存在“三无”导师,导师知识背景单一,数量不足,一带多,工作任务重,精力有限,责任心不强,某些学科导师收入水平低,主观能动性不强[1,24,25];闵正威等学者认为,我国常用的“单师带徒”式的指导模式必然是封闭垄断,致使学生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受到束缚和限制,不利于研究生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石晓波等学者认为,一些院校缺乏合理的导师遴选、考核、激励机制[26]。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如下措施:
岳国峰提出建设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团队[27];章英才提出严格导师遴选制度,实施导师岗前培训制度[28];郭萍等学者提出引入导师创新激励机制和淘汰制度,杜绝无经费、无课题、无成果的“三无导师”,建立评选优秀导师制度[20];罗家有等学者提出建立主、副导师制或联合导师制,开展校企合作、校医合作培养[29]。
科研和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也严重影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问题有:硬件设施陈旧,管理不规范;实践实验基地建设(软、硬)滞后,学生缺少实践实验平台;缺少指导。如:纪磊等学者认为研究生学术交流不够活跃,信息沟通体制不畅,学术交流少或流于形式[24];严汇、张静等学者认为研究生科研项目少,科研实践参与度低,创新成果稀少[30];郭石明等学者认为与部属院校相比,地方院校资源有限[31]。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营造学术研究氛围,搭建多学科对话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碰撞,培养创新能力。如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论坛,组织小型学术读书会、研讨班,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月,举办暑期学校,建立开放式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平台,加强国内研究院、所和学校之间以及国内外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等等。钟文彦还提出培育研究生学术团体或组建研究团队,培养和提高研究生与群体合作的技巧[32];谢安邦等学者提出鼓励学生自主举办学术论坛、参加教授举办的学术沙龙等多种自主性、参与性强的学术活动[33]。
学者们认为现行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主体单一[34-36],多采用严进宽出的评价标准[1],过于注重验收评价,疏于过程评价,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未能体现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的评价标准,评价流于形式,不易考察创新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应该采用多维评价方式:首先是过程和验收评价同等重要;其次是评价主体不应仅限于教师;最后是评价形式应与培养类型、目标、课程等有机结合,灵活多样。具体措施有:
一是过程评价。学者们提出建立文献学习、小论文和学术汇报会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王焱提出采用过程性评价,通过读书报告与答辩的形式,全方位评估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学习过程,重点考察研究生的研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跨学科视野,并将其视为衡量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尺度[34];甘德欣等学者提出评价主体应改过去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教师和社会共同进行的多元评价,使评价的重点由静态的结果过渡到动态的过程[37]。
二是验收评价。如:肖顺华等学者提出完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专业学位论文不像学术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而是侧重实践探索的创新,体现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5];石莎等学者提出建立严格的淘汰选拔制度,高校应该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定相关的标准,淘汰未通过者,建立专门的论文评审机构,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匿名评审[38]。
学者们认为在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机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很多院校在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方面远不如本科,经费投入也不够。如胡忠举等学者认为现在普通高校经费紧张,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上投入过少,对研究生学术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大,也缺少教师的激励机制和研究生创新的激励机制[39]。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推行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以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纳入奖学金评定,对硕博连读发放津贴;完善导师培养制度,改变终身制,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副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重点扶植和支持优秀博士生的论文立项,延长具有独立创新思想和方法而没有完成预期成果的研究论文学习年限,达到鼓励创新的目的。如:陆小新提出通过开展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激励博士生的创新热情,弥补部分课题经费的不足,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并有效地推广和辐射到整个研究生创新教育中[40];席海峰等学者提出建立“学校—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奖助体系和激励机制[41]。
分析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可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哈佛大学除了采用客观标准即考试分数外,还考查非数量性和个性方面的因素,包括大学成绩、论文、面试、教师推荐等等[42]。
英国大学非常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都要求参加实际研究工作。博士研究生一般都被当作科研工作的主力来使用。美国的研究生也是一入学便在导师领导下进行科研工作。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很少使用固定教材,而是多开列文献目录,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文献,并经常开展课堂讨论。
英国实行大、小双导师制,研究生入学后即接受导师的指导。美国研究生的指导则由教师群体负责,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经过近一年的课程学习及相互了解后,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博士研究生选定一个教授作导师,并与导师共同研究确定一个研究生教师委员会。哈佛大学一般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招聘教师,很少本校学生留教,教师一般采用合同制,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聘为终身教授,不仅仅进行教学,还参加著书立说、咨询、论证、课题集资等工作。
美、英、德等国的研究生教育有着严格的淘汰机制。以美国为例,获得学位的研究生只占在学人数的2/3,名牌大学的淘汰率更高,其目的是通过筛选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精神[43]。
综上所述,我国学者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制订多样化的培养方案,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明确,在分类型进行研究生培养时,采用不同模式培养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借鉴。在课程建设中着力拓展知识面、引入交叉学科知识和前沿学术问题。注重科研实践训练,培养研究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可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如何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选拔有兴趣、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攻读研究生;如何解决不同学科、类型、地域、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共性与差异性问题;针对现有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总结,研究方法单一,未能广泛调查研究生、教师(含导师)、学校、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与反馈问题;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还是停留在学校读书期间的科研成果上面,忽视了研究生教育的潜在影响性,尤其是创新后劲问题;如何创新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跟踪研究,以及如何选拔研究生课程教师和提高其综合水平等,都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1]吴祖芳,张艳丽,翁佩芳.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2]闵正威,李泽锋.创新语境下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之比较与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
[3]罗盛旭,胡广林,梁振益,等.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4]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
[5]肖顺华,刘峥,杨建文.关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基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6]王梦寒,李玉凤.创新应用型工科研究生多元化、多层次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1).
[7]杨华.工科研究生“两段式”实践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8]李文华.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索[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3).
[9]曾红元.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4).
[10]郭雅丽,任永泰,邓华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
[11]刘慧,任永泰.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
[12]曾庆明.中医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刍议[J].中华医学教育,1987(12).
[13]鲁娟,周东,王悦,等.军队医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改革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2).
[14]刘媛媛.改革课程学习方式 培养创新型研究生[J].咸宁学院学报,2011(4).
[15]栗嘉忆.美术类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3).
[16]周建民.工科院校研究生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初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1).
[17]李跃英.培养工科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12).
[18]孙静,黄琳琳.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19]孙静,吴丽兵.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双重主体视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
[20]郭萍,彭志华,黄跃宇,等.高校理科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5).
[21]邱立友,高玉千,戚元成.理科硕士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10).
[22]郑宏珍,初佃辉.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J].信息系统工程,2010(11).
[23]刘登群,龙爽,李蓉,等.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个人培养途径[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1(1).
[24]纪磊,杨晓,高鹏,等.构建医学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20).
[25]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26]石晓波,高峰.论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导师制度完善[J].经营管理者,2013(2).
[27]岳国峰.基于导师团队模式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8]章英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4).
[29]罗家有,付楚慧.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创新性教育模式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11).
[30]严汇.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31]郭石明,李青唐,郭溦.基于创新能力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内涵的当代表述[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2]钟文彦.初探平面设计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2(12).
[33]谢安邦,韩映雄.多种渠道组合力量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
[34]王焱.人文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才评价机制改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3).
[35]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
[36]杨蕙馨.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培养机制变革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37]甘德欣,龙岳林,熊辉.风景园林学科创新型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1).
[38]石莎,周宜君.理科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39]胡忠举,刘文辉.坚持“导—研—本”路线 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40]陆小新.医学院校开展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的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
[41]席海峰,居玲.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5).
[42]李治.从哈佛大学创新教育谈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J].纺织教育,2006(1).
[43]赵兵.借鉴国际经验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