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毒散源流与古今临床应用研究

2015-02-23 11:47魏英俊田永衍
西部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参小儿临床

魏英俊,田永衍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败毒散源流与古今临床应用研究

魏英俊,田永衍△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探讨败毒散的源流及古代、现代临床应用,指出败毒散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主要用于治疗伤寒时气伤风、瘟疫、风湿等病证,后历代医家在临床中不断拓展其使用范围,广泛使用以治疗小儿疮疹、痛风、乳岩、骨疽、痢症等病证;现代临床则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病毒型肝炎、急性颌下淋巴结炎等疾病;古方今用是现代中医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在现代疾病的防治中,根据中医辨证思维灵活选用古代医方,才能使古方焕发出他们的现代生命活力。

败毒散;源流;临床应用

1 败毒散源流

1.1 《南阳活人书》源流 关于败毒散的最早出处有3种说法:《医门法律·卷四 热湿暑三气》[1]认为其来源为《南阳活人书》,故又称活人败毒散。《南阳活人书·卷十七》载:败毒散(三十三)治伤风、温疫、风湿,头目昏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目睛疼。寻常风眩、拘倦、风痰皆服,神效。

羌活(洗去土)独活(去芦)前胡(去芦梗)柴胡(去苗)芎 䓖枳壳(麸炒 去瓤)白茯苓(去皮)桔梗(去芦头)人参(以上各一两)甘草(半两炙)

上件捣罗为末。每服三钱,入生姜二片,水一盏,煎七分;或沸汤点亦可,老人小儿亦宜,日三二服,以知为度。

《南阳活人书》初名《无求子伤寒百问》,后改《南阳活人书》又名《类证活人书》,是由北宋著名医学家朱肱撰于公元1108年。

1.2 《小儿药证直诀》源流 由谢鸣教授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方剂学》[2]认为其来源为《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败毒散》载:治伤风、瘟疫、风湿,头目昏暗,四肢作痛,增(憎)寒壮热,项强睛疼,或恶寒咳嗽,鼻塞声重。

柴胡(洗去芦)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独活 茯苓 桔梗(炒) 人参(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薄荷煎,加地骨皮、天麻,或咀,加蝉蜕、防风。治惊热可加芍药、干葛、黄芩;无汗加麻黄。

据《小儿药证直诀》的序文:“余五六岁时,病惊疳癖瘕,屡至危殆,皆仲阳(钱乙,字仲阳)拯之良愈。是时仲阳年尚少,不肯轻传其书。余家所传者,才十余方耳!大观初……而仲阳老矣。于亲旧间,始得说证数十条。后六年,又得杂方。”阎氏幼年多病,钱乙为之治愈,或早有心收集钱氏方药,而钱乙年轻时却不肯轻传其方,直到钱已老了阎氏才得其诸方,故只能在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才对钱乙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总结完成《小儿药证直诀》。

1.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源流 由李冀教授主编的九版《方剂学》[3]认为其来源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载:人参败毒散,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前胡(去苗)羌活 (去苗)独活(去苗)柴胡(去苗)甘草 桔梗 人参(去芦)芎 䓖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

上十味,各三十两,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早曾名《太医局方》,是宋代和剂局的成药配本(初刊于公元1028—1085年),载方297首,后经160余年的修订,内容有所增加,载方增至788首,南渡绍兴后改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增诸方均列于原书后,因此人参败毒散是《太医局方》的内容。

由此可见,就成书年代来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应早于《南阳活人书》,而《南阳活人书》应早于《小儿药证直诀》,所以,败毒散最早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 败毒散的古代临床运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败毒散经《南阳活人书》与《小儿药证直诀》转载后,流传愈泛,金元明清医家将其广泛用于小儿疮疹、痛风、乳岩、骨疽、痢症等病证的治疗。

2.1 疮疹 《丹溪心法·痘疮》载:“小儿疮疹,大抵与伤寒相似,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痛头疼,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嗽喘痰涎,伤寒证候类有之。始发之时……证候多端。卒未易辨,亦须以耳冷足冷验之。盖谓疮疹属阳,肾脏无证,耳与足,俱属于肾,故肾之所部独冷。疑似之间,或中或否,不若视其耳后有红脉赤缕为真,于此可以稽验矣。调护之法,首尾俱不可下,但温凉之剂,兼而济之,解毒和中安表而已……小儿气实,烦躁热炽,大便秘结,则与犀角地黄汤,或人参败毒散辈……疮疹首尾,皆不可下,辄用利药,则毒气入里杀人。以此观之,疮疹证状,虽与伤寒相似,而疮疹治法,实与伤寒不同。伤寒所传从表入里,疮疹所发从里出表。”

现代医学认为疮疹属“天花”和“麻疹”。病初患者多表现为全身燥热、头疼身痛、忽热忽冷、喷嚏呵欠、嗽喘痰涎等症状,这时要与外感疾病相鉴别,但此时患者全身独见耳朵和屁股及肾所属部位发凉。《医宗金鉴》记载应用人参败毒散治疗麻疹中的正气虚弱,不能送毒外出者,症见面色苍白,精神怠倦,疹色白而不红者。而《丹溪心法·痘疮》中记载“发热烦躁,脸赤唇红,身痛头疼,乍寒乍热,喷嚏呵欠,嗽喘痰涎。”多与麻疹的临床症状相像,故文中疮疹多为麻疹。

2.2 痛风 《丹溪心法·痛风》载:“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名曰白虎历节风,并宜加减地仙丹,或青龙丸、乳香丸等服之。又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凡治臂痛以二陈汤加酒炒黄芩、苍术、羌活。”

痛风属中医学“痹症”范畴。《考证病源》:“痹者,犹闭也。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多则走注,寒多则掣痛,湿多则重着。《内经》谓之“痹症”,方书谓之痛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热等。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指由于饮食营养过剩而致嘌吟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2.3 乳岩 《寿世保元·卷七》乳岩载:“妇人乳岩,始有核肿,如围棋子大,不痛不痒,五七年方成疮。初便宜服疏气行血之药,亦须情思如意则可愈。如成疮之后,则如岩穴之形。或如人口有唇、赤汁、脓水浸淫胸胁……此症多生于忧郁积忿中年妇人。未破者尚可治,成疮者终不可治……治妇人乳痈乳岩。初起时,先服荆防败毒散一剂,以败其毒。次进蒲公英连根叶捣汁入酒饮之,将渣敷于患处,立效,败毒散即人参败毒散。去人参,加防风、荆芥、连翘是也。”

乳岩属现代医学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之一。乳岩早期被称为“石痈”,指痈疽之至牢有根而硬如石者,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五》。南宋·陈自明(公元1190—1270)在其所著《妇人大全良方》中首次提出“乳岩”之名,自此,后世多沿用此说。间有称“乳癌”“奶岩”“石奶”“翻花石榴发”“乳石”等。今人称恶性肿疡为癌者,其名古已有之矣。如北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卷上》云:“痈疽五发,一曰癌。”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二》云:“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子多发于腹,女子多发于乳……”即其例也。然此所谓“上高下深,岩穴之状”之“癌”者,其名本以“岩”为义,而其字出亦正作“岩”耳。而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述及“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致经络疲惫,聚结成核……日后肿如堆粟,或如复碗,色紫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高者若泛莲,疼痛连心,出血作臭……名曰乳岩。”此处论述了乳岩的病因,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等,与现代医学所讲的乳腺癌较为相像。

同时,应与乳腺增生相区别,初起均有乳房肿块并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而乳腺增生时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且常有触痛,多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乳腺增生经治疗预后较好。但乳腺癌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后期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及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并渐渐溃烂,“污水”渗出,时出臭血。溃烂深,疮口边缘不齐,或高凸如莲蓬,疼痛连心,或疮口中央凹陷,边缘坚硬。

2.4 骨疽 《外科正宗·卷之三·下部》骨疽者,乃阴寒入骨之病也。但人之气血生平壮实,虽遇寒冷则邪不入骨。凡入者,皆由体虚之人,寒气乘虚入里,遂成斯疾也。初起则寒热交作,稍似风邪;随后臀腿筋骨作疼,不热不红,疼至彻骨。甚者曲伸不能转侧,日久阴变为阳,寒化为热,热甚而腐肉为脓,此疽已成也,夫初起通用人参败毒散加木瓜、牛膝、苏木、红花。

骨疽又称“骨痈”“贴骨痈”,相当于现代医学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因体虚之人,露卧风冷,浴后乘凉,寒湿侵袭,或房欲之后,盖覆单薄,寒邪乘虚入里,结聚于骨而发生深部溃疡,溃后常脱出败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称。本病始则全身不适继而寒热交作,如同外感风邪所致的感冒,甚则筋骨疼痛,不热不红,或痛如锥刺,筋骨不能屈伸动转。后期阴极生阳,寒郁为热,热盛肉腐骨败,则焮肿日著但外形肿胖无头,皮色如常,渐透红亮一点。

2.5 痢疾 《幼幼集成·卷三》痢疾证载:治伤风痢疾,及时行疫痢,大小相似者,宜先服此(即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煎服,即名仓廪汤),喻嘉言以此方为治痢之圣药,无论新久,必用此药升散之,深得逆流挽舟之法也。予每用之,轻者,三四剂即愈矣,不必另方;重者,服药后外证悉去,惟腹痛、里急后重未除者,以沆瀣丹、三仙丹同服,推去积滞,无不愈者。盖仓廪汤治痢,与用四逆散治痢同意,后贤宜深究焉。

痢症,古名“滞下”,夏秋时节由于暑湿挟积则多发,其次由于风淫火迫寒侵也,加以燥气,到夏暑季节,由于过分贪凉喜冷,郁折生阳,阻气化浊,故治疗上重于清,明清医家俞昌应用人参败毒散并独创逆流挽舟之法来治疗痢疾。

败毒散首创于宋代,经历代医家辨证加减治疗各类疾病,从而推动了中医方剂的发展,丰富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3 败毒散的现代临床运用

通过检索C N K I约190余篇文章,阅读后发现现代临床主要应用败毒散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性颌下淋巴结炎、急性病毒肝炎等疾病。

3.1 呼吸系统疾病 大理学院德宏教学医院中医院段灵芳医师用加减荆防败毒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4例:治愈64例(61.5%),好转36例(34.6%),无效4例(3.8%),总有效率为96.2%[4];大港油田总医院白海涛医师用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痊愈4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84.0%;对照组痊愈3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0例,痊愈率为66.0%[5]。

3.2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患者,女,陈某,14岁,2天前感冒,左下颌肿痛难忍,局部质硬,全身发热,夜不能寐,肌注青霉素等药物病情加重,恶寒发热,腰酸痛,饮食差,体温38.8℃,局部红肿质硬无波动感,西医诊断: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将此方去人参加荆芥防风配伍制成荆芥败毒散再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服一剂后汗出疼痛减轻。按上方服用三剂病情好转,局部红肿消退,质硬减轻,触痛已不明显,又服两剂痊愈[6]。方中荆芥、防风祛风透疹消疮;羌活、独活散寒止痛,治疗肩背酸痛;柴胡解肌退热;川芎祛风止痛,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消痈以疗红肿热痛;甘草补中、调和药性,生姜葱白以助解表发汗使邪气从表而走。各药相互配伍以解毒消肿为主要功效。

3.3 急性病毒肝炎 王某,男,32岁,农民,1989年10月诊。5日前因恶寒,发热头痛,乏力等服用感冒冲剂两日无效,继而出现神目发黄,特来求诊。刻诊:巩膜及皮肤黄如橙,伴倦怠纳呆,厌油腻,体温38℃,口苦舌干,渴不多饮,胸胁不舒,尿如浓茶,大便燥结,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肝肋缘下2 c m,脾未扪及。查肝功能:II32 U,TTT7 U,T F T(++),Z n TT14U,G P T>200U,H B s A g阳性。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投人参败毒散减羌活、独活各6 g,加茵陈、金钱草各30 g,秦艽、黄芩各9 g,大黄(后下)6 g。药用7剂大便通畅,热退身凉,黄疸及诸症均见减轻。前方去大黄加全瓜蒌30 g,又7剂后黄疸基本消退,诸症显轻,饮食大增。继用原方随症加减出入,共服药28剂,症状及体征悉退,肝功能恢复正常,H B s A g阴转。半年后询访,肝功能及H B s A g均正常[7]。该患者主要由于正气虚及外感邪气所致,方中人参补气使人体正气恢复;柴胡、川芎以调理肝气且川芎行肝气,以治胸胁刺痛;茵陈、金钱草利胆退黄以治疗黄疸;枳壳破气消积,治疗积滞内停以疗积聚痞块;甘草调和药性、益气补中,各药须使配伍以鼓邪外出,达到治疗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败毒散有抗炎、护肝的作用。

3.4 流行性腮腺炎 王桂云用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20例,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辨证分型加减,基本方: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茯苓、川芎、炒枳壳各6 g,桔梗、生甘草各3 g。卫分证加葛根、赤芍;卫气同病者加大青叶、板蓝根、升麻、赤芍;热入营血者去羌活、独活,加元参、赤芍、大青叶、板蓝根、生地黄、牡丹皮、炒栀子、连翘;高热者加白僵蚕;便秘者加大黄。1剂/d,水煎2次,连用3~10日。其中显效50例,有效6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00%。1~10天达显效、有效患者114例,治疗天数(47.67± 2.97)天,1~3天的分布概率F(3)=0.2005[8]。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治疗当遵循《黄帝内经》“火郁发之”。施今墨先生强调治疗外感热病要分清解表与清里的关系,临床观察表明:解表与清里结合较单纯清热解毒的疗效好,应用恰当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

4 结语

败毒散在宋代主要用于治疗伤寒时气伤风、瘟疫、风湿等病证,后代医家则广泛用以治疗小儿疮疹、痛风、乳岩、骨疽、痢症等病证,现代临床则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性病毒型肝炎、急性颌下淋巴结炎、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

目前对于疮疹(天花、麻疹)、乳岩(乳腺癌)、骨疽(化脓性骨髓炎)等的治疗多以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为主,但可以看出多以扶助人体正气、托毒外散为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痘疮(天花)、乳岩(乳腺癌)、骨疽(化脓性骨髓炎)发病初时,多由于人体正气虚损所致,通过扶助人体正气,辅以托毒外散则可祛邪外出而不致“闭门留寇”。

[1] 喻昌.医门法律[M].史欣德,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0-251.

[2] 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52.

[3] 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8-39.

[4] 段灵芳.加减荆防败毒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04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6(增刊):186.

[5] 白海涛.人参败毒散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疗效观察[J].天津药学,2008,20(4):54-55.

[6] 杨晓,董子明,林小琴.荆防败毒散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106例临床报道[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64.

[7] 黄晓玲.人参败毒散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152例[J].国医论坛,1992,7(5):27.

[8] 王桂云.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2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06,22(2):22.

The O rigin and Clinical App lication of BaiDu San in Ancientand M odern Tim e

WEIYingjun,TIAN Yongyan△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firstly recorded in Prescriptions of Taiping Huimin Heji Bureau,the BaiDu San wasmainly used to treat typhoid,epidemic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old,pestilence,rheumatism,to name list in Song dynasty and its application scopes were being w idened by physicians of successive histories to extensively treat infant herpes,gout,mammary cancer,necrosis, dysentery,and so on.Inmodern clinic,it ismainly used to treat respiratory diseases,acute viralhepatitis,acute submandibular lymph nodes,and so on.Making the ancientprescription serve the present is the essentialway to develop themodern Chinesemedicine and only the ancientprescriptionsare flexibly selected based on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prevention of diseases,can they be enlightened theirmodern vitality.

BaiDu San;origin;clinicalapplication

R259

A

1004-6852(2015)03-0050-04

2014-03-04

魏英俊(1991—),男,学生。

△通讯作者:田永衍(1979—),男,博士后(在站),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文献与中医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人参小儿临床
夜盗小儿(下)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
临床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