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关于插肩袖的造型研究
刘爽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34)
肩袖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衣袖结构表现形式,它具有多种造型因素和鲜明的结构特征。本文即针对插肩袖的分类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插肩袖的结构特征以及它的应用方式,并根据人体手臂的静态特征和动态活动范围量对插肩袖的结构进行分析,试图在基本插肩袖的版型中进行变形,充分利用了袖山高、袖中线斜度、袖笼深、袖肥等因素对插肩袖造型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最后对其结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
插肩袖;造型设计;人体
插肩袖的主要的组成形式是衣身的肩与袖子相连,从领口开始直至腋下分出一条明确的分割线,这样可以使衣身和袖子更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插肩袖的造型设计是对人体肩部的造型研究和人体手臂的结构分析以及人体手臂的运动量范围的研究设计。穿着时,手臂自然下垂,腋窝处不平伏,有多余的褶皱,可伸展空间大[1]。插肩袖中前后插肩线与人体的构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前插肩线通常从领围线开始,经过锁骨、胸大肌直至前腋点,后插肩线则是从领围线开始,经过肩胛骨、三角肌直至后腋点。插肩袖的袖笼弧线变化趋势,前后腋点是袖笼弧线变化的转折点,腋点以上部分的插肩线是以款式而变化的,腋点以下部分的插肩线是以袖子造型状态及人体结构而定的。
2.1 按分割线形式分为四类
(1)直身型插肩袖:袖中线形状为直线型,故前后片可合并成一片袖或只在袖山上做省的一片袖结构。
(2)弯身贴体型插肩袖:前后袖中线都为弧线状、前袖中线一般前偏量小于等于3厘米,后袖中线偏量为前袖中线偏量-1厘米。
(3)半插肩袖:分割线将衣身的一部分肩、胸部分割,与袖山合并。
(4)覆肩型插肩袖:分割线将衣身的胸部分割,与袖山合并。
2.2 按穿着舒适度分为三类
(1)中性插肩袖:中性插肩袖是指袖子的贴体度约等于人体手臂叉腰与人体形成的45°左右的夹角,此时袖山高等于AH/3基本袖山高,袖肥也呈现出中性的状态,袖山高多为13。
(2)合体插肩袖:合体插肩袖通常情况下袖山高为14~15,袖口微小,角度有所增加,袖中线向下降低,后袖缝可做肘省。
(3)宽松插肩袖:宽松插肩袖通常情况下袖山高大于13,袖口也加大,这样角度减小,袖中线向上抬高,袖窿开深,袖山降低的部分可作为袖窿开深量。
2.3按结构样式变化分
一片插肩袖、两片插肩袖、三片插肩袖以及插角插肩袖等等。
3.1 人体手臂的结构及其静态特征
(1)与上肢骨的关系:上肢骨分为上肢带和自由上肢骨。上肢带由锁骨和肩胛骨组成,自由上肢骨有肱骨和前臂的尺骨、挠骨、手根骨、指骨组成。
(2)与上肢肌肉的关系:上肢肌群、上臂肌群、前臂肌群
(3)上肢形态:上肢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在上臂与前臂连接处的肘关节上多少有点弯曲,而且带曲势而下垂。包裹在人体和手臂外表面的服装的衣身和袖筒,在人体腋窝处构成两个立体曲面相贯的结构,将两者沿接合部位的交线(袖笼弧线和袖山弧线)展平衣身的立体曲面和袖身的立体曲面,形成了平面结构的袖山基本形态和袖笼基本形态。肩胛及腋窝处形成的阴影部分在平面结构转化为立体结构中已去掉,因此形成立体服装结构,适合人体肩胛和手臂的形态[3]。
3.2 人体上肢带的动态特征:
(1)人体上肢带运动方向和用语:①左侧屈、右侧屈。②外展、内收(侧方上举)。③伸展、屈曲。④屈曲(前方上举)。⑤旋内、旋外。⑥前屈、后屈。⑦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2)上肢运动:主要是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转折点,产生的人体运动变形。运动变形量除了皮肤本身的收缩,还包括关节的屈伸,和其引起的肌肉收缩。
(3)从上肢带和上肢的结构来看:上肢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量是两个基本的要素,手臂的运动范围主要是人体的前方、体侧和上方。插肩袖就是要解决加大人体的运动量的问题,因此顺着手臂的方向向前安装袖子,让袖口和手腕之间保有一定空隙,既完全符合人体手臂的运动方向,又保证了运动范围的宽广性。
插肩袖中袖中线倾斜角度的确定对手臂的活动范围有很大的影响。袖中线的倾斜角度越大,腋下的褶皱就会越少,这样的插肩袖服装在造型上看似美观,可是运动范围就有所减小,活动受到了限制。如果袖中线倾斜角度减小,手臂的伸展量变得宽松但是腋下褶皱也变的多了起来,这样既不美观也不舒适,所以我们要适中选择袖子的角度。通常袖子前倾斜角度的变化范围是20~65左右,后倾斜角的变化范围是19~50左右。插肩袖中袖山高和袖肥的确定对手臂活动量也有很大关系,袖山越高则袖肥越小,相反袖山越低袖肥变大,所以我们也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袖山高度来制定适合手臂活动的服装,袖根肥的活动范围多在16~22左右。插肩袖中还有一点制约设计的因素,就是衣身交叉点。衣身交叉点通常在背宽线距离原型胸线以上6厘米,前片交叉点在胸围线离原型胸围线4厘米位置,位置的改变可以调节袖片与衣片间的空隙量大小,袖片与衣片建空隙越大,造型就越合体,也会越符合人体手臂的活动范围。
通过文中对插肩袖的造型的结构研究,我们已经大概了解到插肩袖的用途是在美观的前提下使人体的活动量达到一个更大的范围,这样我们要注意插肩袖的插肩线,袖山高,袖肥,袖笼深以及衣身交叉点等多种数据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个袖子中并没有一定的不可变量,我们只要把握住袖子与人体上肢带结构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设计出更多美观的合体或者宽松的适合自己的服装。
[1]刘瑞璞.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302-347.
[2][日]中泽愈.人体与服装[M].袁观洛,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163-198.
[3]吴俊.女装结构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223-247.
刘爽(1990.3—)女;汉族;山东省乳山人;在读研究生;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