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与路径思考

2015-02-23 06:38范小敏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蜀绣产学研成都

祝 莹,范小敏

(1.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 成都 610031;3.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1)

蜀绣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与路径思考

祝 莹1,3,范小敏1,2

(1.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31;2.四川省丝绸协会,四川 成都 610031;3.四川省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1)

当前蜀绣产业创新现状不容乐观,开展蜀绣产学研合作将有利于激发蜀绣产业活力,提升发展水平。蜀绣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共建研发中心、联合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存在着合作格局松散、开展面不广、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从顶层设计、平台建设、借鉴交流、人才培养和加强研发等方面推进蜀绣产学研合作。

蜀绣;产学研合作;路径;思考

蜀绣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瑰宝之一。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蜀绣亟需找到能够激发自身活力、使其在非遗传承和创新上取得突破的新方法、新路径。本文拟对蜀绣产学研合作情况进行梳理,通过分析蜀绣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蜀绣产学研合作的建议与方法。

1 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沿革

“产学研合作”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发挥各自优势,在互相配合中成为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先进系统,并在这一强大系统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其实质是促进科技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产学研合作”就在国外成为研究热点,世界各国在产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大多是因实施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而取得的。我国也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了“产学研合作”的初步探索。一些高校汲取国外先进经验,采取建立大学科技园或与企业共建技术开发中心、人员互换等合作。到了2000年前后,我国“产学研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技术入股、校企联合攻关、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体,建立起以长期合作为目的的联合开发中心或技术研究所。这一时期催生出了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国内著名的高科技企业。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明确提出,把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自此,“产学研合作”进入系统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创新为主线的合作新趋势,并不断向纵深层次和实体化系统性运作的方向发展。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基本形式之一,既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产学研合作”为解决创新驱动发展的众多现实问题打开了局面,并发展出许多新路径、新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行业把“产学研合作”视为一种有效促进行业创新升级和提高生产力的方式,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2 蜀绣产学研合作现状

蜀绣作为“四大名绣”之一,在产业创新发展上,现状并不乐观。一是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分散。目前全省蜀绣企业不到100家,以家庭作坊为主,年产值大多低于300万元,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几家。二是产业成果保护不善,创新发展滞后。蜀绣研究成果较少,目前仅有《中国蜀绣》、《当代蜀锦蜀绣技艺》等几本专门记载蜀绣技艺的书籍,且内容多为总结提炼传统技艺,缺乏具有现代设计、消费理念的指导性书籍。三是蜀绣从业人员缺口大,人才断层严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大大增加,大量绣娘放弃了报酬较低、地位不高的刺绣工作,使得从事蜀绣制作、营销及相关产业的人员快速减少,加之蜀绣技艺本身难度大,绣制要求高,人才培养周期长,很难快速培养出优秀的蜀绣人才。四是专业科研机构少,研发力度较弱。目前专门从事蜀绣的科研机构极少且处于起步阶段,高水平的设计与研发人才稀缺,在对历史文化研究、针法技艺整理和推广等方面着力不够。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引入蜀绣产业,充分发挥合作各方优势,重新发掘蜀绣产业价值,激发产业活力,探索产业发展新途径,已成为蜀绣产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1 建立研发机构

2009年,在政府引导下,依托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成都郫县正式成立了“成都市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该研究中心成立后,由相关企业、职业技术学校、科研技术服务单位合作成立的蜀绣科研团队应势而生,建立起蜀绣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室,对产品的设计、式样和市场反馈等信息进行调研,创作设计出符合现代文化及消费习俗的高档家纺产品、旅游产品、艺术珍藏品等,并为蜀绣企业提供设计样稿,有效推动了蜀绣产业创新,对开发蜀绣现代产品、打造蜀绣产业链、系统研究蜀绣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四川华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创办的“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技艺传习所”正式揭牌,这是四川省首个专为蜀绣设立的传承研习机构,对传承蜀绣技艺,重塑蜀绣产业活力与生机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校以“蜀绣技艺传习所”为依托,专门开设了蜀绣专业,并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构建“教、学、做”一体的蜀绣实训室,培养蜀绣专业毕业生,并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2.2 联合科技攻关

在与苏绣、湘绣企业的竞争中,部分蜀绣企业逐渐意识到自身技术与观念上的不足,开始主动寻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如四川天府蜀绣有限公司、成都蓉锦蜀绣有限公司、成都起程显俊蜀绣有限公司、成都梦苑蜀绣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先后与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机构合作,共同对蜀绣技艺上的共性技术和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针对婚庆用品千篇一律,不能满足年轻人多样化、个性化婚庆需要的现状,成都起程显俊蜀绣公司依托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的科技和智力支持,将古老的蜀绣艺术元素与现代婚庆用品相结合,提取具有地方特色、广受消费者欢迎且蕴含吉祥寓意的婚庆素材,运用美术设计、动漫设计等现代设计手段进行再创作,运用到婚礼服装、新婚床上用品、盖头、手袋、鞋帽等婚庆用品上,最终研发出“现代时尚婚庆蜀绣系列新产品”[2]。该系列产品运用传统的丝绸文化和蜀绣艺术诠释当代时尚婚庆,是生产与科研、市场与设计紧密结合的创新成果。

2.3 共同培养人才

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为代表的相关院校,连同科研院所、大师工作室、蜀绣企业等,积极开展蜀绣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交流。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于2009年与安靖镇政府签署了“蜀绣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已为安靖镇免费举办多期蜀绣设计及技能人才培训班。四川华新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起就开设了服装设计(蜀绣)专业,从聘请蜀绣相关企业的技术或管理人才来校任教、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输送毕业生去到蜀绣企业实习三方面来助推蜀绣产学研合作。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的艺术设计学院与成都绣兰道蜀绣慧馆合作,将蜀绣创意产品设计项目引入到该校2013级家居设计专业的课程中。在蜀绣专家的指导下,该校学生的蜀绣创意作品《锦绣》在第十一届“文博会”上亮相。校方还积极响应企业要求进行创意设计,将设计转化为产品并成功投放到市场。此外,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还成立了蜀锦蜀绣研究所,聘请相关专家到校授课指导。

3 蜀绣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产学研合作格局松散,未形成整体合力

目前蜀绣产学研合作较为零星、松散,主要是成都市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等为数不多的机构在积极推进,但在全省、全行业内并未形成蜀绣产学研合作的风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蜀绣行业本身体量较小,生产企业多是小微企业,一方面没有富余的资本和精力去主动组建产学研联盟,另一方面自身也缺乏创新和改革的意识,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较弱,各自为政,使原本可以助推蜀绣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很难对这些小微企业发挥作用,更难促进整个蜀绣产业的发展。

3.2 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合作优势并未凸显

目前蜀绣产学研合作主要沿用建立研发基地、培养专业人才、联合科技攻关等传统合作形式。虽在各合作形式内部有所推进,但并未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更未建立起多个合作形式之间的整体联系。这些相对松散的产学研合作方式虽然为参与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创新与发展优势,但大多是暂时的、短期的,并未建立起长效的、合适的途径与联系,也未能将这种优势扩大到整个蜀绣产业,产学研合作优势并未凸显。

3.3 校、企、院自发性不足,整体推进缓慢

目前,“成都蜀绣文化产业基地”、“成都蜀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蜀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蜀绣产学研合作机构,大多是在政府引导下搭建起来的。其中,郫县安靖镇打造的“成都蜀绣文化产业基地”是当前规模最大、效果较为显著的蜀绣产学研合作成果,该项目涵盖了科研、文化、旅游、休闲等各个层面。但由于未明确合作各方的责、权、利,也暂未显现出广阔的合作前景,故校、企、院的自发性不足;同时因缺乏对整个行业产学研合作的总体布局,使合作不成规模,未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难以满足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持续性;也因缺乏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保障机制,整体推进缓慢。

4 对推进蜀绣产学研合作的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针对目前蜀绣产业发展现状,一方面从政府层面对蜀绣产业的产学研合作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办法,创造宽松的合作环境,激励校、企、院积极参与蜀绣产学研合作,并在政府总体规划下形成规范有序、紧密联系的蜀绣文化产业链。另一方面,设立扶持蜀绣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性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蜀绣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推广与应用以及市场拓展等各项环节的顺利开展。

4.2 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制,搭建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

在蜀绣产学研合作中,一是通过平台搭建起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桥梁,推进产学研联盟形成,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以提升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以平台为主体,汇集蜀绣行业各方面的人才、成果、信息等,实现行业资源共享,加深行业内部的合作与联系。三是通过平台寻求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为蜀绣产学研合作引入资金,通过发展风险投资,建立和健全风险补偿机制,降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风险,为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保障。

4.3 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重点,确保产学研合作成效

蜀绣产学研合作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蜀绣技艺和现代蜀绣产品的研发设计力度,全面提升蜀绣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蜀绣产业经济效益提高。而人才是产学研合作的根基,缺少对人才的培养和投入,将阻碍产学研合作的具体实施,导致蜀绣产业停滞不前,后继无人。因此,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留用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点。将蜀绣产学研合作的重点落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4.4 借鉴相关合作模式,探索自身合作路径

一方面,加强与苏绣、湘绣等优秀刺绣行业的交流,通过实地考察、学术会议、全国性展会等方式,深入研究并借鉴苏绣等相对领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同时,还要关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情况,从中找到发展的共性问题与方向,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产学研合作中,博采众长,助力蜀绣产学研合作基本模式的建立。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蜀绣自身资源与特色,结合蜀绣产业当前的发展情况,确立产学研合作的主攻方向,在摸索中不断调整,找到适合自身的产学研合作路径。

5 结语

综上,蜀绣产业通过共同建立研发机构、联合技术攻关、培养人才等方式,已在产学研合作上打开局面,取得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推进不深入、开展不全面、校企自发性不足等问题。建议今后从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服务平台、紧抓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借鉴优秀经验与模式等方面继续推进蜀绣产学研合作,以实现蜀绣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蜀绣产业转型升级。

[1] 范小敏,谭丹,王佳丽,韦林龙.区域视角下蜀绣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丝绸, 2015, 52(4): 70-75.

[2] 唐凯江. 成都蜀绣销售渠道创新研究[J]. 中国商贸, 2011(2): 179-180.

[3] 吴茜,郝淑萍. 蜀绣的传承创新与高职教育的融合[J]. 当代职业教育, 2011(12): 26-29.

[4] 谭丹,牟媛.蜀锦蜀绣婚庆消费新时尚[J].锦绣,2013(12):126-127.

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 ZR0042);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2014-RK00-00038-ZF)。

2014-10-13

猜你喜欢
蜀绣产学研成都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传承创新发展 让蜀绣艺术瑰宝永放光彩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成都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