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晓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地区大学学术期刊出版考
胡晓
摘要: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地区创办的大学学术期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办刊规模上均有较大的发展。民国时期湖北的大学学术期刊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和艰难过渡时期四个阶段。虽然这四个阶段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其路程是漫长、坎坷和曲折的,但它却在湖北学术发展史和期刊发展史上起着不可低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民国时期; 湖北; 大学学术期刊
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再到新中国的建立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院校自身也有了很大的变革。在不断转型的大学校园里,知识分子探讨学术的风气却日趋活跃。为了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进行学术交流的需要,他们或利用大学的学术研究机构,或组织学术团体、学会,或者就栖身于大学专门的出版部门创办学术期刊,使得民国时期的大学期刊出版呈现繁荣的局面。而湖北作为全国的学术重地,在我国科学、教育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术期刊领域也有骄人的成就。在民国时期,湖北地区创办的期刊大约为113种,特别是20-30年代,学术期刊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办刊规模上均有较大的发展,为引领学术前沿、传播学术思想、弘扬学术精神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探讨这一时期大学学术期刊的兴衰演变,对了解湖北近代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的发展过程,进而了解我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面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民国时期湖北地区的大学学术期刊加以梳理,并探讨其出版特点和意义,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本文所梳理的大学学术期刊是从广义上界定的学术期刊,因为首先,在民国时期的“报”和“刊”的名称界线区分不是很明显,除开一些大学学报,有的刊物虽然名为“报”,实际上从现代期刊的定义上来说属于“刊”的范畴,因此这些刊物在本文收录之列;其次,本文收录的学术期刊也包括民国时期湖北各个大学的学生社团期刊譬如同乡会会刊等综合性刊物,因为这些刊物不仅是同学同乡相互联络的纽带,而且刊物旨在研究学术、探求真理,也为学者交流知识提供了平台;最后,本文在统计和描述民国时期湖北大学学术期刊情况时,将最初创刊地点不在湖北,但由于大学的迁移,刊物随之短期或长期迁移到武汉的一些学术期刊一并纳入,但对于办刊者属于湖北地区大学,而在战乱大学西迁过程中创办的期刊,却不在本文收录之列。
本文在统计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地区大学学术期刊创刊数量情况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中文期刊大词典》*伍杰:《中文期刊大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湖北省志·新闻出版》*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新闻出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武汉市志·文化志》*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文化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中国大学科
技期刊史》*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武汉大学校史》*〗吴贻谷:《武汉大学校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近代报刊名录》*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平台》*邓集田:《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平台》,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发展史》*黄万武:《中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学报发展史》,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等著作,以及朱娅芊著《作为教会大学的华中大学出版活动研究》*朱娅芊:《作为教会大学的华中大学出版活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王睿等著《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起源与发展的特点》*王睿等:《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起源与发展的特点》,载《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第18卷第6期,第1089~1092页。、胡莺著《民国时期湖北美术教育初探》*胡莺:《民国时期湖北美术教育初探》,载《美术》2013年第6期,第97~102页。、赵鸿云著《近代湖北国医专科学校简况》*赵鸿云:《近代湖北国医专科学校简况》,载《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第26卷第1期,第27~29页。等学术论文。如无特别说明,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以上资料。
一、 晚清湖北地区高等学府学术期刊的初创时期(1901-1911年)
晚清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旧式教育制度弱点已经暴露无遗,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废科举、办学堂,我国近代的高等教育由此产生。在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下,张之洞首先于1893年在武昌创办了湖北自强学堂,1898年创办湖北农务学堂,标志着近代湖北高等教育的开始。这些高等学堂主要为社会培养一些翻译人才,提供学习外语和掌握农业科学知识的场所。此后直到1911年,湖北总共设有高等学堂16所,它们分别为公立湖北自强学堂、湖北方言学堂、两湖文高等学堂、两湖武高等学堂、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存古学堂、法政学堂、两湖优级师范理化学堂、两湖优级师范博物学堂、两湖矿业学堂、铁路学堂;私立湖北法政学堂、私立江汉法政学堂;以及教会创办的私立文华大学、博文书院大学部和博学书院大学部。
这一时期教会学校的创办,虽然是帝国主义为其以华治华的目的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但他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教,办学校、医院、杂志,客观上却带来了西方的一些文化科学知识,给中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187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武昌昙华林设立文华书院,学生仅5人。1903年设神学院。1909年文华书院改为文华大学,学生约400人。文华学院便是解放前私立华中大学的前身,即解放后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
近代官办高等学堂和教会学校的创办,拉开了湖北地区高等学府学术期刊的序幕。在湖北地区最早的四种高等学府学术期刊,应该算是由湖北武昌农务学堂创办的《农学报》《蚕学月报》;文华书院圣公会驻武汉辖教区主教创办的教育刊物《文华学界》和该校创办的《文华温故集》。《农学报》创刊于1901年1月,半月刊,是我国出版较早的农学刊物*宋应离:《宋应离出版文丛》,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44页。。它比我国最早的农学刊物——《农学》仅晚了4年,也是全国高校最早的农学综合性刊物*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7页。。《蚕学月报》1904年间创刊,武昌农务学堂印行,赵叔彝主编*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文华学界》创刊于1905年,1911年停刊,季刊。内容以“开通风气输入文明”为宗旨,以中外教育为主,介绍新事新理为辅,间附图画。《文华温故集》也于1905年创刊,但直到1920年才停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学术、观摩知识、阐扬新思潮为其使命,刊登教育论著、参观杂记、名人传略等文章。
虽然从晚清近代高等教育开始直到辛亥革命这一时期,在整个湖北地区高等学府学术期刊只有这四种,数量较少,但它们起步较早,以研究交流学术为主,学术性稍强且内容丰富、广泛,有明确的编辑宗旨和齐全的栏目设置,在近代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和期刊出版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湖北地区早期的高等学府办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高等学校学术期刊的萌芽中,有着首创之功。
二、 民国湖北地区高等学校学术期刊发展时期(1912-1925年)
1912-1925年,是中国历史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时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猛烈地震撼了我国的思想界、文化界和学术界。旧的教育体系和方法毕竟受到了一次革命潮流的冲击,科学和民主之风已经开始吹拂大地。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强烈呼声中,新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地区除教会学堂续办外,其他学堂皆停。1912年,官立法政学堂首先复办,此后私立中华学校、江汉大学陆续兴办。到1925年,湖北地区有高等学校18所。分别是国立武昌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汉口明德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私立华中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私立武昌美术专门学校、私立湖北佛学院、湖北省立中医专修学校、湖北省立财政专门学校、湖北省立邮电专门学校、军政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私立湖北法政大学、私立中法大学、私立武昌法政专门学校、私立武昌中医专门学校。这些高等院校的建立,聚集了一批专门人才和高级知识分子,学术研究气氛活跃,在客观上为湖北地区的大学学术期刊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创刊数量
在这一时期,湖北地区诞生的大学学术刊物总共有39种期刊,创刊地点基本都在武汉。其中有私立中华大学的《中华周刊》(1912年)、《光华学报》(1915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文史杂志》(1913年)、《楚学杂志》(1913年)、《博物学会杂志》(1913年)等等。历年创刊学术期刊数量列表1如下。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湖北地区大学学术期刊在1920年掀起一次办刊高潮,此后呈现渐进上升的趋势。
表1 民国时期湖北历年学术期刊创刊种数统计表(1912-1925)
(二) 办刊形式
办刊形式亦即从办刊主体角度而言。由现有材料来看,这一时期由大学创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由大学校方以学校相应出版机构创办的学报或者其他学术刊物,总数有11种。比如《光华学报》是武昌中华大学学报,该校建于1912年,校长陈时鼓吹新学,提倡学术研究,于1915年5月创办该刊,以“传播新文化、研究学术、导扬国光”为宗旨。专门刊登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著作,评介有关学术论文。先由李树仁任编辑,后由恽代英接替,刊物面貌一新,把该刊办成不仅研究学术,而且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园地;一类是专业学会创办的专业性会刊,总数是12种。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楚学会创办的《楚学杂志》,以“砥砺学问、发皇教育、改良社会、促进共和”为宗旨,曾刊登《楚学思想之变迁于民族上之影响》、《物价腾贵论》和《中华美术学会简章》等文章。栏目有撰述、译述、纪载等;还有一类是大学里的教授、学生组织的社团或同人群体创办的学术刊物,此类刊物较前两种稍多,有16种。比如创刊于1922年的《洞庭波》是武昌大学湖南学友会会刊,一种综合性社科刊物。旨在研究学术、探求真理、交流知识。内容包括文学评论、文艺理论、文艺作品等。
(三) 办刊特点
这一时期,湖北地区的高等院校创办的很多学术期刊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编辑宗旨多强调改良旧社会、提倡新思潮、以促进学术交流为己任,重视学术性。由于它们主题明确、特点突出,且能将学术研究与“爱国”、“救国”这一时代命题紧密结合,促使学术期刊为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服务的本质含义得到升华。2.由于期刊必须依附于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会、学术研究机构或管理机构,因此,在当时来说,很多期刊刊登内容比较庞杂,在同一刊物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兼并刊载,属于一种粗线条的、综合性的信息载体。比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国学扈林》(1920年)和已经改名为武昌高等师范大学创办的《文史地杂志》(1923年),前者由武昌高师国文历史地理学会创编,主要内容涵盖论说、实验、报告、译著、杂纂等。后者由武昌师大文史地学会主编,刊登有关文学、历史、经济和地理方面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著。3.出版刊期有半年刊、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旬刊、周刊和不定期,刊期种类繁多,但生命周期普遍较短。大多数刊物都只维持1年时间便停刊,有的甚至仅出1期即行夭折,显示出当时期刊的传播效力较弱的问题。4.对来稿文体大多“不拘文言白话”;标点不作统一规定;编排格式横排、竖排兼有。5.主办单位明确,编辑机构建全,编辑出版人员分工明确。6.大都有固定印刷厂,因此多在本校编辑、出版、印刷,但发行方式不一。比如中华大学1919年创刊的《社会新声》由该校书报经理部发行;1925年创刊的《中华青年》由该校学生会出版股发行;国立武昌商科大学1925年创办的《商业研究季刊》,由该校成立的出版部自己发行。
三、 民国湖北地区大学学术期刊鼎盛时期(1926-1937年)
1926-1937年,是国民党统治开始建立的时期。这十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由规范而定型,趋于成熟。1926年,教育部确定武昌为全国七大学区之一,湖北为全国六大高师学区之一。本年冬,北伐军会师武汉,武汉国民政府改革高等教育,改组合并公立学校,将国立武昌大学、商科大学及省立文科大学、法科大学、医科大学、中华大学大学部及专门部合并改组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7年冬,中山大学停办。直到1937年底,1938年武汉沦陷、很多高校西迁办学前,湖北地区的高等学校有11所。它们分别是国立武汉大学、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湖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私立华中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私立汉口博医卫生技术专科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私立湖北国医专科学校、私立华中协和神学院、私立湖北佛学院。这一历史时期,在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全国大兴杂志的背景下,湖北的高等院校学术期刊也蓬勃发展,一度达到鼎盛阶段。
(一) 创刊数量
这一时期,湖北地区高等院校创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有:国立武汉大学的《理科季刊》(1930年)、《文哲季刊》(1930年)、《社会科学季刊》(1930年)、《珞珈月刊》(1933年)、《历史学报》(1936年),私立中华大学的《中华季刊》(1930年)、《华中生物学刊》(1934年)、《华声》(1936年)等等,期刊总数为47种。通过表2中每年的创刊数量,可明显看出,这十年期间以平均每年4.7种期刊的创刊速度在增加,相比表1 中11年每年大约3.5种期刊增幅达到了34.3%。
(二) 个案研究
《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和《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
表2 民国时期湖北历年学术期刊创刊种数统计表(1926-1937)
这一时期,办刊主体归属于大学校方的学报或其他学术刊物总数有22种,比前一时期此类刊物多了11种;而新式学会创办的学术刊物则有9种,比前一时期此类刊物少了3种;学生团体或同人群体创办的学术期刊有16种,和前一时期同类期刊持平。此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湖北地区的高等教育规范成熟的趋势,并且学术期刊也越来越受到校方和各界同仁的重视。在这里一个很好的例证便是:存在时间较早,且由大学独立办刊的人文社科类学术刊物,创刊于1930年的《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和《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的编辑出版。这两种期刊即现今《武汉大学学报》的前身,它们的出版,是大学重视学术研究的标志,在湖北地区近现代学术史和期刊出版史上有着颇为特殊的意义。
此二刊的创办,与时任武大校长王世杰密不可分。他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学校发展抵达了第一个高峰,尤其是文科学群领军国内文史哲研究界,云集了闻一多、黄侃、谭戒甫、郭斌佳等一批顶尖学者,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南文科重镇”。但与全国其他同类大学相比,武汉大学尚无一份正规的学报,作为法学家的王世杰通过对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东吴大学等高校的比较考察,决定在武汉大学筹办学报。于是从1930年起,学校先后创办了三大季刊:《社会科学季刊》《文哲季刊》《理科季刊》;另办一大年刊,即《工科年刊》。这些刊物为广大教员发表学术论文,学生发表自己对学术问题的见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社会科学季刊》和《文哲季刊》均设季刊委员会,由校长聘任本校教员若干人组成,并指定委员会一人为编辑主任。委员会开会由编辑主任负责召集,并以编辑主任为主席。委员会负责审查稿件、决定稿费、保管存款及审议其他关于季刊出版事宜。委员会委员除分期承担撰写论文外,每期还有写作书评的义务。
这两种学报均于每年3、6、9、12月出版;文章付排前一律用季刊委员会统一稿纸誊写,统一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篇幅不定,一般为220页左右,约12万字,标题目录、正文全部用4号字体,一律直排,文字之间疏密得当,给人以清晰、醒目之感;每期均发行800份。两刊出版印刷费全“由本校经费项下支付”。
《社会科学季刊》主要刊登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文章。每期辟有“论著”、特载”、“新书介绍与批评”等栏目。发表过张奚若、钱端升、周鲠生、刘秉麟、燕树棠、杨端六、葛扬焕、宗贤俊、梁明致等人的文章。特别是“新书介绍与批评”一栏,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书评,是刊物的一个特色。《文哲季刊》主要刊登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哲学、心理学及史学方面的文章,辟有“论著”、“特载”、“书评”等栏目。发表了高翰、胡适、游国恩、刘赜、闻一多、郭绍虞、谭戒甫、陈西滢、朱东润、李笠、叶德辉、周贞亮等人文章。*吴友法、车英:《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史略(1930—1948)》,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3卷第5期,第581~586页。
1937年日军全面侵略我国,武汉沦陷,武汉大学不得已迁往四川乐山,两刊因此被迫停刊,以后又在内战时局动荡中多次复刊、休刊,最终因财力、人力的不足而于1948年正式宣布停刊。虽然这两种学术期刊从创刊至1948年,《社会科学季刊》只出9卷,共30期;《文哲季刊》只出7卷,共27期,辉煌时期仅有7年时间,但是纵观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科学季刊》和《文哲季刊》的作者群体和编辑群体,我们不难发现两刊在学术上的兼容并包性与学术前沿理念,确实走在时代的前列,并一直在努力践行着其“创刊弁言”中强调的“学术期刊可以看做一国文化的质量测验器”、“学术期刊是鉴赏与批评的媒介”*王世杰:《创刊弁言》,载《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1930年第1卷第1期,第1页。、要把两刊办成“全学术界之公共刊物”的办刊理想。此二刊的创办为校内外的文史哲专家们开辟了一方用武之地,许多文史哲的大家就是从这里走上了现代学术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讲,国立武汉大学在文史哲方面的地位和影响,与这两种刊物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确实在民国时期湖北大学学术史和期刊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当时的学术刊物树立了典范。
(三) 办刊特点
与“五四”前后的学术期刊相比,这个时段的刊物在学术性上有所增强。学术期刊创办者无不把学术性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如武昌中华大学编辑出版的《中华季刊》(1930年)“以介绍学术、发表本校师生相互研讨之结果为宗旨”*宋应离:《宋应离出版文丛》,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52页。;《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年创刊,后改名为《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2年),其在1930年登出的出刊宗旨中说,“本刊以提倡图书馆学,研究实际问题,解决应用方法为目的。”此外,刊物要登载介绍国内外图书馆学名著,介绍各种书目等等*本刊编辑部:《本刊宗旨》,载《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1930年第2卷第1期,第1页。。这些发刊词和办刊宗旨都反映了出版者的意图:既重视对学术问题的具体讨论,又强调对学科的新知识进行介绍。
这一时期的大学学术期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办刊模式已经由文理不分的综合性学刊,逐步经历综合性文科学术期刊和综合性理科学术期刊,再向文、史、经、理、农、医等分支学科期刊转变。特别是在30年代,这种有了系统的期刊编选原则、明白清晰的办刊思想的纯粹分支学科期刊,已呈枝繁叶茂之势。比如,1931年5月由汉阳兵工专科学校学生自治会出版股创办的《兵专》杂志,是为高校所办最早的兵器工业期刊,也是我国40年代以前出版的为数不多的七八种兵工期刊之一*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9页。;国立武汉大学测候所编的《武昌气象月报》(1933年)、《气象月刊》(1933年);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研究社编的《物理》(1936年);国立武汉大学历史学会编的《历史学报》(1936年)、国立武汉大学经济学会编的《经济年刊》(1937年);私立华中大学生物学会编的《华中生物学学刊》(1934年);私立湖北国医专科学校创办的《国医月报》(1933年);以及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农学研究会编的《湖北农声》(1935年)等等。这也说明学术期刊必须以学科的发展作为前提,必须依附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术机构或管理机构。学科的分化导致学术期刊也一并分化。30年代,这些依托具体的分支学科学会或者研究机构创办的分支学科学术期刊,已经具备了现代专业学报的特征和意义。在民国时期算是达到了顶峰,是中文期刊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进步。
另外,从编辑出版角度来看,大都有较固定的编辑人员和编辑机构,很多刊物还成立了编辑委员会,因而在编辑工作上能够更加认真负责;对稿酬也开始有了明确的规定;在同本杂志中标点、文体、字号以及排版等编排方面能够达到协调统一,但同种杂志的不同卷数期数的页码却不固定。特别是文科类期刊存在此种情况较多。因为在目录中不标示每篇文章的页码,只以作者名称标注,而且每单独一篇文章均以“1”开始重复标注页码,所以刊物编排完毕,页码随机变动性很大,造成每一期刊物都会出现不同的页数。比如武昌中华大学的《中华季刊》,1930年第1卷第1期上,发表13篇文章,有122页;1930年第1卷第2期上,发表7篇文章,页码只有103页;1931年第1卷第3期上发表15篇文章,总页码达到195页;1932年第1卷第4期上发表10篇文章,页码却只有88页*根据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的《中华季刊》1930年第1卷第1期、1930年第1卷第2期、1931年第1卷第3期以及1932年第1卷第4期整理而成。http://laokan.dachengdata.com/tuijian/showTuijianList.action。。这种著录页码方式,既不利于文章的查找,也无益于文献的检索。相对现代学报和专业学术期刊严格的页码规定而言,20、30年代的学术期刊在编排科学性、规范性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四、 民国湖北地区大学学术期刊艰难过渡时期(1938-1949年9月)
1938-1948年,是整个中国战事频繁、经济萧条、动荡不安的十年。特别是在日本攻陷武汉后,湖北地区一些大学西迁,没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知识分子生活艰难,学校教学科研几乎停顿。随迁的很多学术期刊纷纷停刊,湖北地区大学学术期刊的发展呈现快速萎缩状态。如前面所述的国立武汉大学创办的《社会科学季刊》和《文哲季刊》,便随着1938年4月学校西迁四川乐山而被迫停刊。1940年,《文哲季刊》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复刊,但缺乏连贯性,装帧设计也大不如前。1943年改名为《文哲学报》,最终因为财力、人力的不足而导致正式宣布停刊*韩晗:《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3页。。1943年,《社会科学季刊》也在乐山复刊,遗憾的是只出了1期便正式停刊。
在八年抗战期间,从数量上来看,湖北地区新创办的学术期刊有华中大学创办的《教育季刊》(1939年)、《读书脞录》(1940年)、《时代思潮》(1941年);国立武汉大学创办的《武汉文学》(1945年)、《国立武汉大学陕西同学会会刊》(1944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创办的《文华青年月刊》(1945年)以及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文史学会编的《学风》(1945年)。总数只有7种,只相当于1920年、1923年、1933年和1937年每一年的创刊水平。
从期刊载登内容来看,这段时期的学术期刊大都缺乏学术动态的报道文章,也很少关注现实问题的研究,如国立武汉大学的《文哲学报》1943年第7卷第3期刊登的文章仅有程笃原先生遗著《世说新语笺证》(续)、刘异先生的遗著《六艺通论》(二续),以及徐天闵的《诗歌分期之说明》、方壮猷的《辽金元科举年表》、刘永济的《贵侠篇》、刘学章的《乐山语》等。而《理科季刊》1944年第2期上仅仅载有《贵州省境之麦病及其防治》、孙祥钟的《中国五加科植物之分布》、唐瑞昌的《峨眉山鸟类之分布》、公立华的《氨基酸对于苕子根瘤细菌消耗氧气之影响》、刘秉正的《苕子根瘤组织及细胞之研究》和戴伦焰的《嘉定作物病害之调查》。*参照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文哲学报》1943年第7卷第3期;《理科季刊》1944年第2期。这已和西迁以前此两刊几乎每一期都刊登有书评文章,介绍国外学术动态、学术思想和学术信息不能同日而语了。这说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与阶级斗争的激烈的时期,国内学术研究空气的沉闷,学术的探讨相较与人民切肤相关的时政,已经退居相对次要的地位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日伪政府于1940年在湖北恩施开办的省立农学院,加之原西迁高校返汉和一批私立高校的兴办,到1948年,湖北地区的高等学校一共有16所。其中公立大学有5所,分别是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国立武昌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和湖北省立农学院、湖北省立医学院(1943年湖北恩施开办),私立大学有11所,分别是私立中华大学、私立华中大学、私立湖北佛学院、私立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私立汉口博医卫生技术专科学校、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私立华中协和神学院、私立汉口法学院、私立汉口商业专科学校、私立汉口精业会计专业学校和私立武昌江汉纺织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接管下的高校为原本冰冷的学术期刊事业注入了一丝暖流。随着各高校的复元,运行逐渐稳定,校园的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也有所回升。很多高校不畏条件艰苦,为了学术的繁荣,为了祖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又坚持创办了一些学术期刊。
解放战争时期,在湖北地区新创刊的学术期刊总数只有16种,虽然出版规模只是鼎盛时期总数的1/3。但期刊的地域分布开始出现在省内除武汉以外的地方,如在恩施创刊的《学风》,是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文史学会发行社会科学刊物,旨在提倡学术风气,发扬民族文化。主要刊登中国文史等社会科学学术文章及部分学人的诗词作品;还有在沙市创编的《史地丛刊》(1947年),是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史地学系发行的史地教学刊物,以发扬史地教育为宗旨。主要刊载有关历史、地理及史地教材和教学法方面的论著。期刊的地域分布从某种角度反映了湖北高校学术期刊的创办正在以省会城市武汉为主,向省内其他城市辐射蔓延的态势,这可以说为新中国成立后合理的学术研究地域分布结构奠定了基础。这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创办的学术期刊,如同黎明前的一丝曙光,在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他们在湖北高校学报发展史上起着不可低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而言之,从晚清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伊始,湖北官办学堂和教会大学最早创办的刊物《农学报》算起,到20世纪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时期湖北地区大学学术期刊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发展、鼎盛到萎缩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这四个阶段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其路程是漫长、坎坷和曲折的。尽管早期的学术期刊与今天的大学学报在各个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不能否认,今天的学报是早期学术期刊的继承和发展。学术期刊从无到有;由早期的幼稚、不完善到逐步趋于成熟、完善以至于走向兴旺繁荣;学术水平由低到高,以至于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日趋扩大;编排质量由各行其是到规范化、标准化,以至于与国际接轨;印刷、装帧质量从劣到优,以至于精美高雅,都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全面地系统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不仅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也为正在从事大学学报工作的同仁提供有益借鉴;不仅为学术期刊主管部门办好学术期刊提供管理和决策依据,而且对学术期刊的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DOI:10.14086/j.cnki.wujhs.2015.03.0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XW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6003)
●作者地址:强月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Email:qyxwhu@126.com。
刘莲莲,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Email:liu_liana@126.com。
●责任编辑:何坤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