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安徽地矿局326地质队 安徽安庆 246000)
试论西藏重磁场特征分析与区域地质构造
■张华
(安徽地矿局326地质队 安徽安庆 246000)
航空磁测与重力勘探是两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正是依据这两种方法对收集到的西藏自治区1:100万的航磁资料和重力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为西藏重磁场特征分析与区域地质构造提供参考。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西藏自治区重磁场特征区域地质构造航空磁测法重力勘探
西藏自治区面积广大,蕴含了丰富的矿藏资源,因此对西藏重磁场特征分析与区域地质构造具有一系列明显的现实意义。而航空磁测与重力勘探是两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正是依据这两种方法对收集到的西藏自治区1:100万的航磁资料和重力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为西藏重磁场特征分析与区域地质构造提供参考,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航空磁测与重力勘探
航空磁测与重力勘探是两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前者是使用飞机进行航空磁力仪的装载,在一定的飞行高度下测定地球的地磁场以及在地磁场作用下产生的附加磁异常进行研究和度量,编制各种成果图件,然后根据岩(矿)石磁性的差异和已有的地质及其他物化探资料,对测量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解释。明显可以看出,航空磁测在区域地质调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具有测定速度快、效率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而重力勘探则是在区域重力测量资料在圈定盆地、火成岩体和老地层以及在识别区域性大断裂和成矿预测等方面,具有不错的效果。本文正是依据这两种方法对西藏重磁场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
2.2 分析方法与原始数据
在分析西藏重磁场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之前,本文收集了1: 100万的区域重磁数据作为分析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重磁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西藏区域地质构造识别划分,从而获取全区及上下深、浅区域构造信息。通过以上分析方法,可以对西藏区域地质构造格架、断裂及岩浆岩、火山岩地层及沉积盆地的分布,为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分布区带的划分,供了重要的物探成果资料,对西藏地区的重大地质构造,如缝合带、断裂构造格架、基底性质、构造单元边界和岩浆岩分布等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具体来说,首先对西藏地区1:100万的航磁、重力基础图件进行了完整系统的编制;其次,对推断的西藏地区地质构造图进行了编制,尤其明确了重大地质构造,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三,针对部分重要的构造,对重磁原始数据的剖面进行了提取,利用相应的重磁反演软件进行了定量的反演计算。从而对西藏地质构造进一步提升了认识。
3.1 基于重磁资料的断裂构造推断
本文根据对重磁资料的分析,初步对西藏的重力场以及航磁等特征进行了分区,然后基于此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断裂构造的推断。虽然对于重磁的推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对区域内的几条大断裂却相差无几,与地质上已经明确的位置基本吻合,大致呈现NWW-EW的走向。西藏的断裂系统相对较为复杂,在整体结构上呈现“S”形,且在不同时期与不同深度的条件下,也呈现不同的交错,比较复杂。
3.2 基于重力资料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划分
本文根据重力资料的分析,对西藏划分了五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分别为日喀则盆地、措勤盆地、羌塘盆地、羊卓错雍盆地、比如盆地等,这五个盆地基本上都是受到东西向断裂结构控制。通过对日喀则盆地、措勤盆地、羌塘盆地的定量反演,其相关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分析结果
3.3 岩浆活动与构造的依存关系
根据区内推断的岩浆岩结果与推断断裂关系分析,认为岩浆活动与构造依存关系密切,严格受到板块运动控制,缝合带或巨大断裂带一般都是岩浆活动通道,控制着岩带的形成和展布,次级断裂则是良好的容岩空间,影响着岩体的空间分布。磁法推断的岩浆岩除了蛇绿岩型基性超基性岩沿缝合带形成规模巨大的3条岩带展布,重力推断的基性-超基性岩主要沿班公错-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大结合带展布。重磁推断的中酸性侵入岩、特别自华力西期以来形成的岩带往往也与缝合带或巨大断裂带平行分布。
3.4 为进一步认识缝合带和寻找铬铁矿提供依据
在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位置上,重力资料只是简单的反映梯度带的特征,航磁则反映出现有醒目的强度较大线性延伸正磁异常带。它总体呈北西西走向,由南北两条磁异常带组成,根据本次研究,我们认为北带是最主要的隐伏基性、超基性岩带,而出露的南带只是规模较小的超基性岩带,这对进一步认识缝合带的性质和寻找铬铁矿提供了新的依据。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航空磁测与重力勘探两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收集的西藏地区1:100万的区域重磁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取了对西藏重磁场特征与区域地质构造的一些结论,相信可以为进一步认识西藏西区的地质特征提供参考。
[1]李才.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研究二十年 [J].地质论评.2008 (01)
[2]贺日政,高锐,郑洪伟.隐伏在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走向断裂的航磁异常场特征及其意义 [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2007(05)
[3]马晓冰,孔祥儒,刘宏兵,闫永利.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J].地球物理学报.2005(03)
[4]熊盛青,丁燕云,李占奎.西藏地区重磁场特征及藏东构造格局新认识 [J].地质论评,2012,02:201-207.
[5]熊盛青,丁燕云,李占奎.西藏羌塘盆地的重磁场特征及地质意义 [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06:999-1008+1016+854.
P618.130.2[文献码]B
1000-405X(2015)-1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