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蹄叶炎和蹄糜烂的鉴别诊治
韩英明
(黑龙江省方正县畜牧兽医局150800)
1蹄叶炎
蹄叶炎为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性、非化脓性的渗出性炎症饲料中精饲料喂量过多,粗饲料不足或缺乏;奶牛分娩时后肢的水肿使蹄真皮的抵抗力降低;持续而不合理的过度负重;甲状腺机能减退;对某些药物如抗蠕虫剂、雌激素及含雌激素高的牧草的变态反应;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酮病、妊娠毒血症等,都可能是本病发生的因素。
急性病例:体温升高达40~41℃,呼吸频率40次/min以上,心动亢进,脉搏100次/min以上。食欲减退,出汗,肌肉震颤,蹄且冠部肿胀,蹄壁叩诊有疼痛。慢性病例:全身症状轻微,患蹄变形,见患指(趾)前缘弯曲,趾间弯曲;蹄轮向后下方延伸且彼此分离;蹄踵高而蹄冠部倾斜度变小;蹄壁伸长;系部和球节下沉,弓背,全身僵直步态强拘、消瘦。急性应根据病史、典型症状如肢行、弓背、步态强拘、蹄温增高与疼痛,可以对病性确诊。慢性者除病史、肢行、蹄部压痛诊断外,可用X光检查。
在治疗时,首先应分清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多因精饲料喂量过高所致,故应改变日粮结构,减少精料,增加干草。对病畜应加强护理,置于清洁、干燥软地上饲喂,充分休息,促使蹄内血液循环的恢复。为使扩张的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可采用蹄部冷浴,0.25%普鲁卡1000mL静脉注射封闭。为缓解疼痛,可用1%普鲁卡因20~30mL,行指(趾)神经封闭也可用乙酰普鲁吗嗪。放血疗法。成年牛泻血1000~2000mL。放血后可静脉注射5%~7%碳酸氢钠500~1000mL、5%~10%葡萄糖液500~1000mL。也可用10%水杨酸钠100mL、20%葡萄糖酸钙液500mL,分别静脉注射。对慢性病例,加强饲养,供给易消化饲料,并辅以对症治疗,以促机体营养和体质恢复。保护蹄角质,合理修蹄。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控制精料喂量,保证粗纤维供给量。为防止瘤胃酸度增高,可投服碳酸氢钠、0.8%氧化镁等缓冲物质。建立健全蹄卫生保健制度。定期修蹄,减少蹄壁受压,保持或维护蹄正常机能。合理使役,防止或减少蹄受到机械性剌激而发生蹄外伤。及时治疗子宫炎、乳房炎和胎衣停滞等原发疾病,防止继发性蹄叶炎的发生。
2蹄糜烂
蹄糜烂指蹄底和球负面角质的糜烂。本病以乳牛多发。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便未及时清除,致使圈舍、运动场内污物堆积,牛蹄长期于污水、粪尿浸渍,角质变软,细菌感染;蹄形不正,蹄底负重不均;指间皮炎、球部糜烂、牛患热性病时诱发本病;管理不当,未定期进行修蹄,无完善的护蹄措施。本病常呈慢性过程,无异常现象出现。当深部组织感染化隙,出现肢行。检查蹄底或修蹄时,见蹄底磨灭不正,蹄底或球部出现小的黑色小洞,有许多小洞可融合为一个大洞或沟,,蹄底常形成潜道,管道内充满污灰色、污黑色或黑色液体,具腐臭难闻气味。炎症蔓延到蹄冠、球节时,关节肿胀,皮肤增厚,失去弹性,疼痛明显。化脓后,关节破溃,流出乳酷样脓汁。病牛全身症状严重,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乳产量下降,消瘦,运步呈“三脚跳”。根据检查其蹄底角质糜烂,肤黑色小洞内流出黑色腐臭服汁,即可确诊。
单纯性蹄糜烂,先将患蹄清理于净,修理平正,去除糜烂角质,直到将黑色腐臭腋汁放出。用10%硫酸铜溶液彻底洗净创口,创内涂10%碘酊,填塞松馏泊棉球,或放入硫酸铜粉、高锰酸钾粉,装蹄绷带。深部组织感染化脓,并伴有体温升高、食欲废绝时,可用磺胺、抗生素治疗。10%磺胺噻唑钠100~200mL,1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注7天;硫胺二甲基嘧啶,按0.12g/kg·w,1次静脉注射;金霉素或四环素,按0.01g/kg·w,静脉注射;35%碳酸氢钠液500~1000mL、25%葡萄糖液5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1次静脉注射。关节发炎者,可应用巴布剂、酒精鱼石脂绷带包扎。
避免突然多给精饲料,饲料的变换要在10~14天内逐渐进行;育肥的饲料中的全纤维量至少也要14%以上,乳牛至少18%以上,防止瘤胃酸中毒。应重视蹄的温浴,注意修蹄、削蹄,预防形成芜蹄。出现蹄踵狭窄或蹄冠狭窄时,可锉薄狭窄的蹄壁角质,缓解压迫,并配合装蹄疗法,对芜蹄可作矫形。粪便及时处理,运动场内石块、异物及时清除,减少蹄部外伤和细菌感染;定期修蹄,保护蹄形;4%硫酸铜浴蹄,5~7天1次,长期坚持,以抑制蹄部化脓性微生物的繁殖、侵入,促进蹄角质硬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