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梅,马连娣,王 庆,王 芃,储媛媛,赵 蓓,陈 静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00222)
·医学教育·
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薛 梅,马连娣,王 庆△,王 芃,储媛媛,赵 蓓,陈 静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0022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实践教学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将实践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构建护理实践教学体系是深化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重点,也是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护理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完成临床护理任务,借助特定的临床护理项目训练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护理职业态度并以提高护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情境性、全程性、完整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实现护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运用的统一性[1]。通常在实验室、实习场所等一定的职业活动情景下进行,教师根据不同作业、不同个体进行分类指导,学生采取学和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
2.1 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化设计 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强调“硬实践”,也就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更强调知识的运用、临床思维、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实践经验的积累等“软实践”活动[3]。因此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行业标准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明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素质和技能培养目标,由护理行业专家与教育专家设计构建“三维四阶梯”实践教学的总体框架。
2.1.1 “技能、思维、素质”三维构建 依据实践教学目标和素质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三维构架,即“护理技能、临床思维、职业素养”构架,达到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素质培养的融合。实践教学采取任务驱动、病例导入的教学模式,按照护理工作流程,以“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程序5步骤,实施技能训练与临床思维训练并举,同时开设临床思维训练课程,其教学内容与护理专业技能训练相对应,培养学生解决病患健康问题的临床思维。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人文理念和职业道德贯穿始终[4],在医学基础实验中,引入以“人”为本、崇尚医学职业、尊崇生命可贵的生命科学观,突出培养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在专业基础实训、专科实训和综合实训中,突出慎独、恪守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强化培养严谨、慎独、奉献的职业精神。实践教学全程通过临床业务骨干的言传身教、学习环境的熏陶浸染、实践过程的潜移默化,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
2.1.2 “四阶梯”技能构建 与基础医学部联合教研,明确医学基础课实验与专业实训之间的技能衔接点,按照护理专业要求将原7门医学基础课程实验内容整合成《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在形态和机能两方面形成了跨学科融合的系统性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5]。使医学基础实验内容与专业实训有机衔接,医学基本操作能力为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打下基础。依照护理岗位基本任务设计专业基础实训项目,按照岗位工作特点设计专科护理实训技术并制定技术标准、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培养学生护理专业技能;开设《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引导学生完成向准护士角色的自然过渡,使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无缝对接,在顶岗实习中岗位技能得到提升。针对医学教育特点,与临床密切结合,将临床教学实习穿插于课内实训之间,强化各阶段专业技能实训。形成了由医学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岗位技能训练组成的递进衔接的技能“四阶梯”。
2.2 “三维四阶梯”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三维”是指高职护理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技能维”,以培养临床思维和心智培育为纲领的“思维维”,以培养良好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为主导的“素养维”;“四阶梯”是指分别在实验室、专业实训中心、模拟病房、临床实习基地实践平台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岗位技能“四阶梯”技能递进。
2.3 “三维四阶梯”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
2.3.1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不仅代表一个训练环境、场所,同时也是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平台,更是教学思想和文化的反映。良好的实训空间的设计观念可以物化到教学物质环境中,对教学形式、教学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延续和再现[6]。因此,建设针对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项目化实验室、针对专业基础技能和专科技能训练的护理实训中心、完成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的模拟病房、具有真实职场氛围的校外实习基地,创造“四阶梯”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其中项目化实验室是以形态和机能为基础的综合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医学基础实践能力[7],使学生具备第1阶梯的医学基本操作能力;第2阶梯通过护理实训中心,以护理程序为主线,培养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思维,实现“硬技能”与“软思维”的初步结合,让学生在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把对护理程序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护理技术内在逻辑的分析与把握;第3阶梯是借助模拟病房的仿真职场环境,融入医院设备、护理流程、护理管理等临床护理元素[8],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更加凸显职业教育教学,特别是课程的基本规律[9],从而培养临床护理工作需要的综合技能,使“硬技能”与软思维得到综合化提升;第4阶梯是借助校外临床实习基地,环境育人,职业能力在岗位上逐步成熟,职业道德在岗位上逐渐完善,学生到岗即能上岗。
2.3.2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 模拟实训教学是医学教学的趋势,是一种将知识、训练整合的高效度的学习模式[10],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创建虚拟的教学环境来再现医疗真实情境的教学过程,它优化了课堂结构,营造了一种贴近实际工作的场景和氛围[11],避免了在真实医疗环境直接训练的风险,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12]。例如,PICC高端技术训练,采用了虚拟训练软件,再现经外周静脉向中心静脉插管通过的血管解剖通路及操作过程;虚拟医院使学生更加熟悉医院环境和各护理岗位工作流程;思维训练软件以真实病例库为依托,培养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对患者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2.4 “三维四阶梯”实践教学的支撑体系建设
2.4.1 实践教学运行的一体化管理 在护理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天津市各教学医院建立了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每个教学管理办公室设教学主任1名,教师2~3名,与学校实践教学科共同负责实践教学运行与学生管理。学校建立了《三阶段考核评价制度》、《顶岗实习课程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督导制度》等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和医院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实施与评价,在系统化实践能力形成的关键节点,即临床见习前、临床实习前和毕业前的阶段性考核,实现了实践教学的校院互动监控,共同实施的一体化管理。
针对临床实习的教学实施“小而散”而导致的难以管理的状况,为解决由于随机性过强、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实现临床实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在机制体制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对理论课程和各教学医院护理岗位的深入调研,规范床旁教学以提升“教室进医院,课堂进病房”的教学质量,确定“临床实习课程化”管理模式。各教学医院临床实习过程中以临床教师为主讲,以小讲课形式开设“理实一体”课程,内容选取护理职业文化,医院特色专科护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护理专业通过对临床实习课程教学的督导和监控,达到临床实习与学校教学的一体化过程管理。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实训等教学过程评价标准的制订是工学结合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中的极好体现[13]。
2.4.2 实践教学“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体系运行的先决条件。校内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学习,顶岗锻炼并通过一系列专职教师临床培训的要求及制度建设[14],来提高专职教师下临床积极性,增强其实践能力;同时聘请富有经验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增加兼职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的了解、提高其教学能力,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双师素质”实践教学师资大军,保证实践教学体系运行。
综上所述,在护理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对学生的技术技能、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全方位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1]Hossein KM,Fatemeh D,Fatemeh OS,et al.Teaching style in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a qualitative study of Iranian nursing teachers′ experiences[J].Nurse Educ Pract,2010,10(1):8-1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711.
[3]Bourgeois S,Drayton N,Brown AM.An innovative model of supportive clinic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the cluster model[J].Nurse Educ Pract,2011,11(2):114-118.
[4]佟晓露,李俊燕.构建新疆医学人才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62-263.
[5]黄春,李润琴,龙云.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开展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4,43(23):3108-3109.
[6]刘红霞,何燕文.加强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92-93.
[7]安英,沈楠,赵丽晶,等.医学机能学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54-55.
[8]谭严,吴永平,张前菊.高职院校区域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重庆医学,2010,40(22):3145-3146.
[9]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9):11-15.
[10]Lapkin S,Levett-Jones T,Bellchambers H,et al.Effectiveness of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s in teaching clinical reasoning skills to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a systematic review[J].Clin Simul Nurs,2010,6(6):e207-222.
[11]郭宏,刘蕾.仿真模拟护理实训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4):1263-1265.
[12]薛梅,王庆,陈静,等.ISBAR沟通训练在住院医师岗位培训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4,35(12):82-85.
[13]谢婧.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5):128-130.
[14]张旋,姜小鹰,胡荣,等.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343-345,346.
10.3969/j.issn.1671-8348.2015.28.042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2818)。
:薛梅(1969-),副教授,主要研究医学教育及临床护理。△
:E-mail:tjyzxuemei@163.com。
G432
B
1671-8348(2015)28-4012-02
2015-04-14
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