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发生气压性牙痛2例报道

2015-02-22 11:10:06顾晓静毛进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0期
关键词:氧舱牙痛牙髓

陈 文,顾晓静,毛进娜

(青岛市中心医院高压氧科,山东 266042)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发生气压性牙痛2例报道

陈 文,顾晓静,毛进娜

(青岛市中心医院高压氧科,山东 266042)

气压; 牙痛/病因学; 牙痛/预防和控制; 高压氧; 病例报告

气压性牙痛是一种少见的由气压变化引起的牙齿疼痛状态[1],以往多见于飞行员,是指在飞行中或低压舱模拟上升过程中因暴露于低气压环境中所发生的牙痛症状,因此又称为“航空性牙痛”[2]。高压氧治疗是在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纯氧,从而提高血氧含量,迅速改善和纠正组织缺氧,防止或减轻缺氧性损害的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压力和治疗时间根据疾病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其治疗过程均包括加压、稳压、减压3个压力变化过程。目前,高压氧治疗疾病种类增多、范围变广,接受高压氧治疗的人们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乘飞机、潜水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气压性牙痛的危害[1]。本科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发生了2例气压性牙痛,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9月至2014年8月,本科行常规高压氧治疗时,常规治疗压力为0.20 MPa,由电脑操舱系统按设定方案自动操舱,加压20 min,稳压吸氧60 min,每隔20 min休息5 min,减压20 min,治疗时间共计110 min。在减压过程中,发生2例气压性牙痛。1例患者诊断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首次和后续的多次高压氧治疗中均无不适。在进行第18次高压氧治疗时,减压过程中,当舱压降至0.05 MPa时,患者自诉牙齿疼痛不能忍受。操舱人员暂停减压,并报告氧舱医生,询问患者牙痛情况,患者自诉原有龋齿近期轻度发炎,入舱前牙齿虽有疼痛但可忍受。另1例是耳聋患者,初次进舱行高压氧治疗,在加压阶段和稳压阶段患者无不适感,减压过程中,当压力升至0.04 Mpa时,患者自诉牙痛,操舱人员暂停减压,询问牙痛原因,疼痛程度,患者表示牙齿疼痛,尚可忍受。2例患者在减压期间所发生的牙痛就是气压性牙痛。气压性牙痛发生后,氧舱医生给予解释并安慰患者,操舱人员关闭自动操舱系统,改为手动操舱放慢减压速度,及时与患者沟通,询问病情,使患者安全出舱。

2 讨 论

19世纪40~50年代,学者对气压性牙痛的发病机制作出各种推断与假设,包括由血液和组织间液中释放的气体造成气压性牙痛;周围压力的降低导致血管扩张使髓腔压力升高诱发了疼痛[3]。至于髓腔内气体来源,最常见的是外界气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龋损或修复体边缘进入髓腔[4]。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依据Boyle定律:气温恒定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与气压的大小成正比。因此,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压时,随着气压逐渐增加,进入病牙牙髓腔内的气体体积相应缩小,患者不会有疼痛感;而减压时,随着外界压力的降低,髓腔内气体会膨胀,由于牙髓腔相对密闭,腔隙内气体膨胀,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牙髓腔内压力增高,从而刺激牙髓内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

目前,公认的气压性牙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有2个:(1)压力降低可使髓腔内残留气泡膨胀,压迫血管,导致组织压力升高,致使牙髓的感觉神经C纤维的末梢冲动兴奋,冲动传至中枢导致疼痛。(2)环境压力降低可使原已受激惹或有病变的牙髓血液循环恶化,而牙髓无有效的侧支循环,因此牙髓损伤加剧,导致炎症,炎症中的组织细胞、血浆成分和白细胞可释放各种炎症介质,致使牙髓腔内组织压升高引发疼痛。牙髓炎是发生气压性牙痛的主要病因,但深龋、牙周炎、冠周炎、外伤性牙折后引起牙本质暴露、坏死性龈口炎等也可引起牙痛症状[2]。

气压性牙痛多见于有轻度的牙髓病变而没有自觉症状者,患者在常压下无症状,当遇到气压改变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1]。疼痛范围局限,患者可定位患牙,疼痛程度由温和至剧烈不等,表现为持续性的强烈疼痛、肿胀。2例患者中1例虽有龋齿,但是多次入舱治疗并无不适,后来龋齿轻度发炎出现疼痛,患者入舱前及加压、稳压阶段疼痛不明显,减压过程中发生牙齿疼痛难忍现象;另1例患者首次高压氧治疗,进舱前无牙痛自觉症状,加压、稳压阶段无不适,也在减压过程中发生牙痛现象,牙痛程度较前者轻一些。通常情况下,需要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由氧舱医生会诊,如果患者没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就可进行高压氧治疗。在患者首次治疗前,操舱护士要常规对患者和陪护人员进行入舱宣教和安全检查工作,内容包括:入舱治疗时间、舱服穿着、饮食注意、入舱前排空大小便、入舱禁忌携带的物品、中耳调压方法、吸氧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由于气压性牙痛病例报道少,常规的入舱宣教不包括询问患者及陪护人员有无龋齿、牙齿有无蛀洞、近期是否接受牙齿诊治等,导致极少数患者在减压过程中发生气压性牙痛。为了预防和减少在减压过程中气压性牙痛的发生,氧舱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病情,可在入舱前进行宣教,要主动询问患者及入舱陪护人员有无龋齿、牙齿有无蛀洞、近期是否接受过牙科手术、乘坐飞机是否有牙痛经历,特别是对有龋齿的患者,告知患者减压时有可能发生牙齿疼痛,建议患者先去口腔科进行诊治再行高压氧治疗。对于轻度牙髓病变而没有自觉症状的潜在患者,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有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告知。减压过程中,注意观察舱内患者情况,如果发现患者有手托下巴、抓耳挠腮等动作伴痛苦表情时,及时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如果患者发生了气压性牙痛,操舱护士要暂停减压,报告氧舱医生,及时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牙痛情况、牙痛部位及疼痛程度、是否可忍受,询问患者有无龋齿牙龈是否发炎等。问明原因后,要给患者做简明易懂的解释:告诉患者加压时高压气体进入牙髓腔,减压时气体膨胀导致牙神经受刺激而产生疼痛。尽量安定患者情绪,让其不要惊慌。操舱人员要放缓减压速度,使压力变化幅度小。减压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疼痛情况,多安抚患者,配合减压。待其安全出舱后,及时询问患者牙痛详情,氧舱医生给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介绍,进行原因分析和解释,解答其疑问,联系口腔科会诊,嘱其暂停高压氧治疗,先到口腔科诊治,待治好牙齿再入舱治疗。

总之,氧舱医护人员提高对气压性牙痛的防范意识,要了解患者病情,对于有深龋、牙周脓肿等疾病的患者,增强其对气压性牙痛的了解,最好等待牙齿疾病治愈后再接受高压氧治疗;对于已发生的气压性牙痛患者,一定要多与舱内患者沟通,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安抚患者恐慌情绪,使患者配合减压安全出舱,待出舱后联系口腔科进行及时诊治,取得患者的理解。

[1]李晨霜,邹敏.气压性牙痛的发病机制及防治[J].口腔医学,2011,31(2):115-117.

[2]赵颖煊,高家琪.气压性牙痛的防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24):13-14.

[3]王丁,王亮.Ⅱ型航空性牙痛1例探讨[J].首都医药,2009(8):42-43.

[4]李佐元.25例气压性牙痛报告[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6,6(1):71-7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0.065

:C

:1009-5519(2015)10-1596-02

2014-12-01)

陈文(1973-),女,山东青岛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高压氧护理工作;E-mail:xiyan552@126.com。

猜你喜欢
氧舱牙痛牙髓
强刺激久留针治疗牙痛验案
医用高压氧舱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探讨
建筑条件受限情况下ICU功能氧舱群筹建探讨
高压氧舱设备预防性维护应用探讨
偏方消牙痛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20 00:24:54
医用氧舱定期检验及常见问题浅析
突发牙痛,按压穴位可缓解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