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春红(海安县李堡中心医院手术室,江苏南通226600)
护理人员是医疗救治的执行者,也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对护理的期望。有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与患者的期望有密切相关性[1]。传统手术的手术服务具有生硬化、程序化、机械性等特征,患者进入手术室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感[2]。2010年1月卫生部发出了在全国范围开展《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通知。现代手术室护理需要大家树立卓越服务理念,进行更加个性化、优质化的护理,同时这也是医学发展的需求[2]。本院手术室也积极响应号召,按照卫生部《特殊科室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转变工作思路,提升护理理念,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改善服务态度,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和谐,做到让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3]。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中,现浅谈本院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及体会。
1.1 开展耐心的术前访视[4]根据美国护士协会《手术室护士基本纲领》的内容,术前访视很重要,是手术室护理的第一阶段[5]。术前1 d下午,安排配合该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区认真阅读病历,并与管床医生、责任护士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阳性体征、阳性检查结果及实施手术名称、手术方式和麻醉要求,了解手术医生的习惯,对每位主刀医生对各种手术的不同喜好熟记于脑中,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让每一台手术更好、更快地完成熟悉[6]。手术需要的特殊器械设备,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护士着装整齐,面带微笑进入病房先主动做自我介绍,问候患者,说明访视的目的,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利用带来的平板电脑向患者及家属播放手术室宣传片,重点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间的布局和仪器设备,同类的手术、麻醉配合方法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在播放的同时,护士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用亲切的话语进行恰当的解释,使患者对手术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了解其内心活动,以便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主动配合的意识。访视时间一般为10~20 min,避免在患者吃饭和休息时间进行,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急诊患者的术前访视可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术前1 d饮食、睡眠情况[8]。对直接从门诊转运的危重急救手术如肝脾破裂、颅脑损伤等,与护送的医生或家属沟通。
1.2 提供精心的术中护理 术晨提前30 min开启空调净化机组,将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50%~60%[6],做好手术间的术前卫生工作,检查各种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菌物品准备齐全。由访视的巡回护士到门口迎接患者,态度热情、语气和蔼,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在患者等候手术时播放舒缓、柔美的音乐,陪伴安慰患者,适时使用安抚性、正性语言,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正性暗示语言需要医护人员合作,但手术室护士是其实施的主体,因为手术室护士更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9]。尊重患者隐私,且告知患者为其手术的医师技术良好,使其增强面对手术的信心。控制手术间的环境,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开关门轻、操作轻、拿放物品轻[8]。
手术时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开始,协助医师摆好手术体位,使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骨隆突处衬垫舒适,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手术时注意患者的体温保护,酌情使用各种保温措施(如变温毯、输液加温仪、冲洗水加温保持在37℃左右,在患者的颈部围上围脖、外展的手臂套上保暖套)。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变化,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术中保持静脉滴注通畅,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医生和护士会主动与其沟通,及时满足其需求,体现人性化的关爱。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各项护理工作做到稳、准、轻、快,尽力保护患者的隐私,减少不必要的暴露,维护患者的自尊。手术时间较长时要定时给患者按摩受压部位,尽可能使患者在手术台上感到舒适。术中不讨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不高声谈笑、喧哗,体现人性化的关怀、患者至尊的护理[7]。
手术结束时用温盐水纱布擦净患者身上残余的消毒液和血迹,帮患者穿戴整齐,盖好盖被,注意保暖[10],患者完全苏醒后,与麻醉师、手术医生一起护送患者安全返回病房,保护各种管道通畅,与当班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妥善将患者安置到病床上,道别时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1.3 开展贴心的术后回访 术后回访的时间一般选择在术后第1~3天[6],如患者手术范围较大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迟访视时间,访视者依然为配合该手术的巡回护士。进入病房应先问候患者,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切口疼痛、肠蠕动情况、肢体血运和活动度情况、有无压疮及其他并发症。征询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2.1 合理实施排班 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少,护士长根据护士能级管理分层次使用的原则合理搭配[11],2名护士组成1个责任组,落实责任组长带班,实施连台连班小时化弹性排班。建立“二线”和“三线”值班,增加高峰工作段、薄弱时间段、夜班的护士人力,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在为医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方面,由传统模式改为弹性排班制度,针对各专业每位医生不同的手术习惯,由专科护士进行配合[6]。
2.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手术室实施按N0~N4护士分层次培训,培训手术室护理规范、职责、考核标准、专科知识,特别是培训护士评判性思维及运用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12]。聘请专科手术的医生轮流讲课,建立各手术医师的手术喜好档案,提高专科手术的配合质量。目的是使护士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差错事故与医疗纠纷。使护士认同自己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13]。注重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进行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和标准的培训和考核[14]。
2.3 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手术配合护理常规和工作流程,制订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成立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周考评,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价,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
2.4 加强手术室环境管理 布局合理,洁污分开。手术间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并运用“五常法”[15](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来加强手术间管理。
2.5 开展护理品管圈的学习运用 充分体现了“自动自发、团队合作、品质管理、持续改善”的管理理念,从而达到集中有序、有效地解决问题,持续改善内部品质管理的目的。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指以患者为中心,加强护理基础,落实护理制度,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水平[8]。不仅仅要求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具体服务,而且要求提供的服务注重患者的感受,符合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响应性、保证性、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都是评价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1]。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从送患者进手术室到协助手术,再到术后为患者检查、静脉滴注、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都离不开护理人员。而患者满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护理工作的优劣[8]。同时,不但要服务好患者,也要服务好手术医生。对于医生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手术室自我分析后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手术医生[4];对患者家属的服务: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患者家属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的特殊人群,也是患者手术期护士应关注的人群。本手术室为手术患者家属提供等待休息的场所、卫生间、饮水、外卖电话;设立意见箱;提供医疗保健资讯;及时告知患者的手术进程[16]。
自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以来,不仅让患者得到实惠,让护士也从中受益。排班模式的改变,开始分层次使用护士,规范工作行为,使护士工作的自律性明显提高。工作流程的优化,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术前访视、术后调查,积极解决患者疑问,及时制定改进措施。运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服务,需要护士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术前身心护理指导,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面对手术[12]。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使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为患者和医师提供帮助[14]。同时,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护士应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医师满意度,患者对护士产生较好的依从性,减少了医疗缺陷和差错的发生,创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围术期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1]蒋劲林.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与患者期望相关性的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3):418-420.
[2]李爱群.优质护理在基层手术室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119-120.
[3]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4]刘雄涛,赵丽燕,钞海莲,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0):103-105.
[5]郭菲.优质护理服务在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中的作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261-1263.
[6]邓福英.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515-3516.
[7]范文艳,高德荣,赵永红.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145-146.
[8]王昕华.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504-505.
[9]刘萍,黄敏贞,辜雄军.手术室医护人员使用正性暗示语言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82-484.
[10]邱雪娟.浅谈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28-529.
[11]韩杰,李飞.护理人力资源分层使用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8,8(8):48-49.
[12]庞红桥.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现状浅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3):3676.
[13]徐海容.优质护理服务在某院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359-360.
[14]邱红,张金凤,刘兰莲,等.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67-1369.
[15]黄淳茂,邓汉妹,朱伟育.手术间应用五常法管理的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68-1669.
[16]黄桂平,张新星,任小华,等.关于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J].哈尔滨医药,2013,33(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