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义 黄 娟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四川成都 610000
在临床实践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期和晚期比较常见的并发症[1],若得不到较有效的治疗,将会直接影响到母婴的健康[2]。为了更好的认识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本组研究了200 例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相关情况,以便能够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 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开展研究,对其临床治疗的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将其视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200例妊娠期高血压未合并有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对照研究。其中观察组年龄21 ~36岁,平均26.5 岁,孕周30 ~36 周,平均34.6 周。对照组年龄22 ~35 岁,平均27.2 岁,孕周31 ~35 周,平均35.2 周。两组研究对象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开展了研究,并对研究对象的肝肾功能、产后的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各种情况开展了比较分析。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转氨酶、产后出血比较(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转氨酶、产后出血比较(
组别 n 收缩压(mm Hg) 丙氨酸转氨酶(U/L) 天冬氨酸转氨酶(U/L) 产后出血(mL)观察组 200 172.4±12.9 151.6±8.6 148.5±13.7 523.6±22.8对照组 200 173.6±11.0 60.3±4.2 61.3±3.9 322.3±15.4 t 1.03 4.32 4.11 3.65 P 0.06 0.03 0.03 0.02
采用SPSS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胎儿以及新生儿的情况比较中,观察组围产期的病死率和儿童重度窒息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新生儿轻度窒息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新生儿及胎儿情况比较(n)
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方面来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组研究对象在收缩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产后出血等数据比较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和妊娠期高血压都是在妊娠的中期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3-4],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直接影响到母婴的健康,而两者并发将会产生更大的危害[5]。临床研究发现,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概率要高于普通的孕妇,并且患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危险程度会伴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的加重而不断的加重[6]。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是因为全身小动脉痉挛[7],导致供氧的减少,进而导致胎盘血管发生的一种病理方面的改变,导致胎盘的供养功能下降,影响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影响到胎儿的健康,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胎儿的死亡,给孕妇及家庭造成比较大的影响[8]。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对于胎儿的影响比较大,主要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影响胎儿的生长。首先是对母体的胎盘结构进行破坏,使得胎盘的血容量下降[10]。其次会对胎盘的物质交换功能进行破坏,使得一些有害的因子在胎儿的体内进行积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如果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并发,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产儿病死的概率,所以在临床上要及时的开展治疗,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新生儿和产妇分娩的质量[11-12]。
由此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婴的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3-14]。在临床上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降低母婴所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最大限度的改善母婴分娩的结果,这对于产妇的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李伟,沈连强,何慧,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5 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3):167-169.
[2] 杨桂明,贾红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281-3282,3290.
[3] 齐俊巧,吴侠,张红娟,等.全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阴道分娩时凝血功能的影响[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12):972-973.
[4] 郎宾,张同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43-2445.
[5] 李春红,朱莉,常春梅,等.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2):158-159.
[6] 黄伟媚,毛锦江,陆琴,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TNF-α、IL-6 的水平及临床意义——附45 例报告[J].新医学,2010,41(12):801-802.
[7] 陈建宾,杨向方,李燕广,等.bax/bcl-2 mRNA 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盘组织中的表达[J].北京医学,2013,35(1):72-73.
[8] 张燕.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关系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73-74.
[9]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第1 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5):391-395.
[10] 谭伟坚,何志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酸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3):1701-1702.
[11] 李红梅,郑军廷,贾承英,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2):4710-4712.
[12] 余萍.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46-47.
[13] 余海燕,姚强,周容,等.妊娠晚期死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6(1):39-43.
[14] 罗一冲,普燕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药物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