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2015-02-22 10:19:48李瑞元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轴位骨关节平片

李瑞元

广东省潮州中心医院放射科,广东潮州 521000

骨关节外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骨折类型[1]。近年来,骨关节外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带来危害[2]。影像学是骨关节外伤诊断的关键,以往通常使用X 线对患者骨关节进行照射,主要是确定患者是否有骨折或者脱位等发生、了解骨折脱位等详情、在X 线监视下对患者进行复位治疗,并且检查愈合情况[3]。但这种检查方法不易查出微小、隐藏性骨折以及一些结构复杂无法进行拍摄的情况,造成错诊、漏诊发生。目前,64 排螺旋CT 具有全新扫描系统,已进入容积CT 世界,是CT 技术上的一大创新。64 排螺旋CT 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多方位、多角度、清晰立体的骨关节图像,且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处理强大等优势[4]。我院通过使用64排螺旋CT 对患者进行诊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 我 院2014 年3 月~2015 年2 月 收 治的134 例骨关节外伤患者,其中包含男性患者81例,女性患者53 例,患者年龄在19 ~73 岁,平均(41.0±8.9)岁。所有患者中包含高出摔伤38 例,出车祸致伤的72 例,其他原因致伤的24 例,其中骨折部位在髋关节有11 例、肘关节33 例、膝关节17 例、脊柱22 例、肩关节16 例、踝关节35 例。临床特征:所有患者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疼痛、身体局部肿胀、活动受到限制及关节变形等。

1.2 方法

CT 机器使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VCT 型64 排螺旋CT 机,图像重建使用GE 公司 AW volumeshare 工作站进行。CT 机扫描参数电压为120kV,电流设置为120 ~ 180 mA,球管旋转时间设置为0.6s/r,重建层、自动螺距的厚度间隔为0.625mm,扫描范围为身体关节各骨,扫描结束后,将数据传输入至AW volumeshare 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重建方法包含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平面重建(MPR)重点观察患者骨内部关节面、骨折线等是否受累,表面遮盖法(SSD)则重点观察表面是否改变形态,碎骨片移位和关节脱位情况,整个过程由2 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扫描并且分析数据。

表1 64排螺旋CT与X平片检查下各类骨关节外伤检出率的比较[n(%)]

1.3 观察指标

64 排螺旋CT 与X 线平片图像质量比较根据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制度及标准量进行[5],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依照相关标准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漏诊率=漏诊总人数/总诊断人数(%)。

误诊率=数误诊总人数/总诊断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 <0.0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4排螺旋CT与X平片检查下各类骨关节外伤检出率的比较

X 平片、轴位图像、MPR、VR、SSD 关于各类骨关节外伤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4.63%、95.52%、100%、88.06%、79.10%,其中MPR 检出率高于其他检查方法(P <0.05),X 线平片检出率最低。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不同影响学下骨关节漏诊率及误诊率比较

MPR 漏诊及误诊为0、0 例;CT 轴位图像漏诊、误诊分别为3、3 例,漏诊率及误诊率为2.24%;VR漏诊6 例(4.48%),误诊10 例(7.46%),SSD 漏诊11 例(8.21%),误诊17 例(12.69%),X 平片漏诊13例(9.70%),误诊19 例(14.18%)。X 平片与MPR、CT 轴位图像、VR、SSD 相比较,其漏诊率及误诊率均高于MPR、CT 轴位图像、VR、SSD(P <0.05)。

2.3 64排螺旋CT与X线平片图像质量比较分析

VR 和SSD 能清晰、立体的显示出患者骨折线的长度、形态、及骨表面碎片形状,范围和大小,但是对于关节内部细节的情况、内部骨折线、骨碎片等显示效果不佳。而MPR 能清楚全方位、多角度显示出骨表面骨内部的骨折线、关节内部细节及位移情况。

3 讨论

骨关节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情较复杂,不易治愈,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骨关节外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效果各有差别,该病的治疗首要关键是要明确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根据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其主要诊断方法有X 线诊断和多排螺旋诊断。X 线照射检查,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但是它不能全面清晰的反应骨关节情况,由于骨关节具有复杂性,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等情况发生,我院研究发现,X 照射检查检出率为74.63%,低于轴位图像(95.52%)、MPR(100%)、VR(88.06%)、SSD(79.10%)。关于其漏诊率及误诊率,研究显示X 平片漏诊13 例(9.70%),误诊19 例(14.18%),高于MPR、CT 轴位图像、VR、SSD。它不能显示出所有骨折,也无法显示出清晰立体的图像和骨折内部的结构形态,这与我院研究结果相似。若重大事故所造成的骨折患者,由于其生命体征较弱,且短时间内无法维持稳定,这时候采用X 线照射检查,对患者进行体位的及角度的调整,反复搬动,很容易使误诊率上升[6]。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64 排螺旋CT 在骨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且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7]。由于图形的扫描条件与重建有密切关系,这决定了采集图像的速度和质量[8]。64 排螺旋CT具有全景、无失真的重建优势,使图像分辨率避免了扫描条件的制约,在扫描中能获得高质量,清晰度优良的图像[9]。MPR可对骨折线走向、形态、位置、骨折程度及类型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10]。我院研究发现,MRP 在各类骨折中检出率为100%,高于VR、SSD 及X 平片,可见其诊断全面,能有效准确检查出各类骨外伤。SSD 立体感较好,具有灵活性[11],能良好的解释轴位CT 所显示的骨折类型和复杂的骨折线。与X 平片相比较,64 排螺旋CT 中VR 和SSD 能清晰、立体的显示出患者骨折线的长度、形态、及骨表面碎片形状,范围和大小,但是对于关节内部细节的情况、内部骨折线、骨碎片等显示效果不佳。而MPR能清楚全方位、多角度显示出骨表面骨内部的骨折线、关节内部细节及位移情况。由此可见,64 排螺旋CT 下扫描技术可提高诊断率。

与常规单层螺旋CT 相比较,64 排螺旋CT 具有如下优点:(1)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120KV 高压发电器匹配V8 大力神球管,800mA 峰值输出,能够满足高速扫描要求,Lightspeed VCT 型64 排螺旋CT 机扫描速度可达0.35s/r,分辨率达到44ms,实现了全身性快速的扫描[12]。(2)重建图像立体清晰,64 排容积探测高达58368 个探测器单元,能获取高精准度高质量图像,图像精准度达到0.30mm,对病变血管进行全方位细节观察,具有灵活性,让医生对患者病变一目了然[13]。(3)辐射量低,可对不同关节,不同程度部位检查进行X 线剂量调节,尽量减少患者在检查中所接受的辐射量。

关于64 排螺旋CT 在各类骨折中的应用:在髋关节骨折中,64 排螺旋CT 进行快速扫描,无须变换体位,CT 能清晰反映出髋臼,通过计算机处理,将CT 图像进行三维重建[14],隐去无关部位,可以获取目标骨关节图像,对患者该关节损伤情况全面了解。三维图像能多方位显示骨折情况,任意调节观察角度,清晰显示出骨折移位、骨折线走向、骨折部位体积、形状等[15-16]。在脊柱骨折中,它能对患者进行全部无间段容积扫描,可任意角度椎体重建,得到层次分明的三维视图,显示脊椎解剖情况,64排螺旋CT 下0.5mm 薄层扫描,使脊柱高分辨率扫描趋于常规,对X,Y,Z 轴同向性扫描,是脊柱图像重建时边缘光整且无失真,我院研究也显示64排螺旋CT 能100%诊断出椎体骨折。在骨盆骨折中,由于该类骨折受外力影响,骨折移位会刺破相临脏器,造成出血,加重病情,64 排螺旋CT 能快速完成扫描,节约诊断时间,它能分析不规则的骨盆结构,显示复杂的骨折线。其三维重建技术是利用表面轮廓的重建对CT 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以不同颜色灰度测量密度,形成清晰立体的三维图像,从而更全面了解骨折类型,对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1] 孙晶,李晓,赵涛,等.64 层螺旋CT 三维容积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35(12):121-123.

[2] 刘学明,刘树华.多排螺旋CT 重建技术应用于踝关节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6):89-91.

[3] 冯少仁,胡银华,付海洪,等.膝关节应力性骨折的X 线平片与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 (12):1910-1914.

[4] 高颖,邢巍巍,马培如,等.多排螺旋CT 影像定量测量与中耳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2,40(10):1005-1008.

[5] 唐刚,张勤慧.X 线平片和CT 影像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2,38(22):2727-2728.

[6] 唐芳根,金丹,黎健伟,等.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型中的应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1):1671-1674.

[7] 陈芳妮,李绍林,张锐,等.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突关节病变的 MSCT 和 MRI 诊断[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12(7):713-717.

[8] 骆岩红.CT 图像重建滤波反投影算法中指数滤波器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4,41(31):220-223.

[9] 顾国华,吴晓,黄小燕,等.多排螺旋CT 血管重建对腹部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37(1):90-92.

[10] 翟美玲,叶薇,钱占华,等.多层 CT 多平面重组在寰枢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1(1):232-233.

[11] 王予生,过哲,李端端,等.定量CT 腰椎骨密度测量的低剂量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11):992-995.

[12] 张森,杜湘珂,张健,等.多层螺旋CT 评价脊柱融合模型成骨过程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6):424-426,430.

[13] 王新增,胡广书,张辉,等.基于CAN 总线的多排螺旋CT 控制系统设计[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3,26(4):308-311.

[14] 于京隔,刘鹏涛,刘延军,等.多层螺旋CT 及多平面重组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33(10):1499-1502.

[15] 沈卫忠.多层螺旋CT 对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3,19(3):256-259.

[16] 薛树琼.多排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8):4114.

猜你喜欢
轴位骨关节平片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检影模拟练习眼操作及跨骑法散光轴位验证
礞石滚痰汤联合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
利用OPD scan Ⅲ与传统裂隙灯法评估Toric IOL轴位的对比研究
MSCTA在骨关节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骨关节结核术后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5年1期)2015-12-01 03:56:58
跟骨关节内骨折选择不同类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研究
DR跟骨俯卧轴位投照对跟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3期)2015-01-11 08:39:39
副鼻窦炎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的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