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公众响应研究

2015-02-22 05:30谢颂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8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公众

张 磊,郑 委,谢颂华,王 农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9;3.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29)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公众响应研究

张 磊1,2,郑 委3,谢颂华1,2,王 农1,2

(1.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2.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29;
3.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330029)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公众响应机制

采用现场调查、农户访谈的方式对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点大桥小流域400户农户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户的生产生活行为与小流域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存在耦合关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农户的小流域建设意愿依次为饮水安全、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污染整治、防洪工程、其他;受教育水平、年龄层次和农业收入比例均不同程度地决定了农户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各方面的响应。在南方水土流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首先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使小流域内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其次是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努力方向。

生态清洁小流域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流域内的水、土地、生物等资源的承载力为基础,以调整人为活动为重点[1],抓住“生态”和“清洁”两个核心要素,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通过实施各项治理措施,最终实现流域内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我国2003年以来相继开展了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研究,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目前对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多围绕治理模式探讨[3]、建设措施研究[4]、水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5]、治理效益评价[6]等方面,公众响应机制的研究很少。公众是流域治理的主体,公众意愿直接影响治理效果和小流域治理成果的管护,而维护切身利益是公众参与治理的根本动力[7],因此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公众响应机制的研究目的,就是使公众行使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使建设内容充分体现民意,进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

大桥小流域位于修水县西部,为江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示范点,流域内水土流失、河道水环境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用水安全,在南方农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环境改善。因此,开展本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公众响应机制研究对进一步明晰建设目标、满足公众诉求、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广试点示范典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分析了修水县大桥小流域加剧生态破坏的生产行为和造成生活环境污染的生活习惯,并基于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了该地区小流域建设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农户治理意愿。此外,从农民自身素养和农业收入等方面入手,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公众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

1 实地调研与问卷设计

为广泛收集数据,更好地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采取召开群众干部座谈会和农户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并以问卷调查为主展开调研工作。群众干部座谈会以当地乡镇基层干部和村典型农户代表为主,农户访谈主要针对小流域范围内的常住居民。不同乡镇村庄的选取体现了村庄地形位置与水土流失、洪水灾害等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同农户的选取体现了经济收入、交通居住条件、年龄、教育水平等差异与农业生产决策、废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生产生活行为的关系,并充分考虑了从事农业及第二、第三产业农户的差异性和代表性,尽可能使公众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体现公众的平等参与。

问卷调查于2012年12月和2013年3月在修水县大桥小流域进行,共涉及大桥镇朱溪村、礼源村、井源村、坳联村、排上村、大桥村、西塘村、墩台村,古市镇河桥村和大桥镇居委会,共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调查内容包括受访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模式、用电交通情况、家庭收入组成、家庭生活用水、农田灌溉排水、防洪及水土保持情况、环境污染状况、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的认识与期望等9个方面。在调查中共抽样调查农户400户,统计有效问卷382份,有效率达95.5%。

将有效问卷输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库,借助SPSS软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各调查村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各调查村的基本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户的生产生活行为分析

农户的生产生活行为与小流域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存在耦合关系,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影响很大。

2.1.1 农户的生产行为分析

据调查,加剧小流域生态问题的主要生产行为如下:一是农林开发。农林开发使森林遭到破坏,失去蓄水保土作用,进而导致地面裸露,直接遭受雨滴的击溅、径流冲刷,从而加速了水土流失。二是陡坡开荒。陡坡开荒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且翻动了土壤,改变了下垫面条件,降低了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三是耕作方式不合理。据调查,95%的农户采取顺坡耕作,常造成沟蚀,当地缺乏合理的轮作和施肥措施也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并降低了土壤的抗蚀性能。

2.1.2 农户的生活习惯分析

农户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是造成农村生活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表2)。受访群众对自身周边的环境遭受污染情况都较为了解,但对如何控制污染源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必要的条件。化肥的过量使用,人畜粪便的简单处理, 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都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村民基本素质较低,不懂得如何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是小流域内缺乏公共卫生措施和沼气池、垃圾无害化处理措施。

表2 农户生活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受访家庭当中有367户的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倒掉,占受访家庭的96.07%;仅有5户用于农田灌溉,占1.31%;6户用于家庭养殖,占1.57%;其他方式的4户,占1.05%。而绝大多数村庄采用的排水方式为明沟形式的雨污混排。对于生活污水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受访群众认识不足,绝大多数群众将家庭的生活污水随意倒掉,在此方面需加强教育、管理,并修建完善的排污设施。

在人畜粪便处理方面,281户用作农家肥,占73.56%;61户用于沼气池,占15.97%;3户部分用作农家肥或用于沼气池,占0.78%;37户不做任何处理,占9.69%。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105户堆在房屋周边,占27.49%;101户倒在河道边,占26.44%;170户直接烧掉,占44.50%;6户用焚化炉烧掉,占1.57%。

2.2 农户的建设意愿分析

调查统计表明:受访居民认为,目前小流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饮水安全、水土流失、农田干旱、水污染、山洪、文化建设,分别占选择答案总数的30.66%、23.66%、19.85%、16.92%、4.58%和4.33%(见表3);对于今后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330户受访居民认为需加强工程建设,52户居民认为需加强村民的教育培训。对于流域内的工程建设,受访村民认为应重点建设的工程依次为饮水安全、农田灌溉、水土保持、水污染整治、防洪、文化建设,分别占选择答案总数的29.45%、28.17%、18.69%、13.83%、7.81%和2.05%(见表3)。

表3 农户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意愿统计

流域内群众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有较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关系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工程、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尤为重视。但是,受访群众大多关注工程措施的建设,而对人的教育和观念转变关注不够。因此,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注重工程建设的同时,应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转变人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人水和谐”。

2.3 公众响应机制分析

2.3.1 文化程度的响应分析

文化程度偏低,是制约流域内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受访群众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4人,高中文化程度的39人,初中文化程度的188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48人,文盲3人。受访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群众占受访人群的88.74%(表4)。

表4 不同教育程度的农户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关注程度

从表4中可以看出,高学历(大专及以上)农户中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十分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占本学历总人数的100%,而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户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十分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占对应学历总人数的80.53%,其中学历稍高一点的农户(初中)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关注度比例略高,为85.11%。这表明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比文化程度低的农户更为关注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对自身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也更为重视,即文化程度是影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公众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2.3.2 农业收入的响应分析

调查发现,流域内的灌溉设施不够完善,老化、损毁情况严重,超过46%的群众无法使用渠道灌溉农田,大量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近年来,因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导致洪水排泄不畅,流域内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造成河岸坍方、洪水漫溢等问题,冲毁农田和村庄,所以水利设施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重点。流域内群众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或外出打工,从事畜牧业或服务业等高附加值行业的群众非常少,从业结构单一。表5说明农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水利设施建设的态度。

从表5可以看出:当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较低时(如占0~20%和21%~40%), 农户对水利设施建设持比较支持的较多,分别占该收入比例段农户总数的52.34%和47.37%;当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40%时,农户对水利设施建设的态度持非常支持的略多于比较支持的农户, 41%~60%、61%~80%和81%~100%各比例段持非常支持的农户分别占调查农户总数的48.84%、46.15%和64.71%;少部分农户对水利设施建设不太关心或者不支持,主要原因是家中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都是老人,多赋闲在家或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对水利设施建设的要求不高,另有少部分农户则担心水利设施建设费用会部分由村民承担,负担增加。这表明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高的农户比农业收入比例低的农户更为支持小流域的水利设施建设,对影响切身利益的现代农业也更为了解和关注。而小流域农户的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普遍偏低,80.89%的农户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40%以下,农业收入比例是影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公众响应的另一重要因素。

表5 农业收入对小流域水利设施建设的响应

2.3.3 年龄层次的响应分析

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是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另一重点,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可创造发展机会。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根本在于人,项目的实施不仅要治标,更要克服过去重物资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弊端,着力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通过培训,可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小流域管理的积极性,促使其更新管理观念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理论修养,推进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标本兼治。表6展示了不同年龄段农户对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人员培训的不同态度。据调查,农户大多只接受了基本教育,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人口集中分布于0~60岁,0~20岁、21~30、31~40、41~50、51~60和≥61岁各年龄段农户分别占调查总农户数的3.40%、10.99%、19.10%、22.77%、24.87%和18.85%。

从表6中可以看出:各年龄段农户对人员培训比较愿意参加的比例均较高,其中以41~50岁这一年龄段最高,占该年龄段农户的73.56%;非常愿意参加培训比例最高的是年龄较轻的人群,以0~20岁和21~30岁这两个年龄段最为突出,分别占该年龄段农户的38.46%和35.71%;而对人员培训不感兴趣的比例最高的年龄段分布在51~60和≥61岁农户,分别占该年龄段农户的34.74%和34.72%。这说明,年龄较大的农户成员接受新鲜事物意愿不强,习惯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愿意改变;而家庭中年龄较轻的农户成员学习新知识意愿强。所以年龄差异也是影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公众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结论与讨论

农户作为行为主体,其成员自身的素质修养、生产生活方式、生产管理能力、治理意愿、环保意识等因素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民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年龄和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决定了其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意愿。大桥小流域作为南方典型水土流失区,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社会老龄化严重,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公众响应程度较低。根本原因是该流域农户的农业收入偏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生产管理方式落后。只有农户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小流域建设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8]。

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生产能力、加强环保意识是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的关键,在关注工程建设的同时应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南方水土流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过程中,首先是要调整产业结构,使小流域内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并通过开展农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其次是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以实用、实际、实效为方向,根据农户成员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接受意愿,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提高他们的现代农业意识和先进的农业技能。

[1] 祁生林,韩富贵,杨军,等.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措施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10(3):18-20.

[2]夏江宝,陈仲杰,刘信儒,等.山地水土保持林改良土壤效应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51-54.[3] 周萍,文安邦,贺秀斌,等. 三峡库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 人民长江,2010,41(21):85-88.

[4] 张锦娟,叶碎高,徐晓红. 基于水源保护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5):237-241.

[5] 吴敬东,段淑怀,叶芝菡,等. 蛇鱼川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布设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70-72.

[6] 宋瑞莲. 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效益监测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110-116.

[7] 毕霞,杨慧明,于丹丹. 水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河海大学学报,2010,12(4):43-47.

[8] 姜德文. 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2):1-4.

(责任编辑 张培虎)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401051);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KT201310)

S157

A

1000-0941(2015)08-0014-04

张磊(1984—),女,甘肃武威市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水土保持研究工作;通信作者谢颂华(1978—),男,江西赣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研究工作。

2014-10-11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流域公众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公众号3月热榜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