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菊根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
江西省原种场两次农药中毒情况及原因分析
曾菊根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 330202)
江西省原种场隶属于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最近几年,由于原种场所在地苗木产业发展较快,造成场内桑园孤立于农田和园林树木之间,给夏秋季桑园病虫防治带来许多困难,极易造成家蚕药害,近几年已发生两次农药中毒事件,现针对蚕种场两起农药中毒事件作一介绍,供大家借鉴。
2011年夏秋,由于斜纹夜蛾发生严重,7月22日进行桑园农药治虫。由于2011年蚕种秋季生产计划较往年减少,而且从2005年以后一直没有发生中毒事件,所以用药安全意识不强,当时只一心考虑治虫,对桑园使用了长效药氯氰菊酯,这也是第一次在蚕前使用。之后所用过的喷雾器也没有彻底清洗,直接在秋季计划用桑园中使用。到9月10日采摘桑叶喂蚕时出现中毒现象,所幸发现及时,处置得当,损失不严重。但仍造成原种白云品种不结茧蚕多,白云制种量下降30%。
2013年夏秋高温干燥,桑园桑蓟马发生严重,水田稻飞虱严重。受桑蓟马的危害,蚕种场被迫采用新桑园,而新桑园紧靠水田,处在水田和林木之间。1~4龄都是采摘远离水田的桑叶喂蚕,一直没事。到5龄只有靠水田的桑叶可采,喂蚕后中毒,蚕种生产全军覆没,造成2014年春季白玉、秋丰、湘晖母种全部外购,其他品种的合格率不同程度下降。
2.1 夏秋虫害严重
江西省蚕种场夏伐一般在6月15日前完成,秋蚕一般在8月15日出库,这期间桑树有两个多月的生长期,期间气候不仅适合桑树的生长,也适合桑虫的繁殖,夏秋期桑园虫害种类多、数量大、为害重。一是夏秋季各虫态周期普遍较短,世代重叠,虫口密度大,给治虫工作带来困难;二是夏伐后的桑叶生产旺盛,离秋蚕时间较长,桑虫的食物来源十分丰富;三是夏秋桑园茂盛,杂草丛生,治虫困难,效果差。夏秋季虫多,而蚕种毒率与桑园虫口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在这期间,蚕种场基本上是十天一次药,频繁的治虫,也给秋季养蚕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2.2 桑园布局不合理
桑田、桑林间作容易造成药害。2013年原种场秋季蚕中毒,是由于桑园处在水田附近所致。
2.3 桑园用药不规范
片面追求杀虫效果,随意加大用药浓度,或使用不合时宜的农药。.水源受到农药污染,如水田中流出含有杀虫双成分的水,在桑园治虫时被用于兑药杀虫。
2.4 农药识别难
一是农药成分杂乱,有些生产商为求效益,把过期的药重新添加某些成分,贴上新标签之后销售,很难识别,造成农药中毒事件。如2010年秋蚕,修水原蚕点发生辛硫磷中毒现象,就是辛硫磷中渗有菊酯类成分,致使这些桑园下半年不能再养蚕;二是农药使用更新难,桑园管理时为追求“稳妥”,不敢使用新药,十几年一直在一家公司买同样的几个旧品牌农药,易产生抗药性而影响治虫效果。
3.1 规范桑园用药
做到配方科学、管理规范、统一灭虫。加强虫情预测,有的放矢,坚持“治早、治少、治了”原则。
3.2 严格试叶
超过残效期的桑叶和靠近农田、苗木附近的桑叶大量采摘前须进行试喂,确认无毒后方可喂蚕。桑叶一旦受污染,可用石灰水或清水漂洗桑叶,降低有毒成分,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后喂蚕。
3.3 做好记录,规范配药
夏秋季每次治虫后,在同根枝条最上面的位置做好标志,并记录好每次的药品名称、浓度、时间,这样可以及时查找中毒根源并快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可就近安装自来水,配药时最好使用自来水,使用过的器具必须及时严格清洗。
3.4 统筹协调周边用药
加强沟通联系,特别是加强与水田户和苗木公司联系,及时将养蚕时间告之,要求水田户和苗木公司尽量避免在蚕前十天和用叶期间用药。确实需要用药,种场也要及时了解附近农田及苗木的用药时间、药品名称、农药成分以及施药时的风向等。
3.5 种植隔离带或搭建隔离带
2014年夏季,江西省蚕种场在水田和桑园之间用薄膜搭建了一条高3.5米围绕整个水田的隔离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