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优品种·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14017
申请单位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4.3~233.7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慢,两极分化快;株型松紧适中,穗下节长,旗叶略长、上举、干尖,穗层整齐,株高75~77厘米,抗倒伏能力强;穗纺锤形,子粒角质、饱满;根系活力好,叶功能期长,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千粒重43.9~48.3克。经鉴定,该品种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69.7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0%。
栽培要点 一般10月5—20日播种,最佳播期10月10日左右;高肥力地块每667平方米播种8~10千克,中低肥力地12~15千克;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千克播量为宜。一般每667平方米底施尿素2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或小麦专用复合肥50千克,返青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10千克;拔节前及时除草,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结合天气情况及时防治叶锈病、赤霉病。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
审定编号 豫审麦2014018
申请单位 洛阳市中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 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3.5~233.8天;幼苗半匍匐,长势壮,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一般,春季生长稳健,抽穗晚,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紧凑,穗下节短,穗层整齐;株高68~73厘米,抗倒伏能力一般;穗纺锤形、短芒,结实性一般;子粒角质,大小不匀,黑胚少,饱满度较好;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好,耐高温,成熟落黄好;千粒重39.4~48.0克。经鉴定,该品种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3—2014年度参加河南省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576.9千克,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7.3%。
栽培要点 适播期为10月5—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8—10日;高肥力地块每667平方米播量为7~8千克,中低肥力可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天增加0.5千克播量为宜。一般每667平方米底肥施肥量为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7.5千克、氧化钾7.5千克;拔节期结合田间化学除草进行适当化控,拔节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千克,同时防治纹枯病;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后期注意结合天气情况及时防虫治病;适时收获。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
审定编号 豫审玉2014010
申请单位 河南瑞禾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9~102天;株型紧凑,全株总叶片数18.0~19.5片,株高250.0~258.8厘米,穗位高98.0~105.1厘米;叶片绿色,叶鞘紫色,第1叶尖端椭圆形;雄穗分枝9~12个,雄穗颖片微红,花药黄色,花丝紫色;果穗长筒形,穗长17.8~18.7厘米,秃尖长0.6~0.9厘米,穗直径4.6~5.1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1.9~32.3粒;子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千粒重323.8~ 371.3克,出子率85.5%~89.7%;田间倒折率0.6%~0.8%。经鉴定,该品种高抗小斑病,抗大斑病、矮花叶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茎腐病、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3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4 500株)产量为598.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6%,居10个参试品种第9位。
栽培要点 在6月20日前播种,每667平方米栽4 500株以下。要造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出苗后结合墒情适时浇水。种子要进行包衣,苗期注意防治蓟马、棉铃虫、玉米螟等害虫。苗期少施肥,大喇叭口期重施肥,同时用辛硫磷颗粒剂丢芯。在玉米子粒乳线消失、出现黑色层后收获,以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各地推广种植。●
审定编号 国审豆2014012
选育单位 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 普通型夏大豆品种,黄淮海地区夏播生育期104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2.25厘米,主茎13.16节,有效分枝2.34个,底荚高度14.1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9.85个,单株粒数77.88粒,百粒质量24.31克;卵圆叶,白花,具灰毛;子粒椭圆形,种皮黄色、微光,种脐黄色。经鉴定,该品种中感花叶病毒病Ⅲ号、Ⅷ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
产量表现 该品种于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98.2千克,比对照“中黄13”增产5.3%。
栽培要点 一般于6月上中旬播种,机播行距40厘米,株距12~15厘米;人工点播穴距25~30厘米,每穴留2苗。高肥力地块每667平方米留苗1万株,中等肥力地块1.2万株,低肥力地块1.6万株。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 000~2 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20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作基肥,初花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8千克。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山东省南部、河南省中东部、江苏省淮河以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种植,注意防治胞囊线虫病。●
申报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品种来源 韩国引进品种
特征特性 果实近圆形,平均纵径8.8厘米、横径10.4厘米,平均单果质量440~680克;果皮厚,呈青褐色(套袋果果皮为黄色),果点中大,果面光滑;果梗直立,梗洼中狭,萼洼平滑、浅中狭,萼片大多脱落;果肉白色,肉质细,汁液多;果心中小,石细胞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14.8%,综合品质好;在0℃冷库中能贮藏至翌年4—5月份;果实10月中旬成熟。●
申报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品种来源 杂交品种
特征特性 果实近圆形,平均纵径6.7厘米、横径8.3厘米,平均单果质量208克,果实中等偏大;果面色泽鲜艳,着色面积70%以上,个别果实可达到全面着色;果面平滑,蜡质多,有光泽,无锈;果肉细、松脆,采收时果实去皮硬度为9.7千克/平方厘米,汁液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风味酸甜适口,有芳香味;在普通室温下可贮藏20天,冷藏条件下可贮藏2~3个月;果实7月下旬成熟。●
品种登记号 GS-02-005-2014
亲本来源 斑鳜×鳜
育种单位 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
品种简介 该品种是以长江支流秋浦河采捕后经3代群体选育的斑鳜为母本和经5代群体选育的鳜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秋浦杂交斑鳜。该品种可摄食冰鲜饲料;在相同养殖条件下,6月龄平均体重比斑鳜高160.0%以上,饲料系数较斑鳜低;营养成分组成比例与斑鳜相近。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申报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泡桐研究所
品种来源 四倍体品种
特征特性 杂四泡桐的株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均大于对照品种,自然接干率达到95%;木材的顺纹拉力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硬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均高于相应二倍体泡桐,木材的基本密度和白度也大于相应的二倍体泡桐。
经过大田试验观察,发现杂四泡桐的抗盐性和抗寒性均有显著提高,且丛枝病发生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