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鹏,孟谦文,辛 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乌鲁木齐 830049
吐鲁番日光温室哈密瓜春提早栽培技术
孔德鹏,孟谦文,辛 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乌鲁木齐 830049
从日光温室与品种选择、土壤处理、育苗、移栽定植、生长期管理、采收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哈密瓜春提早栽培技术。
哈密瓜;温室;春提早;栽培技术
吐鲁番地区属温带内陆沙漠气候,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早春温度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干燥少雨,日照充分,病虫害少,具有发展哈密瓜春提早栽培的独特自然条件。加之早春茬哈密瓜市场价较好,促进了当地哈密瓜的大面积种植。
优先选择保温性与采光性好、结构稳固,卷帘机、滴灌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日光温室,可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降低大风和倒春寒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应重施有机肥作为底肥,施腐熟鸡粪、羊粪等农家肥 1 t/666.7m2,复合肥 50 kg/666.7m2,多菌灵2 kg/666.7m2浅翻。上年冬季上冻前大水漫灌,打开上下通风口。定植前1个月扣膜,待温室内土壤完全解冻开始整地、起垄,铺膜后施放杀虫、杀菌烟熏剂。定植前一周深翻 35~40 cm 后起垄[1~2],垄距 1.3 m,垄高20 cm,铺设滴灌带、覆膜。哈密瓜忌连作,若重茬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减轻连作危害。
可选择西州蜜25号、1号、17号、金凤凰(新密28号)、9818等系列品种。
4.1 适期育苗
采取育苗移栽方式。据不同成熟期(上市期)倒推相应的育苗时间,温室加温提前40 d左右育苗。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12月下旬至1月上中旬。
4.2 苗期管理
出苗前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8~35℃,夜间20~25℃。大面积出苗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15~18℃,适当控制水分和温度,保证光照和温度。
当棚内地下10 cm地温稳定在14℃以上(一般5 d以上),最低气温12℃以上,幼苗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垄上做双行三角形栽培,株距40~45 cm,栽培密度为 1 100~1 350株/666.7m2。 每垄两行,株距50 cm,行间25 cm。定植穴深 10~15 cm,将瓜苗带土坨放入穴中,覆土后四周稍压实,滴透定植水。吐鲁番地区一般在1月底至2月上中旬,抢“冷尾暖头”的晴天的下午定植。
6.1 温度、湿度管理
春季前期温度较低,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定植后5~7 d缓苗,此期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为有利条件。棚内白天保持28~35℃,夜间17~20℃。缓苗后白天25~30℃,夜间15~20℃。白天温度超过35℃开始通风降温,适当开顶风口放风,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逐渐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防止闪苗。
6.2 水肥管理
根据苗情而定,如果植株表现出明显缺水现象(中午叶片发软,早晨叶片和茎尖无水滴),可适当补充水分。缓苗后浇缓苗水,开花前少浇水,多蹲苗,苗期喷施1次叶面肥。开花定瓜后为了促进坐果膨瓜,根据墒情和天气情况每隔7~10 d给一次水肥[3~4],整个膨瓜期滴3到4水即可。喷施以磷、钾为主的叶肥2次,一般每次施滴灌肥20 kg/666.7m2。采收前10~15 d控制水分,保持适当干燥,提高甜瓜的品质。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浇水时间和方式,以免裂果。
6.3 整枝
温室哈密瓜立蔓栽培,要特别注意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改善瓜的外观和提高瓜的品质。采用单蔓整枝吊蔓栽培,10节以下及14节以上侧蔓及早摘除[5],留果节位在10~13节,雌花以上摘心,摘除枝蔓,注意伤口要平整,及时清理摘除的枝蔓,否则易感病。主蔓25~28片叶打顶(不超过30片),顶部留1~2个生长点。春季整枝最好在下午进行,早上湿度过大整枝留下的伤口易感病。
6.4 果实发育期管理
授粉采用蜜蜂授粉为主,人工授粉为辅,不提倡使用座瓜灵,每个标准棚放置2箱蜂即可。及早定果,在授粉后7 d左右,果实至杏子大小时要及时定果,选留周正果,1株1果。果实膨大后要及时吊瓜,避免坠断枝蔓,亦便于管理和成熟采收。
6.5 病虫害防治
苗期要喷施百菌清、50%百菌唑等预防猝倒病,发病后7~10 d喷一次,喷洒2~3次,应注意喷洒幼苗嫩茎和发病中心附近病土。严重病区可用上述药剂兑水50~60倍,拌适量细土或细沙在苗床内均匀撒施。苗期以后,要特别注意预防红蜘蛛与烟粉虱的危害,可在温室通风口加盖60目防虫网防止昆虫进入,或种植辣椒等诱集植物,吊挂黄板等措施诱杀。病虫害要提早发现,采取有针对性的药剂喷施消除病源点。温室甜瓜病害与操作管理关系很大,特别要注意温室内的湿度,在不影响甜瓜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较低湿度,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温室哈密瓜通常在侧蔓上果实前的叶子开始老化且果实全网纹时,即在授粉后40~45 d成熟。成熟的哈密瓜糖度应达到14%以上,西洲蜜25号、1号、17号、9818等小果型单瓜重达到1.5~2.5 kg,金凤凰、新红心脆等单瓜重达到1.8~3.0 kg。此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应留果柄且是丁字把,严防碰伤,并尽快为果实套上塑料发泡网,装箱发运。
[1]张心园,冯大江,常彩霞.哈密瓜膜下滴灌种植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4(1):27-29.
[2]张明理。闽南地区哈密瓜大棚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3):37-40.
[3]谢恒星.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甜瓜生长效应及植株液流研究[D].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5-137.
[4]桑艳朋.膜下滴灌条件下甜瓜田间需水规律的研究[D].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5.
[5]金伟兴,胡宇锋.大棚哈密瓜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留瓜方式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3(12):20-22.
孔德鹏(1986年8月-),重庆人,研究生,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新技术推广。
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