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安全理财四要诀
理财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特别是中老年人退休之后,要树立理财新观念,以使自己更好地安度晚年。为此,理财专家特意为中老年人准备了四大理财要诀。
大多数中老年人退休后不再有固定的新增收入,却需要应付日常生活及保健医疗等开支,费用支出会逐年增加。此外,中老年人承受风险的能力也不如年轻人强。因此,中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时,应优先考虑本金安全,在能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一般来说,风险程度较高的理财项目包括股票、黄金、外汇及其他特殊投资项目,风险程度较低的理财项目包括储蓄存款、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
中老年人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差,因此,对于理财的流动性要求非常高。有不少老年人看到银行的利率表显示存款期限越长、利息越高,便将自己所有的钱都存成了3年期或5年期的定期存款,一旦突然生病住院,急需将钱从银行取出来时,由于存款期限未到而只能按照活期利率结算,就会损失很多利息收入。
面对这样的情况,理财专家提醒:首先,应预留3~6个月的生活开支,放在活期存款或者可以随时支取的理财产品上,以备生活中的不时之需;其次,投资期限主要以3个月至1年为宜,以保证资产的稳定流动;再者,如大额购买长期产品,应问清楚是否有提前支取或者质押贷款的可能及相关手续。
大多数中老年人喜欢定期存款,对高利率的三至五年中长期定期存款尤为热衷,但这种理财方式流动性差的特点又让他们无所适从。举个例子,如果拿3万元存3年定期,就意味着资金一下子会被冻结3年,提前支取便会损失利息。殊不知,这其中也有窍门可循:将3万元分为3份,每隔1年存1万元,都做3年期定期存款,接下来的每年都有1万元到期,如有需要,可以使用,不需要则可再转存3年。周而复始,既保持了一定的流动性,同时享受的仍是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收益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理财产品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选择理财产品时,需要对自己的家庭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力有所了解,切忌偏听偏信高收益产品或盲目跟风,应选择自己熟悉的、市面上常见的、投资标的喜闻乐见的产品进行投资。
中老年人在做投资决策时,一定要注意比较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例如,购买理财产品,可以选择保本型的,买得更安心;购买保险产品,可选择期限相对较短且资金领取方式更为灵活的万能险,一般有最低保底收益,满足自己稳中求胜的要求;至于基金类产品,中老年人可选择风险相对较小的货币基金,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进可攻,退可守。●
薛玉华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 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