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杰,李 群,唐 忠,尹凯辉,陈蓉梅
目前,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离休老干部进入“两高期”后的老年卫勤保障工作,在服务方向、内容、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1 总体健康状况 老干部从艰苦的战争年代走过来,年龄增大,导致身体器官功能老化、退化及多种疾病,这些都决定了“两高期”老干部的健康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轻微的损伤、情绪的波动,平常不起眼的疾病都可能使其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导致严重的后果。
1.2 居住陪护人员现状 由于现行人口政策的特殊性,家庭日益小型化;社会快速发展使就业状况发生变化以及老年人自身性格特点等导致家庭结构及人员组成发生变化,使老干部居家养老与传统模式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多数子女不能在身边陪护,大多数情况下是老干部由保姆或其他人员陪护,甚至处于独居的状况。现在陪护人员普遍缺乏相关医学、护理技能,导致一旦出现突发应急事件,卫生所不能第一时间知晓并组织积极救护,为健康保障留下隐患。
1.3 心理健康需求 在空巢、丧偶、多种疾病缠身,以及由于年龄增大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同步导致不适应等情况下,老年人易产生孤独、抑郁、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等极端行为。如果长期处于情感关怀不足或缺失状态,易导致躯体疾病发生,危害健康。
2.1 组织机构健全 老干部卫勤保障工作涵盖范围广,细致、琐碎。干休所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成立医疗抢救组、担架组、车辆保障组、水电维护组。医务人员负责现场急救、转院和后送。老干部工作无小事,在疾病、心理状态波动、生活环境改变等情况下,都容易导致健康状况改变。为此,卫生所积极与营房、财务、生活服务中心、车辆保障等方面沟通合作,密切配合,做到老干部有什么事,有人管有答复,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并在组织层面加强与体系医院和地方急救中心合作,切实保障医疗工作高效、安全、可控。针对老年人视力、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的实际情况,为老干部和遗属配备了紧急呼救系统和一键式移动呼救器,并制作了随身携带的疾病卡,包含姓名、单位、疾病名称、用药、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其在任何时段、任何地点发生紧急情况下的有效呼救,确保得到及时的救治,切实加强了安全保障力度。
2.2 内强素质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离休老干部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为完成好卫勤保障任务,医护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爱老、尊老、敬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进入“两高期”老干部的健康处于一个脆弱的平衡状态,医疗工作是重中之重,对突发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安全高效的处置至关重要。卫生所坚持医务人员继续教育,通过送学、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利用地处省会城市的优势,及时了解相关专业发展动态,紧跟医学发展前沿,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提升技术水平,为老干部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成立急救小组,配备内外科急救箱、心电图机、吸痰器、除颤起搏仪、氧气瓶、呼吸机等器材[1]。急救药品专人管理,急救器材定期维护,保证随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组织院前急救演练,医生分组管理老干部到人头,针对个体制定个性化保健、抢救预案。
2.3 独居老人全时段保障 卫生所通过加强与亲属沟通协调,使其明确老干部实际健康状况、存在哪些潜在的医疗风险。留取亲属电话号码,保证医务人员与亲属之间联系畅通,筑牢卫勤保障防线。指导亲属如何请专职陪护人员,增大安全保障力度。医护人员通过日间巡诊、节假日及八小时外电话巡诊等方式,随时掌握老干部生活健康状况,做到发生意外时,保障及时高效。个别独居老人由卫生所保管备用家庭钥匙,以便防止有意外情况发生时,老干部能呼救但不能开门等情况发生,延误救治。
2.4 子女及身边人员培训 加强陪护人员培训,能保证在老干部出现紧急情况时,抓住黄金救治期,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便为后续救治赢得宝贵时机。我们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制作宣传册、广播等易学易掌握的方式,讲授常见损伤的防护知识。比如:心脑血管意外呼救程序、低血糖识别与处置、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防跌倒常识,骨折病人搬运常规;防止喂食呛、噎、牙齿脱落等致窒息、误吸发生;防烧烫伤等。指导三餐搭配,合理用药,健身方法选择等,做到科学膳食,合理锻炼。通过上述培训,使陪护人员掌握了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共同筑起保障老干部身心健康的屏障,实现全时段医疗安全保障。
2.5 重视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两高期”老干部的心理特点和居住现状,我们在卫勤保障方面,融入现代社区护理的先进理念,除了加强慢性疾病的防治,更重视老干部心理保健需求对健康的促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2]。利用巡诊、走访、拉家常、生日及节假日问候等方式,运用精神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老干部有需求时,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消除压力和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健康愉快的安度晚年。
[1]綦瑞霞,耿智慧.干休所卫生所做好院前急救的体会[J].人民军医,2013,56(10):1240.
[2]席淑华,卢根娣.现代社区护理[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