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引起的电光性眼炎1例

2015-02-21 04:13:33李凌雯
西南军医 2015年3期
关键词:面部皮肤电光灯管

张 琳,王 飞,李凌雯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8岁,系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患者在集中对全院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时未佩戴防护眼镜,只穿着长袖工作衣和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每天14:30~17:30),3 小时内连续监测36 只紫外线灯管。监测仪器为UV-B型紫外辐照仪。其监测波长254nm,响应时间1 秒,距离1 米,环境温度(20±10)℃,湿度<80%。监测结束3 小时后,开始出现双眼肿胀、剧烈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且布满血丝。看东西模糊同时合并视力减退,看灯光、人周围有光晕或彩环。额头及面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疼痛,同时伴有烧灼感。未做任何处理至次日10:00 时到眼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电光性眼炎。给予对症治疗:贝复舒滴眼液点双眼每半小时1 次;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双眼每1 小时1 次;红霉素眼膏点双眼每晚1次;新鲜人奶,每只病眼3~5 滴,滴奶后不立即睁眼,闭目3~5 分钟,每隔2 小时滴1 次。冷敷眼部:闭眼,用冰袋隔纱布敷于眼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抹额头及面部皮肤。外出时做好防护戴墨镜防紫外线照射双眼,减少用眼时间。

2 结果与讨论

治疗24 小时后,额头及面部皮肤发热、发红消失;双眼剧烈疼痛、沙涩灼热、畏光流泪现象减轻;48小时后,额头及面部皮肤发黑并脱皮,双眼剧烈疼痛、沙涩灼热、畏光流泪现象消失;72小时后做眼部检查可见:眼睑色黄润泽、结膜红润,充血水肿消失、角膜光滑、视力恢复。

医用紫外线消毒灯发出紫外线波长多在180~300nm,具有杀菌作用,而这种杀菌作用的紫外线波恰好是对人体有害的波长,容易被结膜、角膜及皮肤吸收,导致电光性眼炎。电光性眼炎的临床表现来源于紫外线对角膜上皮的损害[1]。其发病机理与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增加有密切关系[2]。大量紫外线作用于上皮细胞的水分子,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通过:(1)攻击DNA 碱基和DNA 的双链结构,造成不可修复损伤;(2)抑止抗氧化酶,从而改变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核膜的通透性,使其崩解。使角膜上皮的钠-钾-ATP酶失活,导致细胞代谢障碍。细胞溶解脱落后释放大量炎症刺激因子[3]。国内近年的一些研究证实紫外线照射引起角膜损伤是一种细胞凋亡的改变[4]。由于紫外线具有积累作用,电光性眼炎的潜伏期长短往往取决于吸收紫外线的总能量。长期照射会损害眼睛及皮肤,导致眼部创伤及皮肤严重灼伤。即使是杀菌效果再弱的紫外线,如果长时间照射,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在集中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时,监测数量多,接触时间长,非常容易受到紫外线的损伤。因此,今后监测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应戴好防护眼镜,最好穿上防护衣。特别是中小型医院应首先做好监测人员的自身防护,每次监测时间不宜超过2 小时。同时制作警示牌提醒伤病员不要擅自进入正在消毒的房间。若不慎因紫外线照射引起烧灼伤应尽快就医正确处置。

[1]韩宏杰.电光性眼炎127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4):309-310.

[2]胡椿枝,曾爱萍,翁景宁,等.电光性眼炎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2):85-87.

[3]夏寿宜.放射生物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22-24.

[4]刘莹,董东生.紫外线致大鼠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8):624.

猜你喜欢
面部皮肤电光灯管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肉毒素治疗面部皮肤老化临床研究
比较不同部位皮瓣移植对于颜面部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
中外医疗(2018年25期)2018-12-22 09:45:16
简单道理
电光聚合物薄膜传感器及其电光性能
高功率脉冲氙灯灯管的性能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2:27:25
面部皮肤手术64例护理体会
电光诱导标在新岭隧道改扩建中的应用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临床疗效分析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53
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