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少数民族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脑电图检查及临床分析

2015-02-20 17:20:31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脑电图室张卫红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脑电图脑炎口病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脑电图室* 张卫红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共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儿科感染科收治的100例HFMD患儿,其中男孩57例,女孩43例,年龄2个月~9周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男女孩患病比例差不明显,发病年龄以5个月到5岁年龄段居多,其中苗族患儿20例,土家族患儿22例,汉族患儿56例,全部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热后1~2天均可出现皮疹,表现为手、足、臀及膝关节周围的红色血疹、疱疹及口腔粘膜疱疹等病变,其中口腔疱疹患儿60例,臀部四肢皮疹40例。严重的20例患儿有四肢不自主抖动,嗜睡惊厥。临床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25%,磁共振检查异常率为60%,脑电图异常率为65%,脑电图检测异常率高于其它检查。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近几年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由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EV引起,目前发现引起发病的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及埃可病毒最常见。患儿发病初期症状轻微可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咽喉疼痛、腹泻等类似感冒症状,及时治疗可痊愈。因我们地处少数民族聚集地,多数患儿属留守儿童,病情常被误诊、漏诊,患儿来院时大多出现高热、精神差、肢体不自主抖动、惊厥、抽搐,常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手足口病病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据报道,如患儿年龄小于3岁,高烧不退且超过3天,伴有精神差、嗜睡、惊厥者,且外周血像提示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明显增高,血压高或偏低,伴有呼衰者提示病情进展。手足口病患儿多死于呼衰、脑病、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因此早期及时正确诊治是防止患儿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关键,且文献报道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脑干及周围神经病病变中优于CT检查,我科收治临床确诊的患儿在做脑电图检查的同时都进行了磁共振检测,其中重症患儿25例,脑电图检出阳性率为100%,磁共振检出阳性率为60%,脑电图检出阳性率大于磁共振检出率。

(二) 脑电图检查方式:我科检查确诊的患儿均采用上海诺诚公司生产的7128型脑电图检测仪进行检查,按国际脑电图学会标准电极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放置头皮电极及耳垂电极,对年龄较大能配合检查的患儿做单极及双极导联描记,常规睁闭眼及闪光诱发刺激,不能配合患儿要求睡眠或水合氯醛药物睡眠状态下描记。根据脑电图的基本节律、波幅、频率结合患儿实际年龄进行分析,结果可分为正常、边缘及不正常脑电图三类。来院的患儿均在一周内行脑电图检查,部分界限或不正常患儿于2周内复查,个别重症并发脑炎症状及严重并发症的患儿用HolT行床旁监测。

二、临床特点及EEG检查结果

(一)临床特点:患儿中有手足、口腔粘膜、臀部及肛周、膝关节出现红色疱疹56例,发热87例。其中精神萎靡不振25例,头痛呕吐10例,嗜睡惊厥10例,惊厥昏迷10例,出现呼衰、心衰8例。15例并发脑炎、有脑膜损害症状,临床脑脊液穿刺检查异常者30例,异常率为30%。严重的25例患儿,经磁共振检查异常率为60%,而脑电图检查阳性率为100%,脑电图与磁共振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地区与全国手足口病报道流行时间及病情变化均无明显不同之处。

(二) EEG检查结果:EEG检测临床症状较轻患儿的脑电图多无异常,症状稍重伴有惊跳、惊厥症状的患儿脑电图均以0.5~4次/S中高波幅多形性θ及δ波为主,少量夹有4~5次/S中高幅的θ波,大多重叠在大慢波上,症状严重并有脑病症状的患儿以弥散性低中幅0.5~3次/s δ节律为主,患儿基本节律几乎完全解体,更严重的患儿可见慢波间歇活动及尖波出现。在100例HFMD患儿初检中EEG检测正常者占35%(35例),轻度异常40%(40例),中度异常占10%(10例),重度异常15%(15例)。15例极危重患儿表现为基本节律解体,以弥慢性低中幅1~3Hzδ节律为主,其中5例病危患儿为低电压和电静息状态,其脑电图电压均≤25MV,对外界刺激很少有反应。其中3例多次行EEG检查,均提示低电压,提示患儿脑功能严重抑制或基本丧失,患儿于治疗后两周无好转死亡。其余12例危重症患儿经两个月不等的时间治疗后康复,后复查EEG仍表现为大量中高幅4~7HZ慢波活动,半年后复查基本恢复正常。

三、结论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目前尚缺乏特异性、高效率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本病四季均有发病报道,对症和支持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本组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发现男孩稍高于女孩,部分患儿因病情漏诊、误诊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治疗,此病发展快、短期内可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脑炎等,尤其有合并急性肺水肿者,患儿病死率极高。手足口病所致的脑损害患儿,经早期干预治疗,多数预后较好,几例死亡报道患儿均因居住偏远山区来院不及时,延误了病情未得到及时治疗所致。因此在我们地区应加大手足口病宣传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儿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文献报道HFMD患儿脑电图检查异常率高于磁共振和CT检查,4~15岁患儿在清醒状态下能较好配合EEG检查,其异常率高于3岁以下或不能很好配合检查需用水合氯醛睡眠检查的患儿,用药物睡眠患儿结果多为睡眠期EEG,没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所以3岁以下患儿或不能配合检查服用药物睡眠的患儿,虽EEG显示结果正常,也并不代表患儿没有合并脑细胞损伤,有时需进行两次以上检查或结合临床。

作者考虑EEG检查敏感性高,价格便宜而且无创,可作为HFMD患儿临床路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脑电图检查可全面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可较好反映整个病程进展及进行预后评估。尽管EEG检查对于手足口病患儿诊断无特异性,并且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改善关系不完全同步,但还是建议患儿要及早进行此项检查,便于及早对症治疗。

1 刘晓燕. 临床脑电图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105.

2 吴梓梁. 小儿内科学. 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239-2240.

猜你喜欢
脑电图脑炎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幼儿园(2020年18期)2020-12-30 11:58:02
孩子“口腔溃疡”警惕手足口病惹祸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