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傩舞现状及问题研究——以秀峰区张家村为例

2015-02-20 15:42方可波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方可波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傩舞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秀峰区张家村为例

方可波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受神秘的巫文化影响,桂林傩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盛极一时,但近年来逐渐趋于衰退。通过实地考察张家村傩舞,可以发现桂林傩舞艺术面临着缺乏继承人、观赏性不足、舞蹈造型和手势表达失传、道具不精、基层教育不重视、表演人员经济困难等生存困境。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傩舞表演的继承人和道具制作的传承人,强化对傩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提炼傩舞的特色内涵,促进桂林傩舞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桂林傩舞;现状;问题;对策

历史悠久的桂林傩舞,曾在广西桂北地区汉民族中广泛流行,至今当地乡间仍保留着的一种习俗——跳神,就是古代傩舞在今天的遗留和衍续。《临桂县志》有如下记载:“跳庙为古乡傩之变相,谓之跳神……延道士戴假面以肖神,冠其冠,服其服,歌唱舞蹈,如癫如痴。”“今乡人傩,率于十月,用巫者为之跳神……戴假面、著衣甲,婆要而舞,枪伫而歌。”

自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进而使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桂林因此成为了湘桂走廊,为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塞。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直接影响了桂林傩舞的生存发展,培养出桂林傩舞的文化特质。宋朝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描述:“桂林傩队,自承平时名闻京师日,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延续至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对广西的傩舞文化影响极大。太平天国以拜上帝为中心思想,以驱“邪歌”、“邪戏”之名严厉地打击傩文化。近代,辛亥革命的“革故鼎新”思想传入桂林,新思想的涌入让师公们在傩舞表演中逐渐发生艺术转变。到20世纪60年代,桂林傩舞再次被列入清除之列,傩舞、傩戏表演以及傩祭祀已无人敢组织表演。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傩文化调查,贵州、江西等地傩文化曾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但近年来随着专注傩文化的老一辈艺术家相继退位,这种热潮又逐渐冷却了下来。

一桂林傩舞张家村地区现状

现今桂林传统傩文化只存在于大河乡、张家村、永福三地。张家村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芦笛岩旁。桂林张家村的村民是从江西迁移过来的,他们的神谱贴近田野生活,有祭纺织娘,耕种郎等,与桂林农家生活非常贴近,显示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据了解,傩文化在张家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为当时娱乐活动少,村里人都很喜欢听这些音乐,所以一直有人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但张家村傩文化局限于傩舞,缺乏有故事情节的傩戏表演。

傩舞一直由当地的老艺人们代代口手相传。传授过程也很随意,没有正式拜师学艺的仪式。村里的老人们还记得他们小时候观看的傩舞表演实况,如:村里哪户人家生了儿子,就跳傩舞中的“圣母贺郎歌”,然后挑着甜酒鸡蛋挨家挨户分发,同时每三年还会有大型的还愿活动。到“除四害”时期,没有人再敢跳傩舞,其面具和乐器也大多被毁坏。随着改革开放后娱乐活动的逐渐增多,人们的兴趣迅速转移到了现代时尚艺术上,学习傩舞者几近断代。

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化馆下派到张家村做田野调查的工作人员录下了当时傩舞传人的表演,36神72相一共108首曲子,但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保存的资料只有录音,没有录像与照片。张家村傩舞出现一个断层,直至2007年发展乡村文艺,才从桂林市文化馆领回了27年前本村的录音资料。根据录音资料,张家村如今还原了108首傩舞的伴奏音乐,并记成简谱。大部分舞蹈资料只有曲谱,仅少数几个有歌词。2008年张家村成立文艺团,开始集中学习傩舞表演,演员队伍均为本地喜爱文艺的村民自发组织。成员20多人,有团长一名(男),为张家村本地人;副团长一名(女),副团长黎美琼是由外村嫁来张家村,今年55岁,平时负责联系安排演出排练事宜。文艺团成员男女不限,全是本村人员,平时忙于农活,空闲时间参与表演,以老人居多。

整体而言,张家村傩舞表演团队偏老龄化,最年轻的30多岁,最大的70多岁。该团经常组织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聚会活动,村里人只要想学都可以参加,但年轻一代一般不感兴趣。演出排练时间不太固定,大多为农闲或晚上下班后,如有演出任务则加紧排练。乐谱是根据录音还原的简谱,舞蹈则是请桂林其他地方的舞蹈老师来教授,加入了许多现代化、商业化元素,与原来的傩舞有很大的差别。演出时,乐队3至5人,舞蹈十余人。傩舞演出场合没有特定的要求,只要一块空地都可以表演。演出最多的是“贺公王”(公王是一位主神灵,主管开山,修路等)、“贺鲁班”、“圣母贺郎歌”等,光“贺公王”就有7首曲子,不同的活动场合会出演不同的舞蹈。该团已排练出的曲子有十余首,经常参加政府举办的傩戏表演,其古傩表演《傩·韵》于 2008 年11月获桂林市第 29届“漓江之声”地方艺术大展演一等奖;2011 年3月3日参加了桂林市秀峰区主办的《桃花别样红》民族歌圩节活动演出;每年“三月三”芦笛岩广场也会开展傩舞表演活动。

张家村傩舞的伴奏乐器以笛子为主,大鼓伴奏。其中笛子是根据历史传下来的傩笛仿制而成。长64.5厘米,直径2.5厘米,降B调,一共7孔,无笛膜,可分为两节,但不可调音,一头用粗布塞住以发声,有特殊的吹奏方法,现张家村有这种仿制傩笛5支。大鼓为普通大鼓,节奏多为即兴,无固定锣鼓谱。

据调查,桂林现存的傩面具已经不多了。一般来说,傩戏表演中一共有36神72相之说,每个神都有其独特的面具,神灵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跳不同的舞要带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人物的表情各有特色,皆为木质。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政和中大傩,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至今桂府作此者,皆致富,天下及外夷皆不能及。”[1]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描述:“戏面,桂林人以木刻人面,穷极工巧,一枚或值万钱。”[2]当地傩舞面具早已遗失,现使用的面具是由桂林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钟士聪先生(该剧团的艺术顾问)收集购买回来的。岑云端《漫话广西桂林傩舞》中记载,“桂林跳神舞蹈中,除生活动作的摹拟外,有不少类似拳术和戏曲动作的舞姿,这可能是傩舞在发展过程中,受民间文化艺术的影响、渗透所致。跳神的步法自由少规整,常用的有左右踏步、跺步、搓步、平步、大小八字步、丁字步、前后点步、半蹲、吸片腿、平步旋转等,舞步迅捷多变。高潮时也有蹦窜、腾跳、翻、转等一些技巧性的动作。表演多遵循对称、方整的程式向二个或四个方向重复一套动作,还有些类似戏曲“亮相”的造型和片刻停顿。”[3]该剧团的服装为桂林彩调服装,统一由村里文艺团管理,此外还有马鞭等道具。

二目前张家村傩舞存在的问题

王建涛在2012年的《桂林傩戏现状调查研究》中指出,“如今,桂林的傩戏主要流传于乡间,很大程度上只是形式的再现,戏剧艺术或仪式在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均被改变。目前,就连具有商品化色彩的傩戏也因传承日益困难,逐渐处于濒临灭绝状态。”[4]通过对桂林张家村傩舞队的调查,我们发现张家村傩舞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傩舞文化缺乏继承人。在当今社会,傩文化“娱神”的功能性已经基本丧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信息量大爆炸环境下的人们已经渐渐遗忘了这种传统文化,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习传统的傩舞。傩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后继缺人,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即将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慢慢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桂林缺乏对传统傩文化的宣传和对继承人的培养,在当地谈到傩文化时,很多人都完全不了解。

二是观赏性不足,舞蹈造型和表达手势失传。相对于现代审美来说,传统的傩舞几乎没有什么观赏性,所以很少有人请去表演,导致表现的机会越来越少。张家村傩舞表演的舞蹈动作是请桂林市一些舞蹈老师编排的,这些动作都与过去的艺术形式相差甚远,传统舞蹈中的“手势”寓意、“法器”作用很多已经无人能懂或失传。在村里老一辈人看来,当下的傩舞已经是改革后的现代傩舞,在内容和形式上已出现传承的断层。

三是道具不精。如今张家村的傩舞表演,服装与道具除傩面具以外都是借用桂林彩调。傩舞是一种带着傩面具进行表演的艺术,而桂林的傩面具种类多样,没有一个是相似的。傩面具都是木雕而成,可谓穷极工巧,傩面具雕刻工艺曾出现过三层成品,装饰精美价格不菲,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调查发现,桂林张家村古老的傩面具已经全部遗失,如今村中已经没有会雕刻面具的巧匠在世,傩舞面具是近几年陆续从别处采买过来的。由于精致的傩舞面具遗失,表演活动在艺术风格上缺少灵气和美感,表演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是地方学校无相关基层教育。笔者对几所学校的各年龄阶段学生进行抽样采访,发现现今桂林及周边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并无桂林傩舞的宣传介绍,各高校中也很少有为傩文化传承和发展而开设的相关课程。这一情况导致年轻人几乎接触不到傩文化,学生们在学校接触不到傩文化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其背景与内涵,部分低年级学生甚至从未听说傩文化,更勿言鉴赏与喜爱。

五是表演人员经济困难。据张家村民介绍,剧团偶尔会受邀参与文艺表演,但从傩舞学习与教学来看,都是村民们的自发行为,没有报酬。所获得的表演酬劳大多只是车费、服装等,不会分发到个人。不过现在团内人员都是以自娱自乐为目的,无人以此为业。傩舞学习需要时间与精力,当下学习者大多为村内务农者和文艺爱好者,进行傩舞表演的所得并不能满足傩舞学习者养家糊口的需求,在经济压力下,村里年轻一辈几乎都在外出打工,并不愿意学习傩舞。

三关于保护桂林地区傩舞艺术的思考

作为桂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傩舞发展与历代文化的冲击与融合密不可分,它是考察当地文化的活化石。我们借鉴傩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验,结合桂林傩舞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保护措施:

其一,加强宣传力度,培养傩舞文化继承人。结合桂林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桂林市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傩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桂林傩文化,而不是仅由少数人默默传习。政府部门可以举行更多的传统民俗活动和文化旅游节,把傩文化作为桂林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展示,加深本地居民和游客对桂林傩舞的印象,把傩文化作为桂林旅游业的一张文化名片推广出去。同时广泛培养继承人,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文化交流。

其二,改革创新,提炼舞蹈造型和手势表达的特色内涵。邀请专业学者深入民间调查古傩舞动作、手势、法器及其动作含义,提炼其特色,创编有专业内涵的傩舞表演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观众在舞台观看的同时能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进而领悟桂林的傩舞艺术。如何既保持傩文化特色,又摆脱昔日宗教和迷信的色彩,还需相关研究者、表演者不断探索与实践。笔者在张家村观看了2012 年“三月三”民族歌圩节活动演出的录像,表演删除了传统傩舞的封建迷信色彩,结合现代舞蹈艺术的审美,强调夸张造型和手势表达。这种大胆创新的舞蹈既能反映传统社会生活的祭祀状况,也能使艺术观赏性大为提高,容易让大众接受,应该成为桂林傩舞的发展革新方向。

其三,培养道具制作传承人。随着老一辈师公们相继去世,桂林傩舞道具制作技术逐渐失传了。精美的傩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价格不菲,但制作技术精细繁复,已极少有人掌握。应该提升乐器和道具的质量,恢复其艺术的真实性,利用现代扫描数码技术,采用高科技复制和设计手法,培养专业的道具制作传承人员,把桂林傩舞发扬光大。

其四,傩舞教学新尝试。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傩舞进入课堂,可以在中小学开展校园民俗文化节,组织表演傩舞,展览和学习傩文化的基础知识。在本地开设课余兴趣文化班,教育辅导民间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观赏桂林传统傩文化,培养对傩舞的兴趣。各类地方高等院校可以增设关于傩舞欣赏或教学的课程,邀请民间艺人进入学校展示与教学;可以派专门人员深入调查傩文化的内涵,提升总结,进行理论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傩舞传承人和内行欣赏者。

其五,力争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增强社会资金和民间经费的资助,先解决硬件需求,后增加软件投入,形成良性的发展态势,全力推动扶持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令人欣喜的是,张家村附近近期将兴建成一座由政府出资的大剧场,与芦笛岩风景区连成一片,并已邀请张家村文艺团来长期进行傩舞表演。傩舞剧团张团长表示,有了固定的收入以后,村里年轻的一辈将有很多人会回来学习傩舞表演,将老一辈的舞蹈技巧、傩舞艺术和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范成大,齐治平.桂海虞衡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3]岑云端.漫话广西桂林傩舞[J].民族艺术,1986,(1).

[4]王建涛.桂林傩戏现状调查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4).

(责任编校:余中华)

On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Guilin Nuo Dance

FANG Kebo

(School of Music,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Guilin Nuo Dance, influenced by the mysterious Shaman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once enjoyed great prosperity, which, however, has declined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Nuo Dance in Zhangjia Village, it can be found that Guilin Nuo Dance is faced with problems such as a lack of heirs, insufficient ornamental function, vanishing choreographic models and gesture expressions, bad props, ignorance of basic training, and financial predicament of performers.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foster heirs of Nuo Dance performers and successors of prop producers, reinforce research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uo Dance, constantly refine the feature and connotation of Nuo Dance, and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Guilin Nuo Dance.

Key Words:Guilin Nuo Dance; status quo; problem;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方可波(1990— ), 女,湖南长沙人,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收稿日期:2015-05-25

中图分类号:J7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4-0129-03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