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2015-02-20 05:36刘长军,谢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刘长军, 谢瑜

(西南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简介:刘长军(1977-),男,黑龙江兰西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E-mail:liuchangjun@swjtu.edu.cn。

中图分类号:A81

文章编号:文献标志码:A1009-4474(2015)05-0096-08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各个领域进行除旧布新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巩固和确立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需要,也是新政权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以及进行思想改造和凝聚力量的现实需要。目前,学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主要是从整体上进行的,包括必要性、路径与举措、历史经验和启示、成效等内容。这些研究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有待于在整体研究基础上合理选取不同研究视角,加强与党在其他历史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比分析,深入挖掘有关史料,增强研究说服力,并进一步严密研究逻辑等。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Early Years of New China

LIU Chang-jun, XIE Yu

(SchoolofMarxism,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hengdu610031,China)

Key words: the early years of New China;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Abstract: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reforms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in all walks of life, which wa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power and to unite the whole country by mean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The researches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at that time focused on the necessities, methods, lessons, inspirations and achievements from the general perspective. But it is still significant to analyz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from various aspects with comparative and convincing approaches, which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paper.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这是新时期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部署和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总结以往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1949~1956年整体称之为“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学界也将其称之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近年来,学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着缺乏深入的个案研究、实证材料掌握不够、研究成果说服力不强等问题,因而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举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和启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四个主要方面。

1.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研究

必要性研究主要是论述为什么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提出原因的分析等。目前,学界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共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全国统一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新政权合法化了,这样它就可以取得社会改造和现代化所必需的更深入的政治控制,但它势必面临来自远古以来就支配中国社会的地方主义。因此,一个一体化的全国政治制度就需要国家以以前政权从未尝试过的方式向社会渗透,而这种渗透转过来需要谨慎地发展组织才能和认真地进行群众动员,以促使社会各阶层摆脱他们的狭隘观点〔2〕。李富江、李超、娄平认为,近代中国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和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对共产党的反动政治宣传,使得民众对共产党的认识不够清楚,人们对党的历史、党的纲领和党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有不同程度的顾虑。这些都要求加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传播力度,消除民众认识的混乱和偏差,统一民众的认识,重构党的政治权威〔3〕。徐建飞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对如何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方针政策还心存疑惑〔4〕。黎见春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要巩固执政根基,就需要以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来团结和教育全体人民,即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教育人民〔5〕。

第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政权引领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需要。彭厚文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立即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但已经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而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即是这方面的准备工作之一〔6〕。王留玉认为,只有通过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才能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才能支持改造,配合改造。也只有从上到下,从资本家到普通民众都理解国家政策,支持和自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才能保证社会变革有序进行〔7〕。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政权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凝聚精神动力的需要。耿虹认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旨在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思想改造活动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经阶段〔8〕。盛少清认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是新旧意识形态交替时期,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让人民群众认同、学习、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9〕。李富江、李超、娄平认为,从党的自身来看,取得新政权后,党内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薄弱的现状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从全社会来看,民众思想领域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旧思想、旧观念不会很快随着社会变革而改变的,不少群众存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具有不同程度的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3〕。王留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的建设面临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出于寻求民众支持和认同,以团结民心、共渡难关的需要〔7〕。徐建飞认为,新中国成立伊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并未得到彻底清算,封建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的腐朽观念依然存在,如果不及时肃清这些落后愚昧的思想观念,势必会影响新政权的巩固,阻碍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4〕。

另外,还有人从不同认识角度来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前28年的历史已经证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群众,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力。因此,在这一历史性关键时刻,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大众化,才能将其转化为广大群众投身新中国建设的内在动力,才能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8〕。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新党员干部理论水平低、修养不高,部分老党员干部中有主观主义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4〕,所以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非常必要的。

2.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途径和举措研究

目前,学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途径和举措的研究,涉及内容较多,主要体现在:一是主导传播媒介,发动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大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与通俗化解读力度;二是对党员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工农群众开展政治教育,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三是建立宣传网络,完善宣传制度,积极发挥文艺作品的渗透功能,营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浓厚氛围。

第一,主导传播媒介,发动群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大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与通俗化解读力度。

黎见春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主导传播媒介,掌控意识形态传播阵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执政党对宣传舆论的领导,二是明确新中国宣传指导思想,三是对思想宣传教育行业提出了明确要求〔5〕。王留玉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在宣传领域的领导地位:一是明确了执政党对思想宣传、文化出版的领导;二是建立宣传内容送审制度,引导社会舆论〔7〕。

彭厚文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题组织发动了一场群众性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除了组织各阶层的人民群众采取各种形式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外,还有系统有计划地编辑出版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并结合这一工作开展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著作的研究和通俗宣传〔6〕。

房雪、黎见春、杨永兴、徐建飞等研究者总结到,从1949年到1956年,中共中央加强了对经典原著的编译和出版以及通俗化解读工作,先后成立了人民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列宁全集(二卷)、列宁文集(两卷集)、列宁文选(共七册)、斯大林全集(十三卷)、毛泽东选集(三卷)〔10〕等全集选集类著作;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单篇著作单行本;选编了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等等。此外,中共中央鼓励理论工作者对马列原著进行了通俗化解读,出版了艾思奇、李达、杨献珍等知识分子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的通俗化解读著作,如《辩证唯物主义史纲》、《〈实践论〉解说》、《什么是唯物主义》等〔4,5,10,17〕。

第二,对党员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工农群众开展政治教育,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

卜昭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进行了以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学习来推动党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一是加强理论教育,以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二是通过整党整风运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三是在全国范围系统创建党的教育机构,以推动党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1〕。盛少清认为,党员干部是正确制定并贯彻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水平,关系到政权的巩固以及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成败问题,必须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9〕。彭厚文指出,在干部的理论学习中,中共中央制定了干部分级学习制度、干部轮训制度和高级干部自修制度等一套干部理论教育制度,来推进干部的理论学习〔6〕。房雪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极其重视对高级干部的理论教育,除了要求平时加强自学以外,还定期选送领导干部到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各大区和各省、地级单位也成立了中级党校和地方党校,形成了对干部进行系统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阵地。在各级干部学校中,通常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0〕。

李富江、李超、娄平指出,工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占中国主体的工人农民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因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为了让工人农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初步知识,对他们采取了普遍的政治启蒙教育〔3〕。彭厚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工农进行政治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治启蒙教育,第二个层次是时事政策教育,第三个层次是系统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6〕。吴丽霞认为,工人和农民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最主要的是要让工农群众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针对广大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冬学”这一传统教育方式,紧密结合当时的主要任务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又采取举办工人培训班、开办夜校和工农速成学校等多种方式对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这不仅使广大工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还提高了广大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12〕。黎见春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工农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活动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二是清理自发资本主义倾向,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5〕。

吴丽霞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思想上有消极守旧的一面,但他们欢迎新社会,拥护新中国。党根据知识分子这一实际状况,对其采取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帮助并引导他们改造旧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2〕。佘君、李燕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第一步首先是要改造思想,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其次是批判旧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再次是领导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他们进行情感培养,以确立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阶级观和道德观,并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作方法;最后是对高校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保证马列主义在高等教育中的主导地位〔13〕。卜昭韬认为,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的:一是坚信知识分子是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二是在学校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在全国各级学校中逐步建立、健全了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开设马列主义课程,拓展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四是在社会各界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五是组织社会各界知识分子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1〕。

第三,建立宣传网络,完善宣传制度,积极发挥文艺作品的渗透功能,营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浓厚氛围。

房雪认为,宣传网作为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以及国民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任。宣传网主要负责领导全国各社会群众团体的宣传鼓动、研究党内外思想动态、组织编审有关时事政策和生产宣传材料的工作,并承担着向社会大众宣传、灌输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等工作。除此之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协同合作,并联合人民解放军、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的宣传工作人员一同形成了全民性的宣传队伍〔10〕。黎见春、王留玉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决定建立覆盖全民的宣传网络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加强对全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党中央决定在每个党支部都设立宣传员,并特别明确指出,这些人员只能从劳动模范和革命积极分子中挑选,以保证队伍的人员质量。同时,为保证宣传员的数量,中共中央还采取“先发展,后培养”或“边发展,边培养”的举措,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了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普及所急需的宣传人员问题。正是因为宣传员制度的建立,确保了足够数量和高素质的宣传人员深入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14〕,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卜昭韬认为,在全国建立健全的宣传网,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举措:一是做好党的宣传工作,建立宣传网;二是通过报纸、出版、广播、电影和学校及其他各种文化教育工具,经常向社会各界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三是调整新华社在全国各地的机构,并规定由新华社统一发布重要新闻的制度;四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五是积极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1〕。徐建飞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众传媒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引导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是利用党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思想,让人民群众更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二是创办理论刊物,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诉求;三是利用广播电台举办知识讲座,宣传理论和时事政治,服务社会主义建设〔15〕。

黎见春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加快群众掌握理论知识的进程,党和政府在注重舆论宣传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文艺作品对民众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电影、戏剧、文学作品等的渗透作用,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寓于文艺作品中,激发民众对新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二是结合民间文艺,宣传新思想,传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5〕。黎见春、王留玉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积极利用了文学作品的渗透功能,以向全民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本土作品到外来译著、从长篇专著到短篇小文,都体现了对读者进行政治教育的特点。二是利用电影进行宣传,积极增加国产片和苏联翻译片的产量,逐渐减少美英影片的发行量,从而提高国产片的质量来争取更多的观众;还充分发挥了电影媒介的优点,突破书籍报刊的宣传局限性(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民众十之八九是文盲,不识字,无法阅读),使识字的和不识字的人都能受到教育,无论文化水平高低,无论年龄层次,人人能看,老少皆宜,受众面广。三是在戏剧中渗透马克思主义教育:禁演宣传封建思想道德的剧目,对部分优劣参半的剧目进行改编,大量创作能获得群众好评的新剧目,运用年画宣传的功能,发挥其宣传效应〔14〕。

3.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启示的文章较多。经过梳理和分析,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文本建设及通俗化解读;(2)建立全覆盖的教育和宣传体系;(3)准确把握不同阶层的特点和要求,实现理论普及与提高的结合;(4)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统一;(5)坚持党的领导,推进正面宣传与学术批判的结合,使理论宣传更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1)马克思主义文本建设及通俗化解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文本建设和通俗化解读工作。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都一致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彭厚文在文章中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介和桥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与理论工作者的这种中介和桥梁作用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是密切相关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理论工作者的作用,重视有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通俗著作、文章的撰写、出版和发表〔6〕。盛少清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推进离不开文本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以马克思主义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内容的文本,犹如播撒在广袤肥沃大地上的种子,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在广大的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走向大众〔9〕。李富江、李超、娄平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文章的撰写、出版和发表中,一定要用通俗、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效果,正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过程中采用了浅显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从而使文化程度、专业构成、思想认知不同的群众能够比较好和快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3〕。王先俊认为,要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的编译出版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解读结合起来,既要有蕴含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经典著作,又要注重把这一“学理性”很强的理论体系转化为通俗化、具象化的知识,使广大民众易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16〕。

(2)建立全覆盖的教育和宣传体系

彭厚文认为,大众化是针对人民内部所有成员进行的、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和宣传体系,应该覆盖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城乡,不留死角〔6〕。李富江、李超、娄平认为,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时效性的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作为民众主体的工人和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的实际,党和政府纷纷举行代表会、座谈会,利用电影、漫画、传单、演唱、话剧等寓教于乐的形式,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拉近了与民众的心理距离,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3〕。王先俊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丰富的学习内容与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并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内在要求、党的中心任务以及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水平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所以当时的学习活动才取得了好的效果〔16〕。

(3)准确把握不同阶层的特点和要求,实现理论知识的普及与提高

研究者们认为,不同阶层的民众学习特点不一样,因此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彭厚文认为,因为不同的对象,文化程度不同,思想状况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在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要求也应该不同。所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不同阶层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普及与提高结合起来了〔6〕。盛少清认为,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对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深刻地了解群众生活、认识群众的处境、深刻的把握群众的思想动向,大众化才会有的放矢,所以要不断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认真体会、感受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做到宣传内容的科学性和宣传效果的实效性〔9〕。杨永兴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根据大众化对象的特点,有区别、有针对性地来推进的,使马克思主义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深入大众,武装大众,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17〕。仲远风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主要是采取了多样性的方式,因为这样才能适应不同文化程度、思想状况和阶级的需求〔18〕。

(4)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统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的一个过程,对此,研究者们从研究整体、知识分子以及报刊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佘君认为,中国共产党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改造旧社会、建设新中国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理论的运用和发展都真正代表了最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9〕。盛少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党不断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在实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才得以建立、提高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在人民“大众”中生生不息,传承有序〔9〕。王留玉、张立地在文章中说,理论要维护和确保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要能够回答和解决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它的魅力才能显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规范市场、稳定物价、分地给农民、树立工人主人翁的地位等,让广大群众在新社会中得到了实惠,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此后又通过思想教育解决思想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能获得群众衷心的支持拥护,大众化工作推进得十分成功〔20〕。刘勇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党外知识分子中通过提升理论觉悟与尊重现实利益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党外知识分子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是单纯在理论学习中改造旧思想、旧观念,而是将思想改造和政治觉悟的提升置于对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利益关怀中,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给予充分的政治认同〔21〕。刘霞在文章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在宣传中做到了宣传内容紧紧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加大力度宣传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而且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2〕。

(5)坚持党的领导,展开正面宣传与学术批判的结合,使理论更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针对思想文化领域的现状,采取正面宣传与学术批判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主导地位。

佘君认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引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19〕。赵静在考察1950年代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时指出,党的领导是开展学习运动的组织保证〔23〕。

王先俊认为,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与对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批判结合起来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从诞生那天开始,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交锋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是如此。在这一时期,与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不断推进相伴随的是,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也广泛开展了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买办思想、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清算与批判〔16〕。代山庆在文章中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正面宣传和教育的同时,组织了对思想文化领域中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24〕。

彭厚文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重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成果中树立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面形象,增强它们对人民群众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6〕。黎见春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并存的现状,党要确立全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理论的权威地位〔5〕。王留玉认为,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首要的条件就是理论要有吸引力,使人民群众愿意接受,只有具备民众自觉接受的基础,才能让他们将理论作为指导自己实践的准则〔7〕。

4.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成效的研究,还显得比较零散,一些研究成果仅散见于相关文章。

王留玉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1949~1956)主要是消除了各种有害思想,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7〕。徐建飞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取得的成效主要有:肃清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培育和养成了国家民族意识、阶级意识,社会主义价值观被广泛接受,奠定了共产党执政合法基础,赢得了人民对新政权的支持,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15〕。丁贝贝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如下成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促进了社会各阶层民众主体性发展〔25〕。杨丽梅在考察川北宣传网制度的建设中总结到:宣传网向人民群众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性质、任务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从而保证中心任务的开展;宣传网使人民政治觉悟提高,增强了广大人民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26〕。马超在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学习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时认为,这些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再一次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全党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经受住了执政初期的各种考验;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了解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增强了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信念,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根本上实现了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使新中国成立初期辉煌成就的取得获得了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27〕。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在数量、内容、方法、视角上还需拓宽、加深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这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支撑。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从现有检索到的文献来看,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1.从现有研究数量来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中国知网(CNKI)上,输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主题词查询,没有检索到2005年及以前有这方面的文章,2006~2014①年检索到博士、硕士论文和相关期刊论文、会议文章等的数量较多,总量达到4597条。其中博士学位论文达到45篇,硕士学位论文达到392篇。由此可以看出,近8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可谓是炙手可热。但在主题中输入“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为15条记录,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篇,期刊论文13篇。在主题中输入“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查询,查询到结果共有8条记录,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篇,期刊论文6篇。两项查询加起来一共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也只有23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4篇,期刊论文19篇。为了进一步扩大检索范围,笔者对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主题的4597篇文章进行了摘要浏览,共检索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关的研究文献共有44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8篇,期刊论文36篇。简单分析可以发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文献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献的1%,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或者专著问世。由此可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

2.从研究现状来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在内容、方法和视角上还有待进一步加深、拓宽

第一,应科学选择研究视角,挖掘研究深度,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目前查找到的绝大多数文献都是从整体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的研究,优点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呈现整体感,不足之处是深入挖掘不够。当然,也有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开展研究,如从理论学习的角度、以知识分子自身的学习情况、从大众化内容的选择、从高校开展大众化、建立宣传网的情况以及报刊和出版物、文化习俗、纪念活动等视角来切入的,但不足之处是深入挖掘还不够,对历史与逻辑的梳理还要加强,说服力还要增强。

第二,研究还应从纵向、横向方面采取对比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延安时期、建党初期、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等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均有研究,不足之处是:一方面研究的数量不够,形不成体系;另一方面缺乏对比研究,从而导致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或启示都只具有笼统的借鉴意义,而缺少定向的具体指导意义和价值。

第三,应提供翔实的史料和基本素材,使研究成果得以完整呈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目前,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方面的研究成果,缺少系统的总结分析,仅有的研究成果也是分散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和内容选取中,总体上看还是点状的呈现,存在着缺乏基础素材和翔实史料的支撑。此外,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多地还是从定性的层面来描述的,令人信服度不高。

第四,研究还应逻辑严密、系统综合分析。目前,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已经有了较多的分析和归纳,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路径和举措、取得的成效、形成的经验总结以及当代启示等方面,还存在着相互重叠、边界不够清晰的情况。

注释:

①检索日期截止到2014年11月17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M〕.谢亮生,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2.

〔3〕李富江,李超,娄平.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经验启示〔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11,(2):43,43,44,45,45.

〔4〕徐建飞.建国初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语境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8-40,38-39,39-40.

〔5〕黎见春.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考察〔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1,(12):19,20,20,21,20-21,22.

〔6〕彭厚文.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历史经验〔J〕.许昌学院学报,2009,(6):1,2,4-5,2-4,5-6,6,6,6.

〔7〕王留玉.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23,23,31-33,53,46-47.

〔8〕耿虹.论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和途径〔J〕.传承,2009,(12):22,22.

〔9〕盛少清.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与经验研究(1949-1956)〔D〕.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2010:9,21,32,33,35.

〔10〕房雪.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历史考察〔J〕.枣庄学院学报,2010,(4):57,58,58.

〔11〕卜昭韬.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及经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2,(4):5-6,6,4.

〔12〕吴丽霞.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特点分析〔J〕.理论园地,2012,(3):143,143.

〔13〕佘君,李燕.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选择及历史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2):166-167.

〔14〕黎见春,王留玉.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J〕.学理论,2011,(12):152,152-154.

〔15〕徐建飞.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15-17,27-33.

〔16〕王先俊.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2):9-10,10,9-10.

〔17〕杨永兴.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2012:42-43.

〔18〕仲远风.建国初期在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理论观察,2013,(9):8.

〔19〕佘君.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6):28,24.

〔20〕王留玉,张立地.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考量〔J〕.学理论,2013:100.

〔21〕刘勇.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外知识分子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8):100.

〔22〕刘霞.建国初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D〕.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44.

〔23〕赵静.1950年代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2013:42.

〔24〕代山庆.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J〕.党史文苑,2012,(2):22.

〔25〕丁贝贝.建国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32-37.

〔26〕杨丽梅.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历史考察——以川北区宣传网制度的建立为视角〔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2):149-150.

〔27〕马超.建国初期党的学习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J〕.理论观察,2014,(8):12.

(责任编辑:杨珊)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战场在哪里
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真谛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