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绿色情怀——对军歌美学内涵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的思考

2015-02-19 01:36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郑恺
人间 2015年7期

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 郑恺

永恒的绿色情怀——对军歌美学内涵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的思考

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研室郑恺

摘要:军歌是军旅歌曲的简称。它描绘的是军旅,唱出的是军魂;它源自军队,但却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精神。唱军歌不难,但全面理解军歌的美学内涵并不容易。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欣赏体会,结合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总结军歌之美,发掘军歌与社会文化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为军歌的创作、欣赏和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军旅进行曲;军旅抒情歌曲;军营名谣;社会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30-02

军歌是美的。对于这个命题,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样一类描写军营亚文化群体的歌曲,在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中牢牢处于主流音乐的地位。但军歌是否真如它所处的主流音乐地位一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在军营中,像流行音乐那样无孔不入地充斥在人们文化生活空间的各个角落?答案恐怕并不乐观。那军歌之美到底体现在哪里?是什么促成了军歌主流音乐的地位?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彰显?

一、军旅歌曲的美学内涵

想要全面理解军歌之美,就必须准确把握军歌的存在方式,而军歌作为音乐这一庞大体系的分支,其存在方式势必要遵循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的理论规律。

所谓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就是站在视音乐的存在为文化整合存在的立场,将音乐理解为人类艺术实践的文化产物,不论是何种类型的音乐,其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行为、形态、意识。其中,行为层面包括操作行为和文化参与行为,形态层面包括音响形态和物化形态,意识(观念)层面包括内化的意识与外化的意识两种。

操作行为主要指音乐技术上的操作及控制行为,如:器乐的演奏法,声乐的演唱方法等等。文化参与行为是指与音乐活动相关的一切行为,如:政治、经济、宗教等等(歌手演出时穿戴的各种具有某种符号意义指向的服饰也可视为文化参与行为)。

音响形态主要指动态的、物理声学意义上的形态,如:被人的听觉感受器官所感知的歌声及各种器乐演奏的乐声。音乐存在的物化形态则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如:各种乐器及各种音乐文本(乐谱、书籍、唱片等)

内化的意识指在一定的文化、教育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审美听觉心理,这种心理是在长期的训练和学习以及文化浸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沉淀于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中。外化的意识指借助符号化的方式,记录和传通内化意识的各种音乐和文本,如:乐谱的符号,(各种装饰音的符号)、音乐分析符号及歌词等。

把军歌放在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中进行审视,其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融入血脉的五声调式

军歌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好唱好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在军营或广大群众中心口相传,进而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力。之所以说是心口相传,是因为大多数的战士并不识谱,学唱新歌的方式就是教歌员唱一句,下面学一句。这种模式,也是我国广大群众学唱的主要方式。因此,军歌想要普及推广,势必不能曲调拗口,语意艰涩,而在学唱歌曲时,曲调的记忆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大多数军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特别亲切,非常好学,听两三遍就能哼出旋律,稍微记一下歌词便能跟着唱了。那么这份亲切感和好学的原因何在?从曲调的创作方面来讲,原因就是:军歌的旋律往往采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

我们在生活中形容一个人不会唱歌,常会用到一个词:五音不全,这“五音”指的就是构成我国传统五声调式的“12356”,不过在五声调式中“12356”并不唱作“do re mi sol la”,而唱作“宫商角徵羽”。因为五声调式与现在流行的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所遵循的西方乐理规范不同,它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调式,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民族潜意识之中,可以说是蕴藏在所有中华儿女骨血中的旋律和音符。因此基于五声调式创作而成的作品,对所有中国人而言都会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因此学唱起来也势必事半功倍。军歌的绝大多数旋律均采取五声调式或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偏音进行创作,正是基于五声调式与我们血脉相容的特性。军歌易学好唱,其美感的基础就是源自旋律创作与民族意识的同根同源。这是军歌美学内涵的第一个方面。

(二)词曲建构的审美意象世界

按照音乐风格的不同,笔者把军歌分为:军旅进行曲、军旅抒情歌曲和军营民谣三类。军歌美学内涵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这三类军歌的旋律与歌词会在表演者和欣赏着心中构建一个丰富的意象世界,这个世界让所有有过军旅经历的人产生无限充沛的情感共鸣,也使没有军营体验的人对这样一个群体产生无限敬佩。

军旅进行曲曲调雄健刚劲,旋律线大都呈整体上行的趋势,这样的旋律走向往往会给人带来光明,希望,奋勇前进的正能量;此外,军旅进行曲极富节奏感,在歌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上基本采取一字对一音;旋律进行的和声功能性极强;演唱方式大多为喊唱,演唱形式则是以合唱为主。常在基层部队的队列行进,集会拉歌和基层歌咏活动中出现。演唱者大都为基层战士和声乐爱好者。所有这一切形态和行为方面的特征都是为了显现军旅进行曲扎根军营,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作用,表现了战士踏步向前,充满力量的决心。伴随着这样的音乐,听众的身体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律动起来。想到军营生活的汗水与热血,想起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军旅抒情歌曲的表述在学理层面来讲并不严谨,笔者在这里用它来代指与军旅进行曲风格迥异,表现军人深沉炙热情感的一类军歌。军旅抒情歌曲的曲调起伏连贯,旋律线波动较大。在歌词和音符的配合上经常出现一字对多音的情况,演唱形式主要以独唱为主。演唱者主要以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歌手为主。经典的军旅抒情歌曲有《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什么也不说》、《为了谁》等。这类歌曲呈现的性格不像军旅进行曲那么果敢刚毅,带给人的是浓浓的深情和感动。例如:歌曲《为了谁》第一句配合平缓的曲调唱出“泥巴裹满裤腿”,先把人的思绪带到了抗洪一线,随后用一个音程的跳进唱出“汗水湿透衣背”,这样的一平一扬,抗灾一线战士辛苦的形象便生动

地浮现在眼前。而副歌部分,歌曲用重复上行的旋律,不停地问“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用以表达对战士舍身救灾的感动。即便到了歌曲结束,作者也不愿用一个下行的旋律增添伤悲,而是用上行的音符唱出“姐妹”两个词,努力给人以希望和动力。如果说军旅进行曲塑造了军人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的话,那么军旅抒情歌曲表现就是军人温暖真挚的大爱情怀。

军营民谣相较于军旅进行曲和军旅抒情歌曲,体现的情感更具体,它的曲调平稳舒缓,音程关系以级进为主,旋律线较为平稳,大多以吉他为伴奏乐器,采取述说式的演唱方式,演唱形式灵活多样,典型的演唱方式是自弹自唱。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情思。这类作品在军歌中同样必不可少。因为前面两种风格的军歌,在把军人形象树立的极为高大,让人敬仰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了距离感,而军营民谣展现的正是有血有肉,最为真实的军人形象。例如《军港之夜》的歌词写道:“军港的夜啊,轻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在这首歌里,没有大气磅礴的描摹,我们感受到的,就是一个平静军港的夜晚,海浪与战舰的对抗不再激烈,整日与波涛为伴的士兵也不再辛苦,在轻轻摇动的战舰上,伴着涛声,在梦中甜甜的笑着,想必一定有幸福的事情在梦中温暖着他。这样的歌曲,一改军人流汗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形象。让大家脑海中的军人世界更加生动、和谐。

(三)真挚深沉的家国情怀

歌曲呈现出的家国情怀,是军歌美学内涵的第三个组成部分。从个人情感方面来讲,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军人的亲情、爱情、战友情;从大爱情怀来讲,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军人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与无悔奉献。

军人的职业特点使他们中的很多人不能经常和父母妻儿相守相伴,因此,借物抒情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在诸多事物中,月亮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月亮”这一母题,在中国文化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歌曲《想家的时候》描写的是一个战士夜晚站岗时突然想家,想念家中的妈妈,而相隔两地,唯能寄情的便是空中和家乡,和妈妈共有的明月,从而那银色月光下唱出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而《十五的月亮》则表达了身处两地的爱人,虽无法时时时刻刻长相守,但都在尽力完成着自己的责任,一个守着大家,一个守着小家。

战友情是军人独有的情感。而军歌似乎是这一情感最好的表现方式,因为面对朝夕相处,同生共死的兄弟,有些不宜讲更宜唱。就像《驼铃》中所唱的“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还有像《我的老班长》所表达的“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我的老班长,你还会不会想起我,好久没有收到你的信,我时常还会想念你,说你喜欢听我弹吉他,唱着我们军营的歌”。这份情感虽不激烈,但总是那么入心入肺,情意绵长。一幅幅军旅日常生活的图景也随之渐渐展开。

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情怀,经由歌曲从细节处展开地诠释,会更让我们为基层官兵的精神所感动。例如歌曲《什么也不说》唱道:你下你的海,我趟我的河,你坐你的车,我爬我的坡,既然是来从军,既然是来报国,当兵的爬冰卧雪算什么,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一棵博大的心,愿天下都快乐。正是很多类似这样的军歌,一边告诫军人牢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一边让听者为军人无怨无悔的奉献所感动。

上述军歌美学内涵的三个层面,在我们展开对军歌的审美活动时,总是有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把它们分开来谈,只是出于叙述清晰的需要,因为创作技法和词曲营造的画面感都是为了使歌曲能更好表达情感,且军歌所表现的家、国情怀也经常是包容在一起,无法泾渭分明地割裂。就像《为了谁》这首歌,它一方面表现了军人在灾难来临时奋不顾身,英勇救灾的大爱情怀,同时体现出了“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的浓浓战友情。

二、军歌的美学内涵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

通过日常的教学与交流,笔者发现,军歌虽然被大家传唱和认可,但很多人对军歌,总无法产生类似对流行音乐的亲近感,感觉军歌的美有些不够贴心。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彰显军歌之美?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从军歌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入手来分析。因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军旅进行曲,军旅抒情歌曲和军营民谣这三类军歌的发展和它们所体现出的不同美学内涵,同我国军队和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军队的建立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家园的安宁与祥和。因此在我军初创期和战争岁月中,最早出现的便是进行曲风格的军旅歌曲。由于军旅进行曲唱起来有劲儿又非常适合队列行进时边走边唱,增强气势。因此,早期的军歌大多为军旅进行曲。其中就包括教育官兵,统一思想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战时期用以激发官兵战斗豪情的,以《大刀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代表的一系战斗歌曲。还有现在诸如:《响当当的连队呱呱叫的兵》、《青春万岁》、《强军战歌》等描写官兵精神风貌的战斗精神队列歌曲。这类歌曲与部队日常生活和训练战斗密切相关,因此在军营中广泛流传且经久不衰,每一个有过军旅生涯的人都能随口唱出几首军旅进行曲,其中蕴藏的也是他们满满的记忆与情感。由此可见,正是部队战斗、行进的需要,和基于激励官兵斗志的客观事实,催生了军旅进行曲的出现,而它的出现又很好的在精神层面促进了我军战斗力的提升以及军人思想魂魄的熔铸,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

军旅抒情歌曲比军旅进行曲出现的时间要稍晚一些,因为在战争岁月,没有适合的文化空间让人去沉静,深刻地表达一份浓烈的情感。因此,军旅抒情歌曲早期往往出现在描写战争题材的影片中,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可以说是早期军旅抒情歌曲的代表作,在那个断粮断药,连喝水都成问题的艰苦时刻,支撑志愿军战士的,正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美丽家园。是对家园的忠诚守护让他们一直坚持着,直到战斗最后的胜利。军旅歌曲之所以在和平年代开始大量涌现,是因为此时,人们远离硝烟,激烈的进行曲反而会使人感到过于震撼,且对于没有军旅生涯的人而言,感官刺激有余,情感触动不足。但军旅抒情歌曲则可以用它流畅的旋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带着深沉的情感流进人们的心里。让军人牢记自己的使命,让群众感受军人的付出和辛劳。因此,军旅抒情歌曲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广大群众中,开始逐渐与军旅进行曲双足鼎立。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军营中强化使命意识,在群众中表现军人的奉献与坚守。

在这三种风格的军旅歌曲中,军营民谣诞生的时间最晚,它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同样是在和平年代,军营民谣并不致力于表现军人的大爱情怀。它所唱的是战士的心里话。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军旅进行曲和军旅抒情歌曲所描写的军人形象往往都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比较高大,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所看所感有些距离,另一方面,战士们也渴望能有一类风格简单清新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最细腻的情感,军营民谣的适时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它让人们能够更近距离,更真实的去感受一个军人的情感世界,也让广大战士内心的情思有了寄托和抒发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

每个时代有属于自己的歌曲,每当想起,总能勾起人们的共鸣和记忆,军歌的美学内涵不仅体现在它的音乐存在方式中,还通过其美学内涵与社会文化环境所存在的互动关系让我们感受着军队与社会的变迁。正是一定的时代背景造就了特定风格的军歌,并让它伴随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成长广为流传。也正因为某一类军歌,帮我们定格了特定的历史,才让我们可以去纪念,去反思,去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