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

2015-02-19 09:10董伟武
关键词:民族大学生教育

董伟武,程 银,金 娇

(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是党在民族地区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性工程,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夏云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69页。,是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洁素质的重要渠道,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图大业。而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廉洁教育的认知状况则是开展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重要依据,直接关乎着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全面掌握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廉洁教育的认知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对策提高他们的廉洁教育认知度,对于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实效,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廉洁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问卷调查情况

为了准确掌握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廉洁教育的认知现状,课题调研组设计了有25个需要调查对象回答的问卷,其中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自由发挥等3种题型,涵盖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目的、意义、态度、政策认知、现存问题、内容、方式与改进建议等诸项内容。

在广西区高校纪工委的大力支持下,课题调研组于2013年6~10月间分别对广西18所本科院校和16所专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累计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3793份,有效回收率为94.82%。调查对象涵盖本科生与研究生各年级阶段、涵盖党员、团员与其他成分、涵盖文理农工医等不同专业。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上述广泛调查基础上,课题组对有效问卷进行了逐项统计与具体分析,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多数肯定廉洁教育的重要性,但仍有少数认知不清

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您认为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有哪些意义?”有64.01%的人选择“可以规范遏制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廉洁行为”,有66.17%的人选择“廉洁教育为大学生提前建立拒腐防线”,有69.81%的人选择“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培养大学生崇尚廉洁的品质”,有54.15%的人选择“大学生廉洁教育可以引领整个社会的廉洁教育,是党和国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36.3%的人选择“它是培养党的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有13.21%人选择“其他”,同时选择六个选项的同学只占12.8%。

在问到“您认为腐败习气是否已侵入校园”时,有69.36%的人选择“是”,只有18.65%的人选择“没有”,11.99%的人选择了“不清楚”。

上述数据表明,民族地区大学生多数肯定了高校廉洁教育的重要性,认同腐败习气已侵入校园,并相信廉洁教育能够建立起拒腐防线,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廉洁品质,但仍有少数大学生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思想模糊,认知不清,表现在有18.65%的大学生认为民族地区高校没有受到社会腐败风气的侵扰。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多数明确廉洁教育的必要性与目的,但仍有少数认识不清

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您认为高校是否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时,有56.13%的人选择“很有必要”,有28.66%的人选择“一般需要”,有 8.3%的人选择“没有必要”,有6.91%的人选择“无所谓”。

在问及“您认为在大学校园里推行廉洁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时。有21.57%的人选择“推进校园文化”,有56.68%的人选择“提升个人素质”,有 8.62%的人选择“没什么作用”,有13.13%的人选择“政治需要”。

上述数据表明,民族地区大学生多数能够明确高校廉洁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有84.7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只有8.3%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但也说明仍有部分学生对开展高校廉洁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清。而针对高校廉洁教育目的的认识,过半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提升个人素质,只有13.13%的学生把它和政治需要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令人担忧。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多数对反腐倡廉政策信息有一定了解,但认知度不高

调查表明,在问及“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国家在反腐倡廉方面的有关政策?”时。有5.46%的人选择“亲友口耳相传”,有44.53%的人选择“官方媒体报道”,有38.76%的人选择“非官方的个人网站 (如空间、博客)”,有11.25%的人选择“其他途径”。

在问及“您是否了解我们国家在反腐倡廉方面的有关政策?”时,有6.78%的人选择“非常清楚”,有 24.94%的人选择“基本了解”,有57.87%的人选择“知道一些”,甚至有10.41%的人选择“完全不知”。

上述数据表明,民族地区大学生多数对我国反腐倡廉方面的政策信息有一定了解,了解的渠道主要来自于官方媒体和个人网站,但认知度整体不高,只有6.7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非常清楚国家有关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与此相反,却有10.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此完全不知。

(四)民族地区大学生对培养廉洁意识有一定的愿望,但不够强烈

调查表明,在问及“您认为学校开展的廉洁教育对您影响大吗?”时,只有14.71%的人选择了“影响深远”,而43.21%的人选择了“影响一般”,42.08%的人选择了“没感觉”。

在问到“您有过培养自己廉洁意识的愿望吗?”时,有38.23%的人选择了“偶尔提醒一下自己”,有16.08%的人选择了“这些应该要靠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有35.22%的人选择了“经常严格要求自己”,有10.47%的人选择了“没想过”。

上述数据表明,相当多的民族地区大学生对高校廉洁教育的现有影响力表示失望,表现在高达42.08%的大学生认为没感觉到它的影响,只有14.71%的学生认为影响深远。这说明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而大多数学生对培养自身廉洁意识都有一定的主观愿望,但兴趣不够强烈,表现在近半的大学生表示可有可无。

(五)民族地区大学生对高校不廉洁行为有一定认知,但不够系统深入

在问及“您身边的同学中是否出现过以下不廉洁行为”时,有67.84%的人选择了“论文及作业抄袭”,有66.97%的人选择了“考试作弊”,有31.43%的人选择了“贿拉选票”,有26.39%的人选择了“为谋私利向他人送礼”,有25.1%的人选择了“虚列开支侵占公共款项”,有27.31%的人选择了“其他不廉洁行为”。

上述数据表明,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高校一些不廉洁行为有一定认知,主要集中在与学业有直接关系的领域,表现在过半大学生把“论文及作业抄袭”与“考试作弊”作为主要的不廉洁行为,而对“贿拉选票”、 “为谋私利向他人送礼”、“虚列开支侵占公共款项”等体现出宽容态度,表现在这几项的不廉洁行为入围率均不过半。这说明民族地区大学生最不能容忍的是学业自身的腐败,而对一些社会潜规则造成的腐败缺乏清醒认识和系统深入把握。

(六)民族地区大学生对高校廉洁教育开展情况总体评价趋于消极

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您对廉洁教育有什么了解”时。有16.03%的人选择“接受过廉洁教育,对其非常了解”,有22.86%的人选择“仅参加过相关活动”,有45.35%的人选择“仅听说过廉洁教育”,有15.76%的人选择“从没听说”。

在问及“你认为学校是否重视廉洁教育”时,有8.88%的人选择了“非常重视”,有32.88%的人选择了“比较重视”,而选择了“不重视”的人则有58.24%。

在问及“您认为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状态如何?”时,只有8.94%的人选择了“活动较多,内容较丰富,效果较好”,而选择了“活动很少,效果一般”的人则高达56.79%,甚至有34.27%的人选择了“没有活动”。

上述数据表明,民族地区大学生对高校廉洁教育开展情况总体上评价不高,表现在45.35%的大学生仅听说过高校廉洁教育,甚至有15.76%的学生从没听说过有这种教育;58.24%的大学生选择了所在高校根本不重视廉洁教育;56.79%的大学生认为所在高校廉洁教育活动很少,甚至有34.27%的学生认为没有见到过所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活动。这些评价折射出民族地区大学生对高校廉洁教育现状所持的不满情绪和消极看法。

三、教育对策分析

面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深化改革的重任,需要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认知度,使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走上一条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之路。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需要在坚持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能力相结合①《云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云南教育 (视界时政版)》2007年第5期。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两翼”,实施好“一体两翼”教育战略,同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的教育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民族地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培育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主体力量。作为教育活动的双方,民族地区高校和大学生都必须接受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的教育,才能完成各自的使命。因此,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的教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这项教育,一方面增强了民族地区高校领导层的重视程度,利于从学校决策层面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提高了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更好地从事职业活动打下良好基础。而针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教育,则能直接激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热情,不仅为民族地区大学生未来走入社会积极参与反腐倡廉活动提供了知识积淀与技术积累,而且也为民族地区大学生积极参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现实渠道与践行基地。为此,民族地区各高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首先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学校主要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系所、中心等为主要成员单位,理清明确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其次实施“讲台责任制”,严格要求每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教育讲台做到三个保证:保证拥有合格的师资,保证大学生的到课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达标。再次加强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教育的考评工作,要求期期过关、班班过关、人人过关,真正在高校彻底扫清师生们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模糊认识,建立起稳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观。最后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民族地区大学生参与民族地区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过程,逐步培养与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和胆量,并从中体现人生新的价值创造。

(二)进一步健全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课程体系

中央纪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学思想品德类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廉洁教育内容,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②中央纪委等六部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中直党建网 [2010-03-15].http://www.zzdjw.com/GB/178386/178388/11144085.html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课程体系客观上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实习两部分内容。而面临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尚无国家统编教材的情况下,民族地区高校系统需要根据区情实际,结合民族地区大学生自身特点,集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师生的集体智慧,编写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适用教材。这是健全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课程体系的首要工作。而这部教材出于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的异质性,客观上要求与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混为一谈。有些学者认为:“一本精心编写的好教材,是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基础,其内容必须涵盖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廉洁文化教育、廉洁心理教育以及反腐形势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廉洁教育的核心;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廉洁教育的基础;法律法规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准绳和基本保证。”①戴世勇,张勇:《大学生廉洁教育“三进”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显然,这里有意识地将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课程内容和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机械地”捆绑在一起,将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课程“消化”于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中,明显地抹杀了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课程的独立性和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个性。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历史使命。从本质上讲,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稳固明确的公私观念和廉洁自律的处事风格。而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此则不具备多少适应性。这一情况客观上要求民族地区高校系统必须突破这一瓶颈。

实践实习基地的建立完善,是健全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课程体系的又一重要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实践实习基地的实际活动,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实践实习基地的建立完善势在必行。根据国内外经验,目前可以积极设立两个类型的基地。一是纪检监察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地区各高校可以与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合作,积极设立“民族地区大学生纪检监察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参与“基地”的具体办案活动,深切体验纪检监察活动中的执法执纪意识、执法执纪规则、执法执纪标准、执法执纪效果等,深切体验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与意志。二是法制警示教育实践基地。民族地区各高校可以与各级司法部门合作,积极设立“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制警示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民族地区大学生到法院检察院观摩各类贪污受贿犯罪案件的侦查审判,定期组织民族地区大学生与各类贪污受贿犯罪服刑人员交谈,听取他们现身说法,感受他们的犯罪心路历程,增加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感性认识。

(三)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师资队伍

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归根结底要靠民族地区高校广大一线教师来具体实施与落实,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系于民族地区高校广大一线教师的辛勤劳动。因此,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师资队伍对于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质量和水平而言至关重要。基于民族地区高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廉洁教育教师队伍”的事实,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民族地区专业廉洁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第一,拓宽民族地区高校专业廉洁教育教师的来源渠道。首先立足于民族地区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中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合格的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师资力量,保证现有的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基本力量。其次,不断从法律专业、纪检监察专业、行政管理专业等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中引入新生力量,充实到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队伍中来。再次,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各级政法纪检监察战线中获取有志于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的人才,将实践经验引入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之中。最后,可以聘请一部分长期战斗在反腐斗争第一线且富有经验的专家担任校外教师,定期为民族地区大学生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或研讨会。第二,深化民族地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和落实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的岗位、待遇等各项政策。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岗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应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尽快实现对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由“身份认同”到“岗位认同”的实质性转变。无论是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项新的任务,还是单独设立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岗位,都需要切实将这一职能落到实处,而决不是“借庙烧香”。在分配制度上要坚持“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原则,给予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相对应的分配待遇,决不能“添事不加酬”,让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发扬风格”了事。第三,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岗位客观上要求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道德情操优秀的教师担任。这就需要经常性地考察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不再适应这个岗位的教师需要及时调整下来,并安排符合要求的新任教师及时补充上岗。因此,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既是岗位自身的客观要求,也符合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的主体现实。同时,为了保证有一支长期稳定的高素质的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师资队伍,需要我们不仅给予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教师优厚的职业报酬,也要给予充分的政治待遇和职业尊严。

(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长效机制

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客观上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加以保障。首先需要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不是民族地区高校某些人的工作,而是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工作,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这就需要有一个高效率的领导协调机制,否则难以把各种组织各种力量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领导协调机制相当于人之大脑与神经系统,它起到指挥、协调、矫正等重要作用。民族地区各高校可以通过有效的领导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组织、宣传、党校、教务、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院系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其次需要建立动力运行机制。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工作不是自发产生,它必须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之上。在目前利益和需要多元化的状态下,民族地区各高校可以探索将高校廉洁教育工作与广大师生的利益和需要挂起钩来,从而不断激发师生们从事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力运行机制相当于人之心脏与血管,它起到向周身输送营养、维持身体机能正常发挥等重要职能。民族地区各高校需要强壮心脏,畅通血流,在民族地区高校廉洁教育过程中防止“梗阻”现象发生。最后需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民族地区各高校需要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之中,研究制订科学、客观、可行的考核评估体系,对民族地区廉洁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效性评估,切实树立起“失实的评估活动等于评估中的腐败”的理念,利用科学评价机制进一步教育全校师生公正无私、廉洁自律、不徇私情的职业情操。科学评价机制相当于“身体状况体检”,它能够告诉民族地区高校在廉洁教育实践中的成败得失、缺陷漏洞、发展趋势等静态值和动态变化,利于民族地区高校进一步改进自身的廉洁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民族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