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菊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系,河南 郑州 451191)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和组成部分,我国国内物流企业在物流潜在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国外物流企业的涌入,整个物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环境下,国内物流企业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单打独斗式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内部的资源也越来越难以支撑企业的发展,因此,一种企业之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物流战略联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所青睐。鉴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国内物流企业在规模和管理水平上,相对于发达国家都比较落后、经营分散、产业集中度差,导致我国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业利润空间薄。物流战略联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途径,然而,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在组建物流战略联盟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战略联盟伙伴选择不当、忽视战略联盟风险、没有针对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等,从而使得战略联盟整体管理水平低,不能达到战略联盟组建的真正目的。因此,针对物流战略联盟运作中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提高物流战略联盟的整体运作效率,降低其运作风险成为当前我国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战略联盟一词最早由美国的DEC公司提出,是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一种战略管理理论。目前对于战略联盟的明确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2],本文将战略联盟定义为:具有相同战略目标的若干企业所组建的出于相互借助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内部之间相互信任且具有排他性的联盟组织,组织成员间通过一系列协议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实现成果互换和共同营销的目的。
基于战略联盟的概念,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则是建立在物流行业内部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为实现企业各自长远目标而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共同体。物流企业联盟内部成员企业之间是一种长期的互利关系,共同承担风险和分享利益,成员间既相互合作,又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也就是说,成员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但合作要大于竞争。
关于物流战略联盟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物流战略联盟的产生过程。
(1)交易费用视角。交易费用理论强调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通过合作强化外部控制边界和经营边界的分离,物流企业之间通过合作能够实现对外部资源的充分控制,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的作业效率[1]。企业之间通过深入的合作能够降低由此产生的交易费用,使成员间能够共担分险,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2)资源基础理论视角。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资源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但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战略联盟的实现则能够使企业所能够支配的资源由内部扩展到外部,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进而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重组,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成本。
(3)核心竞争力理论视角。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角度来看,企业能够通过组建物流战略联盟,将自己内部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外部组织,实现优势互补,这样,企业一方面能够集中有限资源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其他组织的优势,与其他组织形成合力,提升整体竞争力[2]。
如前文所述,在构建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中,联盟伙伴的选择是基础和核心环节,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物流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问题关注较少,缺乏对合作伙伴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最终导致物流战略联盟合作的失败或者达不到其应有的效果。据美国针对战略联盟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战略联盟伙伴的科学有效评价是联盟实践中的瓶颈因素,企业过多的将重点放到如合同洽谈、过程控制、联合开发等环节,在联盟伙伴的选择和评价方面则缺乏先进科学的方法。和一般企业间的纯交易关系相比,物流战略联盟需要企业之间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这就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在能力和业务上实现交叉和共享,企业之间一旦构成联盟体,当出现合作危机时,企业可能会面临如资金、时间等领域的浪费甚至巨大损失,也可能会使企业失去一部分市场,因此,物流联盟战略的实施需要以合作伙伴的慎重选择为前提。
2.2.1 物流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流程。鉴于物流战略联盟中伙伴选择的重要性,物流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候必须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优势和劣势,以确定能够和本企业进行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以提升联盟体的综合竞争力关系。在协同管理模式下,选择物流战略联盟伙伴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中,确定联盟伙伴的选择范围和标准是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第一步,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企业战略目标制定选择标准;在初选环节中,依据选择标准对候选企业进行评价和选择,确定初选企业名单并进入定量评价环节,利用既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候选企业的资源条件、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根据相应的分值对企业进行排序并对潜在企业进行综合考察,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作为本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2.2.2 合作伙伴选择的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目前关于物流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及评价的方法比较多,但目前研究主要局限于单阶段或单一过程,如采用决策树法对物流流程按照先后次序选择最优合作伙伴、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的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等。针对多阶段多目标供应链模式的合作伙伴选择问题方法较少,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是一种将模糊理论与动态规划相结合的,主要用于解决多目标多阶段合作伙伴选择问题的方法[3]。物流战略联盟模式下,物流系统主要由多个物流环节相互衔接,构成链状或者网状结构,因此在进行物流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时,影响因素较多,多目标模糊优选动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整个物流系统按照物流流程或项目的不同环节分成不同的阶段,借助多目标模糊优选法则,针对不同阶段物流流程的特点构建伙伴选择的最优决策矩阵,最后利用动态规划原理得出最优组合。
基于多目标模糊优化的物流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模型主要由多目标模糊优选和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模型两部分构成。
假定目标物流系统由T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的可行方案集合为St={st1,st2,...,stn},t=(1,2,...,T)环节的方案。假定每个方案都有m 个定性和定量评价目标,并由这些评定目标构成评价目标集G={G1,G2,...Gm},在评价目标集合中,前1~k 个评价目标为定量评价指标,第(k+1)~m个目标为定性评价指标。在第t个环节,可构造各方案的m个目标特征值矩阵为:
矩阵中,t=1,2,...,T;i=1,2,...,m;j=1,2,...,St,txij表示t环节中第j个方案的第i个目标的评价值,txij同时也是样本指标i的特征值对模糊概念优的相对隶属度。
3.1.1 定量评价指标相对优属度。根据模糊数学相关理论和样本指标的模糊性、相对性可知,Gi的越大越有型指标为:
根据定量和定性指标相对优属矩阵tR1、tR2可知在第t环节候选企业的综合相对优属度矩阵tR:
矩阵中,t=1,2,...,T;i=1,2,...,m;j=1,2,...,n,trij表示t环节候选企业Sij对于第i个目标Gi的评价值。
3.1.2 目标权重向量。系统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必须要考虑所有可能对最终决策产生影响的因素,在计算目标对于重要性的相对隶属度时,要将模糊概念“重要性”替代为模糊概念“优”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目标权重向量:
对于定性指标,可利用二元对比法求得其优越性排序一致性标度矩阵,进而得到其重要性标度,最后还需要结合定量指标标度及前文相对优属度进行计算。
3.1.3 候选合作企业相对优属度计算。考虑到优化相对性,取全部环节候选合作企业各项指标相对优属度的最大和最小值作为决策向量的最差方案和最优方案,用a=(a1,a2,...,am)T和b=(b1,b2,...,bm)T表示,根据上述求得的第t 环节综合相对优属度矩阵tR和tω,可知第t环节候选企业sij对于所有目标的综合相对优属度tgj为:
其中,t=1,2,...,T;j=1,2,...,n。
3.2.1 构造决策矩阵。用t表示物流系统中的T个物流环节,t=1,2,…,T,定义系统状态集合St为t 环节候选企业集合,St={st1,st2,...,stn},dt为t 环节企业决策,tgj为t 环节状态集合St中方案stj(j=1,2,...,n)的相对优属度,由上一环节状态集合St-1和本环节企业决策得出:
则t环节候选企业相对优属度决策矩阵φt为:
其中,φ1表示第一环节各方案决策优属度,φt(s(t-1)t,stj)(j=1,2,...,n)表示当t-1 环节中的状态集合为s(t-1)t、并且第t阶段决策dt=stj时候选企业stj的相对优属度。
3.2.2 合作企业最佳组合动态规划模型。按照最大优属度原则,以T个环节相对优属度总和最大作为模糊优化动态规划的目标函数,即:
按照动态规划原理,能够得到各方案相对优属度递推方程为:
其中,t f*表示在t 阶段候选合作伙伴相对优属度总和最大值;tgj表示当前阶段t候选合作伙伴Sij相对优属度。
现有一物流项目,项目所有物流企业因自身资源限制,不能独立承担该项目,拟采用物流战略联盟的模式完成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阶段:(1)A—B海运业务;(2)B地货物仓储(主要作业为仓库选择和确定);(3)B区域配送作业。物流企业在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过程中,通过招投标环节,初步拟定4 家经营海运业务的企业(S11,S12,S13,S14)、3 家经营仓储服务的企业(S21,S22,S23)以及4 家提供配送服务的企业(S31,S32,S33,S34)。假定在每个环节,物流企业需要确定一家候选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在伙伴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业务能力、作业效率、投入资源、企业兼容性和经营环境的影响,以P=(p1,p2,p3,p4,p5)表示。其中定量指标为投入资源和作业效率,其余为定性指标。案例原始数据见表1。
表1 候选企业原始数据表
利用上述模型对本案例分析过程如下:
(1)案例中的三个环节可看成三个不同阶段,对定量目标投入资源和作业效率计算其相对优属度。在第一阶段中,经营海运业务的四家企业,根据公式(2)对定量指标特征值进行无纲量化得到其相对优属矩阵:
(2)对定性指标确定相对优属度,并对四家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二元对比,得到优越性排序一致性标度矩阵。如以第一项指标业务能力为例,通过对四家企业的综合分析可知四家企业的业务能力对比程度,S12业务能力明显优于S11、较优于S13、稍优于S14,则四家企业的业务能力指标相对优属度可表示为:
按照同样的方法能够得到企业定性指标相对优属度矩阵:
则四家海运企业的综合优属度矩阵为:
假定目标权重向量为:
如第一阶段中第一家企业的相对优属度为:
依次类推可计算得到1g2=0.908 258,1g3=0.825 353,1g4=0.978 681,见表2。
表2 第一环节各方案优属度
依照第一阶段计算程序,第二个阶段中对三个仓储企业按照上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无纲量化处理得到第二个阶段的综合优属度矩阵为:
目标权重向量为:
依次计算得2g2=0.959 406,2g3=0.959 467。
表3 第二阶段各方案优属度值
同理,对第三阶段中的配送企业评价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可得到第三阶段综合相对优属度矩阵为:
表4 第三阶段各方案优属度值
综上所述,本案例中的最优合作伙伴组合为d=(S14,S21,S33),即海运企业为S14,仓储企业为S21,配送企业为S33,该方案下的组合优属度为f=maxφ3=2.766 6。
物流企业以组建企业联盟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其决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构建联盟的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个联盟体的合作成效,是关键环节之一。对于物流战略联盟来说,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构建物流战略联盟的第一步,能否成功地选择合作对象是联盟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本文主要是对物流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考虑到物流战略联盟的特点,借助多目标优选模型和动态规划理论对物流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选择问题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为物流战略联盟组建提供了参考意见。
[1]迪索热,李东红,译.战略联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余福茂,肖亮.动态物流联盟系统规划技术研究[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0.
[3]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Anderson D,Lee H.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s: the New Frontier[J].ASCET,2005,6(1):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