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0例疗效观察*

2015-02-18 05:43田彩平张丑丑李文英
西部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亚群淋巴瘤颗粒

田彩平,王 芳,张丑丑 ,杨 英 ,李文英△

1 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2 甘肃省肿瘤医院

弥漫B细胞淋巴瘤(dif fuse large B-cel l lymphoma,DLBCL)因恶性淋巴细胞弥漫性侵袭以及破坏淋巴结或者结外组织的正常结构而得名,是全世界和中国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亚型,在形态学变型、分子遗传学、临床上以及预后均表现出特异性,是一类异质性疾病,在欧美国家,DLBCL的发病率约占NHL的31%[1],在亚洲国家则大于40%[2],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多发年龄在60~64岁之间,一般男性多于女性[3]。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无痛性肿,少数患者伴有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等症状[4]。DLBCL恶性度高,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治疗,病情进展较快,生存期仅数月,但是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治愈,首选的治疗方案是化疗,经过蒽环类药物的联合化疗后,有些患者可获得5年生存率,如果化疗联合免疫提高的调理,DLBCL患者的存活率可进一步提高[5],因此化疗联合中药调理对提高DLBCL的治愈率很有必要。近年来,笔者以裴氏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临床疗效,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2013年在甘肃省某医院内科就诊的DLBCL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9岁,平均53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2岁,平均5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照文献[6]制定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纳入:1)所有病例均病理组织学确诊;2)有可测量的淋巴结病变;3)年龄≥18岁;4)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无造血系统疾病者;5)治疗中未合并使用其他中药制剂,未合并免疫治疗,未合并放疗;6)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排除:1)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严重器质性疾病;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与淋巴瘤无关的肝肾功能异常;5)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能耐受阿霉素治疗者;6)血清学检测结果为HIV或HBV感染而未作处理者。

1.5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与化疗,同时给予西药止吐、保肝、保护胃黏膜等。(1)化疗治疗方案:CTX(环磷酰胺)750mg/m2(购自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14023686),静注 d1(第一天用药);EPI(表柔比星)50mg/m2(购自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19990280),静注 d1;VCR(新碱)

1.4 mg/m2(购自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43326),静注 d1;PDN(强的松)100 mg/m2(购自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19990280)口服d1-5(第1-5天用药)。用药5天,休息16天,每21天重复,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裴氏升血颗粒治疗方案:于CHOP方案化疗前5天开始服用裴氏升血颗粒,早晚餐后口服,一次1包,2次/日,休息期间持续服药。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

1.6 观察指标 根据WHO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判分级,分为0、Ⅰ、Ⅱ、Ⅲ、Ⅳ度。见表1。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生化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包括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CD56+)和 B淋巴细胞(CD19+)。

表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指标分级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腹泻等症体、体征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指标分级低。见表2。

2.2 细胞免疫功能指标 CD3+、CD4+、CD8+、CD4+/CD8+、CD19+、CD56+等指标2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2 2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例(%)

表3 2组临床指标分级标准 (%)

3 讨论

目前人们对DLBCL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化疗,以及与化疗相关的综合治疗,在CHOP化疗方案中CTX等化疗药物对细胞具有毒性[7-10],不仅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白细胞下降等症,如不及时治疗,将会极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细胞免疫功能在肿瘤患者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近年来,中医药在恶性肿瘤化疗减毒增效方面作用显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裴氏升血颗粒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结合40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的中药制剂,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减轻肿瘤患者放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功效[12]。

本研究表明,DLBCL患者经过化疗后,CD3+、CD4+、CD56+、CD19+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化疗前,而CD8+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化疗前,表明化疗使机体T细胞亚群失衡,免疫功能降低。而经过裴氏升血 颗 粒 联 合 化 疗 治 疗 后 ,CD3+、CD4+、CD8+、CD4+/CD8+、CD19+、CD56+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变化不大,表明裴氏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没有降低DLBCL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裴氏升血颗粒具有提高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经过裴氏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后,CD3+、CD4+、CD56+细胞数量较单独化疗治疗后显著增加,CD8+、CD19+细胞数量减少,进一步表明裴氏升血颗粒对DLBCL化疗患者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裴氏升血颗粒也能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腹泻等症状,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3]。

虽然目前化疗是治疗恶型肿瘤疾病的首选方案,但其毒副作用一直困扰着患者,尤其化疗期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增大了感染率,因此在化疗的同时,有必要制定针对性强的个体化化疗方案,裴氏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DLBCL疾病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其具体机理目前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

[1]Nedomova R,Papajik T,Prochazka V,et al.Cytogenetics and molecular cytogenetics in dif fuse large B-cel l lymphoma(DLBCL)[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3,157(3):239-247.

[2]Raut LS,Chakrabarti PP.Management of relapsed ref ractory dif fuse large B cel l lymphoma[J].South Asian J Cancer,2014,3(1):66-70.

[3] 文菁菁,周佳丽,刘志彬,等.48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3):519-523.

[4] 朱锋,陈钰.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诊断弥漫大B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5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药导报,2011,8(7):116-121.

[5] 马芹,张会来,王华庆,等.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价值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8):503-507.

[6]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9):816-819.

[7] 吴宜嘉.流式细胞仪在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660-1662.

[8] 赵成艳,马荣,王忠利,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杂志,2006,22(2):180-185.

[9] 金伯泉.细胞分子免疫学实验技术[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223-226.

[10]杨少江,徐理华,曾萍,等.R-CHOP方案对淋巴瘤患者免疫球蛋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4,27(7):577-580.

[11]许昕,李庆山,许艳丽,等.不同临床分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含量的差异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37-39.

[12]许惠敏,郭红云,张桂琼,等.扶正升血颗粒对荷瘤小鼠NKCIFN-IL-2免疫调节网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6):81-82.

[13]贺建霞,赵志强,王艳峰,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J].白血病·淋巴瘤,2013,22(7):436-438.

猜你喜欢
亚群淋巴瘤颗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中3种成分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壮尔颗粒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