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记者 易靖茗
“‘孩子,爸爸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我要告诉你一句话:交天下的朋友,天下的财富都是你的。’这是一句谚语,这里讲的财富指的不是金钱,而是文化、艺术、见识等。这是一位充满智慧的台湾水墨画大师曾对我的肺腑之言,后来,不管我走到哪里,想起老人对我的嘱咐,先苦后甜,先失后得,先做人后做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确实受益匪浅——”
于洋,生于北京,祖籍山东威海文登。北京工艺美校工艺美术设计专业毕业,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毕业。现任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艺术顾问、台湾三痴画会北京艺术总监、广州臻心翠玉珠宝首席设计师。目前正致力于海峡两岸珠宝设计与书画艺术交流,汲取国内外珠宝设计的先进理念,积极筹备赴日内瓦万国宫举办个人珠宝设计展。
有的人让你一照面,就很喜欢,于洋女士便是如此。未见于洋之前,我对她的了解是: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的义女,全国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大奖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金奖连续3年获得者。于是便在心中为她设计了女艺术家的模样——气质恬淡、温柔随性。采访约在于洋的工作室,门开处,扑面而来的高贵气质,精致的妆容,优雅的装扮,温和的神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谈中,她迭荡起伏的人生经历,恰似一壶老酒,越听越有味道……
采访从于洋的父亲开始说起,于洋父亲15岁参加革命,曾任职青岛北海舰队,是开国将领萧劲光的部下,但于父英年早逝,49岁便去世了。因为历经“文革”,于洋亲眼目睹父亲一路走来的不易。“我很敬佩我的父亲,他参加过朝鲜战争,很喜欢学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识很深厚。”回忆起父亲,于洋眼里依旧满是深情。因为工作关系,一家人随着父亲走遍了半个中国。1966年,于洋随父亲回到了山东威海文登家乡生活。
作为红后代,于洋的骨子里遗传了父亲的坚强意识,也遗传了母亲的柔和与细腻。1979年,正在家乡读中学的于洋响应国家政策,从威海回到了北京,接母亲的班。于洋说,母亲之前在北京刺绣厂工作,她是建厂元老,绣工很好。建国以后,外国元首来中国要绣品,都是点名要母亲绣的作品。这种基因的东西,于洋很相信,这也为她以后走艺术之路有着很大的帮助。
刚到北京,一切都很艰难,由于厂子不大,且大多数都是本地人,没有职工食堂和宿舍,对从异地来到北京的于洋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后来工厂考虑到于洋的实际困难,单位又把她安排到后来的通县花丝镶嵌厂做珠宝镶嵌工作,这个厂子很大,有1000多人。
“我永远都忘不了母亲借钱给我买了饭票、一把雨伞、一个脸盆送我到厂里的场景,而母亲从北京回到烟台的时候(威海没车)一路上20多个小时,没有喝水,没有买吃的。我觉得母爱如此伟大,她给了我生活的路,工作的路,期待我能羽翼丰满。她走的时候告诉我:‘孩子,妈妈走了,以后在这个地方,师傅就是你的父母,吃水不忘打井人,一定要有感恩的心。’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那时候没有电话,其他的小同事都有家可回,1000多人的厂子就我一个人离家那么远。我经常给母亲写写信。可那时候的信邮寄时间太长了,恨不得半月才能收到,是母亲的那份爱给我精神的支撑……”这些几十年前的场景,于洋至今都记的很清晰,就像昨天刚刚发生。靠着母亲的教诲,于洋在厂子里默默发奋着。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性格坚韧的于洋以厂子为家,抛去对家人的思念,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钻研业务上。3年学徒期间,于洋对工作非常认真,师傅很喜欢这个真心懂事的小姑娘,很多绝招都教会了她。节假日的时候,大家都回去了,于洋就跟厂子设计室的老师学习绘画,从圆到几何体,一点一点学习素描,直到画出了维纳斯、大卫……
后来单位需要有几个品质好、懂绘画的人到工艺美校脱产学习绘画,抓住机遇的于洋向厂主任毛遂自荐,希望他能给自己这个机会。于洋回忆说,“我当学徒的3年里,一直都在坚持学画画,主任听到以后都惊呆了,他没有想到我这3年里节假日都没回家乡,都在学画画。而且他到我的宿舍里,看到我的墙上都是我画的素描,主任很感动。他觉得如果一个学徒没有审美,没有对美的追求,没有认真好学的劲,那怎么可能看懂一张图纸?单位最终给了我这个机会。”
为了接母亲的班而没能去读大学是于洋心里最大的缺憾,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脱产重回校园,于洋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于洋说,“在山东的时候,我特别想考大学,但是有落实政策这个机会,我就先参加工作了,所以大学一直都是我的梦。虽然说去学习不是什么上大学,但是这也需要回归教室。所以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上,当时我们学的是色彩,工笔画。因为也没有什么地方去,所以我就在学校里面学习,到中山公园写生,画牡丹、画各种能画的东西。两年后,我从一无所知到慢慢学习了很多,我觉得自己对人的审美,对生活的审美,对未来都有很大提高。后来回到工厂,我再来制作的时候,拿起大锤就可以抡大锤,想要圆的方的都可以,这就是我的童子功……”
作品《花丝珐琅宝石酒器》获2014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金奖
义父李奇茂为于洋珠宝精品展题词
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经济全面实施,于洋所在的工厂有个计划,到各大商场去搞设计、制作,面对全社会的客户。于洋被分配到了北京最大的商场之一西单商场,从事珠宝设计制作和售后服务的工作。一个人在商场面对客户,很多柜台的珠宝镶嵌、高端技术,都是她一个人完成的。
在商场里的历练,让她的专业技术愈发精湛,乃至在整个圈子里都很出名。这期间,她还遇到了一件事:2000年的时候,正在商场自己的办公室里工作的于洋,突然发现外面来了一群人,其中一个人举着手,于洋发现他的手已经肿胀的很厉害,直觉告诉她一定是手上的戒指取不下来了。结果那位先生竟然叫出了于洋的名字,并告诉她,他是从山西慕名而来的,他无意间把小手指上的戒指套在了无名指上,然后就摘不下来了,去了医院,人家说只有拉骨头的锯,没有拉金属的锯,解决不了。于洋回忆了当时的情况:“他说,他是酒店的总经理,他的手对他太重要了,他不希望手有问题。希望我能用我的技术帮他将戒指拿开。于是,我就用锯条一点点地给他松戒指,但是因为手容易颤,而且锯条跟我的头发丝粗细差不多,所以我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这才一点一点地将戒指锯开。随后,我又当着他的面,将戒指重新焊接、打磨,修好后还给了他。这位先生当时特别感动,立即就拿出了3000元要给我,我拒绝了。我说,我穿着这身服装,就是西单商场的人,你在这里遇到任何一个有技术的工作人员,大家都会帮你的。因为我觉得‘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是善的,我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做,而且西单商场这样的大商场,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树立西单商场的形象,这是一份责任。后来那位先生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技术精湛,热情助人’。”
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一个美国华人亲自到西单商城找到于洋,夸赞她很了不起。但对于洋来说,从小在父母都是党员的家庭里受教育,做人首先要正直,做任何事情要用心去做,待人要友善是她骨子里的本份。
2005年是于洋人生的最低谷。那段时间恰逢西单商场整修,厂家全撤,工厂效益不佳,自己等同失业。而母亲的去世更让她难以接受。“我没有工作,也很贫穷,又经历了生离死别,当时下月饭钱从哪儿来我都不知道……”回忆起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于洋红了眼眶。
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为你关掉一扇窗,就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2007年7月的一天,一位朋友给于洋打来电话,说海峡两岸有个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以来的最大一次,很了不起,台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水墨画大师李奇茂要率领一个500多人的队伍参加这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活动。“我想我应该去看看,从小我的父母就对我讲海的那边有我们的骨肉同胞。虽然之前与台湾没有任何交集,但我就这样加入了本次活动的组委会,一直用我的爱心和真诚去对待从海峡彼岸而来的台湾同胞,也就这样认识了我的义父李奇茂大师。我当时看到这样一位非常帅气、有才华、有尊严的老人,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让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集。”讲起与李大师如何结缘,于洋至今仍记忆犹新。
她回忆说:“后来,我们有了很多的交流,我问了李奇茂大师很多问题,他也问了我一些问题,他试探着问,‘将来我要在大陆做一个李奇茂的书画会,你会参加吗?’我说我会的!其实当时我很落魄,心情也很低沉,但是当我进入了这个文化圈子,见到这位老人,我感觉我的活力又回来了。后来我随同老人一起参加了山东曲阜的祭孔大典,那次他问我,‘孩子,你的家乡是什么地方?’我说是山东威海。李大师说他在威海有一位朋友,如果我需要可以去找他,他会关照我。没想到老人当时就拿起电话,打给他的朋友,他说我的干女儿……老人的电话过去,一声干女儿就结下了我们之间的缘分……”
从那以后,无论李大师在两岸的哪个地方参加活动,或者是在台湾有什么活动,于洋都会飞过去陪伴老人。“从义父身上,在做人和做事方面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我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大爱,他在交流的时候经常说,不管我走到任何一个国家,人家问我是什么地方人,我都会说China,中国。这位老人不仅是一个世界级的大画家,还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外交官。这是我作为一个晚辈,作为他的义女给李奇茂大师的定位,他的境界是超俗的。”
2010年,义父李奇茂的学生李沃源为于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推荐她去北师大传播艺术学院学习书法。“我在北师大又读了两年书,走进了大学校园。在那两年和来自海峡两岸的同学一起学习,我感觉非常幸福。我想,帮我从低谷走出来的是文化和艺术,因为李大师的帮助我才能从低谷走出来。李大师的精神在鼓舞着我,一位80多岁的老人都能跨越海峡过来,为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了我们的和平,我们年轻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进步?”
有了义父李奇茂的鼓励和指点,于洋完全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而她的艺术之路也由此越走越顺。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 、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爪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2013年起,于洋连续3年获得全国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大奖——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金奖,创下了她的个人最好纪录。于洋说,这是一份荣耀。
与义父李奇茂大师
获得的奖杯奖章
但荣耀背后亦是无数个日夜的坚持。大概半年多的时间,于洋每天泡在工作室和工人师傅们加班赶点,从化料压片,到完成整个的工序,一丝一毫都需细致入微。一件好的花丝镶嵌艺术品成败最大的难度在于画珐琅,烧制的过程,这道工序需要一遍遍来做,有的部分做不好就需要重新来做,掐丝也要非常精细,来不得半点马虎。
用时间和心血换来的结果,让于洋深感欣慰。她说,“当我的第一份作品在福建莆田榜上有名的时候,我回到北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了山东文登,到我父母的墓地,跪下来,流着泪和他们说:‘爸爸妈妈,我终于赢得了荣耀,这荣耀也属于你们,我是你们生命的延续,以后我一定要好好走完我后面的人生路,在艺术方面我会继续创新,把我们国家的燕京八绝技艺传承下去。’”
获得三连冠后,于洋立志要创办自己的工作室,她想把艺术上与技术上的技法整合起来,加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制作出更好的作品,把传统的文化一代代继承发扬下去,以后有机会还要走出国门去办展览,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花丝镶嵌技术是世界一流的。
自从认识了李奇茂大师,也就注定了于洋与宝岛台湾有了剪不断的情缘,这情缘让她对台湾、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和期待。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和使者,让更多的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因为两岸艺术本就共融。
这几年,于洋身体力行地做着这些工作,她不仅凭着自己的实力加入了台湾的珠宝设计师协会,还为大陆的一些省市做着牵线搭桥的工作。于洋说,“大陆很多城市都还没有接触过台湾,同样,台湾很多人对大陆也没有那么了解,我把他们嫁接起来,与台湾进行两岸的文化交流,小范围的也好,大规模的也好,让大陆更多的城市接触到许多台湾的艺术家、企业家,只要我接触到的,我都愿意把他们连接起来,让他们解除误解,团结起来去相互帮助,去做一些事情,让大陆的艺术家与台湾的艺术家的思想相互交融与碰撞,如此,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才能更加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今年10月份,金秋时节,第七届(2015·北京)中日艺术与手工艺作品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活动在北京举行。于洋带着她的作品,走上了国际舞台,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艺术的精湛。她说,只要能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只要两岸的艺术文化能更多的交流,只要两岸同胞能越来越多的增进了解,只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能越走越远,她愿为两岸艺术交流打开一扇大门,这些都是她的中国梦。
这是艺术家于洋的中国梦,也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