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成于1965年的台北故宫,建筑历史其实并不久远,却和北京故宫一样闻名天下,在世界博物馆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这里收藏着65万件艺术珍品,其中绝大部分迁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清宫旧藏与遗存,堪称“国之至宝”。
台北故宫藏品多数为中国历代皇家收藏,是代表中华文明的顶级文物:现存铭文最长的毛公鼎、西周散氏盘,传世仅数十件的宋汝窑天青瓷器、蜚声海内外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煌煌巨制《四库全书》、苏轼《寒食帖》和黄庭坚《花气熏人帖》;另有阎立本、米芾、蔡襄、宋徽宗、文征明、唐伯虎等从唐代到清代的历代名家书画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文物的搬运要从60多年前说起。
1948年11月10日,淮海战役的枪声已经打响5天,整个南京的上空笼罩着一层凝重的气氛。
这一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的杭立武急匆匆赶往南京市鼓楼区的一处私人院落。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当时国民政府的外交部、教育部、中央研究院等部门的其余6人,而负责接待他们的就是这栋官邸的主人——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翁文灏。
装运故宫国宝的木箱
工作人员给文物装箱
这是一次非正式的秘密会议,大家越来越感觉南京已经岌岌可危,存于南京的文物恐怕也会遭遇难以想象的结局。这些文物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南迁至此的国家级文物。最终,8人一致主张将文物迅速迁往台湾,并推举杭立武全权负责文物迁台事宜。
一个月后,也就是1948年12月21日,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驶进南京下关码头。此时,码头上数百只大箱子也已被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些箱子一共有712只,分别来自5个机构的顶级国宝,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的皇家收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安阳殷墟出土文物、中央图书馆的宋元古籍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大批珍贵文物。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当中还有60箱重要的外交档案和国际条约文本,其中就包括那份著名的《南京条约》。
第二天清晨,“中鼎号”秘密驶离下关码头,712箱珍贵文物也开始了它的长途旅行。
跟随这批文物一起迁往台湾的人中,有一对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夫妇,他们是庄严和申若侠。很幸运,他们的四个孩子也挤上了这艘轮船,庄灵是他们最小的孩子,那一年只有10岁。“当时我们就在那个大仓里面,文物是一箱一箱地摞起来,然后用绳子固定,上面包上油布。我们用梯子爬到上面去,睡就睡在那个文物的箱子上。”60多年后,庄灵在纪录片《台北故宫》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实际上,“中鼎号”的这次航行并不那么一帆风顺,狂烈的东北季风卷起层层海浪拍打着轮船,不仅如此,轮船的一个推进器竟然发生了故障,这让本就摇晃的轮船更加不稳。
4天后,“中鼎号”驶入一个海湾,这里就是台湾最北部的基隆港。庄灵依然记得,轮船靠岸那天,海水是碧蓝色的,阳光是暖暖的,船上的人们和那几百箱珍贵文物终于不再需要经受轮船剧烈的晃动。
那一天,是1948年12月26日。
几天之后,1949年的元旦刚过,国民党考虑到大势已去,文物迁台的脚步也就更加快了一步。由于此时已经没有可以抽出的军舰,杭立武不得不租下招商局的“海沪号”。这是文物迁台的第二批,也是最多的一批,此次共运出3502箱文物,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数天之后,1949年1月29日,“昆仑号”从南京下关起航,1248箱国宝作为第三批文物踏上赴台旅程。
三批文物先后抵台后,除国民政府外交部文件存于台北,中研院文物暂存杨梅镇之外,其他文物皆辗转到了台中糖厂的仓库中储放。这里是台湾岛相对干燥的地区,对文物的保存较为有利。然而一旦糖厂开工,烟囱里冒出的烟气对文物的破坏极为严重。于是,1950年4月,文物开始向台中县雾峰乡北沟搬迁。北沟“背负群峰列屏障,面对蕉林万甲田”,而且附近少有人居住,这样的条件,对于文物护卫很是有利。
然而,毕竟储存的是绝世珍宝,这僻静之所仍然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人想要一睹国宝为快。但那时的北沟没有可供参观的陈列室,工作人员只能临时用木凳支起一块木板,铺上白布,摆上十几件展品出来展览。一直到几年后,这样的情况才稍有改变。
1956年前后,在杭立武等人的努力下,北沟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每次展出200多件文物,3个月更换一次展品。运台文物得以公开向普通人展示她的风采。
消息很快传开,随着前来参观人数的增多,天气也越来越热,陈列室内犹如蒸笼一般,每一位观众都是汗流浃背地欣赏国宝。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北沟并非是储藏和展览这些珍宝的最佳场所。
1960年左右,台湾经济开始复苏,当局积极考虑发展观光事业,希望以一个进步、现代的形象来吸引游人到台湾旅游。
1961年初,存放在北沟的253件文物被送上东去的轮船。这一次,它们的目的地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意料之中,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征服了无数的美国观众。1年多的借展使得美国方面最终决定:为台湾提供资金,用于修建一个更大的博物馆,来收藏这些皇家珍宝。而在台湾岛内,与这个决定几乎同时传来的,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馆为新馆公开招标的消息。
最终,有5个建筑师的设计进入到最后一轮的参选。青年设计师王大闳的方案因为更符合现代建筑特征,被美国专家一致看好。然而,台北故宫方面似乎对这个有一些过于西化的设计并不非常满意,他们希望的是一个带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建筑设计。最终,评委会还是把设计任务交给了原本担任评委的黄宝瑜,因为他的设计理念更符合评委会的要求。
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苏泽是黄宝瑜的学生,在回忆起50年前恩师黄宝瑜是如何设计台北故宫的时候,他这样表示:这个设计的理念使用了中轴线,因为中国人喜欢中轴线和对称。
黄宝瑜的设计方案中,在20公顷左右的土地上,这座由主要大厅和四周画廊及四隅小厅组成的中国古代名堂式的建筑,最终构建成一个对称的“器”字。正门的“凹”字形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据说,黄宝瑜在设计方案中曾经这样描述:外墙之米色钢砖,其设计为连续之图案,于阳光转移时呈现出中国绸缎之纹样。当阳光自左上方入射时,则可获得四十五度角之阴影。人在影中,可得如北平午门前的感觉。
除此之外,台湾多台风和地震,尤其是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最为严重。为了给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珍宝一个舒适安全的家,设计者可谓费尽了心思。在设计的时候,耐震的技术就比其他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提高很多。除此之外,台北故宫的建筑四周都是方块,中间一个大厅。这样的设计基本与北京故宫一致,都非常有利于防火。一旦方块里有火警了,其他的三个门统统关掉。这样的话,也只有那一个方块有损失而已。
1965年,在故宫博物院成立40周年之际,台北故宫新址终于在台北郊外的外双溪建成。
不久,蒋介石前来视察,当听说新馆将于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之日开幕时,他不经意说把这个博物院定名为“中山博物院”岂不是更有意义。就这样,新馆被定名为“中山博物院”。
1965年11月12日,新馆开幕。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这座宫殿式的建筑,共有4层,29个展区,展示着中国历代帝王数百年来搜集的宝物,更珍藏着中国数千年来成千上万,绝世无双的艺术珍品。如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毛公鼎,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翠玉白菜”,令人叹为观止的“东坡肉”,北宋汝窑“莲花式温碗”,以及2万多片甲骨档案、2万多件瓷器,近1万件书画真迹等等。
事实上,从建成的那天起,台北故宫已经作为台北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外双溪,也因为台北故宫的落成而成为著名景区,一直到今天,台北故宫也几乎成为每一个到台湾旅游的人必到之处,对于所有同根同祖同源的炎黄子孙来讲更是如此。这片林木葱郁的山谷散发出从未有过的迷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