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源
百战沙场李振亚
夏 源
李振亚烈士塑像
李振亚(1908—1948年),原名李伯崇,曾用名李荣、李崇。李振亚是我军解放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时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李振亚16岁投军,一生身经百战,牺牲时年仅41岁。
1908年中秋节之夜,李振亚出生于广西藤县金鸡镇大坟村盘蛇岭一个农民之家,取名伯崇。李振亚8岁时,父母双亡。
1923年,15岁的李振亚只身离家到七八里外的金鸡圩一家小饮食店打杂工,不久转到裁缝店学裁缝,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便掌握了全套的裁缝技术,他做衣服精心细致,款式新颖,四乡八邻称他为“金铰剪”。1925年2月,原“讨袁护国军”俞作柏部第一营营长李明瑞率军经过金鸡圩时,见李振亚精明能干,将其收为勤务兵,取名“李荣”,从此李振亚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军旅生涯。
李振亚追随李明瑞南征北战,浴血拼杀,几次在危难中不顾安危挺身护主,由此深得李明瑞喜爱,并亲切地叫他“亚弟”,向其传授战斗要领。1927年12月,李明瑞回到南宁,他有心培养李振亚,此时正值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二期(比照黄埔军校第五期)开学,便把19岁的李振亚送入军校学习。
1929年3月,李明瑞掌握广西军权后,派遣李振亚先到广西警备队第四大队任副官,后转到广西教导总队任队副。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贺昌、陈豪人、张云逸等同志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百色起义,李振亚参加了起义,任总指挥李明瑞的副官。
百色起义后不久,地方反动武装乘我主力它调之机,反扑县城。当时,李振亚留在百色县城。反动武装倚着人多势众,气势汹汹地向县城扑来,李振亚看到身边留守县城的兵员不多,便决定“以虚击实”与敌作战。他和战友们一起与敌人周旋,一时硬打,一时迂回诱敌再打,经过几天的战斗,终于将攻入县城的反动武装击退。
李振亚的指挥才能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初步的体现,受到了部队首长的赞扬。1929年12月底,李振亚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先后在红七军担任过总指挥副官、第二纵队第二营副官、第五十八团副官等职。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路上,李振亚所率领的“红军干部团”第一营担任开路先锋,负责侦察敌情、打击土匪、清除障碍的任务。在湖南越过第三道和第四道封锁线时,湖南道县的地方反动武装“挨户团”常常来袭击,每次都是李振亚亲自率领一营阻击和消灭敌人。
1935年元旦,红军干部团到达贵州猴场。正当大家准备放松一下欢度新年时,干部团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迅速修架乌江浮桥。当时既无器材,又无工具,李振亚接受任务后,立即率领大家到群众家做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便收集到很多架桥材料,终于把乌江浮桥架好,让红军主力部队乘胜攻占了遵义城。
1935年4月29日,中央军委向我军发出了速渡金沙江的指示。总参谋长刘伯承命令干部团迅速奔袭通安州。陈赓命令李振亚带领一营,迅速去攻占通安州右侧的小高地。接到命令后,李振亚大喊一声:“跟我来!”就带着全营官兵向小高地冲去。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一营顺利地占领了小高地。接着全团向通安州的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冲锋,经过全团官兵的勇猛拼杀,干部团胜利地占领了通安州。这次战斗,共歼敌600多人,生俘了敌军团长1名,为掩护中央红一方面军安全渡过金沙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嘉奖。
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准备强渡大渡河。上级指示干部团至少要在此地坚守一天。干部团把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一营。
营长李振亚接受任务后,立即与政委丁秋生进行了敌情研究和迎敌部署。李振亚在战前动员会上镇定自若地号召全营指战员:“同志们,不要怕,敌人虽然比我们多,但地形对我们有利。你们看,这里地面狭窄,只有一条小路,敌人再多兵力也是伸展不开的,我们迅速筑好工事,坚守阵地,一定能够顶住来犯的敌人!”他的敌情分析和战前动员,极大地鼓舞了全营指战员的士气,大家立即紧张而有序地修筑工事。工事刚刚修筑完毕,敌人便冲到面前了。
敌人仗着人数多,加上武器精良,不断地向一营的阵地发起攻击,而一营则在李振亚的正确指挥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和高昂的士气,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战斗异常惨烈,李振亚的腿部中了敌人的子弹,但他依然忍着疼痛,指挥大家继续战斗。他们一连打退了敌人的数番进攻,出色地完成了坚守一天的任务,掩护了大部队顺利地通过泸定桥。
1935年6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对部队的领导和建制等方面作适当的调整,李振亚调任前敌总指挥部作战科科长。8月上旬,李振亚调任左路军(后称西路军)总部作战科长,后任第三十三军参谋长,1937年8月调到八路军总部任高级参谋。
1939年1月初,李振亚改回原用名“李伯崇”(李振亚投军后一直用“李荣”,此时用“李伯崇”、“李崇”,赴琼崖时始改用“李振亚”),以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谋身份,随叶剑英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及工作人员30多人赴湖南衡山参加国共两党联合举办的军事委员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7月,第一期学员刚毕业,李振亚即奉命返回延安,中央指令他赴广东开展游击战争。9月初,他到达广东后,广东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派他到东江纵队,任东江抗日军政委员会参谋长。不久,他与邬强一起到第四战区曾生领导的新编大队,以公开合法的番号在惠阳县坪山沙博村开办游击训练班,李振亚任训练班主任。期间,李振亚认识了马来西亚归国华侨王春红,并与她结为夫妻。不久,王春红在李振亚的引导下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6月,中央决定派李振亚和王春红到琼崖独立总队工作,李振亚将姓名“李伯崇”改为“李振亚”,王春红改名“王超”。经过数天的奔波,他们带着电台来到了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独立总队的驻地——澄迈县美合村,受到了琼崖独立总队长冯白驹等同志的热烈欢迎。李振亚和电台的到来,犹如给琼崖独立总队安上了两只翅膀。从此,琼崖的武装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
1941年3月9日,琼崖总部接到情报,国民党保安第七团从隔海的徐闻运来一批枪支弹药等物资,藏在文山县锦山乡山雅村附近海边的灌木林里,决定由李振亚率队前往夺取。
李振亚马上带着一支队一个中队及特务连,趁着黑夜急行军,在凌晨2时赶到了目的地。由于敌人正在休息,只有两个哨兵站岗,李振亚命令队伍一枪不发地捕捉了哨兵后,顺利地夺得了子弹5万发,手榴弹1000多枚以及其他物资一批。
3月12日拂晓,顽军保安团第七团第八连和第五连,分两路从罗蓬坡和咸割坡向我驻地进犯,李振亚负责率领一支队打击敌军第八连的任务。把敌军第八连团团围住后,李振亚一面指挥战士们狠狠地打击敌人,一面从一位战士手中拿来一支三八式步枪,向着距离100米的敌人射击。只见他弹无虚发,一连击毙了几个敌人。整个战斗仅仅用了半个钟头,便全歼了来犯的敌军,缴获捷克轻机关枪2挺,长短枪支30多支,手榴弹20多枚。罗蓬坡战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军狂妄叫嚣“三个月内消灭共产党独立队”的气焰,坚定了根据地军民团结抗敌的信心。
李振亚在主持军政干校工作期间,正值日伪军向琼崖根据地大举“扫荡”。他除了担负教学任务,还兼任第三支队队长,指挥部队和干校的部分学员与敌军作战数十次。
1945年1月,琼崖特委根据党中央关于扩大、巩固中心根据地,积蓄力量准备反攻的指示,决定派庄田、李振亚率领3个主力大队,向白沙县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部队在当地起义武装和黎、苗族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接连拔掉了白沙外围顽军的一批据点,歼敌100多人。7月,李振亚兼任新组建的挺进支队支队长,率部继续向白沙县腹地进军。他和政委符荣鼎带领第一大队昼伏夜行,远道奔袭合口,全歼顽军的教导连,尔后兵分三路,击溃敌守备第二团,拔掉了敌军据点。8月中旬,我军解放了白沙县13个乡,建立了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为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立下了头功。
抗战胜利不久,蒋介石派国民党正规军第四十六军到海南岛“接收”琼崖纵队,第四十六军不断挑起武装冲突,向我根据地步步进逼。1946年2月至11月,琼崖纵队接连粉碎了敌军的3次“清剿”,歼敌4000多人,攻克圩镇据点40多个。1947年2月9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拟稿签发命令,任李振亚为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
1948年9月,中共琼崖区党委作出决策:发动秋季攻势,同时组成了前线指挥部,琼纵第一副司令员李振亚为前线总指挥。
秋季攻势开始后,李振亚亲自率领部队在保亭誓师,经陵水一路横扫万宁,连克中兴、兴隆等6个敌人顽固据点。一连打了几个胜仗,李振亚非常振奋和开心,准备于9月27日一举拔掉敌人最后一个顽固据点牛漏圩。
27日下午,乌云低垂,秋风萧瑟,细雨迷蒙。李振亚穿着一件日本军用雨衣,来到万宁县牛漏圩外,了解第三总队第七支队包围牛漏敌据点的情况。当负责指挥的同志正要向他汇报情况时,他摆摆手说:“还是到阵地看看再说吧。”
藤县人民政府为李振亚烈士兴建的纪念碑的碑记
李振亚来到距离敌军据点不到100米的我方前沿阵地,看到机枪手抱着一挺崭新的白朗宁机枪,心一动,便抓过来侧靠一棵木棉树,打了几个点射进行火力侦察。不料,敌人突然从碉堡一个隐蔽射孔吐出一串火舌,一颗罪恶的子弹穿过了李振亚的左胸,李振亚当场昏迷了过去。28日凌晨,李振亚终因伤势过重光荣牺牲,年仅41岁。
1948年10月5日,中共琼崖区党委作出关于追悼李振亚同志的决定。
1948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发来唁电,唁电说:“琼崖纵队副司令员李振亚同志于围攻牛漏战役中英勇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损失,特致悼念,并望转示琼纵全体同志继续努力,为坚持解放琼崖而奋斗,以纪念李振亚同志永垂不朽。”
1984年,藤县人民政府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在县城东郊兴建东山烈士陵园,并于李振亚牺牲40周年(1988年)时竣工。陵园建有李振亚烈士大理石雕像和一座高22.5米、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以资后人纪念。
1992年,万宁县(今万宁市)人民政府在李振亚将军牺牲的牛漏镇东侧,修建了李振亚纪念园。园内建有纪念碑、南天阁和纪念亭,园正中则是李振亚将军全身铜像,铜像高3.2米,底座正面大理石上刻有宋任穷题写的“李振亚同志”几个大字。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