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建东,张云宁,张雪娇
(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211100)
IPD交付模式下项目风险分担多边谈判机制
支建东,张云宁,张雪娇
(河海大学商学院, 江苏南京211100)
论述了IPD项目的基本特征,认为风险的合理分担是综合项目交付模式(IPD)成功实施的基本前提,理性机制为IPD团队的形成创造了可能性,承担风险的成员可通过激励补偿机制得到相应的利益补偿,通过高效的多边协商机制达到多方利益平衡。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了IPD项目风险分担的多边谈判机制模型,解决了IPD项目中的风险分配与收益共享问题。
IPD项目;风险分担;多边谈判;合作博弈
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模式是目前在工程项目领域发展较快的新型交付模式。IPD交付模式下的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不是致力于风险的转移,而是集中于项目利益相关方(业主方、监理方、设计方、承包商和供货商等)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合理的分配机制[1-3]来实现利益相关方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但目前对IPD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较少,针对相应分担机制的实证案例也比较少。因此,构建IPD项目风险分担多边谈判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相关概念
IPD是一种新型的项目交付模式,其核心是将项目人员、业务和项目目标等在项目早期实现有机结合。AIA定义IPD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①相关参与者直接的协同合作覆盖项目的整个建设期,包括设计、施工及交付阶段;②项目参与者前期进入;③决策基于价值理论;④团队共担风险、共享利益;⑤BIM技术的信息共享[4];⑥高度调动和利用参与者的技术支持能力。
1.2 IPD项目风险分担机制构成
(1)理性机制。理性机制指IPD项目的利益相关方选择合作获得的收益大于非合作时的收益,则其会偏向选择与其他相关方合作。这种现象符合经典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2)激励补偿机制。该机制包含两层含义:①激励。参与各方的积极合作形成了IPD项目合理的风险分担,并得到与其承担风险等比例的激励补偿收益。②约束。当IPD项目合作方没有按照约定合作,致使项目的整体绩效降低,则相关参与方应该为自身的非合作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改进的N方纳什协商谈判机制。虽然IPD项目的参与者之间拥有共同的项目目标,但是各方利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这时需要参与各方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来确定一套参与各方都能承担项目风险且获得与风险相对应的利益补偿分配方案[5]。
为了使IPD项目参与方得到与绩效相对应的风险收益补偿,构建激励补偿机制可保证参与方之间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此处的激励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承包商与供货商5个参与者,IPD项目利益补偿分配图如图1所示。IPD项目交付模式的激励补偿机制模型主要包含以下4个部分。
图1 IPD项目利益补偿分配图
(1)如果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则激励补偿层=目标成本-最终成本+最初激励值;
(2)如果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但目标成本+最初激励值>实际成本,则激励补偿层=最初激励值-(实际成本-目标成本);
(3)如果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则激励补偿层=最初的激励值;
(4)如果目标成本+最初激励值<实际成本,则没有任何激励补偿,即激励补偿层=0。
3.1 风险分担定量化分析
根据上述定义,则该IPD项目协作团队的负理想分配方案为:
在IPD项目中,各参与方的参与程度与地位都有所区别,但对其而言,最终项目的收益分配系数越大,相应的满意度会越高。因此,需要考虑IPD项目各参与方的满意度来建立N方纳什协商谈判模型。
3.2 IPD项目各参与方的前景函数
根据前景理论,由于存在系统性偏差,在多数决策过程中经常发生作出的最终决策会偏离经济学最优决策行为理论。传统的效用函数可以用权数函数及主观价值函数来表示人的效用。权数函数π(p)主要用于预测未来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p变化时对项目总效用产生的影响及程度的大小,而主观价值函数u(x)则反映满意度与前景结果x的关系。
前景理论中,主观价值函数有1个参考点,其可用来衡量增加或者减少相关者利益分配。用事件的结果x表示参考点与得到收益水平的偏离值,不表示风险收益获得的绝对值。在亏损时,主观价值函数的曲线是凸形的,即表示为:x>0,u″(x)<0;在盈利时,其是凹形的,即表示为:x<0,u″(x)>0。
针对IPD相关参与方对风险事件的主观感觉是属于风险厌恶型的,因此主观价值函数在该模型中属于风险厌恶型,在图形上呈现为S型,如图2所示。
图2 主观价值函数
通过分析IPD项目的特性及前景理论的特征,可得出主观价值函数如式(1)所示,当面对损失时,表现为凸函数,为风险偏好;当面对收益时,表现为凹函数,为风险厌恶。
(1)
式中:x为相对于参照点的差值;u(x)为主观价值函数;α为项目参与方对盈利的风险厌恶程度值; β为项目参与方对损失的风险喜好程度值;λ为项目参与方损失厌恶系数。
原价值函数和指数价值函数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由图3和图4可知,指数价值函数比原价值函数具有更优的数学性质。在该模型中,分段指数的主观价值函数涵盖了坎内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的所有关于主观价值函数的性质,式(2)中γ>0,λ>0分别表示项目参与方的风险厌恶系数和损失厌恶系数。
(2)
图3 原价值函数
图4 指数价值函数
前景理论认为:参与方对风险的接受度主要由其权数函数和主观价值函数两者共同确定。假定单个随机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结果为x,y,其对应的概率分别为p和q,那么维持现状的概率则为1-p-q,记为(x,p;y,q),则总效用为:
U(x,p;y,q)=π(p)V(x)+π(q)V(y)
3.3 基于多边谈判的IPD项目风险分担谈判模型
3.3.1 基本假设
IPD交付模式下,参与相关方之间为合作博弈与谈判协商的预合作关系,在建立相关方风险分担的谈判模型时,需作以下基本假设:
(1)理性假设。理性假设主要指在IPD模式下针对各项目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激励补偿时,机制需要保证各参与方能有公平合理的分配利益。
(2)激励相容假设。方案中最终分配给相关参与方的收益值要大于相关参与方要求获得的最低值。激励补偿机制的核心是风险共担并对相关参与方的利益进行补偿[6-7]。
(3)谈判协商假设。IPD项目相关参与方的协商谈判决策过程是最终合作收益分配方案的确定过程。其需要保证各方的满意度,且应体现公平公正的合作原则。
3.3.2 模型的基本要素
(1)威胁点。威胁点指谈判过程中IPD项目参与方达到谈判破裂的临界点时,所对应的满意度。假定模型的威胁点di=F-(Xi),di表示破裂时参与方i的效用,即相关方的谈判威胁点。
在IPD项目谈判过程中相关参与方的谈判力函数关系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多边谈判综合模型中直接给出了各参与方谈判力的数值。
(3)担心谈判破裂的程度。其主要指IPD项目谈判方对多边谈判破裂的回避程度,可以用gi表示,且gi=F(Xi)/F′(Xi)。
3.3.3 多边谈判模型的构建
为了体现并量化谈判模型中参与各方的前景函数与满意度函数之间的关系,现作出如下假设:参与各方的满意度值为分配收益的前景函数值与期望收益前景函数值的比值,即:
(3)
从而建立模型如下:
(4)
根据纳什公理,可得到一个不改变相关问题的最优解,这个最优解以威胁点di(通过线性转换得到)为原点。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可不考虑威胁点,Nash谈判解通过结果的净收益得到[8]。在这种情况下,可得到如下模型的目标函数:
(5)
则基于Nash谈判的IPD项目风险分担的激励补偿层分配模型为:
(6)
3.4 基于多边谈判模型的IPD项目风险分担分析
因担心谈判破裂程度gi=F(Xi)/F′(Xi),显然,由于gi与Xi的函数关系,gi的数值会随着分配比例Xi的变化而变化。
笔者通过IPD项目各参与方的双边谈判结果倒推参与者的谈判过程,用甲方与乙方来表示。其谈判力分别用ω1和ω2表示,且0 假定参与者j对参与者i提出的分配方案为Xij,在谈判初始就出现了很极端的分配方案,表示为:F(X11)>F(X12),F(X22)>F(X21)。谈判双方考虑到谈判力、最终合作收益及谈判破裂的程度,根据协商模型,会通过不断的谈判,最终得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即为满意解。假定参与者j对参与者i要价Xij,那么参与者i就可得知其担心谈判破裂的程度与谈判力的相对值。可定义: ti=gi/ωi (7) 通过模拟分析谈判场景可知,谈判的任何阶段,相关参与方中,谁的t更大,谁就更可能作出让步。因此,当t1>t2时,作出让步的将是甲方;当t1 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时,需要确定谈判模型的最优解。根据式(7),如果参与谈判的各方担心谈判破裂的程度g相同,t就由谈判力ω决定,ω越大t越小,ω越小t越大。此时,参与方的t越大,越肯作出让步;如果ω相同,t由g决定,g越小t越小,g越大t越大,而t较大的参与方会倾向于作出让步。 综上所述,谈判者的t越大,越有可能作出让步。通过几番改进-让步-改进-让步的循环,不断缩小谈判各方利益分歧,直到t1=t2=…=tN为止。此时的谈判结果让所有的谈判方都满意。该点满足如下关系:ω1/ω2=gi/gj,i,j=1,2,…,N且i≠j。 根据最后的均衡结果可以得出:IPD项目相关参与方谈判的最终结果由谈判者的谈判力和行为特征(由效用函数值决定)决定,即IPD项目相关参与方的最终合作收益由谈判力大小及参与方自身行为特点共同决定[10]。 该算例假定相关参与方主要有业主、承包商、设计方、咨询方与供货商。则根据理性机制假设,参与方应该提前参与并根据对应的IPD项目特征及各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经济人原理,参与各方都具备有限经济理性的特征,则参与各方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自认为合理的方案。假定某个IPD合作项目中5个参与方签订了IPD合同,相关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IPD项目相关参与方关系图 作为经济人的IPD项目相关参与方都有规避风险的倾向,假定其风险厌恶系数分别为:业主γ1=0.8;承包商γ2=0.9;设计方γ3=0.6;咨询方γ4=0.4;供货商γ5=0.7。各方的损失厌恶系数分别为:业主λ1=0.6;承包商λ2=0.7;设计方λ3=0.4;咨询方λ4=0.2;供货商λ5=0.8。各方的谈判力为:ω1=0.25,ω2=0.10,ω3=0.45,ω4=0.15,ω5=0.05。为简化计算过程,假定欲实现“分担风险、共享利益”的5方的权重函数为一定值,即项目各相关方的权重函数分别为:π1=0.40,π2=0.10,π3=0.45,π4=0.15,π5=0.12。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实现ωi/ωj=gi/gj时,获得谈判模型的最优解。假定以指数函数作为项目相关参与方前景函数的主观价值函数,则: 式中:γ为第i方的风险厌恶系数;λ为第i方的损失厌恶系数;Xi为第i方的收益分配比例。则项目各相关参与方的前景函数为: U(Xi)=u(Xi)·π(Xi) 满意度函数为: 则该谈判模型为: 根据预定已知条件:①IPD项目参与方按照各自的风险偏好程度,不同的风险偏好则对应不同比例的收益分配效用值;②由于不涉及相关谈判力函数的构建,直接给出项目相关参与方的谈判力值。根据IPD项目多边谈判模型,当相关参与方效用达到最大时,分配比例如下:业主0.17,承包商0.05,设计方0.25,咨询方0.10,供货商0.43。算例结果证实了IPD模式风险分担多边谈判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分析N方纳什协商机制基础上,结合利益补偿机制及理性机制的原理,构建了IPD项目“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模型,并深入分析了收入补偿机制的构建问题。利用N方纳什谈判模型,量化处理IPD项目相关参与方的谈判。在运用多边谈判模型的过程中,更多考虑参与者的效用函数、谈判力及威胁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当项目参与各方担心谈判破裂的程度相当时,满意度能达到最大,以此作为IPD项目多边谈判的均衡解。通过实际算例对多边谈判模型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希望通过该多边谈判机制模型为以后的IPD项目风险分担提供一定的帮助。 [1] 杨俊辉.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知识工作团队利益分配方法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2):107-109. [2] 叶飞.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供应链协作激励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8(2):106-109. [3] 张捍东,严钟,方大春.应用ANP的Shapley值法动态联盟利益分配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09,12(4):33-34. [4] 徐奇升,苏振民,金少军.IPD模式下精益建造关键技术与BIM的集成应用[J].建筑经济,2012,35(5):90-93. [5] 朱素业,苏振民.IPD模式下合作伙伴的选择和优化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3,15(9):5-6. [6] 赵健.基于改进Partnering模式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7] 张连营,赵旭.工程项目IPD模式及其应用障碍[J].项目管理技术,2011,11(5):13-18. [8] 何涛,赵国杰.基于随机合作博弈模型的PPP项目风险分担[J].系统工程,2011,5(4):88-92. [9] 祝伟,陈秉正.整体化风险转移的最优决策分析保险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9):86-95. [10] 徐韫玺,王要武,姚兵.基于BIM的IPD建设项目协同管理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44(12):38-43. ZHI Jiandong:Post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China. [编辑:王志全] Mechanism of Multilateral Negotiations on Project Risk Sharing under IPD Delivery Model ZHIJiandong,ZHANGYunning,ZHANGXuejiao "The risk and profit sharing"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IPD. In order to implement an 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model (IPD) successfully, the basic premise is reasonable risk-sharing. Rational mechanism creates a possibility for the formation of IPD team. Members of the risk can be compensated by the corresponding interest incentiv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o achieve a balance of interests through multi-efficient multilateral negotiations. Traditional project participants as individuals can form collaborative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to achieve the project objectives, to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principle, a multilateral negotiation mechanism IPD project risk sharing model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PD project risk allocation and revenue sharing issues. IPD Modeling; risk-sharing mechanism; multilateral negotiation; cooperative game 2015-03-31. 支建东(1990-),男,江苏盐城人,河海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2095-3852(2015)05-0626-05 A TU723.1 ; TU984.1 10.3963/j.issn.2095-3852.2015.05.0224 算例
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