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雁
创设问题情境提升阅读教学
杨雁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讲,学生是被动配合教师完成演讲的角色。教师讲得疲惫,学生学得劳累,致使语文阅读教学陷入高耗低效的局面。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一味讲解,冲淡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处于“无问题意识”状态,对文本的理解只处于肤浅层次,甚至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与驱动下,产生好奇与探究心理,通过探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本文结合平日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初中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弱,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支撑他们阅读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对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特点,设置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产生阅读的动力,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问学生:“菲利普夫妇见到落魄的于勒后,赶紧逃离现场,回到家后,作为于勒亲兄弟的菲利普先生会是什么想法?菲利普夫人会是什么想法?菲利普先生与菲利普夫人在躲开于勒后,会有什么内容的对话?”一石激起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小组内创编菲利普夫妇在离开于勒时的对话。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进入人物的心理世界,对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有了更全面与深刻的把握,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处于“无问题意识”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精心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甚至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后,自己说出“标准答案”,唯恐学生答案说错,因提问时间过长,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下,增强探究的动力,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例如,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教师提出问题: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朴实的教师,他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业成长非常关心。但这是教师的本职,是应该做的。为什么藤野先生却给鲁迅先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受到鲁迅先生的无比尊敬?教师的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力,他们反复阅读课文,并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彼此表明各自的观点,在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学生结合当时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历史背景得出结论:藤野先生之所以受到鲁迅先生的无比崇敬,不仅因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求实的教师,而且他还是一位抛弃民族偏见,具有世界大视野与大胸怀的教师,他的崇高品质永远值得鲁迅先生铭记与怀念。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引领学生进入阅读理解的更深层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深入阅读的能力。
想象能力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没有想象的阅读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活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走进文本营造的情感世界,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例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如果文中的小孩勉强顺从了大人的建议,委屈地与大人一起走大路,老人会怎么想?让学生转换角度考虑问题,使学生更能更理解作为一个长辈,对小辈的那种关怀与怜爱之情。《孔乙己》一文的文末是这样的:“孔乙己大约已经死了。”作者为读者的阅读理解留下了无尽的艺术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他的性格与社会环境对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想象与推测。接着,教师又启发学生:“假若,这里说的只是假若,范进中举后与落魄的孔乙己相遇,他们会进行什么内容的对话?”这些问题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充分与文本展开对话。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学生想象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及特点,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与人物对话,与文本情感达成共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杨雁,教师,现居山东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