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海英,张力为,惠悲荷,陆 雯,张连成
认知失调与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预防作用
阳海英1,张力为2,惠悲荷3,陆 雯3,张连成4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上表现更差,该结果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实验2中,6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任务,然后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较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而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间无差异。该结果表明,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认知失调;自我损耗;价值肯定;属性肯定;预防
认知失调指当个体觉察到自己的各种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内部状态[26]。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认知失调已经存在时,为了减少失调,人们将会驱使自己发起缓解这种失调的行为,以此减小心理压力[18]。这种缓解失调行为包括3方面,分别是改变个体的外部环境、个体的行为和个体已有的认知或态度。Festinger(1959)[18]认为,在这3种方式中,改变环境和行为对于减少认知失调来说,是比较困难并且不太合理的方式,而个体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以达到与环境和行为之间的协调一致,是减少认知失调比较合理的方式。这种改变态度需要自我控制努力(Devine,1989;Richeson和Trawalter,2005)[15,31]。依据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人类的自我控制是一种有限资源,一旦使用,个体其他自我控制所依赖的资源就会减少,比较难达到既定的自我控制表现标准,发生自我损耗,损耗的发生会导致其后的调节失败或降低。为此,Baumeister等 (1998)[8]对认知失调是否会产生自我损耗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以选择条件下是否支持学费上涨为认知失调任务,观察是否发生自我损耗,研究结果并未发现认知失调的主效应,只出现选择的主效应。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为:实验过程中,认知失调任务只是完成选择任务的背景材料,参与者并未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故出现与研究假设不一致的结果。认知失调是否产生自我损耗还有待进行验证。在比赛中,运动员经常处于“想赢怕输”、“想结果与别想结果”、“失误与别失误”、“紧张与别紧张”等认知失调状态中。因这些认知失调现象导致比赛失误或失败事例屡见不鲜。为什么这些失调因素会导致运动员比赛失利?因为在平衡失调状态中消耗了能量,进而导致后续控制任务成绩下降?即是否因为认知失调产生了自我损耗进而导致后续的运动表现成绩下降? 因此,探讨认知失调是否使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对分析与解决比赛中出现的认知失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损耗指个体控制自己的情绪、思维、注意等必须消耗一定的自我能量来遏制固有的冲动、习惯以及定势,进而使后续自我控制任务成绩下降的现象[8]。自我损耗会带来一系列个人和社会问题,如饮食紊乱、暴力、拖延、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9]。在运动中,自我损耗会导致运动员训练时间缩短[16]、操作成绩下降[4]、运动技能成绩下降[24]、运动决策失误等问题[30]。大量研究探讨了自我损耗补偿问题以规避自我损耗带来的不良影响,如动机、积极情绪、执行意图、自我肯定等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发生自我损耗后如何规避问题,对发生自我损耗前如何进行预防的研究还不多见。尤其是有些受时间限制的现象,如在激烈比赛中,当运动员发生自我损耗时,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采取一些措施来补偿自我损耗。因此,提前对自我损耗进行预防,为避免自我损耗带来不良影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即思考与威胁领域无关的其他重要的自我价值,或从事与这些重要的自我价值有关的活动来维持自己在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社会的,即所谓自我整体性 (Self-integrity)(Steele,1988)[41],之所以自我肯定具有积极应对威胁信息的原因是:对与威胁无关领域的自我价值的肯定,人们就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自己。或者说,由于重要的自我价值被锚定,威胁自我的信息就失去了威胁的能力,因为人们关注的不再是信息的威胁性,而是信息本身的价值。因而能够以更加开放、公正、客观的方式来处理和接受威胁信息,这样既保护了自我,又不会失去从中学习知识、改正错误的态度或行为的机会,这就是自我肯定(Self affirmation)理论的基本思想。Schmeichel(2009)[34]研究发现,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具有补偿作用,在他的研究中,自我肯定的作用发生在自我损耗之后,即先让参与者产生自我损耗,然后才采取自我肯定进行补偿。与此同时,大量研究表明,自我肯定的作用可在自我威胁之前 (Martens,Johns,Greenberg,和Schimel,2006;Correll,Spencer和Zanna,2004)[22,13],也可在其之后 (Sherman,Nelson和Steele,2000)[38],自我肯定在不同的位置都具有相同作用。同理,自我肯定是否在自我损耗前和自我损耗后也具有相同的作用?自我肯定在自我损耗之前的作用,可称其为预防作用,在自我损耗之后的作用,可称其为补偿作用。自我肯定在自我损耗之后的补偿作用已经得以验证,而自我肯定在自我损耗之前是否具有预防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另外,基于Campbell (1996)[10]将自我分为自我知识成分和自我评价成分,也就是说,自我至少有两种核心成分:关注自我价值方面的自我积极观念成分和自我清晰性方面的自我结构成分。自我知识成分更强调自我概念清晰性,而自我评价成分更强调对自我信仰的积极性或自尊(Stapel和Suls,2004)[40]。研究者将自我肯定分为价值肯定(value affirmation)和属性肯定(attribute affirmation),价值肯定指强调对个人具有重要价值的肯定[12];属性肯定指通过某人的品质来肯定自我[11]。其中,价值肯定通过肯定他们的核心价值,提醒人们他们是谁,他们认为什么重要,他们代表什么,使人们采纳更具有建设性的,更清晰的自我观念。价值肯定的实验操纵:首先要求参与者根据个人重要性对11个价值词进行排序,然后要求他们指出最重要的价值并写出为什么这个价值对他们很重要(Sherman等,2000)[38]。另一方面,属性肯定通过积极描述自我,进而提高自我价值感,并增强自尊。属性肯定要求肯定一个人对自我进行积极的描述,积极自我意向则会凸显,这会提高自我价值感(如我是聪明的)。当肯定某人的属性或特性时,关注的是积极自我评价。当肯定价值,原则和规则时,关注的是自我归类和自我表述(如我认为聪明有价值,我敬仰诚实的人)。属性肯定的实验操纵:分别举出2例优于同伴的优点或长处,并详细评价这些优点或长处比同伴好在哪些方面(Stapel,2007)[39]。价值肯定应该对威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信息具有抵消效应,比如,认知失调威胁 (Steele和Liu,1983)[42]。而属性肯定应该对缓冲威胁积极评价的信息具有肯定效应,比如,社会比较( Tesser和Cornell,1991)[43]。这两种自我肯定形式代表了自我肯定研究领域的两个主要方面(Schimel等,2004)[33]。尽管几个研究者已经提及过不同的自我肯定形式具有不同的肯定效应 (Crocker等,2008;McQueen和Klein,2006;Sherman和Cohen,2006)[14,25,36],但是,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是否在自我损耗的预防中具有不同的肯定效应还未得到实证支持,这也需要进行验证。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的预防作用已经得到实证研究支持(Matz和Wood,2005;Rydell,McConnell和Mackie,2008)[23,32]。Schmeichel(2009)[34]研究结果发现,价值肯定对自我损耗具有补偿作用。如果认知失调会产生自我损耗,依据价值肯定对自我损耗具有补偿作用,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具有预防作用,自我肯定置于威胁信息前与后作用一样。另外,依据价值肯定对威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认知失调等具有缓冲作用,而属性肯定对威胁自尊的社会比较等具有肯定效应的观点,可假设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在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中起预防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以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分别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的目的在于检验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的假设;实验2的目的旨在检验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的假设。
2.1 方法
2.1.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在于检验以下假设:认知失调会损耗自我控制资源,使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
2.1.2 被试
来自某体育专业院校20名学生(男:13名,女:7名),包括乒乓球(7名)、篮球(4名),排球(6名),跆拳道(2名)和足球(1名)专项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170±1.284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弱或色盲患者,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实验。将研究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人。
实验地点在北京体育大学固定实验室。实验在白天进行,为所有被试编号,通过Excel产生随机数列的方式,将他们完全随机分配到认知失调组(10名) 和无认知失调组(10名),每次只有1名被试完成实验,每次持续时间约为15 min。
2.1.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和无认知失调),因变量为自我损耗(采用Stroop任务所测得的色词一致、色词不一致错误数和反应时(ms)来反映自我损耗)。
2.1.4 实验材料
2.1.4.1 《简式心境内省量表》
本研究采用《简式心境内省量表》(BMIS)[4,1,5]测试不同认知失调组的心境状况。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α=0.763。
2.1.4.2 操控检查问卷
认知失调作为自我控制任务操控检查包括2个题目:1)你认为整个任务完成起来的难度是多大?(7点计分,1代表非常容易,7代表非常困难);2)你认为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付出多大努力?(5点计分,1代表不需要,5代表非常努力) (Baumeister,1998;Muraven,1998;张连成,2011)[8,29,5];认知失调任务本身操控检查包括1个题目:您完成该任务有多么不舒服吗?(5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舒服,5代表非常舒服)(Elliot和Devine,1994)[17]。
2.1.4.3 测试所需计算机主要配置
测试所需计算机富士通(FUJITSU)LH531 14.1英寸笔记本电脑,主要配置为:Interl酷睿双核i3处理器,主频为2.2 GHz,2 GB内存,英特尔核芯显卡,14.1英寸LED显示器,计算机屏幕分辨率设定为1 366×768,颜色为32位真彩色,刷新率为60 Hz。
2.1.4.4 使用E-prime编制的Stroop任务
Stroop任务采用董蕊(2011)[1]使用E-prime软件编制的Stroop程序。该程序要求参与者对汉字的颜色和汉字的名称是否匹配进行判别,如果颜色与名称相符,例如,红颜色的“红”字出现时,即颜色和字的名称匹配,按“1”键进行反应;如果颜色与名称不相符,例如,红颜色的“绿”字出现时,即颜色是红色,而字的名称是绿字,两者不相符则应按“2”键进行反应。呈现刺激的屏幕背景为黑色,刺激呈现为红、黄、蓝、绿4 种中文颜色字。颜色字体为黑体80 Pt加粗。刺激呈现在屏幕中央,呈现时间为1 500 ms,刺激之间的间隔为1 000 ms。实验共设置108次反应,其中,颜色和名称相匹配72次,不匹配36次,随机呈现所有刺激。
2.1.5 实验程序
步骤1:由主试告知被试本实验为认知能力测试,要求被试按照主试和屏幕上的指导语完成该任务。实验前关掉手机,并调整自己与计算机屏幕间距离。
步骤2:由主试介绍Stroop任务操作方法,然后进行Stroop任务(20次色词)的练习,所需时间约2 min。
步骤3:完成认知失调任务。不同认知失调组指导语为,认知失调组:“分两部分完成,第1部分回答下面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学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您赞成这个观点吗?(如果同学赞成该观点,主试宣布实验结束;如果同学不赞成该观点,请继续完成第2部分的任务),第2部分指导语为:大家一致认为‘学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您的观点与该观点不一致,但现在要求您必须赞成该观点,并写出支持该观点的原因,直到主试叫停。”要求参与者按照指导语的指示完成5 min的认知失调任务[5]。结果被试均完成了这两部分任务。无认知失调组指导语:“大家一致认为‘学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您赞成这个观点吗?并写出您对此观点的原因,直到主试叫停。”(5 min后叫停)[8]。
步骤4:填写操控检查问卷,包括难度、努力和舒服以及简式心境内省量表。
步骤5:自我损耗的测试。所有被试完成正式的Stroop效应测试。
步骤6:实验结束,向被试致谢,赠送礼品。
2.2 结果
2.2.1 认知失调操控检查
为了检验不同认知失调任务操控是否成功,本研究考察了参与者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时感受到的难度、努力[4,5]和舒服[17]程度。Fishbach和Labroo(2007)[19]的研究认为,心境是影响自我损耗的重要因素,为了规避心境在认知失调对自我损耗影响中的干扰作用,对不同认知失调组的心境状况进行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数据,以认知失调为自变量,分别以难度、努力、心境以及舒服得分为因变量进行t检验,不同组在难度、努力、心境以及舒服上得分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见表1。
表1 本研究不同认知失调组在难度、努力、心境以及舒服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一览表Table 1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Difficulty,Efforts,Comfort and Mood in Different Group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表明,不同认知失调组在任务难度得分上差异显著,t(18)=3.349,P=0.004,在努力得分上差异不显著,t(18)=1.821,P=0.085;虽然努力成绩没有差异,但认知失调组较对照组在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时表现更难,其结果表明,本实验认知失调任务为自我控制任务操控有效;在舒服得分上差异显著,t(18)=-3.055,P=0.007,表明本实验操控认知失调任务本身有效;在心境得分上差异不显著,t(18)=-0.531,P=0.602,表明因变量不受心境的影响。
2.2.2 认知失调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Gailliot等(Gailliot,Schmeichel和Baumeister,2006)[20]和Muraven等(2006)[27]认为Stroop任务为自我控制任务,能反映完成其他自我控制任务的能量损耗情况。为了检验不同认知失调组的自我损耗情况,即在Stroop任务上的差异,本研究以认知失调为自变量,以Stroop任务的一致反应时、不一致反应时、一致错误数以及不一致错误数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6,2]。不同认知失调组在Stroop任务各指标上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见表2。
采用Pillai’s Trace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在Stroop任务一致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F(1,18)=0.025,P=0.876,η2=0.001;在不一致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F(1,18)=0.033,P=0.858,η2=0.002;在一致错误数上差异不显著,F(1,18)=2.849,P=0.109,η2=0.137;在不一致错误数上差异显著,F(1,18)=12.454,P=0.002,η2=0.409。表明认知失调产生了自我损耗(M认知失调=5.800,SD=2.150;M无认知失调=2.600,SD=1.897)。该结果支持了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假设。
表2 本研究不同认知失调组在Stroop任务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一览表Table 2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Stroop Task in Different Group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2.3 结果分析
本研究操控检查结果发现,各组在努力成绩上差异不显著,但在难度成绩上差异显著。根据以往研究(孙拥军,2008;Baumeister等,1998)[4,8],损耗越严重组应该报告更高的难度和努力程度。然而,本研究未发现努力程度的差异,可能原因是由于研究参与者的社会期待效应造成的,即他们将努力程度与认真程度联系到一起。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任务为自我控制任务,表明认知失调任务操控为自我控制任务成功;各组舒服成绩差异显著,舒服程度反映了该任务是否为认知失调任务[17],操控检查结果表明,操控认知失调任务本身有效;已有研究发现,心境是影响自我控制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均对心境是否影响自我损耗进行了检验[19],本研究中各组的心境成绩无差异,这表明自我损耗不受心境的影响。总之,本实验所诱发的认知失调任务是成功的,同时,也表明自我损耗不受心境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组在Stroop任务的一致错误数和一致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表明实验结果不受各被试本身反应水平差异的影响。各组在不一致错误数上差异显著,F(1,18)=12.454,P=0.002,η2=0.409,认知失调较其他组在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多(M认知失调=5.800,SD=2.150;M无认知失调=2.600,SD=1.897),由此可见,认知失调需要消耗能量,认知失调产生了自我损耗。既然认知失调会产生自我损耗,自我损耗会导致运动技能成绩下降等不良后果。那么,如何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进行提前预防,对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实验2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3.1 目的
本实验目的在于检验以下假设:价值肯定比属性肯定的被试在自我损耗后的自我控制任务上表现更好,即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3.2 方法
本实验采用2×3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和无认知失调)和自我肯定(价值肯定、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因变量为自我损耗(采用Stroop任务所测得的色词一致、色词不一致错误数和反应时(ms)来反映自我损耗)。
3.2.1 被试
来自某体育专业院校60名学生(均为男性),包括游泳(34名)、足球(4名)、排球(3名)、乒乓球(1名)、羽毛球(1名)、篮球(14名)和田径(3名)专项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150±1.238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弱或色盲患者,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实验。将被试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人。
实验地点在北京体育大学固定实验室。实验在白天进行,为所有被试编号,通过Excel产生随机数列的方式,将他们完全随机分配到各个区组,每次只有1名被试完成实验,每次持续时间约为20 min。
3.2.2 实验材料
3.2.2.1 《简式心境内省量表》
见实验1,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ɑ=0.906。
3.2.2.2 操控检查问卷
见实验1。
3.2.2.3 测试所需计算机主要配置
见实验1。
3.2.2.4 使用E-prime编制的Stroop任务
见实验1。
3.2.2.5 实验程序
步骤1:由主试告知被试本实验为认知能力测试,要求被试按照主试和屏幕上的指导语完成该任务。实验前关掉手机,并调整自己与计算机屏幕间距离。
步骤2:主试先介绍Stroop任务操作方法,然后进行Stroop任务(20次色词)的练习,所需时间约2 min。
步骤3:完成自我肯定任务,所需时间为5 min。
属性肯定操作为:“分别举出2例优于同伴的技能和特质,并详细评价该技能和特质比同伴好在哪些方面” (Stapel,2007)[39]。
价值肯定操作为:“10项个人价值:乐观、坚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善良、宽容、善解人意、诚信、真诚。要求把这10项人的价值按照自己的情况排序,排序后,要求写出你为什么觉得排在第1位的这个价值最重要?请描述这个价值在你的生活中是怎么表现的?在你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直到主试叫停”(李爽,2010)[3]。
无自我肯定操作为:“请列出你现在能想起的运动员名字或教练员名字,直到主试叫停”(Cohen等,2000)[11]。
步骤4:完成认知失调任务:见实验1。
步骤5:填写操控检查问卷,包括难度、舒服、努力以及简式心境内省量表。
步骤6:自我损耗的测试。所有被试完成正式的Stroop效应测试。
步骤7:实验结束,向研究参与者表示谢意,赠送礼品。
3.3 结果
3.3.1 认知失调操控检查
各组在难度、努力、舒服和心境上得分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见表3。
表3 本研究不同认知失调和自我肯定组在难度、努力、舒服和心境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一览表Table 3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Difficulty,Efforts,Comfort and Mood in Different Group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Self Affirmation
方差分析表明,在难度成绩上,各组差异均不显著;在努力成绩上,只有不同认知失调组努力成绩差异显著,F(1,54)=4.193,P=0.045,η2=0.072,认知失调组(M=2.570,SD=1.104) 比对照组(M=2.070,SD=0.785) 努力程度更大,表明认知失调为自我控制任务操控有效;在舒服成绩上,只有不同认知失调组舒服成绩差异显著,F(1,54)=12.835,P=0.001,η2=0.192,认知失调(M=2.830,SD=1.020) 比对照组 (M=3.700,SD=0.794)在舒服成绩上更小,成绩越小,则完成该任务越不舒服,即完成认知失调比无认知失调任务舒服程度更小,表明认知失调任务本身操控有效;在心境成绩上,各组心境成绩差异不显著,因变量的成绩不受心境的影响。
3.3.2 不同自我肯定在认知失调与自我损耗关系中的预防作用
为了检验不同自我肯定在认知失调对自我损耗影响的预防作用,本研究以认知失调和自我肯定为自变量,以Stroop任务中一致反应时、不一致反应时、一致错误数以及不一致错误数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6,2](因原始数据方差不齐,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方根处理后进行后续数据分析)。各组在Stroop任务各指标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见表4。采用Pillai’s Trace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5。
表4 本研究不同认知失调和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一览表Table 4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Stroop Task in Different Group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Self Affirmation
表5 本研究不同认知失调和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联合因变量的多元方差检验一览表Table 5 The MANOVA Test of Combined with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of Stroop Task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Self Affirmation
注:*表示P<0.05。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中,因变量联合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认知失调组Stroop联合成绩上差异显著,F(4,51)= 3.687,P=0.010,η2=0.224;不同认知失调与自我肯定的交互作用显著,F(8,104)= 2.694,P=0.010,η2=0.172。交互作用更能反映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不同认知失调与自我肯定的交互作用在Stroop联合成绩差异进行下行步进分析(表6)。
从表6的下行步进分析结果可知,两者交互作用只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差异显著,F(2,54)= 6.665,P=0.003,η2=0.198,三者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表6 本研究不同认知失调和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各因变量的方差分析一览表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f Each Dependent Variable of Stroop Task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Self Affirmation
注:**表示P<0.01。
图1 本研究认知失调和自我肯定在不一致错误数上的交互作用Figure 1. The Interaction in the Inconsistency Error Number of Stroop among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Self Affirmation
简单效应检验结果为: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不同自我肯定组 Stroop任务联合成绩差异显著,F(8,50)=2.178,P=0.045,η2=0.258,而在无认知失调情况下,自我肯定在Stroop任务联合分数检验结果表明,差异不显著,F(8,50)=1.519,P=0.175,η2=0.195,表明在无认知失调的情况下,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无预防作用。需对认知失调情况下不同自我肯定对Stroop任务的影响进行下行步进分析。其结果见表7。
下行步进分析结果表明,在认知失调状态下,不同自我肯定组只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差异显著,F(2,27)=7.589,P=0.002,η2=0.360。
多重比较结果可知,价值肯定相对于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后两组之间在不一致错误数上差异不显著,该研究结果表明,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表7 本研究认知失调条件下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各因变量的方差分析一览表Table 7 Variance Analysis of Each Dependent Variable of Stroop Task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Self Affirma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注:**表示P<0.01。
表8 本研究不一致错误数的多重比较结果一览表Table 8 The Results of Post Hoc Comparisons in Inconsistency Error Number
注:**表示P<0.01。
3.4 结果分析
本研究操控检查结果发现,认知失调与无认知失调组在努力成绩上差异显著,但在难度成绩上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各认知失调组完成任务时,均认为有一定的难度,使得他们报告的难度程度差异减小。但努力程度也反映该任务为自我控制任务,表明认知失调操控为自我控制任务成功;各组舒服成绩差异显著,操控检查结果表明,操控认知失调任务本身有效;各组的心境成绩无差异,这表明自我损耗不受心境的影响。总之,本实验所采用的认知失调任务为自我控制和认知失调任务操控成功,同时,也表明自我损耗不受心境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各组在Stroop一致任务上差异不显著,表明实验结果不受各参与者自身反应水平的影响。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比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之间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运动员通过价值肯定降低了他们对认知失调的影响,减少了能量的消耗,进而有足够多的能量完成后续的自我控制Stroop任务,因此,价值肯定比其它组运动员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更少。综上可知,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而在无认知失调任务中无影响。该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
本研究在自我资源有限理论和自我肯定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典型的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拓展了自我损耗的研究,验证了认知失调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价值肯定在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中的预防作用的假设。
本研究两项实验的自变量认知失调任务是在Baumeister(1998)[8]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人们对运动员的偏见来作为认知失调任务。通过操控检查发现,本研究所采用的认知失调任务有效。同时采用Stroop任务来探测认知失调任务的能量损耗状况。Stroop不一致任务(不一致反应时和不一致错误数)需要意识和意志努力,会消耗更多的自我控制资源[27]。当先前任务发生自我损耗时,后续Stroop不一致任务成绩表现会更差[28]。Gailliot(2006)[20]和Muraven(2006)[27]认为,Stroop任务是自我控制任务,能反映其他自我控制任务的能量损耗情况。虽然Stroop任务中一致任务(一致反应时和一致错误数)不需要意志努力,但是,Stroop一致任务反映了被试完成该任务个体本身的反应水平,该基数与完成Stroop不一致任务成绩相关,故分析Stroop任务成绩时应考虑一致和不一致任务成绩。
实验1发现,认知失调较对照组在Stroop不一致错误任务上出现更多的错误数,该结果表明,认知失调需要消耗能量,后续自我控制任务成绩下降,表现在Stroop任务出现更多的错误数,即认知失调产生了自我损耗。虽然实验1的结果未发现Stroop任务不一致反应时的差异,可能原因是个体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即存在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7]。另外,实验1的结果与Baumeister(1998)[8]的研究结果不一致,Baumeister(1998)[8]研究结果并未发现认知失调的主效应。之所以Baumeister(1998) 研究结果没支持研究假设,可能原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因素只为被试创设了高低自主的情境,而未引起被试产生认知失调,故结果无法获知认知失调的作用。而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任务旨在使被试产生认知失调(头脑简单与头脑不简单),即在实验中,所有的运动员表明都不接纳学体育的人头脑简单的观点,实验要求运动员必须接受“学体育的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一观点,这个过程使运动员产生认知失调,通过操控检查表明,运动员产生了认知失调。为了平衡失调状态,需要自我控制,一旦发生自我控制行为则需要消耗自我能量,即产生了自我损耗。对于无认知失调组,被试自愿回答问题,不需要自我控制,也就不会发生能量消耗。因此,无认知失调组不会产生自我损耗,后续Stroop任务比认知失调组表现更好。该实验结果支持了本研究假设。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自我损耗会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暴力、饮食紊乱、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在运动中,自我损耗会使运动员训练时间缩短、运动技能成绩下降以及运动决策失误等问题。基于实验1研究的基础上,为了避免运动员因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带来不良影响,实验2进一步探讨了自我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
实验2采用了两个基本的自我肯定形式,即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这两种肯定形式表面上看来非常相似,但实际上它们有很大差别,它们对不同的威胁信息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价值肯定对威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认知失调等信息具有肯定作用,而属性肯定对威胁自尊水平的社会比较等信息具有肯定效应。基于此,实验2进一步探讨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没有影响的假设。研究结果发现,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而属性肯定没有该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提前让运动员接受价值肯定,肯定了他们的核心价值,提醒人们他们是谁,他们认为什么重要,他们代表什么,引起他们采纳更具建设性的、更清晰的自我观点去分析外界信息(Wakslak & Trope,2009)[44],进而减少失调因素的影响,节约了能量的消耗,最终表现为后续Stroop任务成绩更好。而属性肯定针对威胁自我评价的因素起作用。本研究中,认知失调使个体的观点或态度与外界不一致时导致的心理失衡状态,这不会使被试处于自我评价中,故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不会产生影响。实验过程中,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的运动员会消耗更多能量以应对失调的影响,表现为后续的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更多。另外,本研究未发现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反应时上的差异,可能原因是个体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即存在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7]。同时,该研究结果也发现,在无认知失调的情况下,自我肯定无预防作用。这与Schmeichel(2009)[34]等的研究发现自我肯定对无自我损耗组无补偿作用一致。当处于无认知失调条件下,被试的自我完整性和自我评价均未受到威胁,他们不会发生自我控制行为,他们能较好完成后续自我控制任务,而不受是否有自我肯定的干预作用。因此,自我肯定对无认知失调被试无预防作用。该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等威胁信息具有肯定效应,而属性肯定对其没有影响的观点。将自我肯定分为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深入分析自我肯定对不同威胁信息的作用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为了加深我们对自我肯定理论知识的认知,而是因为这种划分有利于将自我肯定应用于指导实践。近来的研究已表明,自我肯定在越来越多领域里有助于降低自我威胁。例如,健康风险信息(Harris和Epton,2010)[21]、社会比较(Schwinghammer等,2006)[35]、 拒绝劝说 (Cohen等,2000)[11]和团队判断 (Sherman和Kim,2005)[37]等已显现自我肯定的作用。如果要提高自我肯定作用的有效性以及操作更有效,那么,对不同自我肯定的作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尤为重要。
本研究的两项实验是以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大学生运动员出现的认知失调问题,对于拓展教练员以及大学生运动员对认知失调现象的认识,为进行多方位、多渠道控制认知失调现象可能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教练员和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前做好比赛中可能因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以避免因自我损耗对后续比赛成绩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研究结果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必要的启示:根据比赛可能出现的认知失调现象,如想赢怕输等失调现象,教练员或运动员应提前进行预防,而不是当认知失调出现时,才采取措施去补偿。在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时,应采取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的形式进行预防。这样才能避免运动员因认知失调消耗更多的能量,为其在后继控制任务中的良好表现提供能量保障。
本研究2项实验均选取体育院校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得出以下结论: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即当运动员出现认知失调时,会消耗自我控制资源,产生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该研究结果提示,教练员或运动员可提前采取自我肯定预防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同时,只有采取价值肯定才能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1]董蕊.榜样启动对运动员自我控制损耗的补偿作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2]董蕊,张力为.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2):122-131.
[3]李爽.自我肯定与自我控制损耗的关系[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4]孙拥军.自我控制损耗对运动员操作表现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5]张连成.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我损耗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6]张连成,张力为,高淑青.不同思维控制内容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J].体育科学,2012,32(9):62-66.
[7]ACKERMAN J M,GOLDSTEIN N J,SHAPIRO J R,etal.You wear me out:The vicarious depletion of self-control[J].Psychol Sci,2009,20(3):326-332.
[8]BAUMEISTER R F,BRATSLAVSKY E,MURAVEN M,etal.Ego depletion: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98,74(5):1252-1265.
[9]BAUMEISTER R F,VOHS K D.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Research,Theory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Guilford,2004.
[10]CAMPBELL J D,TRAPNELL P D,HEINE S J,etal.Self-concept clarity:Measurement,personality correlates,and cultural boundaries[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96,70(1):141-156.
[11]COHEN G L,ARONSON J,STEELE C M.When beliefs yield to evidence:Reducing biased evaluation by affirming the self[J].Personal Soc Psychol Bulletin,2000,26(9):1151-1164.
[12]COHEN G L,SHERMAN D K,BASTARDI A,etal.Bridging the partisan divide:Self-affirmation reduces ideological closed-mindedness and inflexibility in negotiation[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7,93(3):415-430.
[13]CORRELL J,SPENCER S J,ZANNA M P.An affirmed self and an open mind:Self-affirmation and sensitivity to argument strength[J].J Exp Soc Psychol,2004,40(3):350-356.
[14]CROCKER J,NIIYA Y,MISCHKOWSKI D.Why does writing about important values reduce defensiveness?[J].Psychol Sci,2008,19(7):740-747.
[15]DEVINE P G.Stereotypes and prejudice:Their automatic and controlled components[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89,56(1):5-18.
[16]DORRIS D C,POWER D A,KENEFICK E.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ego depletion on physical exercise routines of anthletes[J].Psychol Sport Exe,2012,13(2):118-125.
[17]ELLIOT A J,DEVINE P G.On the motivational nature of cognitive dissonance:Dissonance as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94,67(3):382-392.
[18]FESTINGER L,CARLSMITH J M.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forced compliance[J].J Abnormal Soc Psychol,1959,58(2):203-210.
[19]FISHBACH A,LABROO A A.Be better or be merry:How mood affects self-control[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7,93(2):158-173.
[20]GAILLIOT M T,SCHMEICHEL B J,BAUMEISTER R F.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defend against the threat of death:Effects of self-control depletion and trait self-control on thoughts and fears of dying[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6,91(1):49-62.
[21]HARRIS P R,EPTON T.The impact of self-affirmation on the biased processing of threatening health-risk information[J].Personal Soc Psychol Bulletin,2010,31:1250-1263.
[22]MARTENS A,JOHNS M,GREENBERG J,etal.Combating stereotype threat:The effect of self-affirmation on women’s intellectual performance[J].J Exp Soc Psychol,2006,42(2):236-243.
[23]MATZ D C,WOOD W.Cognitive dissonance in groups:The consequences of disagreement[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5,88(1):22-37.
[24]MCEWAN D,MARTIN G K A,BRAY S R.The effects of depleted self-control strength on skill-based task performance[J].J Sport Exe Psychol,2013,35(3):239-249.
[25]MCQUEEN A,KLEIN W M P.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of self-affirm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Self Identity,2006,5(4):289-354.
[26]ROSENBERG M J.When dissonance fails:On eliminating evaluation apprehension from attitude measurement[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96,1(1):28-42.
[27]MURAVEN M,SHMUELI D,BURKLEY E.Conserving self-control strength[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6,91(3):524-537.
[28]MURAVEN M,SLESSAREVA E.Mechanisms of self-control failure:Motiva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J].Personality Soc Psychol Bulletin,2003,29:894-906.
[29]MURAVEN M,TICE D M,BAUMEISTER R F.Self-control as a limited resource:Regulatory depletion patterns[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98,74(3):774-789.
[30]PHILIP F,ALEX B,CHRIS E,etal.Ego depletion,attentive control,and decision making in sport[J].Psychol Sport Exe,2013,14(6):900-904.
[31]RICHESON J A,TRAWALTER S.Why do interracial interactions impair executive function? A resource depletion account[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5,88(6):934-947.
[32]RYDELL R,MCCONNELL A R,MACKIE D M.Consequences of discrepant explicit and implicit attitudes: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increas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J].J Exp Soc Psychol,2008,44(6):1536-1532.
[33]SCHIMEL J,ARNDT J,BANKO K M,etal.Not all self-affirmation were created equal:The cognitive and social benefit of affirmating the intrinsic(vs.extrinsic) self[J].Soc Cognition,2004,22(1):75-99.
[34]SCHMEICHEL B J,VOHS K D.Self-affirmation and self-control:Affirming core values counteracts ego depletion[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9,96(4):770-782.
[35]SCHWINGHAMMER S A,STAPEL D A,BLANTON H.Different selv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Self-activation and defensive social comparison[J].Personal Soc Psychol Bulletin,2006,32:27-39.
[36]SHERMAN D K,COHEN G L.The psychology of self-defense:Self-affirmation theory[J].Adv Exp Soc Psychol,2006,38(2):183-242.
[37]SHERMAN D K,KIM H S.Is there an “I” in “team”? The role of the self in group-serving judgments[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5,88:108-120.
[38]SHERMAN D A K,NELSON L D,STEELE C M.Do message about health risks threaten the self? Increasing the acceptance of threatening health messages via self-affirmation[J].Personal Soc Psychol Bulletin,2000,26(9):1046-1058.
[39]STAPEL D A,JOHNSON C S.When nothing compares to me:How defensive motivations and similarity shape social comparison effects[J].Eur J Soc Psychol,2007,37(5):824-838.
[40]STAPEL D A,SULS J.Method matters:Effects of explicit versus implicit social comparisons on activation,behavior,and self-views[J].J Personal Soc Psychol,2004,87(6):860-875.
[41]STEELE C M.The Psychology of Self-affirmation:Sus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Self[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8.
[42]STEELE C M,LIU T J.Dissonance processes as self-affirmation[J].J Personal Soc Psychol,1983,45(1):5-19.
[43]TESSER A,CORNELLl D P.On the confluence of self processes[J].J Exp Soc Psychol,1991,27(6):501-526.
[44]WAKSLAK C J,TROPE Y.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ffirming the self: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affirmation and object construal[J].J Exp Soc Psychol,2009,45(4):927-932.
Cognitive Dissonance and College Athletes’ Ego-depletion:The Precaution of Self Affirmation
YANG Hai-ying1,ZHANG Li-wei2,HUI Bei-he3,LU Wen3,ZHANG Lian-cheng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cognitive dissonance brought athletes’ ego-depletion,and to discuss the different self-affirmation that could prevent the athletes’ ego depletion.This paper carried on two experiments by the double-task experimental paradigms.In experiment 1,20 college athletes engaged in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task for five minutes and then performed a Stroop task.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made more in non-match mistaken numbers than the others,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ognitive dissonance brought ego depletion.In experiment 2,60 college athletes engaged in value affirmation,attribute affirmation,and no affirmation task respectively for five minutes at first,and then finished the cognitive dissonance task for five minutes.At last,the participants performed a Stroop task.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thletes who experienced value affirmation made less faults in non-match mistaken numbers than others.However,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thletes who experienced attribution affirmation and the control ones.It suggested that only value affirmation could prevent the athletes’ ego depletion caused by cognitive dissonance.
cognitivedissonance;egodepletion;valueaffirmation;attributionaffirmation;precaution
1000-677X(2015)05-0029-09
10.16469/j.css.201505004
2014-10-22;
2015-04-20
阳海英(1976-),女,四川绵阳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自我损耗,Tel:(028)66366575,E-mail:haiyingyang998@126.com。
1.西南交通大学 体育部,四川 成都 611756;2.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运动心理学教研室,北京 100084;3.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4.天津体育学院 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天津 300381 1.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 611756,China;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3.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China;4.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G804.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