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军
(西和县第四中学,甘肃 陇南 742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又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只注意知识的积累,很少注意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诚然,积累是感悟的基础,积累越深厚,感悟会越敏锐、越深刻。但积累不等于感悟,如果在教学之中不注重悟性的培养,那就不能把学生的阅读水平推向更高层次,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在注重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语感,在阅读中加深体验,达到阅读水平的较高层次。这样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主向。和谐宽松的语文课堂,如何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实效性呢?
思维力属于人的一种高级认识力,是智力的核心。它在人们的活动中,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积累语言为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心。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是小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心理学指出,考察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时,除了看他的结论是否正确,还要懂得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看他是运用思维开动脑筋想出来的,还是死记硬背的现成答案。每个学生都会思维,但是会思维并不等于思维得很好。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强化思维力的培养。
古人云:“行成于思”“三思而后行”,现代人说:“多想出智慧”,充分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学贵有疑。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只有当学生感到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会真正启动起来,创新型课堂教学的简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行学习,善于利用疑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通过设疑,为学生创造“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与热情;学生通过质疑、探疑、解疑,开拓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强化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根据学生思维力的特点,我们教师就要在确定简约的教学内容、采取简便的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特点,使教学符合思维发展水平;又要创造条件,促进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我们抓住了思维力的培养这一重点,学生就会愉悦获取知识,否则,势必会顺水推舟,舍本求末,导致学生头脑迟钝,思维呆滞。
接受力在心理学中叫作注意力。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
注意力是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必要条件。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很显然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接受力是关卡,不打开接受力这一关卡,其他能力就无法通过。注意是人们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开端。教师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应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另外要不断变换教学节奏,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的语调要抑扬顿挫,不要平铺直叙。教师努力帮助指导学生提高注意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记忆是人脑积累知识的仓库。教学讲究的熟读成诵,实际上是为了加强记忆力。记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一切知识、技能、习惯、感觉都与记忆有密切关系。只有依靠记忆,才能保存课内外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单凭理解,不去记忆,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就不牢固,在讲话或写作需要时提取不出来,学生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靠记忆,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人格才能发展。
深刻的记忆终身难忘。根据学生记忆力的特点,教师讲课前,应当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各单元教学在记忆上的任务,要使学生知道应当记什么,记的牢固程度和完善程度,使学生逐渐学会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有目的地,自觉地去记住必须记住的东西,此外,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把教材讲清楚,使学生听懂、看懂,真正理解了意义,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必须记住的材料,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记忆效果。
有人说,想象力是认识活动的翅膀,事实好比空气,这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飞得高,飞得远,飞得快。想象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它不仅能增强教学活动的生动性,而且使学生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和有利条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实践热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作家创造人物形象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如要让学生描述春天,则可带着学生到郊外观赏春天的景色,给学生讲述有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对春天有了丰富的表象,对春天的描述自然不会感到困难。其次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言语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以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这要求我们教师用正确、清晰、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对于抽象的材料,也要设法用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知识,同时也为他们作出示范,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最后,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想象力是在创造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为此,我们教师要精心组织指导学生参加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诗歌朗诵、文艺创作竞赛以及科技活动,从而激发学生想象的积极性。
此外,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观察力、讲话和写作能力也是我们教师要注重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教师只有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解放学生,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具有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才能让师生把生命中潜在表现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独特的情感和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