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文竹
2015年8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指导、TD产业联盟(简称TDIA)和《移动通信》杂志社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协办的“2015 LTE网络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南粤苑宾馆隆重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闻库司长莅临大会并发表致辞,TDIA秘书长杨骅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玉胜主持会议。大会发布了22个主题演讲,包括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三大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各通信规划设计院所、LTE的设备商和测试机构、通信类专业高校等移动通信业界3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研讨会。会议听取了主管部门对LTE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分享了国外同行对于通信发展的经验及看法,多家厂商也借此机会与业界同仁对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提速降费”、“互联网+”以及5G进程等成为本届大会热议话题。
本次会议是由TDIA和《移动通信》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六届LTE网络创新研讨会。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围绕LTE产业发展趋势、“互联网+”、4G市场与业务创新、4.5G技术与产业、运营规划与测试、网络融合发展等话题进行广泛交流,并重点探讨了VoLTE、共建共享、多网协同、提速降费、网络扩容、跨网载波聚合、5G标准等2015年热点问题。会议内容丰富,兼具技术共享和产业分析,并发布了“2015年LTE网络创新研讨会”会刊和论文集,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本届大会开设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展示平台,包括德国SIGOS公司、中兴通讯、京信通信、思博伦通信、天津德力等公司分别展出了各自的产品实物、理念或解决方案。
4G正在成为中国信息消费增长的催化剂,成为落实“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有力抓手。与此同时,5G标准已经提请国际电信联盟,各国都在开展5G相关研究。值此重要阶段,本届研讨会亦成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连接4G与5G的一次重要会议,不仅传达了通信主管部门的政策指导意见,介绍了运营商网络建设的经验、现阶段及未来工作部署,还充分共享了产业各界对于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的理解和展望。
会议得到了主管部门和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蒋远、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杨峰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所长王志勤、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无线首席专家马红兵、中国铁搭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技术研究院高级业务经理邹勇等领导莅临大会并发表致辞演讲。
闻司长在致辞中提到了我国信息产业正以“宽带中国”战略为指导,加快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4G目前发展迅猛,中国企业正成为4G标准的领跑者和产业主导者,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4G发展还处于用户培育和收入增长的起步阶段,户均流量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提速降费”依然是4G发展的主要方向。闻司长同时鼓励产业界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以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信息消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蒋远副院长指出要贯彻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战略,同时加快实现“提速降费”。4G网络是落实中国移动3+1战略,实现“第三条曲线”的重要承载网络,为实现“4G提速增效”,中国移动需要在技术演进、网络架构等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采用更先进的网络技术、更合理的网络架构降低每比特成本,提高承载效率,同时也要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效保证农村无线宽带覆盖。目前中国移动也已提出申请,希望行业监管部门能尽快释放低频段红利以促进提供更好的宽带通信服务。
黄宇红副院长在以“移动宽带助力‘互联网+’”为主题的演讲中重点提到“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问题。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有跨界融合、技术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3个很重要的要素。面向未来要积极推动3大方面的发展:首先要完善4G,并推动“4G+”的发展;第二是推动以虚拟化、软件化为主要特征的网络转型;第三是聚焦对5G的研究。中国移动参加了我国成立的“IMT2020推进组”,积极推动5G发展,并发起构建一个5G联合创新中心。
杨峰义副主任也提到了“4G+”的问题,中国电信重视多载波技术的研究应用,并在多地做出了实验性的测试,同时也在着力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LTE FDD、TDLTE和3G网络的互操作问题。频谱资源有限,因此要将网络覆盖“做大、做深”,就必须重视载波聚合技术的提升以及聚焦“提速降费”。
无线首席专家马红兵的演讲主题是“网络资源整合 移动宽带提速”,演讲中讲到“互联网+”、“提速降费”、“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热点问题,中国联通积极贯彻国家战略政策,大力加强了固网的宽带提速,做到宽带到户,同时也在大力建设4G基站,坚决推动TDLTE融合组网。马红兵专家提到了大背景下面临的3大挑战:智能手机的发展,产业需求的提升问题;现网负荷不均衡问题;带宽需求下的网络配置错位,系统、终端等的跨代问题,业务的差异化问题等。由此提出应积极运用载波聚合技术扩展频谱资源,提升频谱效率,解决均衡协同问题,降低干扰。
邹勇经理的演讲为“‘互联网+时代,以创新与合作促进共建共享’”。主要集中3个板块讨论: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企业运营管理;“创新”引领高效率低成本发展;“合作”促进通信设施共建共享。中国铁搭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思维进行企业管理,颇具成效;同时利用业务集中的优势,有针对地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高效低成本运营;注重“合作”,加强与政府、产业链及三大基础运营商配合,提升共建共享水平。
王志勤所长的演讲则是侧重于“4.5G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LTE-B也即4.5G,其技术标准范畴确定为R13和R14。目前业界在4.5G主要有3个研究方向:LTE-V车联网、广域低成本的M2M物联网以及LTE-U(非牌照频段)。LTE-V车联网方面,V2X成为4.5G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运用上主要分为行驶安全和交通效率提升两类。LTE-M即低功耗、广覆盖的物联网,是4.5G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传统移动通信运营商希望厂商尽快提供能够与免许可频谱技术竞争的方案。LTE-U中最为重要的就是LTE和WLAN的竞合发展,目前在标准推进方面有3个方向,分别是接入网络的发现和选择、WLAN/3GPP无线互通以及WLAN/3GPP无线聚合。
中国移动设计院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晓明着重介绍了TD-LTE无线网络高层建筑覆盖技术,通过案例生动说明了对高层建筑无线网络覆盖研究的必要性及目前取得的成果。同时,来自中国移动设计院的程日涛及侯优优分别就4G网络扩容和LTE网络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国铁塔贵州省分公司的路垚及中国铁塔的王可争经理则着重介绍了室分多系统合路建设和网络越区覆盖判断问题;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陈俊和王安娜的研讨主题是VoLTE和特殊场景天线及其应用;中国电信移动终端研究测试中心的戴国华谈到了中国电信载波聚合终端技术的发展;来自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的叶家恒关于LTE网络端到端客户感知保障问题发表了演讲。关于以后专家学者的演讲摘录在本刊后续“2015 LTE网络创新研讨会报道”栏目中均有体现。
XGP Forum秘书长杉浦正一先生(按:XGP即eXtended Global Platform,其目标是推进XGP技术的标准化以及网络的国际化)介绍了TDD技术在日本的发展情况,比较了日本3家运营商商用网络的质量情况,说明了日本TDD网络的优势。并针对IoT的巨大市场提出了对移动通信发展趋势的判断,同时谈到日本也启动了关于5G的研究与测试。
本届研讨会吸引了大量LTE相关设备研发制造厂商及测试机构,德国SIGOS公司、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移动、京信通信、广州杰赛、思博伦通信、天津德力等主流厂商均派员参加会议。其中,德国SIGOS公司、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移动、京信通信、广州杰赛和思博伦通信派出代表上台演讲,分享了关于信息产业发展动态的分析。
德国SIGOS 公司方面,SIGOS 全球销售部总裁Joachim Bamberger、SIGOS首席电信顾问Shicheng Hu、SIGOS亚太地区行政总监Patrick Tang(邓荣杰)做出了精彩的演讲,内容涉及SIGOS公司介绍,以及包括反诈欺侦测、先进漫游测试、收入保障测试和端到端网络保障测试等在内的公司研究案例。SIGOS公司还带领执行了2020网络专案(由GSMA组织)的LTE GRQ及VoLTE测试、IP多媒体子系统(IMS)服务测试以及基于SITE系统的IMS服务测试等,并表示希望能与更多中国企业展开合作。《移动通信》杂志社在大会期间对德国SIGOS公司进行了专访,关于访问内容的报道在本刊“2015 LTE网络创新研讨会报道”栏目中刊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无线Marketing部副部长杨义带来了关于“TDD网络持续演进,支撑互联网+落地”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互联网+”对运营商、OTT、内容提供商等多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4G网络及物联网发展迅猛,华为提出了TD-LTE技术演进解决方案,为4G与5G之间提供了一个好的连接与过渡。TD-LTE技术演进包含的创新特性有大规模CA、更高阶的调制方式、多天线的MIMO,Massive MIMO,增强型的波束赋形,上行压缩等。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TDD产品副总经理张诗壮的演讲题目是“创新引领未来”。中兴引入了pre5G的概念,即在现有4G的基础设施上提供类5G的体验,其中Massive MIMO是pre5G的重点技术,也是TDD制式本身可以在pre5G阶段应用的技术。此外中兴也着力通过上行增强技术提升体验效果,在万物互联方面目前的研究重点是MUSA多址技术以及MUSA技术4G化。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客服中心总经理李宏庆以“专注卓越感知 演绎精品网络”为主题展开演讲,大唐移动注重用户感知,致力于研究具备优良感知的精品网络,采取了深度覆盖、投诉预防、容量提升、流量释放、VoLTE高清感知体验等措施。同时大唐移动作为IMT-2020(5G)推进组的核心骨干成员,在重点技术方向取得巨大突破,率先提出超密集组网、低时延高可靠、灵活频谱共享、5G物联网等技术方案,积极推动5G的发展。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无线接入产品事业部总经理邓世群的演讲主题是“小基站助力‘提速降费’”,主要围绕“提速降费”问题展开了探讨。首先谈到了解决该问题的迫切性,然后就传统移动网络建网方式的弱势进行了总结,最后根据流量时代用户核心诉求,提出了“4G小基站+宽带”的新型建网方式。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信规划设计院总工唐开华以“基于用户体验的多网协同优化创新策略”为主题进行演讲,他表示,如何进行多网络间的协同优化将是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的关键:一是须进行多网承载策略规划,以面向客户讲感知为承载核心;二是面向运营讲效益。此外,杰赛科技网优主导的方向是将E2E多网协同优化结合大数据和感知平台,灵活运用于网络中,构建精品网络,从标杆角度、竞争角度、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采用E2E多网协同优化策略多维度地提升网络使能效率和用户真实体验。
思博伦通信无线业务拓展经理赵涛的演讲题目是“LTE网络下的用户业务体验测试”,其中关于用户体验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语音、数据传输、视频浏览与视频通话等方面,此外还针对视频质量、VoLTE的运用、终端电池功耗、数据传输测试等做出了集中探讨。
本届研讨会自2015年5月向业界发起“2015 LTE网络创新研讨会”征文活动以来,共收到来自运营商、各通信规划设计院所、设备厂商和高校等单位的专家论文来稿300多篇,内容覆盖网络规划优化经验、多网融合发展、LTE技术创新、5G未来发展等方面。经研讨会专家委员会悉心筛选,有共计70篇论文入选“2015 LTE网络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其中12篇论文获评“优秀论文”,会议现场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研讨会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C114中国通信网对本次会议做了专题报道,中国信息产业网、网易、新浪、新民网、环球网、赛迪网、中国财经、南方网、新华网、中新网、经济日报、中关村管委会官网、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官网、中国电子报、人民邮电报等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报道或综合采写。
为了更好地全面展示本届研讨会的精彩情况,传达主管部门领导的指导意见,分享与会嘉宾探讨的重要内容,推动业界技术交流,本刊特此推出研讨会报道专题,将部分领导及嘉宾的致辞演讲内容摘录刊登,以发挥专业媒体的传播桥梁和分享平台的作用,为产业勃兴略尽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