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波
人们以歌唱的形式所表达的音乐,是人通过自身口腔、嗓子、肺等器官共同完成的一种具有音乐性能和音乐形象的表现活动。声乐艺术就是将歌唱通过艺术化的嗓音、情感化的旋律,将内心情感抒发出来,而且极富感染力。通过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在抒情、感受、融入、体验的同时使人的心灵得到震颤,得到升华,从而使对美的鉴赏,对美的审定更加成熟,更加富有内涵,因此探讨声乐艺术的审美要素是非常必要的,是更好抒发人们内心思想感情,追求音乐艺术的需要。
声乐艺术的审美要素主要包括声乐艺术审美的听觉要素、视觉要素和参与要素。
听觉是人体的主要功能,是人感知事物的重要手段,听觉对声音进行吸收、传导、分辨,最终形成有效的大脑神经反应,相应的指挥身体各个器官做出反应。当人处于心情低落、烦躁的时候,听一首欢快的歌曲,如:《祝酒歌》,当人处于兴奋需要安静之时,可以选择听一些柔缓、抒情的歌曲,如:《草原之夜》,著名的《摇篮曲》就极具听觉的审美,即便不是小孩儿,在美妙的乐曲声里都会慢慢的进入梦想。究其原因,就是人的听觉系统对声乐有着特殊的感知,并能影响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变化等等。
声乐艺术审美首先是靠音乐与歌声刺激听觉神经来完成的,它不同于文字、绘画,只要看就会产生审美反应;音乐作品写在纸上,仅凭看是没有审美意义的,只有通过唱奏出来,听了之后才能有审美体验,才能产生美感,才能对声乐之美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欲望,而这正是丰富声乐艺术审美要素,提高音乐审美素养最重要的原动力。声乐艺术审美要素首先是听觉,因为歌曲只有听到,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才会引起心灵的共鸣,声乐只有听到才知其美,就像所有的戏迷一样,听到了京剧的锣鼓点就会兴奋不已,可见声乐艺术需要“声”来体现,来感染,来展示美。
声乐所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听觉上的审美感受,而且还有来自视觉上的审美,尤其是在舞台上,通过歌唱者伴随着音乐尽情的演唱歌曲,使人可以亲眼所见,同时人还可以自己通过歌唱建立相互欣赏、相互交流的语言环境,使歌曲的内涵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因此在声乐艺术审美要素中视觉要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张学友、张惠妹、刘德华、王力宏等著名歌星都在鸟巢开个人演唱会,观众达到10万人,10万名观众在享受听觉所带来的声乐之美的同时,而且使视觉得到了最大满足,通过演唱会对人的视觉刺激,使人的中枢神经极度兴奋,大脑活动加快,从而调动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响应,使身心都投入到声乐艺术氛围之中,从而使审美得到提高。
视觉审美还在于人通过自己的眼睛真实的看到,把对事物的认知反馈给大脑,大脑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善、恶、美、丑得以清楚的区分开来,有一些歌曲内容并不健康,虽然曲调优美,但是丢失了声乐艺术内涵,因此人在通过听觉审美的同时,还应该从声乐艺术审美视觉要素入手,提高审美观和审美能力。
感受声乐艺术有多种形式,围绕歌曲的内容,结合音乐的各种曲调,我们可以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声乐艺术中来,通过亲身体会,来感知音乐的力量,体会声乐艺术之美,通俗地讲,就是人人都有歌唱的功能,人人都有歌唱的权利,人人都可以尽情的歌唱。以音乐为载体,拓宽知识面,注重声乐对创造性思维与智力的开发,以此塑造高尚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人文修养,并培养科学的创新精神,人们通过美声、民族、通俗等三种不同的唱法和演唱风格,使声乐艺术形成了百花齐放、同步发展、争奇竞艳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一些草根歌手的出现,使声乐艺术与平民百姓联系更加紧密如山东卫视《我是大明星》栏目走出来的“大衣哥”、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唱遍大江南北,央视开办多年的《星光大道》推出了不计其数的平民歌星,阿宝、凤凰传奇、李玉刚、张羽等等,都充分说明声乐艺术参与的重要,同时也证明了声乐艺术审美需要参与。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人们通过歌唱不但能够体会声乐之美,而且还可以进行审美,提高审美能力。
一直以来无论是专业学校对于声乐艺术的教学上还是在民间,对于培养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虽然也通过听觉在欣赏歌曲,通过视觉在观看演唱,甚至积极参与到声乐艺术之中,但是对于如何发现声乐之美,如何感知音乐给人灵魂的洗涤,心灵的净化,感情的渲染却没有真正的认识和体会到,尤其是一些学校在教授声乐课程中教师还是以简单的“教”,学生机械的“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学生没有通过听、看、参与来体会声乐艺术,来感知音乐美的内涵,使声乐艺术审美要素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在民间虽然有不少的团体也在探究声乐艺术,在追寻声乐所带来的艺术美,可是由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启迪,人们一方面是用歌唱来愉悦自己,另一方面就是获得回报,对于如何挖掘声乐艺术的美根本没有认识到,因此在培养声乐艺术审美要素上存在着认识问题。
人天生下来就会歌唱,就会用歌唱表达情感,抒发内心感受,因此声乐艺术就要以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自我感知为主,声乐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可惜的是在一些学校,对于声乐艺术审美教育方法简单,教师只是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而是否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往往是无从而知,对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来感知歌唱、审视音乐内涵更是没有适当的方式方法,对于积极参与到声乐艺术之中,进行实践性教育也是非常缺失,因此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声乐艺术审美要素的主要内容,走出这一方法单一的误区,就能够使声乐艺术审美得到提高。
声乐艺术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没有歌唱就没有声乐艺术,要实现声乐艺术审美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但是不少的声乐艺术教育常常是忽略了实践这一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在声乐艺术上没有运用正确的歌唱,来实践声乐艺术的审美,而只运用了听觉和视觉对歌唱产生感知认识和审美,那是不全面的,也不可能真正体会到歌唱带给人的真谛所在,而在声乐艺术的学习和追求中没有注重实践,或是实践没有正确的指导,使人们对声乐艺术的认识大打折扣,不能实现终生歌唱。不注重声乐艺术实践,没有正确的指导实践,使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得不到有效培养。
声乐艺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运用歌唱来抒发内心情感,赞颂人间之美,鞭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的结晶,特别是我国的民歌,一首歌就是一个美丽得故事,陕北的《信天游》、劳工的《船工号子》、稻区的《田歌》等等,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如何通过声乐艺术进行审美,挖掘这些极富内涵的音乐素材和内容,让学生能够运用听觉、视觉和积极的正确的歌唱,使其身临其境,从生理到心理的完全融入,使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得到培养,首先就是要重视声乐艺术审美的重要性,重视声乐艺术所带给人的美,只有在认识上得到重视,才能有效指导开展声乐艺术的各项工作,才能培养起人们的声乐艺术审美要素。
无论是声乐教学还是大众化歌唱都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从听觉到视觉再到实践,把歌唱的内涵挖掘出来,把音乐与歌唱的审美提炼出来。在声乐教学上要通过听辨教学、试唱教学、节奏教学以及独唱、合唱、分唱等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习声乐的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知声乐的魅力所在,探究声乐艺术审美观、树立起良好的音乐习惯和素养,在社会上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声乐艺术的学习与实践,可采取歌咏比赛、社区歌唱团、广场文艺等不同形式将人们组织起来,在良好的音乐氛围内进行声乐艺术审美。
要培养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就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人们在听觉、视觉对声乐艺术的感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但声乐艺术审美还不完善,要使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得到充分的培养,就要结合实践,通过自己亲自的歌唱,体会音乐的魅力,产生心灵的共鸣,声乐艺术是舞台艺术实践能力的体现,它包括声乐作品词曲的创作、表演者的再加工以及最后的舞台呈现。这一过程也正是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声乐艺术审美要素的培养过程。如:歌剧《江姐》中的名段《红梅赞》歌曲中使用了七度、八度跳进音程,让旋律更加有气势、更为开阔,有助于体现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逼真的表现了红梅不惧严寒的品格,比喻江姐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人们通过合唱《红梅赞》就会心情激动,热血沸腾,就会产生向江姐学习的思想,这自然而然地使声乐艺术审美要素得到了培养。
声乐艺术是贴近大众,广为人们热爱的大众化艺术,是提高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如何培养声乐艺术审美要素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课题,需要不断的挖掘音乐和歌唱的内涵,将歌唱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用音乐和歌声弘扬美,不断提高声乐艺术审美力,助推社会不断进步。
[1]关韶华.简论声乐审美构成的多元要素 [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3).
[2]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廖家骅.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J].中国音乐.2008(2).
[4]刘健.论歌剧声乐文化艺术的审美[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