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智
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探讨
王美智
本文介绍了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选取了100名高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阅读课上,实践探索了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工具提升英语阅读的有效性过程。研究的目的是讨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帮助学生简化语篇内容,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使信息更直观化、可视化、系统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高中;思维导图;英语阅读
贵州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英语教材,共八本,必修一至必修四,选修五至选修八。其中每本教材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篇阅读课文,课后还有对应的阅读练习。从学习方法上来讲,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必定要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够被更好地理解。学生只有在语境中去感知语言,才能培养语感,掌握这门外语。可见,阅读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高中新课标提出,“普通高中英语阅读的目的是通过语篇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语感,以及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针对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四个级别提出了具体的阅读能力要求(教育部2003:13)。新课程改革已经在贵州开展了六年,而新的标准也加强了对词汇和阅读的要求,其中最低要求是课外阅读量十六万字,最高要求为三十万字。这就意味着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输入。
2013年贵州高考英语平均分为60分,最高分149分,及格率为15.26%(贵州高考英语成绩平均分2013)。可见,学生英语水平亟待提高,其中,要做到高质量的阅读,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到理解文本的大意,能根据学习的要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辨别作者和人物的态度,能够分析长难句。这些要求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有难度的。而我们传统的语篇教学是把阅读的文本当成载体,进行语言点的拓展和语法的学习,已逐渐失去了对学生吸引力。教师只是一味地将知识倒出,却很少关注学生学习了多少,接受了多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引入了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接受文章的信息,并使其构建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思维导图由东尼·博赞(Tony Buzan)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为了帮助那些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而在此之后,却发现这部分学生竟成了“尖子生”。思维导图主要是建立在人类大脑的发散性思维上,因为它是发散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东尼·博赞2009:34)。其规则是要突出重点,有中心图形,发挥联想,使用箭头、各种色彩或代码,使构图清晰明白,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东尼·博赞2009:76-77)。思维导图可以在短时间内刺激大脑进行联想、分析和输出,它可以提高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它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重视,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分门别类,理清思路,建立框架结构,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输出。
思维导图的运用,建立在以下知识基础上:
(一)建构主义思想
建构主义思想是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真实的情景里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黄惠、王海2007: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利用环境和资源自己建构起来的,而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准备一系列的工具和创造环境,该理论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
(二)知识可视化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即为呈现知识,传递信息。但是知识可视化的目标不仅仅是传递数字信息(Facts),关键在于传输见解(Insights)、经验(Experiences)、态度(Attitudes)、价值观(Values)、期望(Expectations)、观点(Perspectives)、意见(Opinions)和预测(Predictions)等,并以这种方式帮助他人重构(Reconstruct)、记忆(Memorize)和运用(Apply)这些知识(赵国庆2009:16-17)。因此,思维导图的运用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开展合作活动和小组交流。
实验对象:高一年级中加2班,50人;中加3班,50人(注:“加拿大加安国际学院”俗称“中加班”)。
实验内容:人教版英语必修三。
示例材料:英语必修三Unit 4 Astronomy:Science of the star,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学情分析:学习思维导图的是“中加班”的学生。“中加班”的学生学习成绩相较于整个年级比较靠后。虽然部分学生英语成绩优秀,词汇量和阅读能力都能满足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比较小,阅读能力也比较弱。而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生词虽然已经在课后给出了解释,但是长难句很多。
指导原则:一切以学生为主,学生有自主权和选择权。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支架,辅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完成小组的合作和讨论;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步骤:
1.介绍思维导图。向学生提问,应该怎么做笔记,才能更有效率地引入话题。重要的是,要向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打开眼界,形象直观地了解。同时,要告诉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优势: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个体打开思维,使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连接。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经过信息加工的知识,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2.确定中心词。刚开始,如果学生无法从文章中提炼出中心词,教师可以帮其找出中心词,让学生建构与主题相关的思维导图。
3.介绍分级的概念。指导学生将列出的知识点按照逻辑排序、分层。
4.注意提炼关键词。子概念要简单明了,词最好不要超过5个。否则,只是抄写的变相形式。
5.检查重审。看是否能通过自己所做的思维导图掌握本篇文章的结构,是否能根据思维导图对文章的主题和子概念进行阐述。
教学步骤:
1.扫除单词障碍:在学习本篇课文前,让学生提前预习,主要目标是认识文章中的生词。上课前,教师再通过将单词带入情境中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
2.快速阅读,找到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要求学生画出主题句。
Paragraph 1:No one knows how the earth began.
Paragraph 2:For several billion years after the“Big Bang”,the earth was still a cloud of dust.
Paragraph 3:Water was also appeared on other planets like Mars,but unlike the earth,it disappeared later.
Paragraph 4:Many millions of years later,the first extremely small planets began to appear on the surface of water.
Paragraph 5:Finally about 2.6 millions of years ago,some small clever animals,now with hands and feet,appeared and spread all over the earth.
3.根据主题句,找出里面的关键词。
Paragraph 1:How the earth began?(本篇文章需要回答的问题)
Paragraph 2:Big Bang
Paragraph 3:Water
Paragraph 4:Planets
Paragraph 5:Small clever animals
4.根据关键词,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用笔画出段落里可以描述或者介绍这个关键词的词语和短语。
5.根据关键词和文章中勾画的内容,将它们呈现在思维导图里。
6.在小组里分配任务,根据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组织重点词并复述内容。
通过思维导图来学习英语语篇,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收获的。运用思维导图,阅读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已不再感到害怕。同时,学生可以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理解篇章的意思,且在做完思维导图后,学生的作品会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努力的成果会得到认同,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得到加强。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文章的段落大意,这是教师预设的一个目标,虽然仍有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但是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在此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无法看懂文章,画图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创作思维导图的时候不会概括,往往在子概念中直接抄下整整一句话……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值得去尝试的教学方式。
引用文献
东尼·伯赞,巴利·伯赞.2009.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34,76-77.
黄惠,王海.2007.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19):1.
高考信息网.2013.2013年贵州高考英语成绩平均分:60分[DB/OL]:http://www.gxeduw.com/news/ 2013/82064.html.
赵国庆.2009.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理论探究,(191):1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3.
作者信息:550025,贵州贵阳,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清华中学
12198026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