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勇(贵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李昭勇
(贵州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在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否协调统一对国家的稳定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响深远。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和含义进行研究,认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找到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良性互动、和谐统一的路径,对于保证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国家稳定统一有重要意义。
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良性互动;和谐统一
中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当前,各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否和谐统一对中国的稳定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影响深远。研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和含义,认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发展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找到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良性互动、和谐统一的路径,对于保证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国家稳定统一有重要意义。
对于什么是民族认同,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国外学者迈尔威利·斯徒沃德认为,所谓民族认同,是指民族共同体内的个体成员将自身和本群体内的其他成员认作同一民族,并对该民族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表现出认可和接近的态度①卡拉则认为,民族认同(ethnical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指的是民族共同体的个体对该民族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具有的态度、信念以及民族身份的认同,群体态度、群体认识、群体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群体归属感是建立在群体意识基础之上的四种基本要素②;而在国内,有学者如庄锡昌主张民族认同分有广义的民族认同和狭义的民族认同:对某一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就是广义上的民族认同,即国家认同;某一国家内部的各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则是狭义上的民族认同,即族群认同③;王建民认为,所谓民族认同是指同一个民族的个体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情感与态度在内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与自我作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④;刘吉昌认为,一个民族的成员对其自身以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和共识,即民族认同⑤;王希恩认为,所谓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个体成员对本民族整体的起源、文化、信仰、习俗以及历史等方面的认同、接受、支持与维护,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该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归属感、依附感和忠诚感,即社会的个体成员对归属本民族的认知和情感依附⑥。
民族认同通常以民族主义的形式表现于民族意识当中,在民族意识中,民族认同是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它与民族主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民族认同分为个体民族认同和集体民族认同。民族认同一般具有如下主要特征:民族性、文化性、宗教性、地域性、排他性和延续性。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共同之事业,人民是众人以法的一致性以及利益的共同性为基础所形成的集合体,并非人们某种随意聚合起来的集合体”。⑦
国内学者张宝成认为,国家认同本质上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身份的认同,自觉地将自己或自己民族的利益归属于国家,进而形成了捍卫国家整体利益和国家主权的主体意识⑧;贺金瑞等认为,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以出生时所被赋予的公民身份作为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对所在国家政治主权、理想信念、历史文化传统以及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认同⑨;此外,陈茂荣则认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于其所在国家统治权威和政治权力的认可、接纳、服从与忠诚⑩。国家通过颁布法律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来确保公民应当享有的正当权利,而公民则应自觉承担和履行作为公民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
可见,对国家认同概念,学者们的理解相对一致,即国家认同即国民认同,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所属国家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国家主权等方面的认同。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个体或群体在心理上对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的认同感,意识到自己是该国的其中一个成员。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国民意识的国家认同,是维护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现代国家合法性的一项重要基础,是维系国家的独特性、统一性和连续性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无论是从概念还是从内涵的角度出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关联,这些关联性中一致性与冲突性并存。”⑾
(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的矛盾
民族认同强调民族成员个体对有着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这其中也包括宗教、习俗,甚至神话传说等)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认同,其民族性特征明显;国家认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国家的臣服、忠诚,其实质是一种政治认同,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性特征。基于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国家的保障,而公民也应当履行应尽的基本义务。可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单一民族国家中,由于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与国家这一社会组织形式是建立在同一个群体之上,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之哦间的矛盾和冲突并不存在。但是,多民族国家则不同,不同民族所具有的不同的群体意识、民族认同与国家同的同质化要求之间则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二者之间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强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则会弱化[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⑿;反之,弱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则会强化。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间存在矛盾性和斗争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协调性和统一性,而且在一定的条件和背景下能够把它们整合起来。首先,虽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层次和等级不同,但个体认同可以同时包含多个方面认同,只不过它们的区别在于认同的轻重不一样。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尽管认同层次不同,但非常明确地是民族成员也是国家公民,因而在此基础上来强化民族认同感并不妨碍民族成员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民族认同的向心力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增强国家认同是有帮助的;其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民族认同并不是简单的文化认同,而国家认同也并非简单的政治认同。民族这一人们共同体的政治利益诉求包含在民族认同中,而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联系也必然包含在国家认同中,并互为基础。所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⒀。
可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体,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事物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当中,矛盾双方一方面冲突斗争,另一方面又联系统一,而且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不断发生在矛盾体内部此消彼长的力量变化,最终会导致双方的一些改变。因此,以矛盾分析法为视角去考量、分析矛盾双方的力量,不断创造条件,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在有利条件下实现双方的协调一致,对于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生活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公民往往拥有多重身份,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身份。在单一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是由于民族界限同国家界限一致使然。而在多民族国家中,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则复杂多变,当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达到平衡与协调、且相互补充时,国家会变得强大繁荣,其促进各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反之,一旦两种认同失去平衡,以至于发生冲突,导致离心力极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随之产生,国家就会出现危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就会面临严重威胁和严峻挑战。
事实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在多民族国家内部并非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世界上共有两千多个民族却仅有两百多个国家,这种实际情况说明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平衡和协调的。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如果能够采取合理、恰当的措施和方法就会促进二者的协调和统一,规避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对立,从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良性互动得以实现。
(一)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认同
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民族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良性互动的一个关键因素,要以民族认同来巩固国家认同。
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民族认同,能够有效发挥民族认同对民族发展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将我国56个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整个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国家认同统一起来,把热爱本民族的情感与热爱国家的情感结合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建立在在民族认同基础上的民族精神将会有力地促进和带动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将有利于各民族对国家认同的促进和加强。可以说,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是实现其与国家认同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忽视民族认同,片面强调国家认同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二)完善民族政策,切实保障少数民族权益
党和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后本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很快确立了以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并使之得到贯彻实施。在60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发展过程中,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完较为备的、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体系逐渐形成,但在操作层面以及政策措施精细化程度上还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便应对新的时空关系组合中民族事务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国家应充分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尽力满足和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的正当权利和利益诉求,继续对少数民族实行照顾扶持政策,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这与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是相符合的,也是建国60多年来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和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在国家的帮助和扶持之下,少数民族的权利、利益得到保障和维护,这将极大地增加边疆各少数民族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
(三)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根据民族发展的规律可知,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因素逐渐增多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而不是民族融合与民族消亡的时期,这决定了我国各民族之间包括发展差异在内的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当前,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是我国的民族问题的集中体现。这些问题关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各民族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将会使少数民族产生不满情绪,影响民族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少数民族的而国家认同感。所以,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我国当前存在的民族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能够得到改变,各族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是激发各族人民积极、主动建设伟大祖国的强大动力,也是培养各族人民热爱国家,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不断巩固和强化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的关键所在。
(四)尊重并发展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由各民族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的独特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一方面是本民族所在的自然环境、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一方面也是本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民族性、民族性格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认同是各民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过程中的关键和桥梁。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一方面因为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因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求同存异、不断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与中华文化共同发展进步是实现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尊重、包容、发掘、发展、弘扬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各民族人民就能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所以说,中华文化对各民族文化所体现出的包容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良性互动的重要环节。
(五)加强基层政府职能建设,合理调控民族关系
除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外,各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我国各民族对国家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认可。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有效保障各民族所应具有的各项平等权利实现各民族国家认同的内在要求。可是,在落实民族政策,处理民族事务时,一部分基层政府机构在处理民族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民族事务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部分散杂居地区,在一些城市民族事务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民族关系方面的矛盾。究其原因,十分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基层政府管理部门的民族工作还不够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因此,基层政府机构务必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能建设,切实抓好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关系和谐发展,是不断增强各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必然要求。
(六)加强对民族意识的整合、引导
民族意识,“就是综合认识和反映不同民族的生存、交往、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意识”⒁。当我们考察各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时,其实我们就是在考察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的特定内涵决定了它既包含民族认同感,又包含国家认同感;既包含对民族自由、权益的追求,又包含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因此,民族意识对中国各民族来讲实际上包含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两个层面。民族意识健康与否,对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对促进民族团结和良好民族关系的发展以及各民
注释:
①(美)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当代西方宗教哲学[M].周伟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93.
②Carla J, Reginald J: Ra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 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 998,26(2):98-1 08.
③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5-48.
④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
⑤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
⑥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⑦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族国家认同感的增强意义重大。
因此,在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整合、引导民族意识。民族意识中一方面含有利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统一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含有引发二者在互动过程中矛盾、对立的消极因素。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民族意识的整合与引导,构建各民族皆能认可、接受的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民族意识中有利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良性互动的积极因素的积极作用,规避消极因素的消极作用,积极引导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互动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总之,正确认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探寻并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出版社,2002.56-57.
⑧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⑨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⑩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
⑾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⑿都永浩.民族认同与公民、国家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6).
⒀何叔涛.论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及互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⒁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11.
D064
A
1673-4564(2015)04-0001-05
2015—06—21
李昭勇(1974— ),男,汉族,山东省泗水县人,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