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突围语文传统课堂

2015-02-14 10:56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薛晴
语文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白求恩多媒体语文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薛晴

信息技术,突围语文传统课堂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初级中学薛晴

“一粉笔一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理当成为历史,因为它已经不适合现今千变万化、声色各异的语文课堂和学生世界。我们的教学视角应多元转变,尤其要使用好多媒体,实现多媒体对传统语文课堂的诊断与突围。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能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观察。多媒体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优势引人入胜,能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知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难为易。其效益如同一种新生力量,成为课堂“化茧成蝶”的重要推助力。

症结一:课堂信息匮乏,遭遇困惑与挑战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手里一支粉笔一本书,背后是一块铁面的黑板,面前是一群活泼的孩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沿袭了许久。一本书也不代表知识就是平面的,声音就是闭塞的。学生对文本和课堂的期待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他们所需要的也已经不只是一个老师一本书而已了。我的课堂也时常会遭遇被打入“冷宫”的尴尬。

例如讲《鼎湖山听泉》,读至“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这是一个很美妙的段落,这些语句,纵横捭阖,层次分明,令人遐想。

然而当我在课堂里力图带领孩子们神采飞扬地读此段落时,学生却未必读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看到他们走神的目光,旁顾左右或定睛神游。为何他们没有像我一样被这样的文字所打动呢?有学生问:“老师,这么多声音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是有层次感而不是杂乱的呢?为什么白日里浑然一片,晚上就很清晰呢?”是啊,他们一定没有听过夜晚泉水的声音,而且是在深山里。这种体验式的情感,我该如何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呢?或许解释也是苍白的,“体验”就是用身心共同捕捉在场的信息而得出的感觉。事实上我们的课堂虽然源于生活,但是课堂信息的匮乏,难以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遇此困惑也只能无语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声色各异的世界里,如果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早已无法应对外面这个五光十色的精彩世界。学生手上所执有的现代科技产品,都已经远远超过我们老师所能给予的,如手机、MP3、MP4等。还有比这些更先进的电子产品,一代一代地迅捷更新,带给这个社会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这些尚不能把控自己的孩子,声画图像牢牢锁住他们的眼球,吸引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比起老师生涩或者单一的讲解,不用说孩子,就是成人也会觉得乏味。

虽说学校教育制度中会有铁的纪律的管理,就是杜绝学生将这些电子产品带进学校,但也类同于“猫和老鼠”的游戏,屡禁不止。看来用堵塞的手段,未必能走出传统课堂所遭遇的尴尬境地。由老师一个人在前面唱独角戏,总显寂寞。长此以往,只能让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感觉索然无味,继而敷衍了事。

自开处方:视听并举,激发课堂“活水一潭”

对于上面的一些状况,我也不愿“缴械投降”。课堂需要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救援。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中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中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声光同步,把视听结合起来可获得的知识能记忆65%。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以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

我开始尝试在课堂里引进多媒体课件。同样还是《鼎湖山听泉》,我要为学生补上一课,让他们也品尝多媒体课堂的“大餐”。首先我找到了鼎湖山的不同侧面的照片,有细雨蒙蒙中的鼎湖山,有月光下的鼎湖山,还有泉水流串鼎湖山的环绕之姿。尤其是配上深夜听泉的音像资料,让学生也能真正用耳朵倾听到淌过小溪的柔曼、滴泉如弹拨的清脆、细流汇聚的厚重以及轻重缓急远近高低不同的音响。我看到教室里凝然一片,孩子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倾听,有的侧耳,有的俯身,有的凝神。因而才产生了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状态。此之谓真正的“倾听”。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轻松地阅读和课文有关的读物,欣赏各种与课文有关的画面,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阅读的效率也很高。课堂不再是死水一潭,而是引进活水,愈显生机。

再如唐诗宋词这些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但由于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难免让学生产生枯燥感,那么,我们把信息技术知识与唐诗宋词欣赏结合起来,就可以使这些诗词名篇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印象深刻,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利用Flash动画,创设诗情画意,古诗文的意境美不胜收,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作者的情深意切,所以逐字逐句进行情景再现,配以教师适当的朗诵速度,可以产生浑然一体的精美效果,让沉睡的古诗词动起来,活起来。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我尝试大胆配以现代萨克斯名曲《送别》,虽然年代跨越甚远,但由于曲中描绘的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情画意中,达到了“激活课堂”的效果。

症结二:文本抽象隔离,导致思维凝固停滞

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而语文文本大多是成人的文章,古今中外皆有。要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而不浮于表面,也常是我们老师的美好愿望。但实际效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并不是我们期待的那个结果。尤其是教学古文或者与学生生活时代有一定距离的文学作品,所遭遇的凝固滞涩便使得课堂难以继续进行。

比如教学《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以领导人真诚的笔调号召人们怀念这样一位千里迢迢赶赴中国的医生、一位国际主义战士。学生多难以真正理解白求恩的人道主义情怀。如“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学生普遍能记住这段话,可真正理解并从内心接受的似乎很少。因为在他们眼里,白求恩是“神”而不是“人”。

比如教学《藤野先生》,自然离不开在感悟语言基础上对人物的解读,进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了。但是,现在的孩子们习惯了古今中外胡乱“穿越”的狗血剧,对于这正宗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他们还能“穿越”过去,能读懂、读透多少呢?毋庸置疑,他们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兴趣还是淡了些。

诸如此类的文本在我们的课堂中还有很多,扑朔迷离的语言、跨越时代的隔离,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难度,也使得学生思维凝固,难以前行。

自开处方:时空穿越,实现课堂“闲庭信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灵魂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并非全权下放,教师袖手旁观。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便是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网络环境中有着海量的信息,教师与学生拥有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有的时候,学生了解掌握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要多。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显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情表象,刺激诱发学生思维,为学生架设通向逻辑思维的桥梁,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提高学习的效果。

如在教学《纪念白求恩》一课时,就可以采用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查询资料帮助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白求恩并非人们心中的神,他也是一个有故事、有背景、有情怀的人。教师作为引导者,先进行问题设置,明确任务,为学生提供网站,供他们上网浏览,了解白求恩的身份以及他的一些小故事,比如:10岁的白求恩把爷爷行医用的铜牌挂到了自己的门上,那一刻起注定他要走进人类医学的历史。在一连串的冒险和尝试之中,白求恩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他在伦敦与一位苏格兰姑娘一见钟情,后来发现有一个地方叫中国,更需要他的帮助。白求恩与中国人一起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建立起了深厚情意。像这样的故事背景的了解,一下子穿越时空,拉近学生和人物之间的距离,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把课堂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选择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得语文课堂有更多的立体感,课堂轻松自如仿佛“闲庭信步”。

症结三:信息大量“电灌”,误使教学走马观花

信息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无可限制”的大量。对于书本中的一个形象,我们可以有无数不同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图片、图像、声色结合、动感视频,那么就出现了新的问题,是不是要全部都拿过来呢?那样海量的信息像灌水一样地电灌下去,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这么多信息,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再比如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常常会滑到“非语文”的边缘,被指责质问我们是不是采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有的多媒体课堂以形式为主,忽视文本内涵。一位教师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说一说家乡的端午节——讲一讲作者的家乡——看一看图画中的端午景象——评一评端午影像片段”等四个环节,且每个环节都应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整堂课学生们都在很“活”的气氛中度过。看似学生兴味很浓,实则学生的思维却被那些声、光、形、色等束缚了,并没有多余的时间且也无法去深入理解字词的用意、品味句段的精彩、感悟语言的美妙和体会作者的感情。其结果,语文课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走在文本边缘的以“媒”作秀。再如一位教师教学《松鼠》,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以拓展、延伸课外知识的名义,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围绕课件探索与松鼠相关的种种知识,而对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思等最基本的训练,尤其是文中运用的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却是蜻蜓点水似地略过。其结果,语文课被多媒体异化为百科知识的大杂烩。如此情景,令人担忧!

自开处方:权衡尺度,防止多媒体“喧宾夺主”

多媒体的运用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我们讲授魏巍的《我的老师》、邹韬奋的《我的母亲》,毫无疑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再适合不过了,不同的体裁、不同的生活背景,都来源于我们现实的生活,反映了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文章中所描述的场景,不仅作者熟悉,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都非常熟悉: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写字、母亲背着自己去看花灯……所以学生看了会马上接受,很容易产生共鸣。

但是多媒体毕竟只是语文课堂里的一个帮手而已,需要的时候请它露面,不需要的时候请它隐藏。多媒体教学若使用不当,从某种意义上讲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扼制学生发散思维的拓展,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从而失去创造力。

我们是为了教好语文才使用多媒体,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在心里应该有一根弦绷得紧紧的——就是能不使用多媒体的时候尽量不使用多媒体。这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大底线。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使用多媒体的合理性,防止多媒体“喧宾夺主”。

猜你喜欢
白求恩多媒体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白求恩纪念歌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