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秀雨
提升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措施
寇秀雨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里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提问法。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提问法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而且构建式语文生态课堂强调师生交往,互动与对话,那么提问就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互动对话的外在形式。课堂提问一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那么提问要达到预期目标,应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如果能够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创造性,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发掘、体味语文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会大为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更要注重知识的积累,科学的提问能极大地诱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学生在释疑的过程中才能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
课堂需要提问还须善问,提问要区别对象,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和提问角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的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把学习内容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通过精简的问题能让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消化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出色的提问犹如戏剧的开幕,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乃至激情的作用。
《学记》曰:“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以容,然后尽其声。”这就是说,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慢慢启发;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就要反复提醒;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提问要偏难一点;对学习差的学生,要容易一点,否则他们会丧失答问的信心。教学过程是动态的,不可能与预设问题一致,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可能提出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越是这样的问题越能激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若老师不能关注这些学生,那么学生以后再课堂中就不再善于动脑。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第三小节中,“哙拜谢,起,立而饮”句,教参如下注解: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笔者在授课时,将“而”的用法定位“连词,表修饰”,当即一位同学站起来质疑,认为这是一个承接作用。有同学从生活常识谈自己的看法:樊哙本是坐,为表示自己的豪爽以及对项王的尊重就应该先谢后站再饮,这是一组动作,如果表承接关系完全可以省去“立”,再者司马迁本意是塑造樊哙的不拘小节的性格,所以是修饰关系。经过这一短暂的讨论,同学们的思维更积极,课堂更活跃,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得到释放。
笔者在校示范课教学杜甫的《登高》,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杜甫的多首诗歌,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学生必定死气沉沉。于是在上课之前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杜甫》的片尾曲《日月放光辉》,并且投影歌词(如下):绵绵似如黄河水,当年一气贯南北。一览群山凌绝顶,胡马奔腾不可追。秋风起,白发垂,伤心笔下千行泪,一声嚎啕万人悲。情系百姓苦,心为天下碎,沉沉郁郁评述时直说功与罪。落木萧萧下,江河去不归。天地茫茫无穷尽,日月放光辉。
播放完毕问学生:“这个作曲家是谁?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样本来平时比较枯燥的作者介绍一下子变成游戏。同学们开始用所学过的诗歌做诠释:谈到了《望岳》的磅礴气势,说到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感慨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风……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学生内心涌动的情感。于是,趁热打铁,带着同学们对杜甫的感触学习了这首诗,这样的引入不仅让课堂有很好的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思想的火花。
轻松、愉快的氛围或情绪,能使人产生超强的记忆力,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力。一节课开头的导入若不能做到环环相扣,又怎能求得学生课堂投入?导语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好求知欲,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情绪将鼓舞学生主动快乐学习,是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前要努力寻找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链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去分析文本,探究文本对话的疑惑点。
例如:这是一节校公开课所教课文是《六国论》,导语是这样设计的:秦灭六国,统一天下,这是多少帝王想成就的伟业啊!六国为什么会灭亡呢?苏辙认为是韩、魏坚持抵抗,无奈邻国齐、楚、燕、赵不伸援手,他的父亲苏洵认同儿子的观点吗?在六国灭亡的各种原因探讨中,你更认同谁的观点呢?相信通过本节课同学们会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授课结束时,这位老师点名一生回答原因,学生异口同声说“弊在赂秦”,可见这节课导语设计很成功。
寇秀雨,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