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英俊
从课文中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
严英俊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怎么学习?从哪里入手学习?本文以例举的方式,阐述在课文学习时,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学习有特点的段落、篇章的写法,以促进有效阅读,有利习作。
说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研究不多,有两个层面的意思:(1)没有意识或关注不够。按传统,凭经验,以前怎样,现在依旧,习惯于走老路,以致教学没有相应的设计,课堂没有相关的环节。(2)没有办法或办法不多。有意识了,知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很重要,但感觉无从着手,不清楚要做哪些,从哪里做起,也不知道怎么来引领学习活动。实际工作中,我们关注更多的还是字词和句子,即学习构词方式,仿照例子句子等,对课文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关注不多,或者说,关注的办法不多。
怎么来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课文中哪些表达方法可供我们学习?怎么在教学中渗透基本表达方法的关注、了解、揣摩和感悟?这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课题。人教社郑宇老师曾有专题发言:阅读教学要立足用好教材。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有两种语言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体会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我们知道,作文之法关键一点是:制造情节。像这样的写法,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多次出现,值得关注和学习。我试着来举几个例子。
例1:《临死前的严监生》 (人教版五下《人物描写一组》)
课文这样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有老师这样教:(1)严监生的两个指头代表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找到依据。(2)课文不是直接写赵氏,而是先写了一大段的其他内容:众人的猜测;请你按“谁、怎么猜”填写下面的表格;(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写?即“为什么要写一大段旁人的猜测,而不直接写赵氏说的话?”
这段话中,临死前的严监生,“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的两个指头代表什么意思?学生读了课文很容易就能知道。知道了,还可以做些什么?——感悟课文的写法。它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课文不是直接写赵氏说的话,而是先写了众人(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妈)的猜测。
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不一定能说明白这样写的好处,目的是提醒学生关注这样的写法。一提醒,学生发现了,“如果直接写赵氏说的话,直接把原因写明,就没意思了。”这表明,学生开始了解这种铺垫写法的特点了。
例2:《落花生》 (人教版五上)
课文这样写:我们一家在过收获节,父亲问,谁能说说花生的好处。课文先写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再写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最后写了我说。为什么不直接写我说,或者先写我说?道理与《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不直接先写“赵氏说”是一样的。
例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四上)
课文中,魏校长让诸生说说为什么而读书。课文用“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的方式,先写了其他同学的回答,最后,再写周恩来怎么说。教学时,同样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写周恩来怎么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的引导关注,让学生由此推彼,学生会发现,类似的写法,普遍应用于文章的写作。
例4:《画家与牧童》 (人教版二下):
课文这样写:围观的人看了,纷纷称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了……
前半文在写戴嵩如何画画,众人在如何称赞他画画得好,突然——“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了……这是转折,这一转,又转出一片新天地。众所周知,文章的情节推动有重要一法:风云突变。教学中,我们如果引导孩子关注这些,并经常强化,从而形成意识,学生的语文学习一定能获得提高。
进入高年级,我们总在为学生的作文写不好而犯愁,我的一个基本的思考是,阅读教学中,课文学习时,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学习有特点的写法,尤其是段落的、全篇的。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对阅读教学有利,对习作教学也有利。
读写结合,是传统、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重点在结合,怎么结合?读是基础,读出什么?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重要内容。读出了方法,才能运用这种方法练写,才能更好地完成读与写的结合。
严英俊,教师,现居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