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光,卢辉炬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抗日时期广西私立高等院校繁荣简况及成因
□黄明光1,卢辉炬2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1938年至1944年期间,西南商业专科学校、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初阳画院、桂林淮南俄文专修学校等专科院校等私立高等院校的师生,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及地下革命党人的组织下,利用民间力量,开展办学、抗战等社会活动,为发动广大民众参加全面抗战作出了一定贡献。大批先进文化人士云集桂林;国共合作,全民抗战为这一时期广西私立高等院校繁荣的原因。
抗日时期;桂林;私立高等院校;成因
抗战时期,广西省政府机关设在桂林,桂林市因而成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除广西省政府国立高校广西大学等大学外,也涌现了一批私立专科院校。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这些私立高等院校的师生积极配合抗日战争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教育与社会活动,为广西参加全面抗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保障桂林抗战运动的胜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对抗战的宣传与鼓动,同时也保证战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聚集于桂林的有识之士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兴办各类学校。因而,一大批私立高等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较为有影响的主要有:私立西南商业专科学校、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初阳画院、桂林淮南俄文专修学校等专科院校等。
(一)私立西南商业专科学校
这是一所培养银行、会计、工商管理等专业人才的专科学校。1941年1月,该校由广西省各机关首长及金融界头面人物八十余人发起创设,成立校董会,推举王逊志、黄钟岳、陈恩元、龙家骧、廖竟成等人负责筹备,选定桂林丽泽门外九岗岭荒地二十余亩为校址,五月动工兴建礼堂、教室及学生宿舍,同年11月5日正式成立。学校聘廖竟成为校长,成炳南为教务主任,刘自鸣为训导主任,龙家骧、罗豫禄、阳明绍分任银行、会计、工商管理科主任。教授有秦柳方、许燮民、张卓华、丁作韶、蔡声瑞、钟震、定正华、谭颂献、白日新、赖诒恩(英籍)、林柏荣、蔡经济、林炳良等数十人。[1]
该校设银行、会计、工商管理科,第一期招生204人,1943年2月,各科增招新生一班,7月招收第三班学生,并设计政班一班,学生达300余人。改聘陈翰生、李四杰、黄宗瑜为科主任,林焕平为训导主任,教授有高吉人、徐旭、王璧如、曾希亮、杨世贤、周驚一、徐坚、苏国夫、伍茂俊、张映南、余和善、姜庆湘等及员工46人。1944年5月奉教育部令准予开办。第一届学生109人毕业。同年秋,桂林沦陷,学校西迁,被迫停办一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学校迁回桂林。原有校舍设备已全部被毁损,学生回校复课很少,招生仅数十人,聘请教授亦十分困难,科主任无形已取消,仅有张心徵、王英保、张映南、李四杰、刘自鸣等教授任教。该校组织机构,设校长一人,人选由董事会提请教育部聘任之。下设教务、训导、总务三处,各设主任一人。教务处设注册、出版二组及图书馆,各设主任一人,组员及馆员若干人;训导处设课外活动组、生活管理组、体育卫生组,各设主任一人,另有训导员及体育指导员、女生指导员、医生、护士若干人;总务处设文书组、庶务组、出纳组,各置主任一人,组员若干人;会计室置主任一人,雇员若干人,另设校长办公室,设秘书一人,各科设主任一人,教授及副教授若干人,均由校长聘任或任用之。
学生入学资格,须具有高级中学或同等学校毕业,或具有与高级中学毕业同等学历者,方能报考。但各科录取同等学历者名额最多不得超过录取名额十分之一。修业期限为二年。
经费来源于基金利息、学生所交学费及其他收入。学校基金包括捐助之财产、政府拨付之财产、岁入余额等。
开设课程:各科共同必修课有三民主义、国文、英文、商用数学、珠算、经济学、初级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法学通论、伦理学、财政学、统计学、体育等。银行科必修课有商法、银行会计、国际汇兑与贸易、保险学理论、中央银行论、商业地理、公司理财、银行实习、合作概论、投资学、工商组织与管理、经济政策,选修课有银行制度、商品学、商情预测等;会计科必修课有商法、货币银行学、政府会计、商业地理、成本会计、审计学、铁道会计、会计制度,选修课有所得税会计、公司会计、商情预测;商业管理科必修课有工商组织管理、商用英文、商法、货币银行、劳动问题与立法、国际汇兑与贸易、成本会计、商品学、运输学、公司理财、储藏与采购、成本会计、市场学、经济政策,选修课有人事管理、工厂法、商情预测。学生学习采用学分制。
该校作为一所培养商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校的管理方式采用校委董事会制,由董事会负责安排党校的主要事宜。学校设校长一人,其人选由校董会进行选拔后加以委任,由其直接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此外,学校设立基金会,日常教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基金利息。
其次,该校是一所培养银行、会计、工商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学校,学制和专业的设定有自身的特点。学校设有银行、会计、商业管理三科,所开设的课程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各科所规定的必修或选修的课程并不相同,但学生也可以跨专业进行选课,这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利于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成长。
(二)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原名私立桂林美术专科学校)
1941年8月,由在桂画家龙月庐、张家瑶、关山月、马万里、范新琼、沈樾、帅础坚、林半觉、钟惠若、冯静居、唐梦王、阳太阳、郑明虹、周泽航、黄楚客、尹瘦石等十余人发起创办了私立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同年10月10日开学上课。校长郑明虹,校址初设于府后街,招收新生60余人,分为国画西画两班上课。后迁至党上街新租之校舍。该校设有董事会,李济深为董事长,阳淑保、李德明、雷沛鸿为名誉校董。郑明虹、马万里、龙月庐、范新琼、张家瑶、林半觉、尹瘦石、黄楚客、冯静居、龚昭焜、周泽航、帅础坚等15人为校董。[2]1942年2月,学校迁至清平路,租民房两幢为校址,增招新生二班,分为国画、西画、图音三系。1942年9月,奉省令迁入定桂门陈文恭公祠为校址,改名为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推举马万里先生为专任校长,续招新生扩充班次,共有学生二百余人,新建校舍于城南新市区,至校舍全部落成之际,日军迫桂,师生被迫疏散,学校一切毁于战火。
(三)初阳画院
又名初阳美术学院,是一所私立美术学院。由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诗人阳太阳创办。1942年夏成立于桂林,院址设在建干路一座两层楼房里。阳太阳亲任教授、院长,主持建院及教学工作。[3]李济深、柳亚子、茅盾、欧阳予倩、田汉、周钢鸣、李文钊等为赞助人。其办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求进步、爱祖国、爱人民、反法西斯反侵略、爱好绘画艺术的青年,继承发扬我国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艺术的精华,培养人才,创作出有时代特色、有艺术水平的绘画作品,满足人民欣赏美的要求。
初阳画院有学员30人,开设课程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色彩、美术史论、文艺理论等。画院设有石膏模型、人体模特、静物等,供学员作写生基本练习;还经常组织学生访问农村、工厂,进行社会调查,到阳朔、兴安、苏桥等著名风景区写生作画,收集创作素材。
学院办学条件比较艰苦,开办经费主要由创办人出资,加上向学生收取微薄的学费。学院规定,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免收学费。由于阳太阳的名望以及明确的办学方向,得到当时在桂林的文化艺术界名流的支持,田汉、欧阳予倩、熊佛西、端木蕻良、孟超、陈迩冬、周钢鸣、陈芦狄、黄新波、余所亚、盛此君、宋吟可、张家瑶、张苇砚、杨秋人、万昊、司马文森、胡明树等曾到学院讲学、指导,基本上是尽义务,学校只酌情发给少量车费。课堂亦比较简陋,但老师讲课认真,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师生同吃同住,生活相当清苦,每人每月交一定食宿费,请一个农村青年担任炊事员兼人体模特,伙食由同学轮流管理,全院养成了一种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4年1月3日至7日,学院在桂林青年会礼堂举办了“初阳画院画展”,展出师生创作的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等作品百余幅。这些作品反映了抗战时期人民大众救国图强的拼搏精神以及桂林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评论文章,如熊佛西的《三言两语论阳太阳》、端木蕻良的《初阳美术学院》、刘思慕的《杂谈画展》、李叶的《从初阳美术学院画展特刊初谈》等,都高度评价了初阳画院师生作品展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办学意义,给“初阳”师生以极大鼓舞。
9月,日寇进逼桂林,初阳画院被迫中断教学,师生分头疏散,离开桂林。
(四)桂林淮南俄文专修学校
这是一所业余性质的俄文进修学校。1938年成立的群众团体“中苏文化协会”,主办了俄文专修学校,总校设在重庆,同时在桂林、贵阳、西安、兰州等地设立分校。1941年,为纪念刚病逝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顾问事务处(该处专为接待来华工作的苏联军人而设)处长兼俄专总校校长张冲(字淮南)先生,总校和分校一律改名为“淮南俄文专修学校”。桂林俄文专修学校成立于1938年,由陈陶斧筹办,专管校务。校址附设在东华门兰井巷一所小学内。小学白天上课,俄专晚间教学。校舍是一座三层木质结构的旧楼房。三楼为寄宿生宿舍,二楼为一间大教室和一间办公室兼教师休息室,一楼为两间小教室。1944年春,因兰井巷小学失火,校舍被烧毁,俄专迁至另一小学上课。1944年秋桂林沦陷,学校停办。[4]
学校的教师多是顾问事务处的翻译,先后有楼湘江、楼钱江、卢席光、王学业、孙亚明、李德厚、李德才等人。1942年起,从本校毕业生中聘请了曾治品(定之)、蒋路和梁建兴当助教,他们三人的工资由同学所缴学费中支付。学生主要是在职的机关职员、中小学教师、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学校经费来源于学生交纳的学费。[5]俄专每逢寒暑假公开招生,报考资格要求为高中毕业生,但未严格执行,入学也未考试。每班人数不等。开设课程有:俄语语法、俄文翻译、俄语作品选读等。主要教材有哈尔滨市编印的《俄文津梁》,贺青编著、新知书店出版的《俄语读本》等。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的刊物《文学译报》《野草》《文艺生活》《青年生活》《艺丛》等,以及《救亡日报》《力报》《大公报》《广西日报》上经常发表俄专师生的翻译作品。特别是1943年9月1日创刊的《翻译杂志》,俄专师生孙亚明、伍孟昌、蒋路、庄寿慈、王易今、陈斯庸、司马洪、曾治品等,均成为该刊主要的翻译力量。
1941年至1944年,俄专总校任命孙亚明为桂林分校主任,在他主持校务期间,对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除教材之外,还从苏联报刊和文学作品中选取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后来采用新知书店出版的《俄语读本》取代陈旧过时的《俄文津梁》。1942年初单独开设俄文语法课,教材则在刘泽荣的《俄文文法》基础上另行编写。这些措施使俄专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他在同学和校友中建立类似读书会的小组,每两周聚会一次,座谈时事,交流信息,阅读俄文原版读物,讨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等。他还给学生教唱俄文歌曲《祖国进行曲》、《假如明天战争》等,并成立了俄专歌咏队,经常在校内外参加各种演出活动。
桂林俄专毕业学生约百余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俄语人才。解放后,他们多集中在首都北京的中央有关部门、出版社或学校从事俄语教学、翻译或俄苏人文科学的翻译、研究,有的还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抗日时期桂林各类高等院校繁荣原因系多方面的。最重要原因,为中国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施,许多共产党秘密党员在广西各类高等院校师生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大批先进文化人士云集桂林系此时期高等院校繁荣原因之一。
以广西大学为例。抗日战争时期是该校发展史上的黄金期,校务蒸蒸日上。此时,有许多优秀文化人士云集桂林,人文荟萃,学校因之能聘请到不少知名学者到校任教,如千家驹、张志让、张铁生、盛成、焦菊隐、刘仙洲、马保之等,并聘请梁漱溟、李四光等任名誉教授。1938年2月,白鹏飞继任校长并兼文法学院院长。学校还聘请了李达(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力、熊得山、王觐、千家驹、张映南、钟震、刘仙洲、马保之等一批知名教授,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中不少是国内外知名学者或留学英、美、德、日的硕士、博士,同时还采用资送教师出国深造办法,培养中青年教师,使西大师资力量更为雄厚。由于各地流亡学生到校就读,人数增长很快,学生素质亦比较高。如1940年教育部举办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学生学习竞赛考试,该校农学院学生莫炳权等三人取得全国第一名。[6]
(二)国共合作,全民抗战为此时期桂林高等院校繁荣又一原因。
分析广西国立及私立高等院校抗战期间在桂林活动之动力。我们发现,组织师生及社会民众进行抗日活动,系推动各类高等院校的政治动力。例如,广西大学于1938年12月17日,邀请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演讲“战时教育”,并与学生座谈,回答学生的提问。巴金、盛成及日本反战作家鹿地亘都曾到校演讲,他们对国际矛盾、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中日战争新阶段中法西斯的阴谋作了精辟的分析和揭露,受到全体师生热烈欢迎。1940年12月24日,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主任李济深在西大对千余师生发表讲话,对抗战四十个月来敌我力量对比及敌人的弱点作了详尽分析等等,激发了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校园内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1938年初学校成立了“广西大学法学院战时服务团”,到合浦、北海、钦州、防城等地演出话剧、歌咏、出墙报,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为期三个月。1940年西大青年剧社义演筹款劳军,1944年2月,该剧社参加了震动中外的“西南戏剧展览会”,演出曹禺名剧《日出》。在进步思潮影响下,不少同学奔赴延安或参加广西学生军,走上抗日前线。又例如,广西省立医学院在抗战时期,根据本院特点及战时需要,开办各种速成学习班,培养当时急需的各种医疗卫生人才。同时,还兼办社会教育,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协助全省卫生行政,设立医事卫生咨询处;宣传介绍医药卫生常识,举办医药卫生展览会,成立七星岩防空急救服务队,举行防空救护演习,为市民作各种防疫注射等,为抗日救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7]
再如,广西省立艺术师资训练班自成立之日起,即积极参加桂林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成立了艺师班合唱队,可以说是当时桂林抗日救亡音乐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当时各种音乐演奏会、游艺晚会、联欢晚会、街头歌咏等演出宣传活动十分频繁,艺师班的师生都积极参加,有时还单独举办音乐演奏会,学生毕业晚会等。[8]如1939年9 月,艺师班与桂林广播电台、广西音乐戏剧馆、广西音乐会联合举办为前方战士募寒衣音乐演奏会,主要由艺师班演出独唱、合唱、器乐合奏等。演出前,艺师班全体学生还组织若干小组,打起义卖小旗上街,向行人、商店出售入场券,收获不小。此次演出还由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影响很大。为纪念音乐家黄自,该班举办了“黄自逝世二周年音乐晚会”,演唱了黄自创作的歌曲《抗敌歌》《青天白日满地红》《山在虚无飘渺间》《旗正飘飘》等及交响乐等。该班演唱的曲目多数是抗战歌曲,如《游击队》《冲锋歌》《我所爱的大中华》《中国人》《最后胜利是我们的》《壮丁上前线》《延水谣》《长城谣》等。
总之,抗战时期,以桂林为中心的广西私立高校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加上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短暂抗日政策的宽松环境,国内许多先进文化人士云集桂林等多种因素,使得以广西私立高等教育在办学以及动员广大师生、社会民众积极抗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我国南方抗战历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
[1]西南商业专科学校.私立西南商业专科学校五周年校庆特刊[J].1947(5):53.
[2]刘寿保等编.桂林文化大事记[M].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1987,246.
[3]蔡定国.抗战时期的阳太阳教授[J].社会科学家,1999(7):37-39.
[4][5]蒋路.记桂林淮南俄文专修学校[M].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桂林文史资料政协桂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第11期,1987,153-158.
[6]蒋钦挥广西大学史话[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216.
[7]万一知.桂林文化城记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2):57-60.
[8]马卫之.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纪事[J].艺术探索,1997(3):15-19.
【责任编辑 谢文海】
The Prosperity and Causes and of Private Institution in Guangxi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HUANG Ming-guang1,LU Hui-Ju2
(1, Zhejiang Yuy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2,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During 1938-1944,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Southwest College of Business, Ronghumeng Fine Arts Academy, Guilin Huainan Russian School, under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anti-Japanese social activitie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During this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i gathered in Guilin to join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It can be said so that KMT-CPC cooperation and national resistance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Guangxi in this period.
War of Resistance; Guilin;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G649.29; K265
A
1004-4671(2015)03-0010-05
2015-02-14
黄明光(1957~),男,汉族,广西桂林市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艺部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研究方向:历史、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