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创新
——以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为例

2015-02-14 00:23樊建荣同宇高雅琴杜森有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枣园分院延安精神

樊建荣,同宇,高雅琴,杜森有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高职教育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创新
——以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为例

樊建荣,同宇,高雅琴,杜森有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最核心的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涉及或者关联的各个环节、各个单位、各个地域都可能是参与者、受益者和传播者。办社会需要的高职教育,是共识,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期望和高职从业者努力的方向。

高职;服务型教育;社会服务;干部培训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1]中指出:“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是高等职业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2]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实现的路径。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年均招生约1000万人,而年培训达上亿人次。两相比较,面向培训的社会需求,主动迎接,挖掘潜能,发展高职教育是良好的选择。

一、高职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和局限

传统意义上,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服务是一个单向的,即完全本着高职院校有什么资源,能提供什么服务,那就输出什么服务,承担什么责任。其实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应该是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服务,那就挖掘、整合、拓展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应对,主动输出的双向过程。此外,高职院校都扎根于某一地域,人才培养一般也局限于本区域的人才需求。在我国人口流动性逐渐加大的背景下这一观念显现出不适应的一面;高等职业教育面向企业的多,面向行业的少;面向具体技术领域的多,而面向通识教育或者理念普及的少。这都使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途径变得可选性不大,也限制了自身发展,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所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效益。

二、面向干部培训的高职社会责任担当

2012年12月成立的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就是依托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培训资源,在办好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开放办学,瞄准“时代需要延安的红色教育”这一社会需求,高标准、高规格、高速度,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标杆。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延安,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政治优势。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曾经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不仅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而且留下了无比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以“授人以渔”为基本使命,秉承“延安精神立院、德能并重育人”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等工科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另外,学院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树大德,献大爱,用延安精神立校育人,把学生学习延安精神、追求幸福生活,用延安精神的红色传统之线、创业发展的金色开拓之线和实践训练的绿色幸福之线连接起来,突出导向性、实操性和趣味性。因此,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进入干部红色教育培训行业之前有共通的理念、有一定的师资储备、有必备的培训硬件设施。

三、高职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创新

高职院校进行干部培训,是对高职社会服务功能的创新性拓展。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将延安珍贵的的遗产化成一种精神滋养,使每一位来这里参加培训的人在这种滋养中获得一种力量。作为一种事业,开展党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是保障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作为一种产业,延安独具特色的教育培训堪称为朝阳产业。作为延安本土的干部培训机构,切实履行和担负起了一定的促进延安发展的社会责任。

1、重温与传承宣讲与传播

作为干部培训的专门机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延安的过去历史清晰地展现给当代人,把延安精神的渊源、内涵和现实启示通过各种方式宣讲和传播出去。

为此,枣园分院踏访了延安所有的革命旧址,寻访了近20名的革命后代,搜集整理了5000分钟的音视频资料,形成了10万字的文字材料,使延安十三年的历史更加清晰、真实、饱满、感人。经过充分挖掘革命圣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枣园分院开发了集教育培训、实景感受、考察学习于一体的、形式精炼、内涵丰富的培训课程,开创了寓教于乐的流动课堂,教学形式不再说教,教学内容不再空洞,取得了良好的宣讲和传播实效。

新疆哈密市委党校班学员在培训感言中写道:抚触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一次次真情传递和深情表述,使我们对革命先辈的事迹有了真切感受,一次次流下了悲催的泪水。重温延安精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定信念?还有什么理由不时刻牢记和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宗旨?

2、文化引领做优培训

干部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了教育、体验、考察、餐饮、住宿及交通等多个环节和组成的集合。要做好干部培训,最核心、最关键的还是培训中所传递的内容是否振聋发聩,是否引起共鸣,是否启迪智慧,既要抓住红色文化这个根本性的灵魂。

因此,枣园分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的铿锵宣言,着力打造干部红色教育的升级版。“没有共产主义的信仰,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只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才会让你坐在位子上”!培训教室里专家教授直达心灵的讲述,引来的是学员们下课后持久的掌声和迟迟不肯离开的回想。枣园分院的培训留言薄上已经写满了近6万字的培训感言。以“人无我优”为干部培训品牌的目标,枣园分院积极开创干部教育的新形式:既有或催人泪下或令人奋进的现场教学,也有感人至深的激情教学;既有单向传达的访谈式教学,也有融为一体的拓展体验式教学。

中国北车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学员在其原创诗歌《民族魂》中这样写道:带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踏上这片传奇而不屈的黄土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追思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延安精神历久弥珍,枣园分院堪为典范!真情传播,不知疲倦!继承与发扬延安精神,责任在肩!坚定信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一往无前!

3、关爱员工锤炼队伍

枣园分院的员工一部分来自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职工,一部分来自于社会招聘的本地大学毕业生。员工的素质和形象以及其对干部培训事业的认可程度是学院能够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学院社会声誉的有机组成。为此,枣园分院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设立岗位,根据员工不同的禀赋、性格和学历背景为其规划事业发展路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给其以自转的主动性,增强其公转的惯性。为了全员提高对干部培训的知识储备和素质技能,每月定期安排工作恳谈会,每半年举行一次封闭式培训,每年组织一次同行先进单位的学习。

4、创新示范引领职教

枣园分院对干部培训的教学模式和办学创新引来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关注。当前职业教育正在改革和探索的“延安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应该是枣园分院这种模式。

在枣园分院的范例下,为创新育人模式,用延安精神启迪学生思想,铸造学生灵魂,陶冶学生情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主题活动工程中通过“三登”、“三探”、“三个一”、“三个栏目”、“三不剩”、“三创大赛”和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特色教育等特色活动,使延安精神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在队伍建设工程中通过对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等三支队伍的延安精神洗礼,拓展学生接收延安精神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延安精神进课堂,红色文化育新人”,成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成果之一。延安职院的学生把延安精神确立为其文化血脉和精神标识,通过培养具备了广受欢迎的“忠诚事业,坚韧耐劳”的优秀品质。

5、热心公益担当责任

枣园分院的干部培训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效应日益明显。枣园分院与延安及周边革命旧址场馆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与十余家酒店签订培训住宿合约,与二十家餐饮单位签订了服务合同,租用社会单位交通工具十辆。枣园分院培训收入的80%以上输送给了这些合作单位。2015年,枣园分院培训学员在延安平均时间和人均培训费均在增长,红色产业衍生品、旅游纪念品、延安特产等消费明显增多。培训使合作服务单位的经济效益更有了保障,带动了周边旧址景点的红色旅游产业稳定发展,促进了梁家河、南泥湾、井家湾、庙沟等农家乐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

高职院校在生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要能找到社会服务新的突破口,提升自身的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干部培训是拥有革命历史遗迹地区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新渠道。

[1]教育部职成司.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0-09-13.

[2]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 [Z],2010.

[3]朱景发.以社会服务为支点撬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G717

A

1674-6198(2015)03-0038-02

2015-04-26

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2014年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JY13。项目主持人:高雅琴

樊建荣(1979-),男,陕西扶风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枣园分院延安精神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山地枣园节水保墒措施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来听,分院帽之歌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中国移动设计院重庆分院全国率先搭载两化融合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