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惠伟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研究院,浙江宁波315211)
盘扣的装饰研究
茅惠伟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研究院,浙江宁波315211)
作为旗袍工艺之一的盘扣,体现出旗袍对细节的极度关注。这种号称中国最美的扣子,兼具实用与装饰性能,取材内容丰富,形态变化多端,同时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文章先追溯盘扣的历史,从古老的“绳结”逐步发展到争奇斗艳的盘花。继而从多方面对装饰特征进行分析,包括造型特征、工艺特征以及文化寓意。其中造型特征探讨盘扣的分类与使用背景;工艺特征深入分析盘扣的技艺、样式与色彩;文化寓意则解析盘扣所蕴含的情感、观念和象征意义。盘扣作为旗袍的点睛之笔,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风,若能将盘扣与现代“再设计”结合,相信能带来新的市场消费。
盘扣;盘花;装饰研究
旗袍,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女性服饰,通过款式、面料和工艺等全面展示了她的独特之美。其中旗袍服饰中的点睛工艺——盘扣,为旗袍整体增添了一股浓郁的中国风,同时也体现了旗袍对细节的极度关注。本文以实物和图像资料为主,结合文献资料,对盘扣的装饰进行研究。
盘扣,又称盘花纽扣。张渭源、王传铭《服饰词典》中对盘扣定义为:一边为环圈,另一边为中国结编的纽扣组合而成的扣合件。用同料的布条缝成带子后绕成,或用不同料布条制成作为反衬,在两边固定处也可编饰成各种图纹,更富有装饰性和民族风味[1]。吴山的《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辞典》中对盘花纽解释为:是我国特有的传统纽扣形式。用色彩鲜艳的绸料缝成纽袢条后(中间要嵌一根细铜丝,使纽袢条富有弹性),可以任意盘曲成各种花卉、鸟蝶图案,有的还可盘曲成镶色或实芯(即用绸料包裹棉花后嵌填在空格中)、空芯的盘花纽[2]。朱天明、朱跃岗的《盘花纽扣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中是这样描述盘扣的:盘花纽扣的整体结构是由扣结、扣门、扣颈和盘花组成(图1),扣结和扣门系在一起,发挥其功能性和装饰性的作用[3]。基于以上文献,再结合对盘扣实物的分析,本文中的盘扣(盘花纽扣)指用布料做成的中国传统特色纽扣(而非
中国结盘扣或中国结组合盘扣),由扣结、扣门、扣颈和盘花组成,扣结和扣门系在一起起固定作用,盘花可以设计盘曲成各种图案造型,整个盘扣用来固定衣襟并作装饰用。
图1 盘扣结构图
《左传·哀公十五年》中有记:“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4]。三国时期的曹植曾吟诗“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可见中国自古以来,有很长一段时期服饰是以“结缨衿带”的形式固定的。
2.1 纽扣的发展
纽扣是从古代的纽和扣逐渐演变而成。《诗·召南·羔羊》有记载:“羔羊之皮,索丝五紽。”高亨注:“周代人的衣,一边缝上五个(或三个)丝绳的纽子,古语叫做紽,今语叫做纽。”[5]以金玉为扣,自唐朝有之,明朝大为盛行。[2]沈从文在《明妇女时装与首饰》认为:“明代妇女只领子上用金属揿扣一二,其余部分全用带结。”[6]至清代,纽扣才广为流行。[2]
2.2 盘扣的来源
盘扣的真正成型与运用,是与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分不开的,也与当时的旗袍密不可分。由于清时的服装以袍、褂、衫、裤为主,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明朝汉族惯用的绸带,盘扣也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兴起。在前面已说明盘扣的整体结构是由扣结、扣门、扣颈和盘花组成,其中盘花可以设计成各种花型。一般认为,盘花始于中国的“结”。“结”在中国的历史极其悠久,一根小小的绳线,在我们祖先的巧手中,通过绾、结、穿、越、绕、缠、编、抽等技法,从最简单的二维线条变成了一个个争奇斗艳的结。
2.3 盘扣的发展
戴璐《解析中国传统盘扣艺术》一文将盘扣的发展过程归纳如下:辛亥革命以后,汉族妇女也穿上旗袍,配以盘扣,20世纪20年代以来,受西式服装风格的影响,旗袍的款式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盘扣的发展,表现出一些新材料、新图案的出现与选用,在30年代,盘扣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40年代以后中式服装和盘扣的发展趋于缓慢,这些费时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在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中被逐渐埋没。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进入80年代后又迎来了春天,人们从未像以往那样那么喜欢传统的服饰元素,盘扣造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将装饰性和实用性发挥到了极致。[7]
纽扣由雌雄或曰公母两部分组成,相合便成一副纽扣。盘扣亦是这种情况,由一公一母组成,公的一端是结,母的一端是环,把结系进环中,就起到了固定衣服的作用。[8]
3.1 造型特征
盘扣的扣结、扣门系在一起,起到功能性的作用,工艺相对比较固定;盘花则变化多端,随意性强,有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主要起装饰作用。因此盘扣的造型主要取决于盘花。来源于“结”的盘花,造型极其丰富。
3.1.1 造型分类
盘扣的造型分类,有多种方法。若根据扣结和扣门所在的盘花,可分为左右对称与不对称两种。左右对称,指盘扣左右两边的图形对称;不对称,指盘扣左右两边的图形有主次、轻重的变化(图2)。若按照难易程度,盘扣可分为“一”字扣(直角扣)和花扣两大类。“一”字扣是最简单也最常见的盘扣(图3)。花扣则又可细分为字形扣、仿形扣、几何扣与创意扣4种。字形扣是以吉祥文字作为基础图形而制成的盘花扣,如“寿”字扣(图4)、“喜”字扣、“福”字扣等。仿形扣以仿摹自然界的动植物或日常物品为特点,如葫芦扣、树叶扣、各式花卉扣,包括菊花扣(图5)、兰花扣、花蕾扣等;蝴蝶扣、琵琶扣等。几何扣以追求表现形式的抽象概念为主,如三耳扣、四方扣(图6)等。创意扣则更好的挑战制作者的想象力。花扣也可分空芯花扣(图5)与实芯花扣两种,实芯又包括由纽袢条充满的和由其他布料包棉的嵌芯类(图7)。
3.1.2 使用背景
盘扣花色繁多,为旗袍的立体造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盘扣不再是单纯的扣子,其选题多具有浓郁的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作为旗袍上的中国元素,每款盘扣的使用,亦有相对应的背景。
1)面料纹样:新的织品层出不穷,旗袍的面料也从最初的织锦发展到棉布、呢绒等。近现代的印花面料,染出的鲜艳纹样更为旗袍增添了新的美感。盘扣设计者往往根据旗袍所用的面料及纹样,选配合适的盘扣,可以选择与旗袍表布相同的面料,也可以选择与旗袍滚边相同的面料,以此进行呼应。如图3中的旗袍为宝蓝色绸缎,主题刺绣牡丹纹,其配套的盘扣亦是宝蓝色花型盘扣。
2)身份场合:服饰往往是身份的象征,旗袍更突出考虑穿着者的身份和出席场合,如春节配如意扣,年轻女性配兰花扣,老太太配“寿”字扣。如图5,这款20世纪30年代的半袖旗袍,精巧的白色菊花盘扣分布在领、斜襟和侧门襟上,增添了高贵大方的气质。这种含蓄的文化正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是以中国元素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
3)时代背景:一般认为旗袍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其黄金时期,旗袍在领子、袖子、扣子上都日新月异,千变万化。40年代抗日战争硝烟滚滚,社会经济萧条,旗袍的奢侈之风大大减弱,节俭、朴素、耐用成为新旗袍追求的宗旨[9]。在这3种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旗袍上的盘扣也随着服装风格的改变而改变,或简易如“一”字扣,或争奇斗艳如各式花扣。
3.2 工艺特征
无论“一”字扣还是花扣,做扣之前,首先都要裁布为条,这是必需的步骤,也是关键的一环。制作一对完美的盘扣,纽袢条要经过编盘、抽拉、调整、钉缝4个阶段,运用穿、插、折、盘、包、缝、整形、定型,或者塞芯等多种手法,需要经过细心观察和灵巧操作,再加上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的精心设计。
3.2.1 纽袢条的制作
纽袢条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裁剪和缝制3步。制作纽袢条的面料没有特定的要求,一般来说最好选择富有弹性而又柔软的面料,这样做出的盘扣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有以下两种方法:
1)古式工艺采用手缝法:首先在面料上按45度正斜方向裁出一斜布条,布条的宽度是有讲究的,一般为1.5~2cm,长短应根据扣花的复杂程度,大致估计,宁长勿短。注意纽袢条的宽窄可随面料厚薄和盘扣的款式略有增减。而纽袢条的长度不够时,允许拼接,拼接方法是将两侧毛边向内折,有些要求再对折,形成4层,最后,将一段用针固定,然后用手针缝合即可。缝的时候要注意,针脚要密一些,且讲求美观。这样的纽袢条可用于做各种盘扣。
2)新式工艺采用机缝法:按照上述的方法裁好斜布条,将两侧毛边向内折,沿着边沿用缝纫机缉一道明线;或从反面机缝一道线,然后将其翻转出来。同样适用于做各种盘扣[10]。
有时可以根据盘扣的款式要求,或为了增强布条的坚硬度,在斜布条中间加放几根粗棉线或铜丝。纽袢条的裁法及缝制,直接影响盘扣的外观和质量。
3.2.2 盘扣的制作
有了合适的纽袢条,就可以盘制扣结和扣门。扣结和扣门一般都遵循传统的固定模式,在形态上变化不大,工艺也较为简单。将已制好的纽袢条,依照先后次序逐步进行编结。编结完后,均匀拉紧,就制成了结实坚硬的扣结(图8)。扣门的盘制更为容易:先把纽袢条折成相应的一个弯度,再把扣门弯成椭圆形,应注意扣门大小要适合扣结,最后扣门颈部到尾端正面缝制暗针。
图8 扣结、扣门的制作(一字扣的制作)
相比之下,盘花制作相对复杂,但也更具创意。盘花的精巧细致,真正融进了制作者的心性和智慧,并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虽然盘花种类丰富,也没有固定的尺寸,但一般都是由以下几种基础盘花发展而来(图9),它们的盘制工艺大致如下[11]:1)单套弯:用一根纽袢条折成一个弯。2)双套弯:用两根纽袢条折成双层弯。3)波浪套弯:用一根纽袢条折成曲折的套弯。4)圆盘:用一根纽袢条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卷成盘状体。5)螺旋圈:用一根纽袢条照顺时针或逆时针卷出一个盘状体,最外圈放松。
图9 基础盘花盘制工艺图
每一种盘花既有一定的模式和规律,又可以灵活变化,大胆创新。但一般纽袢条都要经过编盘、抽拉、调整、钉缝四个阶段才能变成盘扣,以盘花扣中的蝴蝶扣(图10)为例:(1)编盘:盘扣制作中最重要的步骤。无论哪种盘花扣,首先要按照步骤,运用穿、插手法,编好扣结。然后上下各盘出单套弯,再将纽袢条末端盘成圆盘,一侧蝴蝶扣即制成;(2)抽拉:编制扣结的过程中,顺着纽袢条的走向一步步抽紧,抽的松紧程度要适中;有时需用镊子辅助;(3)调整:调整可以起到润饰、整理的作用;(4)钉缝:盘扣的调整和固定都需要缝制。缝制时尽量做到看不见缝线和接缝,针线应缝在盘扣的背面,缝线的颜色要用同盘扣的布料同色,针脚细密,松紧适宜。
图10 蝴蝶扣盘制步骤
盘花中的嵌芯花扣则再结合填芯技术组合而成,一般都是用彩色的绸缎包上棉花,裹紧后嵌填在镂空之中(图7)。总之,千姿百态的盘花几乎都是在上述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配合旗袍本身,再结合制作者高超的技巧和惊人的创造力以及美的感悟创作而来。这样的盘扣立体灵动、精致细密,与旗袍的款式色彩协调,营造出传统中式服装的雅致与内敛的美感。
3.2.3 样式设计与颜色搭配
盘扣的设计,在形态和色彩中颇费心思。盘花的设计,可以点线结合或线面结合或任意组合,甚至直线、曲线任意发挥,不受具象形态的约束,视觉冲击力较强。此外也可在疏密对比中变化取巧。正是注重表现手法的变化,盘扣在制作过程中突破了传统多弧线的技艺手法,大胆尝试了直角、小角度的折角手法,赋予了扣花更多的曲线变化。
而色彩的运用,相比形态,更为自由,更为感性。色彩的搭配大致分为与旗袍面料相同或相近的色彩,或选择浓烈煽情的对比色。相同或同色系的色彩,使得盘扣与旗袍本身能够很好的呼应,传达的是一种含蓄温情的色彩情绪。对比色则更为突出盘扣的点睛作用,或大胆鲜活,或热烈欢畅。单色、双色、间色的多样化应用,将盘扣设计者的主观性和审美性酣然表达。
3.3 文化寓意
以上所述为盘扣的形,文化寓意则为盘扣的神,形神兼备,才能让它活起来。北宋词人张先的《千秋岁》如此描述:“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在中国传统女红中用来表达各种情感愿望的寄寓。盘扣作为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生活积累而形成的手工艺品,更是以重意蕴、重内涵、重主题为特色。
盘扣的文化寓意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祈福益寿,另一类是情爱寄托。祈福益寿以“寿”字扣、各式花卉扣为代表。“延年益寿”和“花开富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常见的观念。作为中国传统图腾的凤凰,象征高贵和吉祥,这种制作难度较高的盘扣,因其造型优美,寓意美好,也在旗袍中出现(图11)。情爱寄托则以蝴蝶扣为最多见(图12)。蝴蝶因其姿态优美,色彩绚丽而深受人们喜爱,在百花盛开的季节里,蝴蝶穿梭飞舞于百花丛中。蝴蝶与鲜花的组合称作“蝶恋花”,寓意爱情美好,婚姻美满。此外还有象征四季长青的叶形扣。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迎风傲雪,坚忍不拔,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的绿叶,被视为高洁和气节的象征。在旗袍这样女性化的服饰中应用叶形扣,是否也是女权意识的体现?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女红技术和女性心理,都由这小小的盘扣重得到了充分展现。而盘扣制作者凭借女红技艺,结合大自然的动植物和各种现象的特征,把传统的中国文化用一种含蓄的艺术语言传递给人们。这种以暗示、象征、比喻、谐音等手法传达心声的观念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风。
盘扣,从古老的“绳结”逐步发展而来,作为中国最美的扣子,兼具实用与装饰性能,它取材内容丰富,形态变化多端,同时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工艺的变化,推动了设计的革新;形式的多样,也加快了技术的改进,盘扣无论是材料还是技艺都在不断的发展中。如何让盘扣美的风韵流传,甚至流行,是今天要思考的方向。有人曾说过:一门技艺能够流传于世,最根本的是要实用,没有实用性,即使刻意加以保护也无法长久地流传下去。将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再设计”结合,创造符合现代审美和消费观念的“再设计”产品才能带动新的市场消费。借鉴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馆长提出的“时尚生态圈”的概念,盘扣的传承和“再设计”亦可以走“设计、生产、销售、消费、收藏、展览、审美教育、再创新设计”之路。如果每个环节都能良性互动,相信盘扣能在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中占得一席之地。
[1]张渭源,王传铭.服饰词典[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2]吴山.中国历代服装、染织、刺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3]朱天明,朱跃岗.盘花纽扣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上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吴恩培.伍子胥史料新编[M].扬州:广陵书社,2007.
[5]高亨.诗经今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7]戴璐.解析中国传统盘扣艺术[J].作家,2012(6):249-250.
[8]张云婕.韵味盘扣[J].艺海,2011(11):173.
[9]薛雁.华装风姿中国百年旗袍[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
[10]袁杰英.中国旗袍[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11]刘凤霞.中国盘扣技艺大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竺小恩)
Study on the Decoration of Coil Button
MAO Hui-wei
(Cultural Institute,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ingbo Zhejiang 315211,China)
TS941.2
B
1674-2346(2015)02-0020-07
2015-01-2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盘扣的装饰研究及现代设计创新”[编号:2013-1B-005]
茅惠伟,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传统纺织工艺的挖掘与再生
10.3969/j.issn.1674-2346.2015.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