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寒战2014

2015-02-13 20:44陈君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卢布普京俄罗斯

陈君

“风暴结束了。”俄罗斯财长西卢安诺夫在2014年12月25日高调宣布卢布危机结束,希望给民众送上一颗定心丸作为圣诞大礼。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2015年1月19日,汇率仍徘徊在1美元兑换64.6657卢布。

“2014年卢布就像坐过山车,从1美元兑30卢布一路跌到兑80卢布,然后反弹到现在,太疯狂了。”俄罗斯商业咨询通讯社记者弗拉季米尔·巴甫洛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感慨,“很多人都担心俄罗斯会重演1998年叶利钦时代的噩梦。”当年,刚放开国内资本市场的俄罗斯受亚洲金融海啸冲击,卢布汇率暴跌71%,“金卢布”变成了“木卢布”。

2014年年底,俄罗斯政府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萎缩0.5%,这是该国经济自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月度下滑。另外,俄政府预测,2015年俄罗斯GDP可能下降4%。

2014年,普京和俄罗斯过得都十分艰难。因乌克兰危机,俄罗斯受西方制裁,之后又陷入马航坠机迷雾,随即接连遭遇国际油价下跌,卢布贬值危机……等系列打击。

“从根本而言,俄罗斯有两个敌人,一是本国脆弱的经济结构;二是已经形成的看空俄罗斯的市场预期。尤其是第二个敌人,几乎是无影无踪。当然这种预期的形成是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也是最近一年多来,国际政治博弈的总决赛。俄罗斯经济已经进入全球市场体系,且严重依赖美元,当市场已经看空并抛弃俄罗斯之后,货币暴跌也就难以避免了。”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学者孙兴杰如此评论。

但长期关注经济问题的弗拉季米尔·巴甫洛夫认为,不必要过分解读卢布危机,这更不是俄“经济崩溃”的预兆。

大幅加息保卫卢布

2014年下半年,俄乌边境的枪炮声还在不时响起,“卢布保卫战”同样惊心动魄。

卢布对美元汇率从上半年的30至35比1一路狂跌,12月15日一度击穿80比1,对欧元汇率也超过100比1,创下自1999年4月以来最高纪录。

卢布大跳水即刻引起政府警觉。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先后于16日和17日两次召开金融经济形势会议,应对卢布贬值。梅德韦杰夫指出,卢布被低估已影响到国家正常的经济运行。俄财政部随后决定向市场出售70亿美元外汇结余资金,以遏制卢布继续贬值。

抛售外汇之外,俄央行还出台一系列措施稳定汇率,包括把基准利率提高650个基点(从10.5%上调至17%)。

此番加息幅度超过了今年5次加息幅度的总和。“就阻止卢布崩盘而言,央行这次大幅加息的尝试足够了。”联博资产管理公司分析师斯拉瓦·布留索夫分析说。

金融专家指出,加息是把双刃剑,会对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大幅抬高了企业融资成本。“但当务之急是避免卢布汇率崩溃,这是一个非常举措。”布留索夫说。经济学家斯特芬·莱茵霍德也认为,2014年12月15日卢布暴跌已触及俄官方底线,央行大幅加息的决定“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卢布汇率颓势。

就卢布汇率攻防战,普京在记者会上评价道,政府和俄罗斯中央银行总体而言应对得当,“但是我认为一些措施本应该更果断些”。12月18日普京在年度记者招待会上依然硬气,成竹在胸,他力挺政府和央行,意味着暂不会大幅调整货币政策。

俄央行第一副行长尤达耶娃也表示,央行会向俄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外汇,要在实现外汇市场供求平衡,使汇率近期恢复稳定;俄罗斯不会出现债务违约,外界无须担心俄金融机构和企业无法按期偿还外债。彭博社报道,由于俄央行承诺动用外汇储备支持银行保卫卢布,俄外汇储备创下六年来最大跌幅,一周内外汇储备减少157亿美元。另外,俄央行斥资800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币。

俄政府救市的举措收到效果,莫斯科交易所去年12月17日卢布汇率明显反弹。最高时1美元可兑换60.25卢布,1欧元可兑换74.6卢布,比前一交易日明显上升。

分析人士认为,卢布岁末年初出现反弹,是受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和俄石油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出售外汇支撑;此外,随着圣诞假期到来,金融市场不少投机者鸣金收兵,也给卢布以喘息之机。

但对于“卢布复苏”,无论俄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人们无法给出积极预期。

截至2014年12月19日,俄外汇储备已由年初的5096亿美元降至3989亿美元,自2009年1月以来首次跌破4000亿美元。俄外汇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等。

普京表示,俄罗斯有足够外汇储备保持经济平稳,但是俄央行不应该单纯依靠“烧钱”以稳定汇率,政府必须采取其他措施。

其他措施包括“加强非正式资本管制”。普京去年12月初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指出,俄罗斯不会放任卢布汇率成为金融投机对象,“俄政府清楚这些投机者的身份,并有对他们施加影响的手段,现在该是使用这些手段的时候了”。现在来看,俄央行大幅加息措施就是普京口中的“手段”,而更严厉的资本管制或许将是普京“卢布保卫战”的下一步。

“老百姓读不懂经济数据。令民众担忧的是物价上涨。俄通胀率已飙升并可能将保持在10%以上。这是个可怕的数字。”弗拉季米尔·巴甫洛夫说。

“即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也将在两年内退出危机。”普京12月18日召开年度大型记者招待会做出保证,“俄罗斯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俄央行已在提供外汇流动性,卢布汇率终将企稳。”他还承诺,俄罗斯会保护私有财产,不会强迫出口企业卖出外汇以支持卢布。

油价越下跌,卢布越贬值

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谢尔盖·德拉捷夫看来,地缘政治因素是卢布贬值的首要因素。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是俄罗斯和西方交恶的导火索。

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是造成乌克兰危机的主因,因此自2014年3月以来对俄进行多轮经济制裁,涉及国防、金融、能源等俄经济主要领域。目前,还看不到取消迹象。

“普京给自己挖了个坑,出不来了。”一名欧盟官员对路透社表示。

2014年9月4日,北约威尔士峰会召开,制裁俄罗斯成了西方诸国领导人讨论焦点。“未来大家会记住这天,因为它是新冷战的开始。”德国《明镜》周刊这样定义21世纪的这场罕见的“东西之争”。

在9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大讲话中就将俄罗斯、埃博拉疫情和伊斯兰极端组织并称当今世界三大威胁。

当月,世行再度下调未来两年俄罗斯经济预期,2015年由1.5%下调到0.3%,2016年则由2.2%降到0.4%。

3个月后的11月15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G20峰会,当晚10点,在布里斯班希尔顿酒店8层,德国总理默克尔原本计划与普京进行一次秘密的、轻松的、不带翻译和助手的、心对心的交谈。普京年轻时在东德当过特工,德语流利;默克尔在东德长大,得过俄语奥林匹克比赛冠军。在目前欧洲各国领导人中,普京与默克尔有更多共同语言。自执政以来,默克尔一直扮演着普京与西方之间“和平缔造者”的角色。2014年8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对媒体说,近两个月来,默克尔和他通了近20次电话;但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自危机爆发以来,默克尔至少30次与普京通电话商谈。

“与美国的决绝相比,欧洲对俄态度还是暧昧的,尤其是德国,默克尔对美国监听事件仍十分气愤,也不想疏离俄罗斯。”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谢尔盖·德拉捷夫分析说。有媒体提醒说,欧元区核心国家德国和意大利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所占比例都在20%至40%,奥地利甚至达到60%至80%,远超24%的欧盟平均水平。

但据英国《卫报》披露,这场长达4小时的马拉松谈话最终却变成一场“脚趾对脚趾,绳索对绳索,充满火药味儿的争执。”

“俄目前的经济困境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一些西方国家为给俄施加经济制裁,不惜违反联合国宪章等准则。目前俄金融经济形势仍保持在正常轨道。”普京说。

“他们恐惧俄罗斯,这是根深蒂固的偏见。”这是普京对西方重重重压的解读,对此,他在三个多小时的记者招待会上针锋相对,抛出“熊论”,“我们熊本应静静地坐着休息,享受浆果和蜂蜜,但他们却想把我们锁起来,想把熊的牙齿和爪子都拔掉;但如果熊没了牙齿和爪子,什么都做不了,就变成毛绒玩具了。这和克里米亚没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捍卫主权、独立,捍卫生存的权利。”他同时指明,“牙齿和爪子”比喻的是俄罗斯核武器。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学者孙兴杰撰文指出,经济制裁切断了俄罗斯大型企业和银行到欧美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渠道。俄罗斯的能源企业高度依赖国际资本市场,未来12个月,俄罗斯有1200亿美元债务到期,如果资本市场依然关闭,俄罗斯违约的风险越来越大。欧美最开始经济制裁的时候,俄罗斯的官员还以戏谑的心态调侃,持续近一年的制裁,尤其是7月份以来的严厉制裁,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俄罗斯的大型能源企业发行债券,由俄罗斯银行购买,也稀释了卢布的信用。

政治因素之外,国际油价连续下跌推动了卢布贬值。长期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形成规律:美元越强势,油价越下跌,而油价越下跌,卢布就越贬值。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的不稳定,会使很多投资者将投向石油期货市场的资金转而投资美元;同时,油价下跌又使俄罗斯经济的吸引力降低。因此,只要国际油价维持每桶90美元以下,俄罗斯就无法取得“卢布保卫战”的胜利。

石油价格对俄罗斯太重要了,预算的一半以上来自于石油。“油价下跌对产油国带来了短期的冲击,但是长期来说能够将页岩油等高成本的石油产品挤出市场,这也是沙特拒不减产的原因所在……对俄罗斯、委内瑞拉等经济底子不太雄厚的产油国来说,油价暴跌的短期冲击已经带来了难以招架的后果。”孙兴杰评论说,“油价一路走低,其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调整供需的力度。资金开始从原油市场逃逸,进一步加剧了油价的跌势。从110美元的高位朝着50美元俯冲,何处能止跌,没有人知道。”

俄罗斯经济学家黑斯坦洛夫说,过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是俄经济主要问题,而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建立在高油价基础上的俄财政面临困境,政府无法偿还全部外债,这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俄经济前景的担忧。

普京在记者会上也表示,这次经济挑战将促使俄向经济多元化发展,减少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当前的外部状况对我们而言是鞭策,将促使我们走上创新发展道路……经济将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适应在低能源价格下生活和工作。”

也有观点认为,俄罗斯疲软的经济形势破坏了卢布的国际形象,使人们看不到卢布升值的可能。当前,俄通货膨胀空前高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俄央行希望通过提高基准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而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融资难度,阻碍经济增长,很有可能会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滞胀状态。

“在油价走势仍然扑朔迷离、西方对俄制裁不可能轻易取消的情况下,俄罗斯和普京将带着巨大的经济困境进入201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总结道。

中产阶层是“主要受害者”

“突然之间,那种稳定感或者政治进程仍然可控的感觉再次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那种普京是一位掌控一切的魔术师的感觉正在消失。”《莫斯科共青团报》的评论说出了很多旁观者的感受。

俄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说,在一项针对俄罗斯人受卢布汇率波动影响程度的调查中,45%的俄罗斯人认为卢布波动严重影响了生活,仍有17%的人认为影响较小,16%的人称卢布波动不会影响生活。

2014年12月17日,莫斯科,当地居民前往商店采购。俄罗斯央行加息6.5%,但卢比汇率于当地时间16日跌至历史最低点。图/IC  

路透社发现,俄中产阶层是“主要受害者”,因为“他们已经习惯大量购买奢侈品和到外国旅游,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每年到冬天,我都会带着妻子和孩子去欧洲旅游,也去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一般要长达一个月。但现在,我算了算,取消了这项预算,我担忧未来,先把现实的生活过好吧。我现在正忙着安慰妻子和孩子,不能带他们去度假了。”斯拉瓦·布留索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45岁的他是莫斯科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现在经济不稳定,人们的麻烦也多,但愿我的生意恐不会太差劲。”他调侃道。

莫斯科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旅行社出国旅游业务减少了三分之二。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十年间,由于油价持续上涨,俄中产阶层在人口中所占比重从30%上升到60%。但眼下,“那些买得起最新款智能电话,经常从宜家购买家具,以及非法国奶酪不吃的俄罗斯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相比较而言,卢布下跌对城市人口的影响较大,因为城市人更有可能购买外国产品以及到国外度假。较贫穷人口,受到的影响较小。他们通常没有储蓄,几乎不去国外度假以及购买外国产品。”有分析说。

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2015年俄罗斯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将缩减2.8%,实际工资将下降3.9%。而莫斯科居民的收入已经下降。据莫斯科市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前9个月,莫斯科人的实际收入下降了5.3%,10月份下降了9.1%。在这种预测背景下,只有12%的雇主考虑为自己的员工提高工资,这比去年少二分之一。

“每个月的收入是不变的,但是食品、药品、衣服、食品、汽油等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我该怎么办?”一位莫斯科市民面对英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的镜头,情绪激动。

“工资不涨反跌,没工作的越来越多,穷人越来越多,物价倒越来越高……俄罗斯正在失去方向,我想问政府,明天的面包会有吗?”45岁的汽车司机德米特里·科斯塔抱怨道,他刚刚丢了工作。

“面对经济困境,政府在想办法,我们地方也在研究举措。政府压缩开支,各方面支出都尽量裁减,也影响到公务人员的福利。滋味不好受,但我们理解。”圣彼得堡市政府新闻秘书Larisa Sharakhina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2014年圣诞前,据俄罗斯《独立报》的消息,猪肉和糖的价格上涨25%,而鱼类和海鲜的价格涨幅也超过15%。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12月第一周,荞麦价格增长5.7%,而鸡蛋、西红柿、黄瓜和圆白菜价格的单周涨幅为4.3%至6.2%。

很多俄罗斯人发现,超市中往常来自欧洲的蔬菜、水果、海产品等不知不觉中被中亚、中东和中日韩等国的商品替代,比如,俄超市以前出售的中高档水果基本来自波兰、荷兰等欧盟国家。如今,土耳其、巴西、南非、塞尔维亚等国的水果占据了柜架。

卢布贬值与西方“制裁战”同步。作为回应,俄政府去年8月公布一份食品进口禁令清单,宣布未来一年内禁止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的部分食品,包括牛肉、猪肉、鱼类、禽类、乳制品、水果、蔬菜、坚果等。

此后,俄罗斯扩大国内食品企业生产规模,以及还从未被列入禁令的国家进口食品,以满足国内需求。但是,不少新的进口来源地与俄罗斯相距遥远,运输成本增加,给政府控制食品价格上涨带来难度。

“这不是卢布第一次贬值了。上世纪90年代卢布多次贬值,甚至暴跌,大家在银行里的储蓄都缩水,那时候更疯狂,我们也过来了。请不要唱衰俄罗斯。”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谢尔盖·德拉捷夫提醒说。

他在1月3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莫斯科一些商场和超市,面粉、蔬菜、肉类、禽蛋和奶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没有持续暴涨,也少见排队疯抢的场景,“圣诞前涨价比较厉害。但生活必须品还要买的。现在,有的商品还在涨价,但有的没有涨,有的还降了,比如有种酸奶,今天还比昨天便宜了一点儿,从35卢布降到33卢布。”

过了这个冬天怎么办

“红场上著名的古姆百货商场不断上调商品价格,但很多货架还是空了。这一高端商场以售卖世界知名品牌商品而闻名。”俄罗斯媒体说。

据《俄罗斯商业资讯报》报道,与高档电子产品、进口服装、箱包和化妆品一样,汽车成了有实力的俄罗斯人和外国人抢购的对象。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11月俄罗斯人累计购买汽车约23万辆,仅比2013年全年销量少2600辆。但其中,豪华型轿车和商务车销量增幅明显,保时捷和雷克萨斯11月销量分别暴涨55%和63%,奔驰和马自达的销量同比增幅也超过12%。

“当卢布贬值时,相较于把钱存到银行,民众更喜欢去购买奢侈的、大型的商品,在我们的概念里,明天可能变得更糟。”俄罗斯国家经济学院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分析中心主任莉莉娅·奥芙恰洛娃分析说。

尽管销量增加,但汽车进口商和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近年来,欧洲、美国、中日韩的进口汽车在俄汽车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卢布快速贬值,很多进口商和经销商几乎没来及提高汽车售价,这导致他们在用外汇支付进口合同时遭遇困难。

俄罗斯疲软的

经济形势破坏了卢布

的国际形象,使人们

看不到卢布升值的可能。

当前,俄通货膨胀空

前高涨……很有可

能会使俄罗斯经济

陷入滞胀状态。

有的商家不想做赔本买卖。雷诺汽车及其合作伙伴日产汽车已将旗下AvtoVAZ出产的汽车价格上调8%。弗拉季米尔·巴甫洛夫在莫斯科一家奔驰汽车专卖店看到,每款新车的价格牌换成了写着“暂停出售”的白纸。

苹果手机也成了“受害者”。直到去年11月下旬,苹果一直忍受卢布贬值没有调价。半个月前才调整价格,将16G内存的iPhone 6价格从31990卢布上调至39990卢布。

很多外企都在调价。12月3日,麦当劳在俄罗斯餐厅食品价格平均上调1.3%。其中巨无霸价格上调2.2%。百事可乐公司、卢森堡化妆品公司等也都宣布2015年将加速提价……他们不会放弃庞大的俄罗斯市场。但增资计划被搁置。德国最大零售批发超市集团麦德龙已经开始这样做。12月16日,麦德龙首席执行官奥拉夫·科赫宣布,将无限期推迟旗下俄罗斯连锁店上市计划。

伴随卢布持续贬值,以人民币结算的俄罗斯代购悄然在中国新兴的微商市场走俏。

俄罗斯财经网在去年年底报道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商场里挤满中国人,他们如潮水般涌入化妆品、奢侈品柜台,购买热销款,部分商品很快就出现断货现象。”

有调查称,卢布持续贬值使俄部分奢侈品价格比中国国内便宜20%至50%。在国立莫斯科百货商场里,一些商店内甚至换上中国营业员。而很多热销的产品,在国立莫斯科百货商场和马涅什广场地下商场出现了断货现象。

谢尔盖·德拉捷夫不关注外国淘宝客的狂欢。作为老知识分子,他忧患的是俄罗斯经济的未来。

“西方制裁对俄经济影响不是立竿见影,可能存在滞后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可能更严重显现。此外,许多商家现在还有相当数量的存货,等存货消化殆尽后俄国内物价可能会出现大幅上涨。如果卢布继续贬值,物价涨幅失控,真正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那就是灾难了。”谢尔盖·德拉捷夫说,“我担心的是过了这个冬天怎么办,盼望油价止跌回稳,政府尽快拿出有效办法,稳妥实施,安抚民众,渡过危机。”

猜你喜欢
卢布普京俄罗斯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